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制造

搜索文档
镇江恒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4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9 00:16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镇江恒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恒,注册资本400万人民币,经 营范围为一般项目:电池零配件生产;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 机械电气设备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储能技术服务;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实 验分析仪器制造;贵金属冶炼;金银制品销售;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 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 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广东证监局持续推进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20:24
走访工作覆盖与机制 - 广东证监局2024年以来累计走访395家上市公司 覆盖辖区上市公司总数86% [1] - 走访包括市值1000亿元以上头部上市公司10家 市值100亿元至1000亿元上市公司125家 市值100亿元以下上市公司260家 [1] - 累计收集问题诉求及意见建议300余条 建立工作专班和多轮走访方案 与地方政府及交易所形成常态化互通机制 [1] 重点企业调研与问题解决 - 联合证监会上市司及深交所针对性走访美的集团 海天味业 领益智造 华利集团等重点上市公司 [2] - 针对境外投融资 外汇管理 海外产能建设等诉求定人定岗跟踪解决进度 [2] - 通过现场办公和"四个一批"思路分类推进经营困难公司重组重整 28家困难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7.8% 盈利同比增长超2倍 [2] 上市公司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东辖区459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营业收入1.85万亿元 同比增长6.97% 归母净利润1150.74亿元 同比增长9.19% [3] - 营收和盈利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半年新增千亿市值公司3家 [3] - 截至2025年8月底辖区上市公司市值总额达6.54万亿元 [3] 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 启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市值提升 形象提升"专项行动 推动从监管推着走向监管领着跑转型 [3] - 推动74家上市公司开展中期分红超160亿元 其中4家公司分红超10亿元 22家公司中报股利支付率超50% [3] 并购重组支持措施 - 成立广东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 推动广州市出台配套政策 并购重组标的库扩围至2000余家 [4] - 2025年以来辖区上市公司披露及完成重大资产重组17单 数量居全国首位 交易规模合计超400亿元 [4]
A股公告精选 | 长盈精密(300115.SZ):公司与宇树科技之间不存在股权关系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11:54
公司业务合作与订单 - 东软集团收到国内知名大型汽车厂商定点通知 将供应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预计生命周期总金额约56亿元人民币 产品应用于搭载高通8397平台的多款车型 预计2026年第四季度起陆续量产 生命周期约4年 [1] - 富临精工控股子公司江西升华与宁德时代签订预付款协议 宁德时代支付15亿元预付款 用于锁定磷酸铁锂供应量并支持原材料建设 [2] - 世运电路"芯创智载"新一代PCB产品预计2026年中投产 目标客户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与特斯拉有长期紧密合作关系 未来可能向特斯拉供货 [3] - 丰山集团与清华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同 合作开发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固态锂离子电池用电解质项目 合同含税经费总额200万元人民币 [4] - 中国电建1月至8月新签能源电力合同金额5162.40亿元 同比增长14.30% [12] - 圆通速递8月快递产品收入53.9亿元 同比增长9.82% [12] - 三维股份广西三维中标1.58亿元采购项目 [12] - 蜀道装备签署2468.38万元施工合同 [12] - 棕榈股份中标4.33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2] - 中泰股份控股孙公司拟与韩国合资公司签订不超过2000万元供应合同 [12] 研发进展与技术创新 - 恒瑞医药子公司广东恒瑞收到SHR-1139注射液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该产品为自主研发治疗用生物制品 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 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药物获批上市 [7] 股东持股变动 - 晶华新材高级管理人员潘晓婵于9月16日减持1万股 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白秋美同日减持13.1万股 合计减持14.1万股 [5] - 华勤技术5名大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海南勤沅减持875.39万股 海南创坚减持721.83万股 海南软胜减持801.64万股 海南华效减持662.24万股 海南摩致减持834.48万股 合计减持3895.59万股 剩余未减持167.43万股 [6] - 健盛集团拟1.5亿元-3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12] - 春风动力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 [12] - 富春染织股东富春投资、勤慧投资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 [12] - 英诺激光大股东红粹投资7月16日至9月17日累计减持146.47万股 [12] - 药石科技股东周全拟减持不超过232.96万股股份 [12] 公司治理与运营 - *ST创兴董事长刘鹏因配合公安机关调查被采取强制措施 公司称事项与公司无关 总经理杨喆代行董事长职责 生产经营正常 [8] - 固德威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53元/股调整为70元/股 [12] 业务澄清说明 - 长盈精密澄清与宇树科技之间不存在股权关系 [12] - 永新光学表示光刻机相关光学元组件业务占营收比重较小 [12] - 宏昌科技参股的机器人公司目前执行订单规模较小 [12] - 卧龙电驱上半年机器人相关产品及应用占整体营业收入比重约2.71% [12] - 德科立硅基OCS产品已获得海外样品订单 尚未获得海外大厂批量订单 [12]
