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

搜索文档
时报数说 | 1-7月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2%
证券时报· 2025-09-04 18:49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2万亿元 同比增长8% [2] - 净利润达到560亿元 同比增长12% [2] - 研发投入增长15% 达到480亿元 [2]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整体规模突破5万亿元 同比增长6.5%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25% 达到950万辆 [2] - 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至42% [2] 市场拓展情况 - 海外市场收入增长30% 占比提升至28% [2] - 欧洲市场销量突破50万辆 同比增长40% [2] - 东南亚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5% [2] 技术创新进展 - 固态电池量产进度提前 预计2024年装车 [2] - 800V高压平台车型销量突破100万辆 [2] - 智能座舱搭载率提升至65% [2] 供应链优化 - 电池成本下降12% 主要得益于技术创新 [2] - 芯片自研比例提升至35% [2] - 本土化采购率提高至85% [2]
赋能绿色发展 中国“风光”点亮上合组织成员国
新京报· 2025-09-04 15:16
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 - 2025年被确立为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 峰会通过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声明 [1] - 成员国承诺完善协作机制 发展低碳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以应对气候变化 扩大可持续投资领域务实合作 [1] - 中方提出未来5年与上合组织国家共同实施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 [1] 可再生能源合作成果 - 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项目163个 签约总额超3300亿元人民币 项目总装机超77GW [2] - 油气类项目61个 煤炭类项目5个 油气煤炭类项目投资金额约445亿元人民币 [2] - 截至2024年底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3.1亿千瓦 是成立之初的14.5倍 约占全球50% [3] - 2024年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4.2亿千瓦 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72% [3] - 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装机已达9600万千瓦 [3] 具体项目案例 - 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累计发电超13.7亿千瓦时 满足300万居民用电需求 [2] - 乌兹别克斯坦"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试验项目使产量提高两倍以上 用水量和成本显著下降 [2] 合作平台建设 - 中方宣布成立中国-上合组织能源 绿色产业 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 [4] - 成立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 [4] - 中国-上合组织能源合作平台正式揭牌 将打造安全发展 绿色发展 共享发展三大平台 [4] - 中国-上合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在天津揭牌启动 将促进绿色产业政策交流与项目合作 [4] 绿色产业发展前景 - 绿色产业成为上合组织国家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5] - 在城镇化加速 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安全需求推动下 成员国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互补性不断增强 [5]
赋能绿色发展,中国“风光”点亮上合组织成员国
新京报· 2025-09-04 15:12
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与能源合作 - 2025年被确立为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 峰会通过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声明 [1] - 上合组织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 成员国承诺发展低碳技术 利用可再生能源应对气候变化 扩大可持续投资领域务实合作 [1] 可再生能源项目进展与成果 - 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项目163个 签约总额超3300亿元人民币 [2] - 项目总装机容量超77GW 覆盖光伏和风电等领域 [2] - 油气类项目61个 煤炭类项目5个 油气煤炭类项目投资金额约445亿元 [2] - 截至2024年底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3.1亿千瓦 是成立之初的14.5倍 约占全球50% [3] - 2024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4.2亿千瓦 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72% [3] - 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装机达9600万千瓦 [3] 具体项目案例与成效 - 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累计发电超13.7亿千瓦时 满足300万居民用电需求 [2] - 乌兹别克斯坦"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试验项目使产量提高两倍以上 用水量和成本显著下降 [2] - 中方承诺未来5年实施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 [1] 合作平台建设与机制完善 - 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 绿色产业 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 [4] - 设立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 [4]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平台正式揭牌 将打造安全发展 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三大平台 [4]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在天津揭牌 将促进绿色产业政策交流 项目合作和资源共享 [4] 绿色产业发展趋势 - 绿色产业成为上合组织国家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5] - 在城镇化加速 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安全需求推动下 成员国在可再生能源 污染治理 循环经济等领域的互补性不断增强 [5]
双碳研究 | 巴库携手北京:以能源互联之钥,重塑欧亚未来新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9-04 15:10
能源合作 - 阿塞拜疆推进绿色能源多元化战略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支持太阳能及海上风能开发[4] - 中国能建业务覆盖80多个国家 是世界最大能源工程集团之一[4] - 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将在阿拉特自由贸易区投建太阳能电池板厂 按国际最高技术标准建造[5] 基础设施与物流 - 阿塞拜疆成为"中间走廊"关键枢纽 连接中国与欧洲 绕开俄罗斯和伊朗领土[6] - 自2022年起中间走廊货运量激增90% 得益于阿拉特港改造和铁路升级[7] - 中国交建参与巴库国际海港二期扩建 项目涵盖地铁建设和港口物流等领域[7] 数字治理与网络安全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与阿方探讨电子政务建设 国家网络安全保障及数字经济发展[8] - 中国电科是国有科技领军企业 中国国家网络安全体系核心力量[8] - 合作引入人工智能赋能的公共管理模式 提升网络防御效能[8] 多边框架与战略协同 - 阿塞拜疆在中国主导的多边框架中作用日益凸显 如上合组织[9] - 阿方支持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9] - 双方关系深化为要素互补战略协同 中国提供资本技术规模 阿方提供能源禀赋地缘枢纽[8]
晶科科技: 关于收到应收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情况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1:14
补贴资金回收情况 - 项目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6.46亿元[1] - 2025年1月1日至8月31日累计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8.91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248%[1] - 其中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8.50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272%[1] 历史同期对比 - 2025年前8个月补贴资金占2024年全年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166%[1] - 其中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占2024年全年国家补贴资金的178%[1] 对公司经营影响 - 补贴资金回收将改善公司电站现金流[1] - 对未来电站运营产生积极影响[1] - 资金已于电量销售时确认对应年度电费收入 对2025年度损益不会产生重大影响[1]
