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通运输
icon
搜索文档
七部门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创新应用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02:35
《实施意见》还提出了建立交通运输人工智能协调发展机制、加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加强网络和数据 安全合规管理、完善伦理审查规则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体系、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等保障措施。 延伸阅读: 八大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明确 两部门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 国务院发布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一是加大关键技术供给。提出了开展应用技术攻关、加快智能产品创新、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等3 项重点任务,聚焦行业发展的共性需求与前沿方向,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人工智能产品体系,全面提升 交通运输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筑牢人工智能应用根基。 原标题:"七部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 二是加速创新场景赋能。充分发挥行业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从组合辅助驾驶、智能铁路、智慧航运、 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能建养、联程联运与智慧物流等领域部署7项重点任务,以场景创新为牵引, 以试点示范为抓手,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案例,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发展格局, 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广度。 中新网9月26日电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26日公布《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 ...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 未来交通图景将有哪些新可能?
央视新闻· 2025-09-28 02:14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 庞大的交通基础设施中蕴含了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通过系统遴选,交通运输部提炼出860余个典型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与深度融合提 供了坚实载体。 昨天,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 交通运输部将实施一批标志性创新工程 近期,交通运输部将实施一批"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志性创新工程。 重点推动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和算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链式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突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数据、算力、模型、应用等产业链多业态蓬勃发 展,专家表示交通运输场景多元、数据丰富、市场广阔,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还将重点推动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和 算力支撑。 这两天,一艘来自澳大利亚满载20.54万吨铝矾土的货轮靠泊青岛港。在船舶到港前七天,这家大宗商品物流企业就通过港口智能系统同步掌握了靠泊信 息,不仅让货物"丝滑"进出港,还可在上面查询航线如何走、排期如何定、运价何时优等问题。 如今,我国自动化码头的建设规模、作业效率与技术水平均位居世界前列,自动 ...
山东加快推动交通运输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大众日报· 2025-09-28 01:04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山东省"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创新应用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力 争到2030年,交通运输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初步构建协同联动、多跨融合、精准有效、规模成片 的"交通人工智能体系";大模型等新一代AI技术在智慧公路、港航、运输服务等重点领域广泛应用,率 先在全国形成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与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打造可复制的"山东模式"。 当前,山东多地已围绕"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进行探索实践。聊城市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技 术,率先构建了全市普通国省道的数字孪生模型,道路上每座桥梁、每处设施在数字世界中都有了精准 的"数字分身",实现了路产管理的全面可视化。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琅琊台湾作业区东部集装箱码头一期 工程初步设计日前获批,通过无人集卡车上的北斗定位系统和激光雷达等设备,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 可智能完成道路行驶、精确停车、集装箱装卸等指定动作。(记者 陈景郁 实习生 杨欣尔) 《方案》明确了八大重点任务,包括夯实交通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数字底座、深化"人工智能+智慧 公路""人工智能+智慧机场""人工智能+智慧港航""人工智能+智慧轨道交通"创新应用、加强"人工智能 +运输服务"便捷 ...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二届一次理事会召开
新华日报· 2025-09-27 23:22
会议概况 - 省冶金材料与交通运输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推进会暨《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期刊二届一次理事会于9月27日在南京召开 副省长李忠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1] -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 毛新平出席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1] - 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史和平阐述会议主旨及期刊与理事会的平台作用 [1] 期刊定位与作用 -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是国内首家跨交通与冶金行业的工程技术类期刊 自创刊以来坚持高起点办刊 [1] - 期刊通过搭建跨界协同平台有效促进学术交流与供需对接 为推进两业深度融合作出积极贡献 [1] - 期刊理事会和编委会应持续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枢纽功能 打造政企对接窗口 学术交流高地与产业协同创新高端平台 [1] 行业发展方向 - 副省长李忠军强调需推动交通运输与冶金材料两大行业融合创新 [1] - 期望院士专家为冶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促进冶金材料与交通运输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
国新办将举行介绍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经济观察网· 2025-09-27 13:34
经济观察网据国新网消息,9月28日上午10时,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和国 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负责人介绍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 问。 ...
