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用电器
icon
搜索文档
389只个股流通市值不足2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1:34
小市值股票市场概况 - 截至8月25日收盘,两市共936只个股流通市值低于30亿元,其中389只个股流通市值不足20亿元 [1] - 总市值方面,两市共1587只个股总市值低于50亿元,其中552只个股总市值不足30亿元 [1] - 流通市值最小的前三只股票分别为*ST紫天4.40亿元、利仁科技5.98亿元、博菲电气6.56亿元 [1] 小市值股票具体数据 - 总市值最小的前三只股票分别为*ST紫天4.44亿元、*ST苏吴7.54亿元、*ST元成7.65亿元 [1] - 流通市值低于20亿元个股覆盖多个行业,包括传媒、家用电器、基础化工、汽车、机械设备等 [1][2] - 部分个股市盈率较高,如利仁科技236.87倍、科瑞思261.50倍、三柏硕201.84倍 [1][2] 行业分布特征 - 机械设备行业出现频率较高,包括鸿铭股份、万得凯、和泰机电、速达股份、普莱得等 [1][2] - 家用电器行业代表个股有利仁科技、辰奕智能、联域股份 [1][2] - 基础化工行业有博菲电气、万丰股份,建筑材料行业有森泰股份 [1]
特区45载:深交所引领资本赋能创新 新兴产业迎价值重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00:07
深圳资本市场发展成就 - 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2870家 总市值超40万亿元 其中创业板企业1385家 总市值超过16万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占比约九成 近七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1] -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五年来新上市企业577家 总市值4.64万亿元 覆盖25个高新技术行业[8] - 2024年创业板1376家上市公司合计营收4.03万亿元 平均营收29.29亿元 合计净利润2074.57亿元 平均净利润1.51亿元 较2020年整体净利润增长15.92%[11] 产业结构变化与估值重构 - 深交所前五大市值行业分别为电子(4.67万亿元) 电力设备(3.97万亿元) 医药生物(3.41万亿元) 机器人(3.20万亿元) 机械设备(2.76万亿元)[3] - 宁德时代以1.28万亿元市值登顶深市榜首 比亚迪以9780亿元市值跃居第二 较五年前增长90% 中际旭创市值从363亿元增至3061亿元 涨幅接近九倍[4] - 市场估值逻辑从基础消费转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创新企业 反映消费需求升级趋势[8]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4年深市研发投入合计超7600亿元 较2020年增长近3000亿元 增幅超68% 119家公司研发超10亿元[12] - 比亚迪以541亿元研发投入居首 同比上升35.68% 占营收6.97% 近三年累计研发达1143亿元[12][14] - 深市上市公司有效专利总数超万件 宁德时代进入全球PCT专利申请前五 京东方连续7年跻身美国专利授权前二十[14] 新兴产业增长表现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6.3%[15] - 新能源汽车产量1316.8万辆 增长38.7% 太阳能电池产量6.8亿千瓦 增长15.7% 服务机器人产量1051.9万套 增长15.6%[16] 并购重组政策与案例 - 2024年披露重组预案121单 其中60单发生在"并购六条"发布后 深市新增964单并购重组 重大重组58单交易金额279亿元[17] - 新规建立简易程序 符合条件的项目最快13个交易日可获批 深市在途重组中超过6单符合"双A+100亿+不构成重大"标准[18] - 半导体和高端装备领域并购活跃 阳谷华泰收购波米科技切入半导体封装材料 友阿股份收购尚阳通转型功率半导体[19] 股东回报与市场开放 - 2024年深市现金分红总额5753亿元 增长41.8% 6家公司分红超100亿元 披露回购计划768单 计划金额上限1003.39亿元[20] - 60家公司推出中期分红预案 分红金额超123亿元[21] - 新政策允许粤港澳大湾区企业"H+A"上市 796家港股上市企业有望回归A股 包括腾讯、阿里等万亿市值巨头[22] 交易所未来使命 - 深交所需承担国际化、本土化和创新化三大使命 服务企业全球化需求 打造全球资本配置战略支点[22] - 通过公募REITs等工具盘活存量资产 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2] - 建设未上市科创企业储备库 联动私募股权融资 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23]
奥克斯电气港股IPO,预估一手中签率100%,你敢打吗?