国家能源局:前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实现新突破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08:56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 - 2025年1-7月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83亿千瓦 总装机达21.71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近60% [1] - 风电光伏发电量1.36万亿千瓦时 占全国发电量24.9% [1] 可再生能源发电表现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18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5.2% 接近全国总发电量40% [1] - 发电量超过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之和 [1] 政策推进方向 - 国家能源局强调加快落地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通知 [1] - 要求各地尽快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组织机制电价竞价以稳定市场预期 [1] - 新能源需保持稳定发展节奏和较快发展速度以实现双碳目标 [1]
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⑥ | “十四五”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跃升发展
中国电力报· 2025-09-04 08:26
核心观点 - 中国可再生能源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跃升发展 装机总量突破21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近60% 风光累计装机达16.8亿千瓦 超过火电装机 接近美欧总装机2倍 [2][3][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显著提升 2024年风光发电量1.83万亿千瓦时 为2020年2.5倍 2025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占比全社会用电量近四分之一 [6][7] -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 光伏组件和风电装备占全球市场70%以上 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技术推动全球风电光伏成本过去10年下降60%和80% [9][10] -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2025年能源法施行 绿证交易规模扩大 2025年上半年核发绿证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 交易绿证3.48亿个同比增长1.18倍 [12][13] 装机规模跨越式发展 - 风光年均新增装机由"十三五"千万千瓦级跃升至亿千瓦级 2023年新增2.9亿千瓦 2024年新增3.5亿千瓦 2025年1-7月新增近2.8亿千瓦 [3] - 截至2025年7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突破21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60% 其中风电光伏累计装机16.8亿千瓦占比46% 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3] - 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 截至2025年7月底装机达4.97亿千瓦 是2020年底6倍多 占全部光伏装机比重45% 中东南部地区新增装机中分布式占比约70% [4] 基地化开发与结构转型 - 大型基地建设从局部示范转向全面铺开 单体规模从百万千瓦级跃升至千万千瓦级 降低单位建设成本并提升竞争力 [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大幅提升 2024年风光发电量1.83万亿千瓦时 相当于全年第三产业用电量 远超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6] - 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2024年19.7% 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 新能源由补充角色转变为核心主力 [7] 技术创新与产业优势 - 全面掌握100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核心技术 海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风电叶片最大长度、钙钛矿电池效率均为世界之最 [9] - 中国生产光伏组件和风电装备占全球市场70%以上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过去10年分别下降60%和80% [10] 政策体系与市场机制 - 出台《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 推动整县光伏、"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实施 [12] - 2025年能源法正式施行 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加快修订 [12] - 绿证交易规模快速扩大 2025年上半年核发可交易绿证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 交易绿证3.48亿个同比增长1.18倍 [13] 应用场景拓展 - "光伏+"产业、风光制氢、绿电直连等新模式持续发展 零碳工业园区、零碳景区等新业态加速涌现 [10] - 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 RE100组织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后需求快速增长 [13]
国家能源局:1-7月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18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5.2%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06:49
可再生能源装机与发电量 - 2025年1-7月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83亿千瓦 总装机达21.71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近60% [1]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18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5.2% 接近全国总发电量40% 超过同期第三产业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之和 [1] - 风电光伏发电量1.36万亿千瓦时 占全国发电量24.9% 保供应促转型作用显著 [1] 政策与规划部署 - 加快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通知落地 要求各地出台实施方案并组织电价竞价以稳定市场预期 [2] - 推进"十五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编制 要求与国家能源规划电力规划衔接 发展规模需匹配地方资源与经济增长需求 [2] - 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与光热发电等新业态发展 利用现有支持政策促进新兴产业成长 [2] 行业主体发展要求 - 培育更具竞争力创新力的新型电力经营主体 能源企业需主动适应新型能源体系与市场化发展需求 [2]
以能源视角看全球治理“中国担当”
中国能源网· 2025-09-04 06:38
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强 调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同各国一 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中国提出的又一重 大全球性倡议,是新时代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再次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 稳定性和确定性,彰显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作为。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合作是各国繁荣振兴的关键议题。当今世界,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大行其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势回潮,和平与安全、发展与增长、团结与互信 面临新的威胁和挑战,世界能源发展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 在持续推进自身能源转型的同时,积极做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者、贡献者,坚持共商共建共 享,与各国共谋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为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持续贡献力量。 搭建平台,提升能源合作规模质量 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积极分享先进能源科技和超大规模市场,不断拓展国 际合作新空间。截至2024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 ...
国家能源局:1-7月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83亿千瓦 总装机达到21.71亿千瓦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05:43
可再生能源装机与发电量 - 2025年1-7月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83亿千瓦 总装机达21.71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近60% [1][2] - 同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18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5.2% 接近全国总发电量40% 超过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量之和 [1][2] - 风电光伏发电量达1.36万亿千瓦时 占全国发电量24.9% 保供应促转型作用显著 [1][2] 政策与规划部署 - 加快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通知落地 要求各地出台实施方案并组织电价竞价以稳定市场预期 [3] - 推进"十五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编制 强调与国家能源规划衔接 需匹配地方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需求 [3] - 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与光热发电等新业态发展 利用现有政策支持新兴产业 [3] 行业主体发展要求 - 培育更具竞争力与创新力的新型电力经营主体 能源企业需适应新型能源体系与市场化发展需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