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RO
icon
搜索文档
CRO概念股再度拉升,药明康德触及涨停
快讯· 2025-07-11 02:24
CRO概念股市场表现 - 药明康德(603259)触及涨停 博腾股份(300363)20cm涨停 美迪西涨超10% 凯莱英(002821)和康龙化成(300759)涨幅居前 [1] - 暗盘资金正涌入CRO概念股 [1] 药明康德财务预测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经调整净利润约人民币63.15亿元 同比增长约44.43% [1]
从政策破冰到CRO供需重塑,把握预期差带来的布局机会
2025-07-11 01: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CRO、CDMO、多肽产业链、ADC 产业、镇痛市场 - **公司**:昭衍新药、泰格、诺斯格、普瑞斯、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诺泰生物、海思科、阳光诺和、恒瑞医药、人福医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CRO 行业 - **现状**:产能快速扩张后,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和盈利能力削弱挑战,处于艰难去产能阶段,大量企业订单需求降低、盈利能力削弱,小企业裁员或关闭业务部门,头部企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1][4] - **数据表现**:2024 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数量同比增长 16%,接近 5000 个,三期临床试验增速达 31%,BE 实验占比接近 50%,一期实验占比约 21%且连续三年下降;2023 - 2024 年 CRO 企业人均创收及人均创利下滑,大型企业未大规模裁员但面临效益压力,头部公司员工人数保持增长[1][5][6] - **未来趋势**: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有望缓解创新药企融资问题带动需求增长,中国药企 license out 推动一级市场融资,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扩充,需跟踪政策落地及市场反应[4] CDMO 行业 - **大单品影响**:新冠药物商业化订单推动药明康德、凯莱英和博腾股份等企业业绩增长,2021 - 2023 年三家公司大订单销售额合计 42 亿美元,利润 17 亿美元;大单品使订单量攀升,体现公司综合实力,从产品生命周期等角度对 CDMO 价值量贡献大[1][2][7][9] - **多肽产业链**:减重产品带动诺泰生物和药明康德多肽业务增长,药明康德 2025 年第一季度多肽业务收入 22 亿元,占总收入 23%[3][8] - **ADC 产业**:中国 ADC 外包服务预计将保持 35%以上复合年增长率至 2030 年,大单品崛起拉动公司业务、提升行业地位、彰显重要性[3][8] alphablenton 产品 - **市场前景**:适用于慢病治疗,生命周期长,市场潜力大,彭博预测 2035 年销售额可能超 290 亿美元,分子结构复杂对 CDMO 价值量远超普通小分子药物,多家 CDMO 布局相关技术路线或专利[9][10][11] 2030 年市场规模 - **预测及影响**:按照最低剂量测算 2030 年市场规模预计达 1100 多吨,最高剂量测算预计突破 13000 吨,对 CDMO 企业市场体量可观,建议关注凯莱英、药明康德等企业[12] 镇痛市场 - **规模及增长**:到 2027 年全球镇痛市场预计超 1200 亿美元,每年有高个位数复合增长率[13] - **主流药物问题**:阿片类有滥用和成瘾问题,非甾体抗炎药物有副作用风险[13] - **新研究方向及企业突破**:Q2 激动剂减少中枢副作用,海思科司舒静获批白处方,阳光诺和 STC007 注射液二期临床试验达预设目标,建议关注阳光诺和、恒瑞医药、海思科、人福医药等企业[13][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投融资环境不火热背景下,2024 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数量增速 16%尤为显著[5] - 海思科司舒静是全球首个无需纳入精麻药品管理的白处方镇痛药品[13] - 阳光诺和 STC007 注射液实现 20%权益转让协议,总金额达 2 亿元[14]
CXO及上游行业观点更新
