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碳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民航首个零碳建筑示范项目在沪亮相 以新技术赋能民航建筑绿色升级
中国民航网· 2025-09-25 11:38
项目概况 - 国家首批及民航领域首个零碳建筑示范项目在上海投入运营 建筑面积达1444.23平方米 建设周期仅8个月 [1] - 项目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和100%降碳率 为民航建筑低耗高效运营提供标杆样本 [1] - 项目由东航资产旗下上海云锦智慧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打造 是公司绿色转型的全新探索 [1] 技术架构 - 采用自主研发"光储直柔"微电网系统 打通能源生产、储存、分配全链条 [2] - 屋顶铺设244块单晶硅太阳能组件 覆盖面积577.92平方米 年发电量超11万千瓦时 [2] - 外墙采用26块光伏玻璃幕墙组件 总功率达2928W 形成兼具美观与实用功能的发电皮肤 [2] - 配置储能柜实现阴雨及夜间时段自动补能 保障绿色电力100%自产自消 [2] - 电能路由器实时监测能源数据并优化调度能源流向 [2] 绿色建筑特性 - 绿色建材覆盖率超70% 采用装配式声学超构隔墙提升隔音效果与材料复用率 [2] - 智慧"五恒"空调系统将温湿度调控精度提升50% 实现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智 [2] - 空中花园配备雾森智能系统与精准灌溉技术 每10分钟上传土壤湿度及光照数据至云端 [2] 数字化管理平台 - 基于BIM技术自主研发"睿瓴云"能源管控平台 具备发储用管算一体化数据闭环 [3] - 平台实时监测发电储能用能数据 精准预测用电高峰以实现用能成本最优和绿电收益最大化 [3] - 平台已在北京大兴机场东航基地、虹桥维修基地及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落地应用 [3] 项目拓展与成效 - 浦东四期机库光伏铺设面积达68481平方米 25年平均年发电量约588.99万千瓦时 [3] - 配置储能系统实现光伏余电存储与峰谷智能调配 提升绿电就地消纳水平 [3] - 项目获国家首批零碳建筑认证并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示范工程 [3] - 睿瓴云平台基于零碳楼运行数据持续优化 未来将接入浦东机库数据提升分析预测能力 [3]
PROFROID发布新品 加速“零碳技术”在暖通行业的应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9 07:09
行业趋势 - 全球气候变暖和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单纯设备节能已不足够 零碳技术研究提上日程 环保型制冷剂应用成为关键支撑 [1] - CO₂天然工质替代成为零碳建筑基石技术 [3] 技术突破 - CO₂制冷技术作为最环保冷媒技术之一被引入暖通行业 加速零碳建筑应用落地 [1] - CO₂热泵热水方案采用GWP仅为1的环保制冷剂 从源头消除温室效应 [1][5] - 技术在-40℃严寒环境下仍能输出95℃高温热水 突破传统热泵温域限制 [1][5] - 融合欧洲高温热泵技术与海尔复叠热泵智控系统 实现3秒快速升温 [5] - 多联机主打AI智能 集成机房聚焦系统节能 共同助力建筑降碳提效 [5] 公司发展 - PROFROID为全球CO₂制冷剂应用技术领军品牌 1961年创立于欧洲 1989年加入开利集团 [3] - 2024年海尔智家并购开利商用冷冻业务 PROFROID加入海尔智家矩阵 [3] - 品牌拥有法匈捷中四大生产基地 累计获100余项核心专利 CO₂机组全球销量第一 [3] - 欧洲技术基因与海尔本土实力形成协同效应 推动解决方案向全场景高适配真零碳升级 [3] 应用案例 - 国家速滑馆项目应用跨临界CO₂热回收方案 打造亚洲最大人工冰面 每年节电200万千瓦时 [3] - 与山姆罗森麦德龙等国际连锁品牌深度合作 提供高效制冷暖通方案 [3] - 技术打破行业零碳等于高成本固有认知 推动从高端示范走向规模化普及 [5]
2025世界储能大会宁德启幕:“会展赛”联动破局产业痛点,9项重磅成果勾勒零碳路线图
经济观察网· 2025-09-17 02:11
2025世界储能大会于9月16日至18日在宁德举办,同期举办的宁德国际新能源产业及储能装备博览会首次从宁德市会展中心迁至三都澳国际会议中心,形成 "高端峰会定方向、产业博览展生态、央地对接促转化"的产业服务矩阵。 这场汇聚全球400余位政产学研嘉宾的盛会,正以"储能新纪元 零碳启未来"为核心,为 "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关键节点的储能产业,提供技术、市场 与生态的三维解决方案。 据了解,大会以"1133"架构搭建产业对话平台:1场主论坛回顾"十四五"新型储能成就并研判"十五五"趋势,1场闭门会聚焦《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 池组安全要求》国标宣贯与行业规范竞争,3场主题论坛分别从技术安全、生态价值、市场应用破解产业痛点,3项特色活动则通过海上光伏+储能示范体验 等场景,直观呈现零碳技术落地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会、展、赛"联动成为本次创新亮点。博览会设置四大主题展区,110 家参展企业中包含5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链条展示钠离子电 池、飞轮储能等前沿技术;"宁德杯"全球新能源新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同步收官,优秀项目将现场签约转化。 产业成果落地成为大会核心抓手。主论坛将发布《"十五五" 新型储能 ...