搜狐财经· 2025-08-25 15:14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成交额达3697亿港元 恒生指数收报25830点 创2021年以来新高 [1] 奥克斯电气招股信息 - 公司代码02580 HK 招股日期8月25日至8月28日 发行价16-17 42港元 [2] - 发行总数2 07亿股 其中公开发售占5% 国际配售占95% [2] - 每手200股 最小申购金额3519港元 市值区间249 15-271 26亿港元 [2] - 市盈率8倍 保荐人为中金 设绿鞋机制 5名基石投资者认购占比28 1% [2] - 预计9月1日公布中签 9月2日上市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4年 总部位于浙江宁波 主营家用及中央空调业务 [3] - 拥有主品牌"奥克斯AUX"及子品牌"华蒜""AUFIT" 高端线"ShinFlow" [3] - 2024年空调销量全球第五 市场份额7 1% 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家用空调占比89 5% 其中挂机贡献75 7%营收 中央空调占比9 3% 毛利率超30% [7]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195 28亿元增长至2024年297 5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23 4% [5] - 净利润从2022年14 42亿元增至2024年29 10亿元 复合增长率42 1% [5] - 2025年一季度收入93 52亿元 同比增长27% 净利润9 25亿元 同比增长23% [6] - 毛利率稳定在21%左右 2025年一季度为21 1% [5][6] 全球化布局 -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42 9%升至2025年一季度57 1% [8] - 主要增长来自东南亚 北美及中东地区 墨西哥市场增速达92% [8]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空调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1 53万亿元 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4 0% [9] - 行业竞争激烈 美的 格力 海尔占据全球约60%份额 [9] - 公司毛利率21% 低于美的25 6% 格力27 4%和海尔23 87% [9] 业务模式特点 - 采用"网批直卖"模式 经销商APP直连工厂以减少中间成本 [9] - 海外扩张依托ODM贴牌模式 自有品牌溢价能力待提升 [9] 估值比较 - A股格力电器市值2694亿元 估值8倍 港股美的集团市值6443亿港元 估值15倍 [9] - 港股海尔智家市值2438亿港元 估值12倍 [9] - 公司发行市值约260亿港元 2025年预计盈利38亿港元 前瞻估值7倍 [9] 发行结构分析 - IPO发行股份占全部股份13 3% 按招股价中位数16 71港元计算 募资约34 6亿港元 [9] - 5名基石投资者锁定9 7亿港元 流通盘24 9亿港元 [9] 中签率预测 - 采用机制A分配 公开发售初始5% 超购倍数将触发回拨机制 [10] - 参考银诺医药认购情况 预估乙组中签率15-20手 [11]
第九届中国消费品(俄罗斯)品牌展及中国机械工业(俄罗斯)品牌展开幕
搜狐财经· 2025-08-25 11:33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展会总面积达12000平米 参展企业数量360余家 较上届增长近30% [1] - 覆盖中国14个省市 包括浙江 山东 江苏 福建 湖南 安徽 广东等地区 [1] - 预计吸引超过12000名采购商 来自俄罗斯各州及19个国家 [1] 消费品展区特征 - 展品涵盖家居用品 餐厨用品 家用电器 消费电子 礼品 节庆装饰品及眼镜 [3] - 参展企业包括常州新科 山东小鸭集团 宁波奇红 义乌海豚 上海卓居等知名品牌 [3] - 产品契合俄罗斯家庭消费升级需求 呈现健康化 便捷化 智能化特征 [3] 机械工业展区特征 - 展品范围包括五金建材 工程机械 通用机械 农业机械 电力设备 机床及包装机械 [5] - 行业龙头企业参展 如江苏格素 八达机电 浙江凯和 江苏久恒 山东双优隆 [5] - 2025年将新增俄罗斯本土29家企业同台展出 涉及美容 服装 皮革 餐厨及电商 金融 物流 保险等领域 [5] 配套活动与论坛 - 举办19场专业论坛 由俄罗斯工业家企业家联合会 莫斯科工商会等机构参与组织 [7] - 消费品论坛聚焦俄罗斯消费趋势与中国商品电商优势 机械论坛讨论市场机遇 建材合作及营销策略 [7] - 组织数百场B2B精准配对洽谈会 邀请70多位俄罗斯连锁商超 电商平台 进口商等专业采购商参与 [7] 主办单位与支持机构 - 主办方包括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山东省商务厅 浙江远大国际会展 江苏贸促国际会展 北京睿道国际会展 [9] - 机械工业展联合主办单位增加温州市政府与台州市政府 [9] - 境外支持单位包括俄罗斯联邦工商会及俄罗斯工业家与企业家联合会 [9]
两融连增9周,加仓这些行业
天天基金网· 2025-08-25 07:43