蓝思科技:公司与北美大客户有长达十年的深度合作关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8 10:13
客户关系 - 与北美大客户有长达十年的深度合作关系 并作为其一级核心供应商 [1] - 在智能座舱模组包括中控 B柱 充电桩占据主要份额 [1]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已为多家人形机器人客户批量交付头部模组 关节模组 灵巧手 躯干壳体结构件及整机组装 [1] - 正在配合北美大客户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模组 具体内容因客户保密要求不便透露 [1]
弘信电子:弘信创业质押255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9:45
控股股东股份质押 - 弘信电子控股股东弘信创业办理股份质押手续 本次质押股份数量为255万股[1] - 截至公告日 弘信创业累计质押股数为2575万股 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30.59%[1]
研报掘金丨东方证券:维持立讯精密“买入”评级,目标价72元
格隆汇APP· 2025-09-18 08:13
业务增长 - 通讯及汽车业务进入加速放量阶段 利润占比将快速增长[1] - 消费电子Non-A业务增长稳健且利润率高 闻泰产品集成业务并表后竞争力进一步加强[1] - 通信业务在海外头部CSP及芯片厂商实现全面突破[1] 核心能力 - 具备世界级零部件-模组-组装一体化能力 以及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和成本管控优势[1] - 底层技术具备通用化、平台化应用能力 可迁移至通讯及汽车领域助力突破行业头部客户[1] - 汽车业务在莱尼并表后有望成长为全球汽车线束龙头[1] 估值调整 - 根据下游客户销量变化、通讯业务海外放量及并表因素调整盈利预测[1] - 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32倍PE估值水平 对应目标价为72.00元[1]
东方证券:维持立讯精密“买入”评级,目标价72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8:06
核心观点 - 立讯精密通讯及汽车业务加速增长 平台型龙头核心能力助力下游拓展 [1] - 公司内生消费电子Non-A业务增长稳健且利润率高 闻泰产品集成业务并表后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1] - 汽车和通讯业务进入加速放量阶段 利润占比将快速增长 [1] - 消费电子端积累的一体化能力及全球化供应链管理优势将迁移至通讯、汽车领域 [1] - 通信业务在海外头部CSP及芯片厂商全面突破 汽车业务在莱尼并表后有望成长为全球汽车线束龙头 [1] - 根据可比公司2025年32倍PE估值 对应目标价72.00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业务表现 - 消费电子Non-A业务增长稳健 利润率高 [1] - 闻泰产品集成业务并表后Non-A业务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1] - 汽车和通讯业务已开始进入加速放量阶段 [1] - 利润占比将快速增长 [1] 竞争优势 - 具备世界级零部件-模组-组装一体化能力 [1] - 拥有全球化供应链管理优势 [1] - 具备成本管控优势及内控经营效率优势 [1] - 底层技术具有通用化、平台化应用能力 [1] 战略布局 - 技术能力迁移至通讯、汽车领域助力突破行业头部客户 [1] - 通信业务在海外头部CSP及芯片厂商全面突破 [1] - 莱尼并表后汽车业务有望成长为全球汽车线束龙头 [1] 估值调整 - 参考下游客户销量变化、通讯业务海外放量、闻泰产品集成业务及莱尼并表等因素调整盈利预测 [1] - 根据可比公司2025年32倍PE估值水平 [1] - 对应目标价为72.00元 [1]
超声电子:公司有配套光模块印制板相关技术储备,市场尚在拓展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7:21
公司技术储备 - 公司拥有配套光模块印制板相关技术储备 [1] - 公司正在拓展光模块印制板市场 [1] 行业技术趋势 - 当前光模块主流技术为800G甚至1.6T [1]
长盈精密:新能源业务已成支柱 年复合增长率超66%
中证网· 2025-09-18 06:21
公司业务布局 - 在宜宾、自贡、常州、宁德等地建有新能源业务生产基地[1] - 连续多年向宁德时代供应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结构件产品[1] - 形成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双支柱+人工智能的发展格局[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6.40亿元 同比增长12.33%[1] - 新能源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39亿元 同比增长37.09%[1] - 新能源业务收入从2021年11.29亿元增长至2024年52.1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6%[2] 新能源业务发展 - 配合国内外新能源电池客户开发多种新型材料电芯结构件项目[1] - 多个新项目定点落地工作稳步推进[1] - 预计未来三年新能源业务将继续保持增长[2]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业务 - 从2024年开始加快人形机器人相关产能建设并加大研发投入[2] - 为海内外人形机器人客户开发金属材料、工程塑料等多种材料零件[2] - 使用CNC、3D打印、压铸、注塑等多种成型工艺[2] - 2025年上半年海外人形机器人零件实现收入超过3500万元 较2024年全年1011万元大幅增长[2] - 取得多个国产人形机器人品牌量产订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