卤制品

搜索文档
卤味不好卖 煌上煌盯上冻干食品
北京商报· 2025-08-15 02:57
收购交易 - 公司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份,后者将成为控股子公司[1] - 立兴食品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2] - 立兴食品净资产2.77亿元,评估价值9.78亿元,增值率252.58%,协商确定100%股权估值9.7亿元[2] - 立兴食品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4.15亿元、2.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21.75万元、4188.3万元[2] - 立兴食品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累计不低于2.64亿元[2] 战略动机 - 公司坚持产品多元化战略,立兴食品产品与消费场景具有互补性[3] - 冻干食品应用于航天、军事、户外探险、医疗等领域,可帮助公司接触更广泛消费群体[3] - 此前2021年公司曾通过子公司真真老老与立兴食品合作研发冻干锁鲜粽子[3] - 行业专家认为此次并购更倾向于"各取所需",立兴食品体量较小预期贡献有限[3] 主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4]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23.39亿元、19.54亿元、19.21亿元、17.3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01%、16.46%、1.7%、9.44%[4] - 2021-2024年肉制品销量由3.67万吨降至2.28万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5.69%至1.02万吨[5] - 米制品销量2021年3.4万吨,2024年降至2.6万吨,2025年上半年1.6万吨同比下降12.2%[5]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量分别净减少837家和762家,其中加盟店减少816家和715家[5] 行业背景 - 2024年卤制品市场规模3332亿元同比增加4.8%,2018-202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6.4%,行业增速明显放缓[6] - 专家认为跨界并购可短期缓解业绩压力,但需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管理[6]
卤味卖不动,煌上煌盯上冻干食品
北京商报· 2025-08-14 13:29
煌上煌跨界收购立兴食品 - 公司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权,成为控股子公司 [2] - 立兴食品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和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 [3] - 立兴食品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4.15亿元、2.51亿元,净利润4221.75万元、4188.30万元 [3] - 立兴食品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累计不低于2.64亿元 [3] 收购背景与战略意图 - 公司主营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近年主业销量持续低迷,门店规模不断收缩 [2] - 2021年曾通过子公司真真老老与立兴食品合作研发冻干锁鲜粽子 [4] - 公司表示收购有助于产品多元化,借助立兴食品渠道进入航天、军事、户外探险、医疗等新兴市场 [4] - 此前2024年12月计划收购展翠食品未果,2015年、2023年合计斥资近1.9亿元控股真真老老进入米制品赛道 [5] 主业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5]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23.39亿元、19.54亿元、19.21亿元、17.39亿元,同比持续下降 [5] - 2021-2024年肉制品销量由3.67万吨降至2.28万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5.69%至1.02万吨 [6] - 米制品销量2021年3.4万吨,2024年降至2.6万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2.20%至1.6万吨 [6]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量分别净减少837家和762家,加盟店减少816家和715家 [6] 行业环境 - 2024年卤制品市场规模3332亿元,同比增4.8%,低于2018-2023年6.4%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6] - 酱卤肉制品加工业老店单店收入持续同比下降 [6] 专家观点 - 此次并购更倾向于双方"各取所需",立兴食品体量较小预期贡献有限 [4] - 跨界并购可短期缓解业绩压力,但需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管理 [7]