财信证券宏观策略周报(9.29-10.3):节前交投活跃度下降,适当转入防守-20250927
财信证券· 2025-09-27 10:03
核心观点 - 节前市场交投意愿回落 指数向上突破仍需等待 预计节前市场大概率仍以震荡为主[2][5] - 中期而言 "反内卷"带来的业绩改善预期和居民储蓄入市带来的流动性改善预期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美联储降息有利于外资流入A股 预计第四季度A股市场震荡上行的方向仍未发生改变[2][6] - 科技方向仍是市场核心主线 但内部将出现分化 建议把握高景气方向轮动节奏[2][6][11] 大势研判 - 长假前部分资金有规避不确定性风险 降低仓位的需求 市场风险偏好可能下降[2][5] - 下周为国庆长假前最后两个交易日 市场交投意愿可能逐步回落 宏观层面缺乏明显催化 预计指数向上突破仍需等待[2][5] - 如果市场成交额出现明显回落 流动性难以对前期抱团科技方向形成全面支撑 部分杠杆资金明显抱团且缺乏业绩支撑的概念方向可能迎来兑现风险[6] - 第四季度在经济弱复苏基调下 消费 地产等顺周期方向的业绩及行情可能仍需等待 科技方向仍是市场核心主线[6] 投资建议 - 高股息方向:在市场震荡整理期 适当关注煤炭 银行 公用事业 交通运输等[2][11] - 滞涨的科技方向:例如AI应用 消费电子 人形机器人 半导体设备 恒生科技等[2][11] - "反内卷"方向:例如钢铁 建材 光伏 锂电等[2][11] - "十五五"规划的可能重点方向:例如清洁能源 环保 养老及生育等[2][12] - 新消费方向:例如健康 文旅 体育 美容护理 IP经济 宠物经济等[2][12] 经济基本面分析 - 投资端或延续低位探底走势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房地产投资或仍有拖累作用[6] - 消费端仍有支撑 随着"国补"资金陆续到位 9月起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落地 叠加股市财富效应 第四季度消费仍有支撑[6] - 出口端仍需警惕关税及出口透支效应扰动 我国进料加工贸易进口增速从6月份的16.90%明显降低至7 8月份的10.70% 10.60%[6] - 2025年经济增速或前高后低 但全年完成5%目标无虞[6] 物价与政策分析 - 8月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 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 8月PPI同比下降2.9% 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7] - "反内卷"政策推动竞争秩序改善 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煤炭加工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0.3个 6.0个 3.2个 2.8个和0.6个百分点[7] - 第四季度推出"大规模增量政策"必要性下降 政策更加着眼解决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 如"反内卷"政策 服务消费等[8] 海外市场分析 - 美联储9月份再次开启预防式降息 点阵图显示2025年将再降息50个基点 2026年和2027年将各降息25个基点[9] - 截至9月4日 美国平均实际关税税率已升至17.4% 创1935年以来最高纪录[9] - 自10月1日起 美国将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 包括对厨房橱柜 浴室洗手台及相关建材征收50%关税 对进口家具征收30%关税 并对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10] - 美国政府停摆风险及关税风险仍是近期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风险点 但对A股市场影响多为情绪层面冲击[11] 市场表现回顾 - 上周上证指数上涨0.21% 收报3828.11点 深证成指上涨1.06% 收报13209点 中小100上涨1.75% 创业板指上涨1.96%[13] - 行业板块方面 电力设备 有色金属 电子涨幅居前[13] - 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22921.25亿元 较前一周下降7.98% 其中沪市下降7.58% 深市下降8.28%[13] - 风格上 大盘股占有相对优势 其中上证50上涨1.07% 中证500上涨0.98%[13]
“AI+交通运输”!七部门,最新部署!
券商中国· 2025-09-27 05:21
9月26日,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加快推 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 《意见》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落地 部署,普及应用一批智能体,建成一批标志性创新工程;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 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来看六大重要部署: 1、加快智能驾驶系统、远程驾驶座舱等产品研发。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 等地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依法依规、稳慎推进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示范应用。 2、鼓励无人机、全地形车等新装备的研制。 3、鼓励城市加大场景和路网开放,推动新型快递配送设备规模化应用,推广末端智能配送服务。 4、打造"人工智能+交通运输"高质量数据集、算法库、工具链,为建设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技 术底座。 5、加快智能驾驶、智慧航运等重点领域标准规范制修订。 6、鼓励企业牵头围绕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在生产制造、测试评估、智能交互、运行服务等方 面制定标准规范。 加速创新场景赋能 交通运输场景多元、数据丰富 ...
未来智慧交通将如何发展?路线图来了→
央视网· 2025-09-27 03:17
央视网消息:9月26日,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部署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 等16项具体任务,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强化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应用,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此外,在关键技术供给方面,加 快技术装备创新研发,为建设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技术底座。同时要求统筹优化算力供给能力,动态整合企业算力,因地制宜强 化算力保障,加速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赋能。 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将实施一批"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志性创新工程,包括大通道货车智能驾驶、内河货运船舶自主编队航 行、公路自由流收费系统、交通设施重大灾害智能管控处置等创新工程,在真实场景中体现人工智能的技术价值。 《意见》明确"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总体目标,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建成一批标志性创 新工程;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行业,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
大消息!超级赛道,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27 00:48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智 事关"人工智能+交通运输",重磅文件发布! (原标题:大消息!超级赛道,利好来了) 【导读】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落地部署,普及应用一批智能体,建成一批"人 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志性创新工程,人工智能成为引领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智能综合立 体交通网全面推进。智慧交通与智慧物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总体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培育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形成较为完备的 交通领域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迈上新台阶。 《意见》提到,要加大关键技术供给。开展应用技术攻关,加快智能产品创新。加快智能驾驶系统、远程驾驶座舱等产品研发。鼓励无人机、全 地形车等新装备的研制。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贯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行业治理等业务领域。 在加速创新场景赋能方面,《意见》指出,要组合辅助驾驶。开展智能驾驶大模型、成套测评技术提升行动,拓展服务场景。支持京津冀、长三 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 ...
“通道效应”蕴藏发展动能
人民日报· 2025-09-26 22:17
| 铁路营业里程达 | 比"十三五"末增加 | | --- | --- | | 16.2 万公里 | 约 1.6 万公里 | | 公路总里程达 | | | 549 万公里 | 约29万公里 | | 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 | | | 2971 ↑ | 379 ↑ | | | 约 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 | | --- | --- | | | 运送 1.6亿吨货物 | | | 揽收 4.78 亿件快递 | | 以西夕三 | | 珠江口,世界最高双层悬索桥——狮子洋通道东西主塔建设高度双双过半…… 一座座跨海通道加速建起,背后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考量。一桥飞架,让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助力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深中通道通车后,车流量始终保持高位运行。通车一年,跨市公交客运量突破 300万人次,广东深圳与中山之间的货运距离较之前下降15%,每单货物运输成本降低约20%。 基础设施"硬联通",促进各类要素资源"软联通"。 人气更旺。去年底,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开通,广东江门"承东启西"区位优势凸显。今年前5月,江门 接待游客超1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1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和12.5%。 产业更强。深中通道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