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桥梁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再获桥梁界大奖
深圳商报· 2025-05-07 23:21
黄茅海跨海通道获奖 - 黄茅海跨海通道荣获2025年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成为本届中国唯一获奖项目 [1] - 该项目是广东省继深中通道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桥梁工程,也是广东交通集团第二个获奖项目 [1] - 乔治·理查德森奖是国际桥协设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奖项,侧重设计、施工、研究等领域的杰出成就 [1] 技术创新与工程挑战 - 项目团队攻克台风频发、超宽分体梁涡振控制、Ⅰ级航道防撞、海洋腐蚀等建设难题 [1] - 创新成果包括双曲面独柱塔美学设计、多塔斜拉桥结构体系、综合减震装置及风振控制技术 [1] - 采用中央辅助索、液体粘滞阻尼器及摩擦摆减隔震支座技术,显著提升桥梁刚度和耐久性 [2] - 工业化建造技术实现毫米级高精度合龙,大幅提高施工精度和效率 [2] 设计特色与环保理念 - 五座"小蛮腰"造型独柱塔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建筑,兼具美学与功能性 [2] - 项目严格考虑生态保护,调整路线避开敏感区域,实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2] 区域经济影响 - 黄茅海跨海通道强化粤西及沿海欠发达地区与大湾区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 - 项目为世界桥梁建设树立新标杆,体现中国基建技术实力 [2]
智能拼装,建设跨江巨“弓”(工匠绝活·我在重大工程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5-07 22:27
项目概况 - 成渝中线高铁全长292公里 建成后成渝通行时间缩短至50分钟 [7] - 简阳沱江特大桥为关键控制性工程 主拱计算跨径320米 采用无推力组合拱桥设计 [7][8] 工程设计创新 - 基于泥岩砂岩地质条件及通航需求 放弃常规有推力拱桥方案 采用无推力组合拱桥设计 [8][9] - 主拱由4根直径1.1米钢管构成 管内灌注混凝土 水平力由钢箱系梁承担 对基础无水平推力 [8] - 相比斜拉桥方案 无推力组合拱桥减少开挖量 缩短施工周期 降低成本约30% [10] - 设计团队完成800余张设计图 涵盖立面断面等全方位结构展示 [10] 施工技术突破 - 采用BIM+虚拟拼装技术 通过数字扫描实现拱肋毫米级误差控制 [11][12][13] - 运用GIS系统建立数字孪生模型 实现2400吨钢拱结构智能同步提升 高差控制达毫米级 [14][15] - 配置智能化螺栓施拧系统 对7.2万套高强度螺栓实施扭矩实时监控 [17][18] - 开发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 已完成5000立方米浇筑 温差控制精度±1℃ [18][19] 工程进展 - 主拱采用分节段施工 单节拱肋长度12米 目前已完成174米跨度钢拱提升 [11][15] - 项目计划2025年下半年实现大桥合龙 [19]
承受张靖皋长江大桥主缆拉力 世界最大复合地连墙锚碇“填芯”收官
扬子晚报网· 2025-05-07 07:37
工程进展 -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北锚碇大隔舱填芯施工完成 填芯高度达15米 标志着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核心基础工程取得关键突破 [1] - 北锚碇选址靖江市马洲岛 长118.05米 宽75.05米 累计浇筑11万立方米混凝土 相当于44个标准泳池容量 [3] - 施工采用"三次分层浇筑"工艺 每层5米高混凝土舱体叠加 通过内衬、填芯、隔墙协同作用提升结构受力性能 可抵御超百万吨拉力 [3] 技术创新 - 项目团队创新应用多功能浇筑平台 汽车泵与自卸车协同输送 混凝土效率显著提升 [5] - 优化施工工艺 将地连墙侧壁凿毛施工与隔舱开挖同步实施 人工凿毛升级为机械凿毛 作业效率大幅提高 [5] - 建成后北锚碇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复合地连墙锚碇基础 [3] 施工挑战 - 孤岛施工面临物资运输、天气变化和技术创新三重挑战 所有砂石料依赖船舶运输 恶劣天气导致航道间歇性中断 [3] - 团队建立24小时物资响应机制 实现卸货、检测、分配全流程高效衔接 并与气象部门联动捕捉施工"窗口期" [5] 项目意义 - 大桥全长29.8公里 跨江段按双向八车道、时速100公里建设 张家港至如皋车程从1小时缩短至20分钟 [6] - 主跨2300米刷新"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纪录 串联长江经济带与长三角一体化 成为"八纵八横"交通网关键枢纽 [6]
我国唯一!黄茅海跨海通道斩获世界大奖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00:40