2025-07-11 01: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CXO 及上游行业、中国生物科技行业、CRO 行业、科研服务板块 - **公司**: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睿智医药、美迪西、药明合联、皓元医药、合博医药、百奥赛图、药康生物、诺斯格、无锡生物、恒瑞、三生制药、艾伯维、默沙东、辉瑞、纳微科技、奥普迈、鹏力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中国生物科技行业投融资复苏**:2024 年 2 - 10 月投融资低迷,2025 年订单数量显著增长,国内临床试验项目数量跃居全球第一,显示行业快速恢复[1][3] 2. **中国生物科技领域优势与不足**:与日本和美国相比 BD 金额较小,如默沙东可花 100 亿美金收购公司,中国最大一笔首付款仅 2.5 亿美金;但中国项目交易金额低,对跨国公司有较高性价比[1][5] 3. **药明康德全球竞争格局表现**:在小分子 CDMO 赛道几乎无竞争对手,业绩兑现度好;2025 年估值 16 - 17 倍,相比欧美同行 20 - 30 倍 PE 有显著折价,因中美关系问题;新项目如伊布替尼和替尔泊泰表现超预期[1][6] 4. **港股市场中中国 CDMO 公司估值情况**:药明康德、凯莱英等公司港股折价缩小,凯莱英折价从 40% - 50%缩小到百分之十几不到二十;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公司折价仍超 20% - 30%;海外收入为主的公司新签订单和利润率恢复良好,但受中美关系影响存在估值折价[1][7] 5. **中美关系对中国 CDMO 公司影响**:影响部分公司下订单决策,但实质伤害较少;2018 年以来中美矛盾多次出现,实际影响有限,市场逐渐脱敏,龙头公司长期价值被认可[8] 6. **CRO 行业利润率变化趋势**:2021 年需求旺盛,2022 年开始需求疲软,2023 - 2024 年利润率严重下滑;临床前 CRO 公司通过裁员和竞争出清去产能,睿智医药和美迪西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利润率提升并设定从亏转盈目标[1][9] 7. **CRO 行业细分赛道需求前景**:ADC 赛道需求前景好,药明合联和皓元医药产能供不应求、海外订单多;功能性筛选业务受益于 BD 过程恢复,合博医药、百奥赛图等公司表现突出[4][10][11] 8. **CRO 公司业绩恢复方式**:许多 CRO 公司通过结构性调整实现业绩恢复,如百奥赛图转向 license out 模式,纳微科技中报利润超预期[12] 9. **2024 年与 2025 年行业复苏情况对比**:2025 年整体复苏明显改善,政策支持和 IPO 活动显示复苏迹象;睿智医药、美迪西等公司涨幅明显,得益于内部结构调整及外部环境改善[13] 10. **CRO 板块联动效应**:CRO 板块之间存在强烈联动效应,业务相互关联,股价高度同步;某公司业绩或市场变化会带动整个板块类似反应[14] 11. **推荐标的表现**:利润率较差且国内收入为主的公司弹性大,如美迪西、睿智等;中期业绩确定性强且记录良好的公司值得关注,如美迪西海外收入优于国内;减肥药赛道如药明康德、凯莱英,ADC 领域如药明合联和皓元医药是推荐标的[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中国证监会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举措**:2025 年年初以来,中国证监会表示将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港股市场融资功能恢复,前几个月港股 IPO 募资规模达千亿港币,恒瑞通过港股融资 99 亿港币[2] 2. **科研服务板块关注公司**:科研服务板块可关注百奥赛图和奥普迈;奥普迈商业化管线覆盖程度高,拥有 10 个管线;收购鹏力生物,鹏力生物在抗体功能性筛选及药效业务表现出色,收入一半来自海外,预计未来受益于行业表现[16][17] 3. **无锡生物 BD 分成收入前景**:无锡生物发展前景良好,2025 年上半年 5 亿人民币纯利润增厚未来业绩;能从应恩 B7 - H3 ABC 项目获得全球分成,中报同比增速预计不错[18]
7月10日CRO上涨0.66%,板块个股百诚医药、和元生物涨幅居前
金融界· 2025-07-10 09:49