A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 - 截至8月21日A股两融余额达21467.95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为21319.52亿元 连续9个交易日超过2万亿元[2] - 8月5日两融余额自2015年7月以来首次重返2万亿元关口[2] - 与十年前相比 当前市场生态发生深刻变革 市场结构更优化且交易行为更成熟[2][11] 行业融资净买入分布 - 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30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 仅煤炭行业净卖出1.99亿元[4] - 电子行业融资净买入232.99亿元居首 计算机和通信行业分别以116.27亿元和76.18亿元位列第二和第三[4] - 机械设备(65.26亿元) 电力设备(57.67亿元) 汽车(53.99亿元)等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居前[6] 重点行业资金动向 - 电子行业获融资连续5周净流入 需注意资金拥挤度过高风险[5] - 融资资金主要流向信息技术 工业 材料等行业 反映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看好[12] - 资金更加偏好新兴产业和成长风格 呈现明显的价值投资倾向[12] 个股融资加仓情况 - 融资客对251只股票加仓金额超1亿元 市场热门板块关注度较高的个股更受青睐[8] - 中芯国际(18.69亿元) 寒武纪(17.31亿元) 中际旭创(15.63亿元) 北方稀土(12.46亿元) 指南针(11.58亿元)位列加仓金额前五[8] - 融资加仓前十的股票多数上涨 寒武纪上周上涨34.59% 新易盛上涨17.41% 中际旭创上涨17.16%[9] 市场生态变化特征 - A股市场体量较10年前更大 杠杆类资金占市值比例相对较低[12] - 资金流入节奏相对平稳 融资资金持仓分散度更高[12] - 监管体系更加完善 防范过度杠杆能力显著增强[12]
现金流ETF(159399)盘中涨超2.4%,自由现金流改善推动企业内在价值提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06:54
市场表现与核心逻辑 - 现金流ETF(159399)盘中涨幅超过2.4% [1] - 自由现金流改善推动企业内在价值提高 [1] - 高内在回报率股票收益率下行带动股价上行 [1] 宏观背景与行业趋势 - 当前债券收益率处于低位背景 [1] - 高质量公司在当前环境下吸引力凸显 [1] - 半年报有望强化A股重估逻辑 [1] - 必需消费行业(家用电器、家居用品、饰品、美容护理)保持稳健增速或边际改善 [1] - TMT领域(消费电子、通信设备)保持稳健增速或边际改善 [1] - 电力行业中报业绩有望改善 [1] - 化学制药行业中报业绩有望改善 [1] 产品结构与投资策略 - 现金流ETF跟踪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888888) [1] - 指数从A股市场筛选具有稳定自由现金流特征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编制策略聚焦于能够持续产生正向自由现金流的企业 [1] - 指数覆盖多元行业 [1] - 优选财务结构健康、现金流充裕的标的 [1] - 反映具备长期价值增长潜力的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1] - 编制策略侧重价值投资风格 [1] - 强调企业内在质量与可持续经营能力 [1] 投资渠道与产品选择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ETF发起联接A(023919)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ETF发起联接C(023920) [1]
上证创十年新高,牛回速归还是落袋为安?| 周度量化观察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指数点位和日均成交额续创年内新高 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金额连续两周超过2万亿元 本周比上周增加4697亿元[2] - 申万一级行业全部上涨 通信(+10.84%)、电子(+8.95%)、综合(+8.25%)涨幅居前 房地产(+0.50%)、煤炭(+0.92%)、医药生物(+1.05%)涨幅靠后[2][19][23] - 债市整体收跌 利率债和信用债均走弱 银行间资金面转紧 交易所资金面转松[2][29] - COMEX黄金周度收平 南华商品指数周度下跌0.44% 沪金周度下跌0.23% 布油周度上涨0.81%[3][36][38] - 美股出现回调 标普500周度下跌1.52% 纳斯达克100周度下跌2.89%[3][10] 股票市场表现 - 主要宽基指数全线上涨 科创50周度涨幅达13.31% 创业板指上涨5.85% 沪深300上涨4.18%[10] - 成交额显著回升 两市成交额达25463亿元 较上周20767亿元增长22.62%[12][13] - 成交结构变化明显 沪深300成分股成交占比从21.20%升至23.27% 中证500成分股成交占比从16.03%升至17.24%[13] - 宽基指数换手率大幅上升 沪深300换手率从64.60%升至81.83% 中证500换手率从184.15%升至230.98%[13] - 波动率明显上升 中证500滚动20日波动率从11.98%升至14.48% 中证1000波动率从11.73%升至14.27%[17][18] 行业表现 - 科技板块表现突出 通信行业近一年涨幅达94.06% 电子行业近一年涨幅80.84% 计算机行业近一年涨幅97.09%[21][23] - 传统行业表现相对较弱 煤炭行业近一年仅上涨0.09% 石油石化行业近一年上涨8.08% 公用事业行业近一年上涨4.10%[23] - 消费板块表现分化 汽车行业近一年上涨57.68% 食品饮料行业近一年上涨11.37% 家用电器行业近一年上涨31.83%[21][23] 债券市场 - 利率债整体走弱 周度下跌0.48% 10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30%[29] - 信用债表现略好于利率债 周度下跌0.18%[29] - 资金利率出现分化 