营收持续下跌门店收缩!煌上煌再跨界收购,这次盯上冻干企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10:49
煌上煌收购立兴食品 - 公司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份,后者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1] - 立兴食品是国内冻干食品制造龙头企业,拥有37条生产线和8000平方米冻干炉设备,年产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 [8]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立兴食品分别实现营收4.15亿元和2.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21.75万元和4188.30万元 [9] - 立兴食品净资产为2.77亿元,第三方评估股值为9.78亿元 [9]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进入冻干食品赛道,拓展消费场景和群体 [10] 收购背景与战略考量 - 公司主业承压,2025年上半年营收9.84亿元同比下跌7.19%,但净利润同比增长26.90%至0.77亿元 [14] - 门店数量持续缩减,2025年6月底较2024年底净减少762家,18个月累计净减少1599家 [14] - 收购旨在实现产品多元化,借助立兴食品渠道进入航天、军事、户外探险、医疗等新兴市场 [10] - 此前2024年12月曾尝试收购展翠食品未果 [12] - 行业整体面临挑战,2024年三大卤制品上市公司均出现营收净利润双跌 [15] 立兴食品业务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坚持OEM和自有品牌双轨发展 [2] - 产品涵盖水果、蔬菜、速食、咖啡、茶、饮品、乳制品、巧克力、婴童食品等多个系列 [2] - 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2025年上半年资产总额5.05亿元,负债2.28亿元,应收账款9730万元 [10] - 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00亿元 [11] 行业竞争态势 - 卤制品行业面临营收下滑困境,各企业寻求跨界突破 [1] - 周黑鸭布局饮料和复合调味品,进驻山姆、开市客等渠道 [15] - 绝味食品尝试炸卤小吃和果酒业务 [15] - 冻干食品赛道已有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入局 [17] - 分析师认为立兴食品B端优势明显但零售布局偏弱,煌上煌扭转颓势难度较大 [17]
煌上煌高溢价押注冻干赛道,能成“救命稻草”?
凤凰网财经· 2025-08-12 14:47
核心观点 - 煌上煌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跌7.19%至9.8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9%至7691.99万元,盈利回暖主要依赖成本端下降和费用管控,但销售端持续承压,门店规模收缩至2898家,净减少762家 [2] - 公司拟斥资4.95亿元收购冻干食品企业立兴食品51%股权,标的需在2025-2027年累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2.64亿元,但收购高溢价(增值率252.58%)且存在商誉减值风险 [6][7] - 公司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的严峻挑战,2024年酱卤食品实际产能利用率不足30%,原有产能未消化情况下仍推进扩产项目,新增产能消化难度大 [8][9] 门店数量与营收表现 - 2020年门店数量达峰值4627家,营收和净利润创历史新高,但2021年起营收连续下滑,2021-2024年降幅分别为4.01%、16.46%、1.7%、9.44%,2025年上半年同比再降7.19% [4]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门店分别净减少837家和762家,其中加盟店(贡献超六成营收)减少816家和715家,老店单店收入持续同比下降 [5] - 门店收缩导致肉制品销量持续下滑,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肉制品销量同比降9.91%和15.69%,米制品销量同比降17.62%和12.2% [6] 成本与毛利率 - 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80%以上,2025年上半年鸭副产品原料价格低位,鸭颈/鸭翅/鸭肫采购均价同比降幅超15%,鸡翅尖均价同比降32.17% [3] - 