全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研制成功!突破多项技术难题
环球网资讯· 2025-08-30 04:23
行业技术突破 - 全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在广东省佛山市发布 以氨为燃料实现铝加工加热环节零碳运行 可替代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传统多棒炉 [1] - 铝棒加热环节能耗占比较高 传统天然气燃烧加热方式碳排放强度大 实现零碳转化对全行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技术解决方案 - 研发团队突破氨燃料稳定燃烧技术 通过创新燃烧器设计和控制系统优化实现氨燃料稳定高效燃烧 [3] - 采用分级燃烧和先进催化技术控制氮氧化物排放 排放水平远低于国家标准 [3] - 通过多级预热和智能控温等系统集成优化技术大幅提升系统热效率 [3] 应用实施 - 企业无需改变核心生产工艺 通过装备替换即可实现加热环节零碳化 [3]
研制成功!突破多项技术难题
科技日报· 2025-08-30 04:07
技术突破 - 全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在广东省佛山市发布 以氨为燃料实现铝加工加热环节零碳运行 可替代传统天然气燃料多棒炉 [1] - 研发团队突破三大技术难题 包括氨燃料稳定燃烧技术通过创新燃烧器设计和控制系统优化实现稳定高效燃烧 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采用分级燃烧和先进催化技术使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 系统集成优化技术通过多级预热和智能控温提升系统热效率 [3] 行业影响 - 铝棒加热环节能耗占铝型材生产过程比较高 传统天然气燃烧加热方式碳排放强度大 实现该环节零碳转化对全行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 企业无需改变核心生产工艺 通过装备替换即可实现加热环节零碳化 [3] 应用特性 - 设备实现零碳运行 采用氨燃料替代天然气 [1][3] - 系统通过创新设计大幅提升热效率 [3]
赛事招募|绿能智创 驱动未来2025第三届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长三角预选赛上海站项目报名通道开启
势银能链· 2025-08-30 02:03
活动背景与目标 -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 碳中和目标驱动零碳技术关键突破 涵盖绿氢 绿碳 燃料电池 储能 新制氢技术及智慧能源[2] - 能源安全与气候治理双重挑战催生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机遇 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 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CCUS商业化 新型储能技术迭代及能源数字化升级重塑全球能源格局[2] - 水木易德投资与势银等机构联合发起2025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 聚焦创新技术孵化与产业化落地 旨在发掘最具潜力零碳科技企业并推动技术 资本与产业深度协同[2] 大赛核心赛道 - 绿氢赛道解决新能源"弃风弃光"消纳问题 涵盖氢的制 储 运 加等相关技术[9] - 绿碳赛道通过工程方法固碳实现碳汇 涵盖CCUS BECCUS及DAC等技术[10][11] - 燃料电池赛道实现氢电高效转换 涵盖上游材料 电堆和系统及下游应用技术[12] - 新能源+储能赛道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 涵盖新型风光发电技术及钠离子电池 新型锂电池 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13] - 新体系制氢赛道减少排放并提高效率 涵盖光解水制氢 生物酶制氢 热裂解制氢及水岩反应氢气采矿技术[14] - 智慧能源赛道融合数字技术优化能源管理 涵盖微电网 AI调度及AIGC驱动的"能源大脑"升级[15] 参赛项目权益 - 获得融资辅导 市场品牌及孵化加速支持 包括一对一融资咨询 估值辅导 尽调机会及产业合作对接[16][17][19] - 对接头部产业投资机构 产业上下游合作机会及应用场景 并获得产业媒体曝光与专访报道[19] - 直通国际创业大赛季度赛决赛 优先入驻优质园区 共享百万奖金及免费空间 并可免费加入创新孵化营[19] 投资与产业资源 - 投资机构包括东方江峡产投 上海电气 现代汽车集团 申能能创 壳牌中国 隆基氢能 远景能源 中石化资本等40余家知名机构[7] - 资源伙伴可挖掘优质科技创新项目 打造零碳技术创新生态 参与产业活动并提升品牌影响力[20] 活动安排与历史 - 长三角预选赛上海分站赛第二场于2024年9月24日在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举办[9] - 2023年举办四场预选赛及总决赛 2024年举办五场预选赛及总决赛[22][23][24][26][30]
首场开赛!8月京津冀预选赛圆满举办 | “绿能智创 驱动未来”2025第三届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
势银能链· 2025-08-30 02:03