黄茅海跨海通道获奖情况 - 黄茅海跨海通道荣获2025年国际桥梁大会(IBC)乔治·理查德森奖,成为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1] - 乔治·理查德森奖是国际桥协设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奖项,侧重于设计、施工、研究、教育等方面的杰出成就 [2] - 该奖项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在世界桥梁界具有极高影响力 [1] 项目技术亮点 - 项目针对台风频发、超宽分体梁涡振控制难度大、跨越Ⅰ级航道、海洋环境腐蚀性强等挑战,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2] - 采用双曲面独柱塔美学设计、多塔斜拉桥结构体系、综合减震装置、风振控制技术及工业化建造等技术 [2] - 中央辅助索、液体粘滞阻尼器及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等技术方案显著提升了桥梁刚度和耐久性 [3] - 风振控制技术应用确保了桥梁在强风条件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 项目建造特点 - 采用工业化建造技术,显著提高施工精度和效率,实现毫米级高精度合龙 [4] - 绿色环保理念贯穿项目始终,设计中严格考虑生态保护,合理调整路线避开生态敏感区域 [4] - 5座"小蛮腰"造型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 项目意义 -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继深中通道深中大桥后广东省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桥梁工程 [2] - 该项目是我国第十一个获得乔治·理查德森奖的项目 [2] -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基础设施,加强了粤西地区与大湾区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 - 为世界桥梁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 [4]
世界最大跨度公路斜拉桥观音寺长江大桥北岸主塔封顶
中国新闻网· 2025-05-06 11:42
项目工程进展 - 世界最大跨度公路斜拉桥观音寺长江大桥北岸主塔成功封顶 主塔高262米 外观呈A型结构[1] - 主桥全长1860米 主跨1160米 采用混合式组合桥塔设计 中下塔柱155米为钢筋混凝土 上塔柱107米为钢壳混凝土 显著提升抗压强度及抗裂能力[2] - 项目建设团队首次将后压浆技术应用于深厚卵石层 通过精准控制注浆参数提升灌注桩桩侧摩阻力及端承载力[2] 施工技术突破 - 在长江枯水窗口期使用7台ZJD-4000型气举反循环钻机 完成44根直径3.2米 深达近百米的世界最大摩擦群桩基础施工[2] - 施工区域距长江干堤仅105米 地层为深厚卵石层且承载力不足 传统工艺难以奏效[2] - 锁扣钢管桩经特殊处理后作为长江堤坡防洪体系永久保留 既提供主塔承台防护又增强护堤防洪能力[4] 战略意义 - 大桥是武松高速关键控制性工程 建成后将完善长江经济带骨干路网结构 优化湖北省高速公路网布局[4] - 加强武汉城市圈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的联系 推动荆州区域产业协作 发挥沿线资源优势[4] - 项目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及湖北"一主引领 两翼驱动 全域协同"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4]
让青春在云端绽放——走近参建世界第一高桥的年轻人
新华网· 2025-05-04 21:52
基建工程进展 - 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 桥面距水面高625米 即将成为世界第一高桥 [1] - 大桥正在进行主缆防火涂装 检修通道和旅游附属设施同步施工中 [4] - 主缆防护层具备抗1100℃高温和防腐双重功能 为通行油罐车等高风险车辆提供保障 [4] 建设团队构成 - 承建单位贵州桥梁建设集团六安高速8标管理团队平均年龄28岁 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90% [3] - 团队成员多为首次接触大跨度悬索桥项目 包括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等技术骨干 [5][6] 技术创新与突破 - 建设过程中攻克主塔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 峡谷风防范等多项技术难题 [3] - 实现多个业内首创工艺 包括24小时两班倒赶工完成主缆缠丝等关键节点 [4][6] 区域经济影响 - 大桥将打破交通瓶颈 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纽带 [6] - 项目所在地历史上为茶马古道必经之路 现串联起铁索桥 花江桥 北盘江大桥等交通节点 [4] 项目管理细节 - 施工采用粉笔标记钢板等现场协作方式解决工艺问题 [1] - 劳务班组节假日无休 悬吊625米高空作业以确保工期 [4]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刘青:焊花中的巾帼英雄
中国青年报· 2025-05-03 13:20