CRO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7月10日CRO概念板块整体上涨0.66% 资金净流入8431.75万元 上涨个股27只 下跌个股11只 [1] - 板块涨幅居前个股包括百诚医药(涨6.05% 主力资金净流入4172.20万元) 和元生物(涨4.39% 主力资金净流入1444.52万元) 金凯生科(涨2.76% 主力资金净流入3219.40万元) [1] - 药明康德作为板块权重股上涨0.63% 主力资金净流入1.91亿元 占成交额比例达9.07% [1] 板块内个股分化情况 - 跌幅前十个股中 药康生物下跌3.64% 昭衍新药下跌2.68% 美迪西下跌2.04% 毕得医药下跌1.1% [1] - 部分个股呈现资金背离现象 如宣泰医药虽上涨2.05%但主力资金净流出423.07万元 诚达药业上涨1.75%但主力资金净流出470.41万元 [1] - 华测检测上涨0.67%同时获得4304.0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 占成交额比例达9.53% [1] 资金流向特征 - 百诚医药获得12.82%的主力资金净占比 奥翔药业主力资金净占比达12.21% 显示资金集中流入部分中小市值标的 [1] - 迦南科技虽仅上涨0.58% 但主力资金净占比高达11.46% 显示资金对部分边缘标的的突击配置 [1] - 泰格医药上涨0.52%但主力资金净流出1748.90万元 普洛药业上涨0.56%但主力资金净流出547.95万元 显示机构对部分龙头股存在分歧 [1]
【A股收评】沪指盘中捅破3500,多只银行大象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09 07:55
市场表现 - 沪指跌0.13%,深成指跌0.06%,创业板涨0.16%,科创50指数跌0.89%,两市超18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约1.51万亿元 [2] - 银行板块表现强势,厦门银行涨超4%,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创历史新高,越秀资本、南华期货涨停 [2] - 影视、短剧概念股走强,中文在线、欢瑞世纪涨停,百纳千成、幸福蓝海、掌阅科技大涨 [2] - 医疗服务板块上涨,美迪西涨超13%,毕得医药、阳光诺和、泰格医药均上涨 [3] - 保险、贵金属、港口航运板块下跌,中国人寿、中金黄金、宁波海运下挫,半导体、电池概念股走弱,芯原股份跌近7%,瑞芯微、科恒股份下挫 [3] 行业动态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规则将迎修改,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利好银行跨境业务拓展 [2] - 中小行转债加速转股,有助夯实资本,中长期资金力量壮大,公募低配有望修复,ETF扩容加速利好权重股,增量资金加速银行估值重塑 [2] - 2024年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突破6亿人,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634.3亿元 [3] - 全球CRO行业持续增长,预计2026年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中国CRO市场增速较为领先 [3] 公司动态 - CRO企业美诺华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2.84%-174.52%,刺激板块估值上行 [3]
知名基金经理调仓动向曝光 密集参与医疗军工板块
证券时报· 2025-07-06 18:14
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 融通基金万民远一季度减持东方生物至422.18万股后,二季度大幅增持至500.01万股,同时对阳光诺和进行先加后减操作[1][2]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二季度新晋迈普医学前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43.96万股,而广发医疗保健连续两季度减持并退出前十大[1][3] - 广发中小盘混合二季度增持晶品特装成为第一大流通股东,广发科技创新一季度已增持该股[1][4] - 永赢科技驱动增持北方长龙从45.15万股至70.84万股,成为第一大流通股东[1][4] 医疗板块操作 - 东方生物股价3-4月回撤超40%后反弹20%,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基金同步进行减持后增持操作[2] - 阳光诺和股价4-5月上涨超50%后6月回撤20%,融通基金一季度增持后二季度减持至250万股[2] - 迈普医学年内涨幅超50%,主要上涨发生在4-5月,公司拟收购广州易介医疗100%股权[3] 军工板块布局 - 晶品特装一季度在手及备产订单约3.3亿元,同比增长159.89%,股价二季度上涨超40%[4] - 北方长龙收购河南众晟复合材料30%股权并增资后,股价12个交易日大涨超160%[4] 其他调仓情况 - 博时汇兴回报一年持有加仓华懋科技,广发高端制造增持固德威[5] - 交银先进制造和交银均衡成长新晋能科科技前十大流通股东,大成策略回报减持五芳斋[5] 行业展望 - 创新药行业3-4月国内数据良好,5-6月ASCO会议数据超预期,BD金额超出预期[6] - 军工行业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初期叠加下,将迎来2-3年上行阶段[7] - 科技制造领域的半导体产业链和创新药被视为长期布局赛道[7]
