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
icon
搜索文档
云南挖出“王炸”,蒙古急着卖给美国稀土,结果上天入地都运不出去!
搜狐财经· 2025-09-06 03:44
稀土资源与行业格局 - 云南发现超200万吨稀土矿 占全球已知储量六分之一 品质优良且开采成本低 [3]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 应用于芯片 电动汽车电池 风力发电机及导弹制导系统等高科技领域 [3] - 中国掌握全球85%稀土供应量 拥有最完整产业链 稀土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 [7] 产业链发展历程 - 九十年代中国稀土产业受制于美国 仅以数万元/吨低价出售原料 美国加工后以数十万至百万元/吨返销 [5] - 美国实施技术封锁 断言中国无法掌握深加工技术 中国通过30年自主创新突破全产业链技术壁垒 [5] - 目前全球70%稀土加工设备由中国制造 关键技术专利大部分由中国掌握 [10]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 - 蒙古国试图绕过中国向美国直接销售稀土 但因内陆国家地理限制无法实现运输 [1][8] - 蒙古向北运输需经俄罗斯 但俄自身为稀土大国且运输成本极高 向南经中国通道存在战略利益冲突 [8] - 美国寻求建立独立稀土供应链面临困境 全球资源或储量不足或品质差或运输不可达 [10] 行业竞争地位 - 中国稀土产业实现从原料供应到技术主导的全面逆袭 用时不足30年 [12] - 云南新矿发现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稀土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 [1][10] - 当前中国在稀土领域具有定义行业标准的领导力 [10]
盛和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20:49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5日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总经理黄平、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郭晓雷、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抗、独立董事赵发忠出席 [1] 股价与市值管理 - 近期股价下跌与大盘及稀土产业指数调整相关 公司计划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和力度、加强投资者沟通、提升市值管理能力 [2][8] - 公司已通过《市值管理制度》 将密切跟踪股价波动并适时运用工具加强市值管理 [8] 毛利率与盈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低于2021年水平(16.64%) 因稀土价格涨幅未达2021年高度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利润3.77亿元 但经营性现金流减少3.07亿元 因加大采购支付现金 [12] 稀土产能与产量 - 公司拥有稀土冶炼分离能力约2.54万吨 除淄博加华因搬迁停产外 其他产能利用率较高 [3] - 2025年上半年稀土产量下降超六成 因投矿量下降及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低价值产品产出 [10][11] - 上半年生产稀土精矿(含独居石)9115.86吨 [17] 原料供应与渠道 - 美国MP公司已停止向公司供应稀土矿 但公司通过多元化渠道(四川矿、独居石等)保障供应 [5][17] - 未进口越南稀土矿 重稀土原料来源包括国内矿、缅甸矿、老挝矿等 [5][17] 产品结构与业务比重 - 公司产品包括重稀土和轻稀土 比例由原矿稀土元素配分决定 锆钛业务受市场价格下行影响业绩承压 [5] - 存货构成主要为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 2025年6月末存货达52.34亿元(同比增加7.79亿元) [12][18] 海外资源收购进展 - 收购Peak公司股权交易价格由1.58亿澳元(约7.426亿元)调整为1.95亿澳元(约9.165亿元) 因稀土价格上涨 [20][21][24] - 收购已获坦桑尼亚矿业委员会同意 尚需匹克公司股东会、澳洲法院及坦桑尼亚公平竞争委员会批准 [6][26] - 对MP公司持股未受影响 持有13,716,288股 其股价上升导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至35.8亿元(同比增加18.13亿元) [5][14] 财务与资产负债 - 负债增加主要来自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股利 新增8-9亿元 [1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6.3亿元 当期计入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23.39亿元 [12][14] - 预付账款达8.5亿元(同比增加2.36亿元) 公司称不存在采购压力 [12][13] 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坚持稀土为核心 兼顾锆钛和"三稀"资源的发展战略 [5][10] - 推动向资源控股型上市公司转型 已形成国际资源加国内产业的双循环格局 [8][15] - 在海外推进Fungoni项目(产能10万吨重矿物/年)和Tajiri项目(年底投产) 锆钛矿原料目标满足选矿厂需求 [17]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29日股东人数为233,698人 [13] - 公司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主要股东持股稳定 未发生重大变化 [15]
盛和资源: 盛和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收购Peak Rare Earths Limited股权交易价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13