R001周度上升12.02% GC001周度下降15.28%[29] 商品市场 - 黑色系商品表现最弱 南华黑色商品指数周度下跌2.07%[36][38] - 有色金属承压 南华有色商品指数周度下跌1.33%[36][38] - 能化板块相对抗跌 南华能化商品指数周度仅下跌0.26%[36][38] 政策与事件 - DeepSeek发布新模型DeepSeek-V3 采用混合推理架构[25][26] - 美欧达成《对等、公平和平衡贸易协议框架》[32] - 国务院会议强调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能 稳定市场预期[32] - 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33] - 财政部数据显示前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33]
19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9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01:46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电子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当日净买入41.61亿元 [1] - 计算机 通信 银行 传媒 国防军工 家用电器等行业净买入金额均超3亿元 [1]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19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1783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其中122股净买入金额超5000万元 [1] - 19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2亿元 [1] - 中芯国际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9.21亿元 [1] - 中兴通讯 北方稀土 寒武纪 昆仑万维 江淮汽车 兆易创新 豪威集团 长电科技等股净买入金额均超4亿元 [1]
392只个股流通市值不足2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01:42
小市值股票市场概况 - 小市值品种相较于大盘股具备更高股性及活跃度 更容易成为行情核心 [1] - 截至8月22日收盘 两市共947只个股流通市值低于30亿元 其中392只个股流通市值不足20亿元 [1] - 总市值方面 两市共1607只个股总市值低于50亿元 其中550只个股总市值不足30亿元 [1] 最小流通市值个股 - *ST紫天流通市值4.40亿元 位列两市最小 [1] - 利仁科技流通市值6.01亿元 位列第二小 [1] - 博菲电气流通市值6.32亿元 位列第三小 [1] 最小总市值个股 - *ST紫天总市值4.44亿元 位列两市最小 [1] - *ST苏吴总市值7.18亿元 位列第二小 [1] - *ST元成总市值7.72亿元 位列第三小 [1] 行业分布特征 - 机械设备行业出现频次较高 包括鸿铭股份6.62亿元 速达股份8.41亿元 普莱得8.47亿元等 [1] - 家用电器行业代表有利仁科技6.01亿元 联域股份8.84亿元 辰奕智能9.02亿元 [1][2] - 电力设备行业包含美硕科技7.87亿元 欣灵电气8.97亿元 浙江恒威8.98亿元 [1][2] - 医药生物行业有*ST苏吴7.18亿元 天益医疗8.33亿元 [1] - 基础化工行业代表为博菲电气6.32亿元 万丰股份8.59亿元 [1] 估值水平分析 - 市盈率呈现两极分化 科瑞思市盈率258.67倍 利仁科技238.09倍 [1] - 部分个股市盈率处于合理区间 扬州金泉22.72倍 万得凯22.87倍 [1] - *ST类个股多数未显示市盈率数据 包括*ST清研 *ST苏吴 *ST元成等 [1]
上银基金赵治烨: 以长期胜率筑盾 做均衡配置的“少数派”
证券时报· 2025-08-24 21:04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坚持均衡配置在不同板块间动态平衡收益与风险 避免单一行业过度集中 [1][2][3] - 投资风格偏左侧布局 以价值投资为核心 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入长期盈利能力优质的公司 [2][3] - 通过相关性较低的板块组合平衡波动 在具备安全边际的位置寻找优质公司 [3][6] 行业配置观点 - 顺周期板块在产能出清和政策加码推动下具备反转契机 重点关注下游需求稳定的细分领域 [1][6] - 科技领域受益于海外AI正向循环及十五五规划催化 硬件及创新方向存在阶段性机会 [1][6] - 消费板块缺乏强力政策刺激 主要承担防御作用 关注企业维持中低速盈利及分红能力 [3][6] - 电子板块配置权重逐渐提升 布局估值低位且与产业趋势高度相关的技术型企业 [3] - 红利资产承担防御与降低波动作用 逻辑转向稳定现金流与息差优势 [3][6] 业绩表现与管理经验 - 上银新兴价值混合A自2014年5月6日成立至2025年6月30日收益率达236.82% 为同期业绩基准2倍以上 [2] - 拥有14年证券从业经验和超10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 覆盖消费、科技、周期等多领域 [2] 研究方法与风控体系 - 通过提炼行业关键矛盾开展跨行业研究 设定投资假设并持续跟踪验证 [4] - 风控分为公司、行业与估值三层:公司需具备可持续盈利能力 行业持仓分散 整体组合估值控制在低位 [5][6] - 组合管理核心是动态平衡 根据估值与盈利水平分化进行板块调仓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