赛事背景 - 2025第三届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京津冀赛区预选赛于8月26日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举办 作为"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第三赛季季度决赛的氢能专场 实现双赛联动[2] - 活动吸引8家零碳技术企业参赛 现场汇聚项目路演者、评审专家、投资机构代表及产业从业者 并通过线上直播吸引行业关注者[2] - "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自2013年启动以来累计吸引16399个国内外项目 其中海外项目超3000个 为3000余个项目提供孵化服务 本届大赛增设至200个获奖席位并提供百万级奖金[5] - 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自2023年启动累计招募200余个项目 举办10余场赛事 聚集10余家产业龙头、50余位评审专家及100余家投资机构[7] 评委阵容 - 赛事邀请零碳技术与投资领域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团 从技术创新性、商业模式可行性及团队实力多维度评估项目[12] - 评委包括国科嘉和董事总经理李斌、ACIF阿中产业投资基金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尹慕言、屹唐长厚基金投资副总经理郭志军等资深投资人[12][13] 参赛项目 - 苏州市志青博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阴离子交换膜研发 已实现树脂单釜10kg稳定生产及20-100cm宽幅产品矩阵 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自4月起已交付十多家客户近二十笔订单[16] - 北京嘉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新型压缩气体储能技术 储能规模可超百兆瓦级 效率达70% 具备长寿命及多能互补特性[18] - 北京艾能瑞通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光储充直流系统核心变流器 系统效率提升3% 可扩展至算力电源和制氢电源 拥有海外渠道资源[20] - 泛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开发氢敏变色材料与智能传感技术 实现氢气泄漏可视化检测与漏点定位[22] - 中鼎新材料科技(河北)有限公司推出含氢天然泉水 采用氢分子融合技术提升水中活性氢含量 通过第三方检测验证功效[24] - 湖南元芯传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聚焦碳基氢气传感技术 提供PPM级、秒响应、低功耗的氢安全检测仪表 获龙头企业验证[26] - 大庆伟田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小微型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 实现低成本、规模化、零碳排放制氢[28] - 北京氢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首创分布式绿氢供应模式 利用沼气资源直接制氢 拥有20余项专利 终端用氢成本低 覆盖百余座存量站改造及12万座油站转型市场[30] 赛事结果 - 湖南元芯传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碳基氢气传感技术)和北京艾能瑞通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光储充直流系统)晋级全国总决赛[32] - 全国总决赛预计11月下旬在上海举办 大赛报名通道持续开放 后续将在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开展多场预选赛[34]
“绿能智创,驱动未来”—2025第三届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启动报名
势银能链· 2025-08-12 03:47
全球能源转型与零碳技术发展 -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 碳中和目标驱动下 绿氢 绿碳 燃料电池 储能 新制氢技术 智慧能源等零碳技术迎来关键突破期 [1] - 能源安全与气候治理双重挑战催生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机遇 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 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CCUS商业化 新型储能技术迭代 能源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1] 2025年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 - 大赛由水木易德投资 势银 水木兴创 GI绿能先锋实验室联合发起 聚焦创新技术孵化与产业化落地 旨在发掘最具潜力的零碳科技企业 [1] - 大赛目标包括为科技创新者提供展示舞台 加速技术产业化 为产业伙伴对接前沿技术 推动零碳解决方案规模化应用 为投资机构发掘高成长性项目 [1] - 大赛设置六大赛道:绿氢储能 绿碳 燃料电池 新能源+储能 