原材料价格下降使营业成本同比降6.55%,酱卤肉制品毛利率同比提升2.23个百分点至38.61%,但盈利改善依赖阶段性低价因素 [3] - 2020-2022年曾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业绩连续下滑,若价格回升利润空间可能再被压缩 [3] 收购与战略调整 - 立兴食品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4.15亿元和2.51亿元,净利润4221.75万元和4188.3万元,需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8900/10000万元 [7] - 此前2024年12月筹划收购展翠食品未果,2023年控股真真老老(耗资1.9亿元)但米制品收入除2023年外均同比下滑 [6][7] - 公司通过新品研发(如酱鸭粽)、品牌年轻化活动、门店运营升级等方式应对销量下行 [6] 产能与扩产 - 现有年酱卤食品加工产能近10万吨,2024年生产量2.28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30%,2020-2022年利用率从63.58%持续下滑至46.76% [8][9] - 2023年完成4.5亿元定增用于丰城肉鸭屠宰、浙江年产8000吨酱卤食品、海南食品加工等项目,浙江项目原计划2024年8月投产但延期至2025年6月 [9] - "千城万店"战略未达预期,门店收缩背景下新增产能消化困难,可能增加运营负担 [9][10]
研报掘金丨开源证券:煌上煌经营相对稳健,维持“增持”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8-12 09:5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收入9.8亿元 同比下滑7.2% [1] - 归母净利润0.77亿元 同比增长26.9% [1] - 广东区域收入0.85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27.0% [1] - 江西区域收入4.4亿元 同比下滑7.1% [1] - 浙江区域收入3.2亿元 同比下滑2.6% [1] 门店运营状况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鲜货门店总数2898家 [1] - 上半年净闭店762家 [1] - 外部消费环境持续影响门店运营 [1] 行业地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为卤制品行业头部品牌 [1] - 外部需求恢复后门店有望重新扩张 [1] - 经营表现相对稳健 [1] - 开源证券维持"增持"评级 [1]
煌上煌(002695):门店数量承压 成本红利+费用优化推动利润高增
新浪财经· 2025-08-11 10:30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26.90%,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增长40.27% [1] - 2025Q2营收5.38亿元,同比下降10.72%,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长16.08%,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30.57% [1] - 毛利率为31.96%,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其中酱卤肉制品业务毛利率达38.61%,同比提升2.23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10.97%,同比下降3.05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7.82%,同比提升2.10个百分点 [2] 门店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肉制品加工业专卖店总数2898家,较年初减少762家,其中直营门店194家,加盟店2704家 [1] - 收入下滑主因消费场景疲软导致老店单店收入承压及门店数量减少 [1] - 公司推进门店结构优化,上线煌上煌营销数智平台,整合终端收银、报单、会员等信息系统 [1] 成本与费用控制 - 利润增长主因酱卤肉制品业务成本控制得当及线上线下销售费用投入缩减 [2] - 管理费用率8.54%,同比上升0.1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3.31%,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 [2] 品牌与营销 - 通过高铁冠名、音乐节赞助触达年轻客群,联动超200家品牌跨界营销,线上线下曝光超2亿次 [3] - 升级景区特产店模型,深化"江西美食"标签,获产品金奖、福布斯大消费年度价值企业等行业奖项 [3] 产品策略 - 淘汰低效SKU,聚焦手撕酱鸭大单品,创新工艺和风味,优化品类矩阵 [3] - 截至中报末,手撕酱鸭销售额占比达22% [3] 战略规划 - 坚持"千城万店"战略,深耕老市场并科学开拓新市场 [1][3] - 深化"1+N"及"两卖一长"的线上线下结合经营模式,积极寻找优质并购标的提供长期增长动能 [3]