7月4日CRO上涨0.13%,板块个股美迪西、诺泰生物涨幅居前
金融界· 2025-07-04 09:42
CRO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7月4日CRO概念板块整体上涨0.13%,但资金净流出12451.73万元 [1] - 板块内上涨个股20只,下跌个股18只,呈现分化态势 [1] 个股涨跌情况 涨幅居前个股 - 美迪西涨幅8.07%,主力资金净流入2310.33万元,净占比6.24% [1] - 诺泰生物涨幅4.14%,但主力资金净流出4282.02万元,净占比-5.01% [1] - 皓元医药涨幅3.26%,主力资金净流入2065.55万元,净占比4.92% [1] - 昭衍新药涨幅1.96%,主力资金净流入6164.36万元,净占比8.18% [1] 跌幅居前个股 - 毕得医药跌幅最大达3.74% [1] - 阳光诺和下跌2.52%,诚达药业下跌2.23%,睿智医药下跌2.02% [1] - 药明康德微涨0.14%,但主力资金净流出3163.67万元,净占比-1.93% [1] 资金流向特征 - 昭衍新药获得最大单日主力净流入6164.36万元 [1] - 康龙化成遭遇最大单日主力净流出1790.34万元 [1] - 和元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出939.32万元,净占比高达-8.82% [1]
集体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7-03 04:2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报3457.36点涨0.07% 深成指报10490.5点涨0.75% 创业板指报2152.54点涨1.36% [1] - 科创50指数涨0.09%至983.50点 万得全A指数涨0.31%至5324.13点 北证50指数微跌0.09%至1437.87点 [2] - 个股涨跌家数基本持平 盘面热点呈现杂乱特征 [2] 板块动向 - 重组蛋白、创新药、CRO板块涨幅居前 超导、BC电池、培育钻石板块表现疲弱 [4] - 电子、医药生物、通信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有色金属、基础化工、银行板块遭资金净流出 [5] - 工业富联、宁德时代、立讯精密分别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4.98亿元、9.72亿元、7.82亿元 御银股份、北方铜业、湖南天雁分别遭抛售5.52亿元、5.16亿元、3.38亿元 [5] 行业趋势 - 商业保险创新药目录扩容显示商保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提升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商保发展创造空间 预计商保将为高价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提供支付支持 [7] - 计算机行业2025年二季度收入或延续一季度稳健增长趋势 算力、信创、AI应用等领域维持高景气度 [7] - AI主线仍是2025年下半年重点投资方向 建议关注AI Agent、算力芯片、服务器、云厂商等细分领域 同时可布局稳定币、信创、低空经济、机器人等结构性机会 [7]
港股收盘(06.30) | 恒指上半年累升20% 新消费全天狂欢 老铺黄金(06181)续刷历史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09:0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87%或211.87点,报24072.28点,全日成交额2422.34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跌0.96%,报8678.3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72%,报5302.82点 [1] - 上半年恒指累涨20%,国指累涨19.05%,恒科指累涨18.68% [1] - 短期市场可能呈现震荡走势,长期港股配置性价比仍较高,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相对稀缺 [1] 蓝筹股表现 - 理想汽车-W(02015)跌3.25%,报107港元,拖累恒指7.9点,下调2025年Q2交付量预期至约108,000辆 [2] - 信义光能(00968)涨4.18%,药明康德(02359)涨3.42%,分别贡献恒指0.71点和1.41点 [2] - 中信股份(00267)跌2.53%,阿里健康(00241)跌2.47%,分别拖累恒指2.58点和1.2点 [2] 热门板块 新消费概念 - 老铺黄金(06181)涨14.94%至1008港元,上海国金中心新店销售火爆,海外扩张迈出第一步 [3] - 卫龙美味(09985)涨6.93%,古茗(01364)涨6.46%,巨子生物(02367)涨6.36% [3] - Q3关注景气兑现度高的新消费龙头,Q4龙头有望估值切换 [4] 稳定币概念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涨13.58%,华兴资本控股(01911)涨10.04% [4] -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推动2300亿美元市场规模合规化 [4] CRO概念 - 昭衍新药(06127)涨12.69%,泰格医药(03347)涨7.29% [5] -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时间拟从60天缩短至30天,CRO行业显著受益 [6] 光伏股 - 福莱特玻璃(06865)涨7.57%,协鑫科技(03800)涨7.53% [6] - 工业硅价格反弹,多晶硅期货受消息面刺激回升 [7] 热门异动股 - 宜搜科技(02550)涨38.22%,与华为云供应商合作建设数据中心 [8] - 周六福(06168)涨20.67%,市场预期其将纳入港股通 [9] - 力劲科技(00558)涨17.65%,全年收入58.25亿港元,下半年利润环比增80.9% [10] - 英皇国际(00163)跌11.76%,上财年亏损48.4亿港元,银行借贷逾期 [11] 新股首挂 - IFBH(06603)涨42.09%,泰国即饮饮料公司,净筹资10.74亿港元 [12] - 云知声(09678)涨44.59%,AI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出山海大模型 [13][14]
新加坡淡明资本落子上海 240亿重注中国结构性机遇
新浪证券· 2025-06-30 03:24
公司动态 - 淡明(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安耐德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登记,标志淡马锡旗下淡明资本中国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1] - 淡明资本为外商独资私募机构,注册资本2100万元人民币,注册及办公地均在上海静安区,由淡明资本全资控股 [1] - 淡明资本首期基金True Light Fund I完成240亿元募资,距离登记仅过去20个月 [1] 战略布局 - 淡明资本采用独立运营模式向外部投资者募集资金,与母公司淡马锡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不同 [2] - 全球仅设上海与新加坡两个办公室,团队不足20人但多数拥有淡马锡职业履历,形成"轻量级团队、重型资本"配置 [2] - 董事会阵容显示深耕中国意图,包括淡马锡中国区总裁吴亦兵担任董事,董事长谢松辉曾领导淡马锡新加坡与中国市场团队 [2] 行业趋势 - 外资PE集体重注中国,中东同行如阿联酋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在北京设办公室,沙特主权基金在深圳成立私募基金 [3] - 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定位从短期套利转向对数字化、老龄化、可持续消费等长期社会趋势的陪伴 [6] - 资本市场周期性波动下,中国企业凭借工程人才库、高效供应链和创新基因成为国际资本核心标的 [6] 投资策略 - 投资围绕中国四大长期结构性趋势:数字化进程、人口老龄化、可持续生活方式及未来消费模式 [4] - 采用三层布局:直接股权投资(生命科学、科技领域)、二级市场股票投资(错杀优质标的)、LP投资(本土PE/VC基金网络) [4] - 典型案例包括2023年11月对维亚生物15亿元注资,该公司市值从200亿港元峰值跌至20亿港元附近 [4] 重点投资 - 医疗与科技双赛道布局:参与协作机器人企业节卡10亿元D轮融资(2022年7月),投资浙江环动机器人关节科技(2023年1月) [4] - 2025年3月通过太白投资及自有基金参与联影医疗股权受让,加码高端医疗设备领域 [4] - 抓住港股历史性低估窗口,分析师指出港股"下跌空间有限,上涨空间巨大" [5] 资本动向 - 外资"集体东迁"趋势明显,美国汉领资本上海办公室投入运营,黑石拿下QDLP试点资质 [5] - 淡马锡中国区主席吴亦兵判断"中国资本市场被低估是全球共识" [6] -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观点"The next China is China"正在被资本行动验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