新体系制氢 智慧能源 [6][7][8][9][10][11] 大赛活动安排与资源支持 - 活动安排包括2023年预选赛四场(上海 北京) 2024年预选赛五场(北京2场 上海2场 深圳1场) 2025年北京分站赛于8月26日启动 [20][21][23][29] - 参赛项目可获得融资辅导 市场品牌支持 孵化加速 投资机构推荐 产业上下游合作机会 媒体曝光等权益 [12][13][14][15] - 资源伙伴共享包括优质项目挖掘 零碳技术创新生态打造 行业交流活动 品牌升级支持 [16] 联合主办与生态伙伴 - 联合主办单位包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 国际绿氢组织 欧亚绿色产业中心 绿光气候研究院 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 水木兴创 GI绿能先锋实验室 [3] - 生态伙伴涵盖东方江峡产投 上海电气 现代汽车集团 申能能创 壳牌中国 隆基氢能 中科创星 博世中国等知名企业 [3] 参赛与报名方式 - 项目报名需扫描二维码填写参赛报名信息 参会报名需扫描二维码填写参会报名信息 [30]
与省领导面对面,民营企业家们重点聊了啥
搜狐财经· 2025-08-07 10:29
民营企业座谈会 - 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 听取民营企业家对经济形势和"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 [1] - 企业家代表与省领导直接交流 聚焦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困难 [1] 传统制造业转型 - 魏桥集团计划在"十五五"期间打造新能源轻量化产业集群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3] - 建议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建设全省智能计算服务网络 [3] - 支持企业全域数字化转型 培育"智能制造+"新业态 [3] AI+元宇宙产业 - "十五五"被视为AI+元宇宙产业发展的关键期 [5] - 建议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支持微显示和集成电路产业链联动 [5] - 目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AI+元宇宙产业集群 [5] 化工产业升级 - 山东应继续将高端化工作为"十五五"重点发展方向 [9] - 加快化工行业由大向强转变 重点发挥橡胶产业科研人才和产业链优势 [9] - 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巩固全球橡胶科研高地地位 [9] 新能源产业布局 - 山东已成为宁德时代北方投资规模最大、新业态最多样化的省份之一 [12] - 建议建立"五链"融合机制 加快先进生产要素向产业链关键环节流动 [12] 创新药发展 - 创新药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形式 建议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产业发展 [15] - 需出台医院准入 医保报销 创新药出海等配套政策 [15] 零碳技术应用 - 建议在社区 学校 医院等多场景推广零碳技术应用 [17] - 聚焦BC光伏技术 制定高标准分布式光伏建设规范 [17] - 推广高效组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17]
广东将新增零碳智慧产业园 预计2027年投产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16:13
项目概况 - 广东省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广州总部项目在花都奠基,预计2027年6月前投产[1] - 项目由中恒源集团与花都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中恒智联(广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 - 项目是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和新能源产业强链补链的重点工程[1] 项目规模与投资 - 项目净用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1] - 一期总投资7.5亿元[1] - 规划新建2GWh新型储能智造中心、年处理6万吨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中心、年处理2万吨退役光伏板回收利用中心[1] 技术标准与目标 - 按国家零碳园区、绿色工厂标准规划设计[1] - 建成后按德国莱茵认证净零碳标准运行4年,力争2030年实现"零碳排放"[2] - 项目预计为大湾区提供不少于40%的动力电池再生材料[1] 科研与人才规划 - 设立碳中和研究院、科研中心及院士工作站[1] - 推行"碳中和英才计划",定向输送千名硕博人才[2] - 广州理工学院将联合企业开展零碳技术研发、电池回收利用等联合研究[1] 行业影响 - 项目被定位为新能源循环经济领域的重大突破,将引领行业变革[2] - 园区规划打造科技创新、智能生产、生态循环于一体的示范样板[2] - 设立不少于10亿元的产业基金支持发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