多措并举降本增效 煌上煌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0%以上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06: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 [1] - 扣非净利润6810万元,同比增长40.27% [1] - 酱卤肉制品业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23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额同比下降27.38% [2] 行业竞争格局 - 卤制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龙头企业面临营收下滑、门店收缩压力 [2] - 行业从单纯追求门店快速扩张转向门店精细化运营 [2] - 卤味赛道的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 [4] 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管理 - 主要原材料鸭翅、鸭脖、冻新鸭等市场价格处于低位 [2] - 公司加大原材料采购力度,拉低加权平均成本 [2] - 生产成本的逐步回落推动毛利率回升 [2] 线上业务与新零售布局 - 积极布局抖音平台和第三方外卖平台 [3] - 通过门店零售端将线上流量导入私域社群及会员 [3] - 运用营销中台会员系统能力,制定全渠道会员营销策略 [4] 产品创新与品牌差异化 - 推出手撕鹌鹑、荣昌卤鹅、酱油鸭等系列新品 [4] - 持续打造"手撕酱鸭"核心大单品,销售占比达22% [4] - 遵循推陈出新原则,推进鲜货、乐鲜装、包装产品等系列SKU的优胜劣汰 [4] 门店运营与智能化升级 - 优化整合门店终端收银、报单、小程序点单、会员等信息系统 [5] - 2025年计划完成营业收入21亿元、净利润1.45亿元 [5] - 门店拓展更侧重于老市场深耕及新市场拓展,侧重高势能店开发 [5][6]
食饮行业周报(2025年7月第3期):龙头白马持续反弹,大众品Q2业绩表现分化-20250720
浙商证券· 2025-07-20 11: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老消费板块轮动延续,龙头白马本周继续反弹,大众品Q2业绩表现分化,新消费相关标的Q2业绩预期此前持续调整但仍快速增长,部分标的受制于传统渠道改革,业绩仍在调整阶段 [1] - 白酒板块当前仍处低位,关注低位下板块轮动的反弹机会,综合头部酒企谨慎假设下的利润底和高ROE、高分红、高股息可推算市值底部区间,当前头部酒企股价下行空间或有限,具备一定配置价值 [2][12] - 新消费重构食品饮料投资新范式,新消费行情短暂回调之后有望延续,虽受资金轮动及部分高估值标的解禁压力及溢价阶段性修正的影响,但中长期来看趋势仍在,机会明确,仍可持续布局 [3][33] 各部分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7月14日 - 7月18日,5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上涨1.09%,非乳饮料(+2.16%)、白酒(+1.30%)涨幅居前,速冻食品(-2.26%)、休闲食品(-1.10%)跌幅居前 [3][39] - 白酒板块中,泸州老窖(+4.79%)、洋河股份(+4.37%)、酒鬼酒(+3.64%)涨幅居前,金种子酒(-4.35%)、皇台酒业(-3.58%)、华致酒行(-2.04%)跌幅居前 [5][39] - 大众品板块中,皇氏集团(+15.53%)、锅圈(+11.48%)、煌上煌(+5.12%)涨幅居前,古茗(-13.40%)、甘源食品(-6.43%)、立高食品(-5.20%)跌幅居前 [39] - 2025年7月18日,食品饮料行业估值20.94倍,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细分行业估值分别为18.34、25.92、77.75、55.75倍,其中白酒板块(+0.88%)本周估值涨幅最大,啤酒板块(-0.96%)本周估值跌幅最大 [43] 重要数据跟踪 重点白酒价格数据跟踪 - 贵州茅台本周飞天茅台(散)批价为1870元,批价保持稳定;五粮液本周批价为900元,批价保持稳定;泸州老窖本周批价为835元,批价保持稳定 [11] - 7月上旬全国白酒环比价格总指数为100.04,上涨0.04%,从分类指数看,名酒环比价格指数为99.97,下跌0.03%;地方酒环比价格指数为100.19,上涨0.19%;基酒环比价格指数为100.00,保持稳定 [68] 重点葡萄酒价格数据跟踪 - 报告提及Liv - ex100红酒指数走势及葡萄酒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速走势相关图表,但未给出具体数据总结内容 [57] 重点啤酒价格数据跟踪 - 报告提及啤酒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速走势、啤酒月度进口量及进口平均单价走势相关图表,但未给出具体数据总结内容 [62] 重要公司公告 - 水井坊集团董事长变更,Cristina Samin Suner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由SUDHINDRA SHIVNEGERE RAJARAO接任;部分董事发生变更,由Antonio UY II Chan变更为Bence Bokor [10][65] - 2025年郎酒电商KA半年经销商大会召开,旨在分析市场趋势、回顾经营成果、研讨发展策略等,郎酒将和商家一起主动作为,保障商家利益 [65] - 川酒集团上半年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同期营收同比增长7.5%,其中酒业板块同比增长27.