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霍尔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产业链及发展趋势分析:得益于下游行业不断发展,行业规模稳步扩张,国内企业积极布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5 01:19
关键词:霍尔传感器产业链、霍尔传感器市场规模、霍尔传感器竞争格局、霍尔传感器未来趋势 一、霍尔传感器行业相关概述 霍尔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原理而将被测物理量(如电流、磁场,位移,压力等)转换成电动势输出的 一种传感器。霍尔效应是物理学家霍尔在1879年发现的,它定义了磁场和感应电压之间的关系,这种效 应和传统的电磁感应完全不同。当电流通过一个位于磁场中的导体的时候,磁场会对导体中的电子产生 一个垂直于电子运动方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在垂直于导体与磁感线的两个方向上产生电势差,后来发现 半导体、导电流体等也有这种效应。半导体的霍尔效应比金属强得多,因此利用这现象可以制成的各种 霍尔元件,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通过霍尔效应实验测定的霍尔 系数,能够判断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及载流子迁移率等重要参数。霍尔传感器广泛用于 电磁测量,压力,加速度,振动等方面的测量。 内容概要:霍尔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原理而将被测物理量(如电流、磁场,位移,压力等)转换成电 动势输出的一种传感器,可分为线性型霍尔传感器和开关型霍尔传感器。从霍尔传感器产业链来看,上 游为生产所需原材料,原材料主要包括 ...
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机器人产业链技术突破持续落地
环球网· 2025-09-25 00:29
政策与行业方向 - 工信部提出"十五五"时期实施培育新兴产业行动 加快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并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1] -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1] 技术突破与产业地位 - 六维力传感器作为机器人精确力控核心部件 技术复杂度高且长期被国际品牌垄断[1] - 国内企业突破算法与应变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 关键指标已媲美进口产品[1] - 国产传感器在成本控制和定制化服务方面展现显著优势[1] - 中国企业构建完整技术矩阵及相关产品体系 实现从单点技术突破到系统级创新的跨越[1] 市场表现与竞争优势 - 蓝点触控在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70%[3] -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关节力传感器出货量超过7万套 占据国内总出货量95%以上[3] - 成为智元机器人、优必选等头部客户的核心供应商[3] 发展战略与行业趋势 - 企业从替代进口转向通过原创技术进军全球市场[3]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机器人应用场景 为培育高端传感器提供优势环境[3] - 产业实现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从"单点应用"到"生态构建"的战略转型[3] - 在迭代速度、应用响应及定制化开发等方面展现超越国际厂商的敏捷性[3] - 在人形机器人、半导体装备、精密医疗等领域与国际厂商处于同一起跑线[3]
爱施德旗下基金Pre-A+轮布局赛感科技,重构价值新逻辑
全景网· 2025-09-24 12:55
投资背景与赛道选择 - 公司通过旗下产业基金联合专业机构完成对柔性传感企业赛感科技的Pre-A+轮投资 [1] - 2024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且保持双位数增长 [1] - 柔性触觉传感器是人机交互核心入口 预计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50亿美元 [1] - 未来五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达19% 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接近7000亿元 [1] - 柔性传感覆盖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智能机器人等公司深耕领域 [1] 标的公司技术优势与投资逻辑 - 标的企业赛感科技脱胎于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室 拥有博士团队十余年技术积累 [2] - 自主研发纳米界面离电型电容技术实现毫克级至百公斤级全量程覆盖 [2] - 1Pa检测限达国际领先水平 已打通全球首条量产线 [2] - 进入安踏等头部企业供应链 形成技术突破-量产落地-客户验证商业化闭环 [2] - Pre-A+轮介入规避早期研发风险 伴随企业从量产初期向规模化盈利阶段成长 [2] 战略协同与业务升级 - 投资推动公司增长逻辑从渠道红利转向技术赋能+生态协同 [3] - 公司深耕3C行业二十余年 构建覆盖T1-T6市场的全渠道网络 [3] - 2025年上半年自营苹果APR门店达236家稳居全国第一 [3] - 赛感技术为传统渠道升级智慧服务入口 形成技术+渠道双向赋能 [3] - 公司5亿元规模爱施德智城基金将持续布局智慧终端 人工智能等领域 [3] 财务表现与市场预期 - 2025年上半年通过调整低毛利业务 强化AI应用实现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 [3] - 四季度消费电子旺季及苹果新品发布有望带动短期业绩环比提升 [3] - 多家券商给予买入评级 华鑫证券预测2025-2027年EPS稳步增长 [4] - 当前估值具备修复空间 布局踩中传感器国产化与AIoT产业爆发双重风口 [4]
秦安股份(603758)半年报点评:基本盘稳健 新能源新材料启新篇
新浪财经· 2025-09-24 06: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下降13.2% [1] - 归母净利润8039万元,同比增长30.0% [1]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382万元,同比下降14.8% [1] - 综合毛利率21.9%,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1] - 研发总投入2435万元(加回资本化部分),同比实现增长 [1] - 财务费用-731万元,主要来自利息收入 [1] 汽车零部件主业发展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覆盖长安福特、理想新晨、中国一汽、北美福特等国内外主流客户 [1] - 获得长安福特、理想等客户多个新项目订单 [2] - 北美福特缸体项目实现从样件交付到规模化量产跨越 [2] - 产品延伸至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及电机壳体领域 [2] - 新能源插电混动车市场核心产品市占率表现亮眼 [2] - 混合电驱动系统总成项目完成样机开发制造及杂合车点火标定工作 [2] - 通过建成6MW分布式光伏工程、优化天然气燃烧效率等措施降本增效 [2] 新业务拓展战略 - 启动收购安徽亦高光电99%股权,打造"汽车零部件+真空镀膜"双主业格局 [3] - 亦高光电超硬镀膜技术指标行业领先,已应用于国内消费电子头部品牌高端产品 [3] - 超硬镀膜技术向手机全系列、平板电脑等领域渗透 [3] - 电致变色(EC)镀膜技术在AR/VR、汽车天幕及车窗等场景应用需求广阔 [3] - 完成对墨现科技5%股权认购,切入柔性触觉传感器领域 [3] - 未来计划投资3-5家传感器公司,形成柔性触觉、六维力矩等技术矩阵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05亿元/2.85亿元/3.61亿元 [4] - 对应EPS为0.47元/0.65元/0.82元 [4] - 汽车零部件主业受益于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海外订单放量及降本增效 [4] - 真空镀膜新业务有业绩承诺且协同效应可期 [4] - 传感器布局卡位高成长赛道 [4] - 新产能释放、客户结构优化下下半年业绩修复可期 [4]