交易背景 - 公司于2025年5月14日通过董事会决议 同意子公司赣州晨光稀土以协议安排方式收购匹克公司全部普通股 [1] - 2025年7月25日公告将收购实施主体变更为盛和新加坡 该公司已持有匹克公司19.7%股权(84,806,893股) [2] - 因稀土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上涨 为推进项目进展 双方协商调整交易价格 [2] 价格调整细节 - 匹克公司100%股权作价从1.58亿澳元(约7.426亿元人民币)上调至1.95亿澳元(约9.165亿元人民币) 汇率按1澳元=4.70元人民币计算 [2] - 调整后价格仍处于原估值报告1.70-1.96亿澳元范围内 [2] - 收购资金将使用盛和新加坡自有境外资金 其他核心条款保持不变 [3] 交易进展与影响 - 交易已获得坦桑尼亚矿业委员会批准 [3] - 仍需取得坦桑尼亚公平竞争委员会、匹克公司股东会及澳大利亚法院批准 [3] - 价格调整有利于加快收购实施进度 投资风险可控且未改变交易实质内容 [3]
中国稀土:9月9日将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证券日报· 2025-09-05 11:41
公司会议安排 - 中国稀土将于2025年9月9日15:00-16:00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2]
北方稀土成交额达100亿元,现涨超2%
新浪财经· 2025-09-05 06:39
公司表现 - 北方稀土9月5日下午成交额达100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股价当日上涨2.38% [1]
稀土王牌失效?美国又想歪点子,年产量3.1万吨专家这次没说错
搜狐财经· 2025-09-05 04:52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40% 开采加工能力超过80%份额 [4] - 中国年产稀土约14万吨 美国新设年产目标仅3.1万吨 [4] - 钕铁硼永磁材料全球产量90%以上来自中国 [13] 产业链技术优势 - 稀土开采需高技术含量和严格环保要求 加工提纯存在显著技术壁垒 [6] - 中国形成从勘探开采到终端应用的完整稀土产业链体系 [11] - 美国建立完整稀土产业链需10-15年时间 需投入天文数字资金 [9] 市场需求与应用领域 - 稀土应用于手机电脑、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及军工产品等广泛领域 [10] - 美国计划产量无法满足国内一半需求 更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 [10] - 中国掌握从原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控制权 形成绝对竞争优势 [9]
稀土王牌失效?美国又想歪点子,年产量3.1万吨
搜狐财经· 2025-09-05 04:46
全球稀土供需格局 - 中国控制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 对镝、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3][7] - 缅甸2020年稀土产量达3.1万吨跃居全球第三 中国2024年从缅甸进口4.4万吨稀土占进口总量57%[7] - 美国2024年进口8310吨稀土金属及化合物 其中至少70%来自中国[10] 美国稀土供应链困境 - 每架F-35战斗机需417公斤稀土材料 因稀土短缺导致生产线减产18%[3][7] - 美国副总统办公室提出两种方案:与缅甸军政府谈判换取独家开采权 或向克钦独立军提供武器资金换取合作[3] - 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退出稀土分离加工中游环节 本土加工厂设备老旧最高纯度仅99.5%[8][10] 缅甸稀土开发挑战 - 缅北克钦邦矿区位于高原山区 距离仰光港超500公里且需穿越多个武装控制区[4] - 矿区稀土多为低品位离子型 杂质含量超60% 日本企业因道路电力环保设施落后全面撤资[8][10] - 空运成本达每吨3万美元 高于稀土精矿2.2万美元的市场价 陆路运输存在重大安全风险[4][8] 中国稀土技术优势 - 掌握"绿色萃取"技术纯度达99.9999% 远优于美国99.5%的工艺水平[8] - 投入数十年时间攻克关键技术 建立完整产业链并形成专利壁垒[10] - 2023年月度稀土出口量在3439-8774吨区间 出口金额波动范围在3710万至1.46亿美元[10]
盛和资源:主要稀土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同意将匹克公司100%股权作价调整为1.95亿澳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1:00
交易价格调整 - 盛和资源新加坡子公司与Peak Rare Earths Limited协商将100%股权交易价格从1.58亿澳元上调至1.95亿澳元 [1] - 价格调整幅度为23.4%(3700万澳元) [1] 市场背景 - 国内外稀土市场出现重大变化 [1] - 主要稀土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上涨 [1] 交易目的 - 价格调整旨在顺利推进项目进展 [1] - 董事会于2025年9月4日审议通过该议案 [1]
美商务部长:稀土是美国发明的,却被中国抢走,现在美国要夺回来
搜狐财经· 2025-09-04 14:28
美国商务部长观点 - 美国商务部长认为稀土是美国发明的 但中国通过不正当手段夺取了产业主导权 [1][3] - 指控中国以半价销售稀土导致美国丧失产业主动权 [3] - 美国计划动用一切手段重建稀土资源产业链 [1][3] 稀土历史发展事实 - 稀土元素发现是全球科学家跨世纪合作成果 始于1794年芬兰化学家从瑞典矿物中分离钇土 [5] - 19世纪关键突破集中在瑞典和德国等欧洲国家 美国直到1947年才发现最后一种稀土元素钷 [7] - 将稀土发现归功于美国是对历史的片面解读 [5][7] 中国稀土产业竞争优势 - 中国通过技术攻关将稀土分离成本降至美国三分之一水平 [9] - 采用溶剂萃取法可实现99.95%的高纯度 [9] - 生产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形成自然成本竞争力 非恶意低价倾销 [9] - 世贸组织仅质疑出口管理方式 从未认定存在低价倾销行为 [9] 美国稀土产业衰退原因 - 环保审批流程长达29年 远超加拿大2-3年的审批周期 [10] - 人工成本比平均时薪高出50% [10] - 资本更倾向投资快速回报的科技行业 矿业投资不足 [10] - 2015年美国稀土企业倒闭主因是环保成本过高和技术路线错误 非中国竞争 [9] 全球产业链相互依存 - 美国企业80%收入依赖向中国销售稀土精矿 [12] - 关税限制导致美国公司股价下跌超过10% [12] - 事件证明全球稀土产业链深度绑定 [12] 产业竞争态势 - 中国欢迎在公平公正公开条件下与美国进行全领域技术竞争 [12] - 中国准备好应对美国争夺稀土主导权的任何挑战 [12]
中国稀土:截至2025年8月29日股东总户数为165040户
证券日报网· 2025-09-04 11:13
公司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29日收盘 中国稀土股东总户数为165040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