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5%;总资产同比增长14.30%,下半年将开展重要活动 [66] - 酒鬼酒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下降43%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0万元 - 12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0.08% - 93.39% [6][66] - 顺鑫农业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亿 - 1.9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3.85% – 63.32%,白酒板块承压 [7][66] - 舍得酒业营销系统新财年启动会召开,董事长对下半年攻坚重点做方向指导,总裁复盘上半年营销工作 [66] - 红运郎2025年上半年出货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0%,坚持每年投放300吨,2025年剩余投放计划仅剩不到50吨 [66] - 李渡酒业召开“万商联盟攀高峰”半年度战略会议,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将分享前瞻理念 [66] - 五粮液集团公司累计增持公司股份476.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2%,增持金额为61352.04万元,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66] - 金枫酒业2025年半年度实现净利润约 - 480万元至 - 720万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减亏1080万元到840万元 [66] 重要行业动态 - 五粮液以277.78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Brand Finance2025年度全球最具价值烈酒品牌50强》榜单第二,十年复合增长率43.7%位居上榜全球白酒品牌之首,获AAA + 全球最高品牌强度评级 [68] - 京东与习酒开展封坛活动并签战略合作协议,将“传统工艺 + 数字科技”融合,提升为生态共建者,京东酒水业务2025年上半年整体增长24%,自营部分增长超过41% [68] - 五粮液董事长率队调研德国市场,谋划融入德国乃至欧洲本土市场路径 [68] - “2025青花汾酒茶道酒香”品牌活动在莫斯科落幕,举行收藏仪式,首家“青花汾酒莫斯科专营店”开业 [68] - 西凤酒从多维度采取举措,“红西凤”成长为战略大单品,省外市场占比有效提升,全国化布局成效斐然 [68] - 6月中国餐饮收入增长0.9%,比上月下滑5个百分点,烟酒类商品零售额下滑0.7%,而5月增长11.2% [68] - 泸州老窖集团党委副书记率队赴中国食品院考察交流,希望加强合作 [68] -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7月18日开幕,酒王争霸赛三场预热赛已启动 [68] - 今世缘酒业将推出“同心同缘・护航关爱”行动,实施“缘二代”培养计划等,以“缘文化”为纽带赋能经销商 [69][70] - 洋河海之蓝冠名“苏超”嘉年华,开展足球助威车巡游等活动 [70] 近期重大事件备忘录 - 洋河股份7月21日召开股东大会并开启互联网投票 [71] - 惠泉啤酒7月24日进行分红股权登记,7月25日分红 [71] - 香飘飘7月28日开始股东大会现场会议登记,7月30日召开股东大会并开启互联网投票 [71] - 怡亚通7月29日开始股东大会现场会议登记 [71] - 乐惠国际7月30日开始股东大会现场会议登记 [71] - 天佑德酒7月31日开始股东大会现场会议登记 [71] 投资建议 白酒板块 - 香型龙头优先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 [2][12] - 短期推荐大众价位较强势、有份额提升逻辑的古井贡酒、今世缘、迎驾贡酒 [2][12] - 中期推荐当前估值较低、弹性较大的泸州老窖等 [2][12] 大众品板块 - 重视趋势型标的的中长期机会,关注符合新消费趋势的标的 [3][33] - 重视当下红利正在持续的标的,虽短期结构性调整,但估值性价比显现,可积极布局 [3][33] - 推荐标的为卫龙美味、伊利股份、万辰集团、新乳业、盐津铺子、妙可蓝多、东鹏饮料、劲仔食品、古茗、蜜雪集团、青岛啤酒(A + H)、安井食品、巴比食品、立高食品 [3][33] - 关注金达威、茶百道、有友食品、燕京啤酒、锅圈、光明肉业、农夫山泉、华润啤酒 [3][33] 公司业绩相关 白酒企业 - 水井坊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4.9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5亿,销售量同比增加14.54%,全部来自中高档产品 [6] 大众品企业 - 万辰集团量贩零食已成为高效渠道,或向潮玩、冻品、烘焙、卤味等方向扩展,公司为硬折扣领域纯粹标的,具备规模、先发、管理优势 [20][21] - 佳禾食品2025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11亿元到0.16亿元,同比变动为 - 77.21%到 - 84.8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02亿元到0.04亿元,同比变动为 - 94.24%到 - 96.16% [22] - 周黑鸭2025H1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2.00亿元到12.40亿元,同比增长为 - 1.5%到 - 4.7%;实现报告期间利润为0.9亿元到1.13亿元,同比增长为55.20%到94.80% [23] - 洽洽食品2025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80 - 0.98亿元,同比下降71.05% - 76.25%;扣非归母净利润0.40 - 0.57亿元,同比下降79.85 - 85.86% [23] - 甘源食品2025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73 - 0.75亿元,同比下降56.16% - 54.96%;扣非归母净利润0.62 - 0.64亿元,同比下降57.07% - 55.68% [25] - 好想你2025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 0.15亿元到 - 0.2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14亿元 - 0.21亿元,同比增长为138.56% - 157.84% [26] - 有友食品2025H1预计实现收入7.46 - 7.98亿元,同比增长为40.91% - 50.7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05 - 1.12亿元,同比增长为37.91% - 47.57% [27] - 良品铺子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将2045.1万股股份(占比5.10%)转让给武汉网谷创意投资有限公司,总价2.54亿元 [28] - 锅圈2025H1预计实现净利润1.80 - 2.10亿元,同比上升111% - 146%;实现核心经营利润1.80 - 2.10亿元,同比上升44% - 68% [29] - 金达威2025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21亿元到2.60亿元,同比变动为 + 70.00%到 + 100.00% [31] - 东鹏饮料25H1预计收入实现106.3 - 108.4亿元,同比为35% - 38%;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3.1 - 24.5亿元,同比为33% - 42% [32]
大众品Q2业绩前瞻及中期策略报告:新消费重构投资范式,传统消费循势待时-20250715
浙商证券· 2025-07-15 11:48
报告核心观点 新消费重构食品饮料投资范式,新消费行情回调后有望延续,传统消费重视龙头标的在高股息下的景气变化和边际趋势,应重视趋势型标的中长期机会和当下红利持续标的,把握估值低位布局[6][87]。 食饮新消费研究范式 定义 新消费的“新”体现在产品和渠道逻辑变化,以情感化、便捷化、健康化为代表的新消费趋势重构市场,食饮新消费跳出传统需求研究框架,发掘新需求或创造新增量,关注现象级事件或产品[13][14]。 多维度比较 |对比维度|食饮传统消费|食饮新消费| | ---- | ---- | ---- | |增长逻辑|自上而下,周期性强,增长线性|通过优质供给创造需求,爆发力强| |定价/估值体系|DCF定价,贴现定价,PE|PS定价,预期定价,享受高估值| |风险特征|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收入业绩波动|允许创新试错,容忍阶段性亏损| |资金属性|稳健资金,重视安全边际|高风险偏好资金,偏好高成长| |投资策略|存量博弈下的份额提升与格局优化|聚焦新变化,重视新产品和新渠道|[16] 产品端 产品向健康精准化升级,兼具口感,重视情绪价值触达,消费者接受种草过程多元化;如喜茶推出纤体瓶,保健品类目软糖品类增速快,卫龙魔芋爽开辟健康零食赛道,品牌通过与IP联名、场景情绪化设计等承载情绪价值[19][20][26]。 渠道端 经济增速换挡和需求导向时代迎来零售变革,从传统商超向仓储会员店、折扣店、即时零售等转型,驱动力是消费者对“多快好省”需求升级,对品牌方影响集中在供应链和商品创新[30][31]。 