官宣“北+H”计划后,奥迪威披露“电子皮肤”研发应用最新进展
新京报· 2025-09-24 06:04
进入2025年,奥迪威(即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打响"北+H"第一股的"争夺战"。这 是一家北证市场超声波传感器龙头,也是一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奥迪威2022年6月14日登陆 北交所,2025年9月8日正式宣布启动拟H股发行上市计划。 值得关注的是,9月22日晚(公告时间),有投资者对其"电子皮肤"(即柔性传感器产品)的研发投入 及现阶段是否有订单"入账"等情况感兴趣,奥迪威管理层就此做出回应。 奥迪威:加快布局"电子皮肤"在多场景、广领域的应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北+H"第一股争夺战打响后,市场对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 所有限公司(即"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即"H股发行并上市")的三家北交所公司——奥迪威 (832491.BJ)、佳先股份(920489.BJ)、康乐卫士(833575.BJ)——关注度陡然上升。 截至目前,在这三家北交所公司中,已有多只基金提前入局。 截至2025年6月末,奥迪威传感器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77%,对公司 总营业收入的贡献最大;但同时奥迪威传感器类产品的营业成本也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三成。 在9月2 ...
20cm速递|科创综指ETF国泰(589630)涨超3%,机构:美联储降息提振,A股科技板块龙头估值提升空间打开
搜狐财经· 2025-09-24 05:12
中泰证券指出,近期资金面转向光模块(CPO)、传感器等泛科技领域。在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背景 下,消费电子、机器人、游戏等细分方向具备中长期成长空间。美联储降息落地后,A股科技板块龙头 估值提升空间打开,尤其是创业板指等高成长性板块受益于风险偏好修复和估值支撑。10月四中全会或 将明确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科技行业的基本面修复预期。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科创综指ETF国泰(589630)跟踪的是科创综指(000680),涨跌幅限制为20%,该指数涵盖科创板中 符合条件的所有上市公司,旨在反映科创板整体表现。科创综指市值覆盖度接近97%,包含大、中、小 盘证券。指数成分股具有研发投入高、成长属性强的特点,行业分布以信息技术、工业和医药卫生为 主,结构较为均衡,能够全面反映科创板市场证券的整体表现。 20c ...
外资机构联合调研 福莱新材全球化战略全面提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2:49
核心技术突破 - 第二代柔性触觉传感器实现"真柔性""全曲面"与"三维力"三大特性突破 显著超越第一代产品 [2] - 采用高延展耐弯折柔性材料 紧密贴合机器人复杂曲面结构 避免刚性元件对运动灵活性限制 [2] - 实现三维力矢量感知 同步检测垂直压力与多向剪切力 精准识别外力大小与方向 [2] - 引入深度算法学习专家团队 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与高维特征提取 显著提升物体材质形状与表面特性识别精度与实时性 [3] - 算法与硬件协同创新使测量分辨率与空间分辨力等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商业化进展 - 已与多家国内外机器人头部企业及灵巧手公司达成合作 [1] - 柔性传感器及相关系统在多个应用场景实现产品化落地 [1]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全资子公司Apex Sensing LLC于美国旧金山正式注册成立 重点面向北美市场提供触觉传感解决方案 [4] - 组建本地化商务与技术团队 敏捷响应北美客户需求 缩短交付周期 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与强化售后支持 [4] - 聘请前Syntouch公司副总裁担任北美业务负责人 推动与包括"T客户"在内的国际机器人企业深度对接 [4] - 北美市场更重视产品技术与算法 公司将密切跟踪应用领域技术迭代趋势稳步推进业务发展 [4] - 子公司致力于推动"具身智能"从实验室演示走向实际场景应用 助力合作伙伴实现技术商业化落地 [4]
芯动联科9月23日获融资买入6181.39万元,融资余额7.6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1:40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3日公司股价下跌2.77% 成交额6.2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6181.39万元 融资偿还7694.71万元 融资净流出1513.31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7.65亿元 融资余额7.64亿元占流通市值4.01%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23日融券偿还163股 融券卖出400股 卖出金额3.06万元 [1] - 融券余量1.27万股 融券余额97.20万元 低于近一年50%分位水平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52万户 较上期增加7.95% [2] - 人均流通股16353股 较上期减少6.49%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53亿元 同比增长84.34%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54亿元 同比增长173.37%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1] - 成立于2012年7月30日 于2023年6月30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研发、测试与销售 [1] 收入构成分析 - MEMS陀螺仪占比87.41% MEMS加速度计占比6.22% [1] - 惯性测量单元占比5.76% 技术服务收入占比0.25% [1] - 压力传感器占比0.22% 其他业务占比0.14% [1]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27亿元 [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持股475.84万股 较上期增加130.18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302.73万股 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