中铁九桥技术突破与人才培养 - 中铁九桥参建的南昌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西支主桥完成合龙段焊接检测并即将发运 [2] - 公司特级技师刘青创新冬季焊接工艺 成功攻克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Q500qE级高强度钢低温焊接难题 采用局部预热和SC81C焊丝技术 [3] - 在宁盐高速桥面板T型材料焊接中 刘青团队发明Z字形模具夹轮解决200毫米间距焊枪卡阻问题 提升生产效率并形成可复制经验 [3] 焊接技术应用与成果 - 刘青累计参与50多座国内外桥梁焊接 完成焊缝近9万米且优良率超99% [4] - 公司焊接技术需满足桥梁高频振动及高寒高温高腐蚀环境要求 焊缝平整度直接影响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 [2] 工匠传承体系 - 中铁九桥建立"师徒双工匠 德艺双传承"制度 覆盖选拔培养考核全链条 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8] - 刘青通过导师带徒合同培养青工 其徒弟多次在技能竞赛获奖 同时将焊接课题带入企业及学校教学 [6]
昌九高铁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钢梁吊装完成
快讯· 2025-05-01 03:41
5月1日上午9时38分,随着重达764吨的合龙段钢箱桁梁精准吊装到位,由昌九城际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建 设、中铁大桥局集团承建的昌九高铁控制性工程,创造六项世界纪录的昌九高铁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最 后一节钢梁顺利胜利吊装完成。至此,该桥控制性工程西支主桥钢梁已全部吊装完成,预计本月中旬合 龙。(央视新闻) ...
江西南昌:“五一”前夕访昌九高铁筑桥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12:49
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的施工人员正在桥梁上进行搬运。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4月30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昌九高铁南昌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西支主桥施工现场,劳动者们在 高空钢梁间穿梭作业,用汗水和匠心编织着城市发展的经纬,让钢铁巨龙在赣江之上轮廓渐显。作为昌 九高铁控制性工程之一,这座总长19公里、横跨赣江三支流的大跨度公路铁路合建桥梁,将实现高铁、 城市快速路与主干道的三维立体通行。图为来自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的施工人员正在吊装巨大的"昌"字 形装饰件。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图为来自 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的施工人员正在桥梁上作业。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图为来自 图为来自 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的施工人员正在桥梁上操控架梁吊机。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图为一名 图为来自 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的施工人员正在桥梁上进行油漆作业。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图为来自 图为来自 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的施工人员正在桥梁上进行打磨抛光作业。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的施工人员正在桥梁上进行吊装作业。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图为来自 图为来自 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的施工人员正在桥梁上进行打磨抛光作业。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
砥砺奋进书写时代答卷
经济日报· 2025-04-29 22:07
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力支撑 [2] - 一重集团桂玉松通过精密深孔加工技术(精度达头发丝粗细)守护中国制造品质 [2] - 中铁大桥局秦环兵从测量学徒成长为首席技师,推动桥梁建设技术突破 [2] - 江丰电子靶材全球出货量占比超40%,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2] 制造业转型升级 - 首都航天机械刘争见证航天制造业从"追赶"到"并跑",强调产业工人对转型的关键作用 [3] - 安天科技李柏松聚焦网络安全威胁对抗,支撑数字经济与网络强国建设 [4] 工会与职工发展 - 上海市总工会朱雪芹工作室9年累计接待职工法律咨询超2.5万人次 [6] - 广州铁路局胡双红35年工会工作经验,推动职工权益保障与服务创新 [6] 技术突破与行业标杆 - 江丰电子靶材技术迭代20年,成为全球一流芯片企业首选供应商 [2] - 中铁大桥局测量技术助力擦亮"中国桥梁名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