子板块分析和重点公司Q2/H1业绩前瞻 休闲零食 25Q2表现分化,重视具备品类红利和新渠道拓展标的;如三只松鼠、洽洽食品等公司25Q2和25H1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增速有不同表现,零食板块景气度短期延续,中长期强调供应链提效和内部经营管理革新[4][36]。 软饮料 细分赛道景气度分化,继续重视板块机会;能量饮料行业景气度提升超预期,高景气度大单品爆发是个股业绩增长基础,渠道能力决定业绩天花板[37]。 乳制品 预计25Q2板块收入平淡,静待盈利弹性在原奶触底后释放;原奶价格或于25H2或26年触底,触底后龙头乳企盈利弹性有望释放,推荐伊利股份、新乳业、妙可蓝多[38][40]。 茶饮 外卖大战催化高景气,格局“一超多强”;推荐平价价格带的蜜雪集团和中价价格带的茶百道、古茗等标的[41]。 保健品 看好B端格局趋于集中,C端需重视高成长大单品对应的景气投资机会;建议布局B端龙头企业仙乐健康的长期投资机会和C端核心爆品/渠道景气度向上的公司[42]。 预调酒 行业整体需求稳健,关注25年产品焕新及威士忌业务;春节期间销售平稳,二季度关注产品包装焕新和新口味推出,威士忌业务有望贡献增量[43]。 啤酒 “禁酒令”对啤酒影响有限,结构升级&成本改善趋势延续,关注25年低基数下旺季销量表现;预计25年主要酒企量价齐升,盈利能力提升,发力非现饮渠道打造第二曲线[44][45]。 调味品 龙头业绩稳健度和确定性更优,复调景气更优;25Q2餐饮需求平淡下动销偏弱,基础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定力足,复合调味品收入增速快于基础调味品[46]。 速冻 需求疲软竞争加大,重视后续餐饮链需求修复预期;预计25Q2板块收入、业绩平淡,关注餐饮供应链需求修复和估值修复带来的投资机会[47]。 卤制品 单店仍在修复,提升门店经营质量仍是工作重点;关注休闲卤味门店收入修复机会和新型单店模型打造[49]。 烘焙 行业升级下品牌焕发新活力;预计25Q2立高食品、海融科技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不同增速表现[5]。 其他 百龙创园预计25Q2和25H1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5]。 投资建议 重视趋势型标的中长期机会和当下红利持续标的,把握估值低位布局;推荐卫龙美味、伊利股份等标的,关注茶百道、金达威等标的[6][87]。
卤味巨头一季度业绩现分化 煌上煌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8.25%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10:43
公司业绩表现 - 煌上煌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6亿元,同比下降2.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36.97万元,同比增长36.21%,扣非净利润3948.5万元,同比增长48.25% [1] - 煌上煌是已披露一季报的卤味巨头中唯一实现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 [1] - 煌上煌计划2025年完成营业收入21亿元、净利润1.45亿元,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2] 公司战略布局 - 煌上煌通过减少线上线下促销费用等销售费用实现净利润增长 [2] - 公司加快实施"千城万店"战略发展目标,贯彻"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利润为目标的经营理念" [2] - 煌上煌培育"独椒戏"猪蹄网红小吃品牌,核心客群为25-35岁Z世代,通过抖音、美团、小红书等新媒体营销提升产品复购率 [2] 行业竞争格局 - 卤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速持续放缓,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龙头企业面临营收下滑、门店收缩压力 [3] - 新兴品牌加速进入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头部企业从快速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通过优化门店模型、提升单店营收应对压力 [3] - 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竞争"转型,供应链整合能力、食品安全管理及差异化创新成为核心竞争要素 [3] 行业发展趋势 - 龙头企业通过自建养殖基地、中央工厂及冷链物流体系提升竞争力,依托数字化卤制工艺实现全国化扩张 [3] - 行业更注重产品健康化(如低盐、低脂配方)和品类创新,中小品牌需聚焦细分市场(如区域特色风味)突围 [3] - 技术驱动引领效率优化,数字化卤制工艺、供应链智能化等技术应用成为企业降本增效关键 [3] - 市场消费呈现多样化态势,为头部品牌扩大销售规模、中小品牌开发新产品提供市场空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