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桥梁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平陆运河G325广南线钦江大桥拱肋顺利合龙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11:23
工程建设进展 - 平陆运河G325广南线钦江大桥拱肋顺利合龙,为后续格子梁吊装及桥面系施工奠定基础 [1] - 桥梁全长397.04米,主桥长300米,桥面总宽28.5米,主拱采用钢管混凝土桁式结构 [3] - 全桥拱肋共36个节段,最大吊装重量约166吨,采用竖向拼装、不对称转体合龙及支架拼装方案施工 [3] 施工技术方案 - 主桥东岸拱肋采用履带吊+支架拼装方案,西岸拱肋因行洪要求无法采用支架法施工 [3] - 建设团队采用拱座处竖向拼装再顺时针竖向转动下放的工艺进行施工 [3] - 创新性采用变形耦合拼装法实现毫米级精准安装,确保拱肋竖向拼装的高精度和线型控制 [5] 施工管理措施 - 建设团队制定加工及安装专项方案,优化施工组织,加强风险防控 [5] - 与气象部门联动实时监测预警,对高空支架等临时设施进行防风加固,制定极端天气应急预案 [5] - 运用4D点云激光扫描技术和同步液压控制系统,完成拱肋智能化转体作业 [5]
济微高速跨瓦日铁路立交桥工程项目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齐鲁晚报· 2025-05-21 16:23
济微高速跨瓦日铁路立交桥项目2#主墩承台,兼具规模性与技术创新性,采用滑道后安装施工工艺。因预埋件安装精度直接影响桥梁后期安全性与稳定性, 施工方采用新型固定装置,通过精细化方案设计,实现预埋件精准定位,为后续工程推进奠定基础。 在混凝土浇筑环节,面临单次3620立方米的浇筑体量,施工方部署两台混凝土泵车实施不间断作业,历时41小时完成浇筑。此次施工存在浇筑体量大、持续 时间长、温控要求严苛等难点,尤其需严格控制混凝土水化热。施工过程中,从原材料筛选、配合比调配,到浇筑全程温度监测与养护,均执行标准化流 程,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标。 由于该主墩施工临近营业线,施工作业安全风险突出。施工单位与济南局各监管单位密切沟通协调,依据邻近营业线施工管理规定与"三不得"要求,构建安 全保障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并对施工人员开展专项安全培训,确保人员持证上岗,保障营业线运营安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瑞超 实习生 杨雨凡 2025年5月20日,由中铁十局八公司负责施工的济微高速跨瓦日铁路立交桥项目2#主墩承台历经41小时,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这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出了坚 实且关键的一步,为后续墩身、梁部等结构施工的顺利开展 ...
通讯|中企助力几内亚首都打通交通堵点
新华网· 2025-05-18 05:42
项目概况 - 中国电建承建的邦贝德立交桥位于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市中心王子大道与T2公路交汇处,是该国首座现代化三层立交桥,预计5月底全面通车[1] - 立交桥由上跨桥梁、地面环岛和下穿通道组成,将同步解决进出城、跨区域和机场快速通行三大交通难题[1] 交通改善效果 - 项目所在地原为城市交通"堵点",日均车流量超出设计容量三倍,早晚高峰拥堵尤为严重[1] - 通车后预计大幅缩短通行时间,市民反映原先需2小时的路程将显著改善[1] - 立交桥被当地医生评价为城市发展"加速器",替代了原先需绕行半小时渡船的方案[1] 社会影响与意义 - 本地雇员办公室主任称该项目是几内亚国家历史性工程,希望未来引进更多中国优质项目[1] - 市民自发维护施工秩序、提前熟悉新路线,反映出对项目的积极期待[2] - 项目为非洲国家城市道路改扩建及交通治理提供了立体化解决方案的实践样本[2] 工程建设特点 - 项目团队通过前期勘测精准定位交通痛点,采用三层立体结构设计[1] - 桥体采用黄白色外观设计,成为科纳克里城市天际线的新地标[1][2]
乌蒙山大桥进行静态荷载试验
人民网· 2025-05-17 15:00
乌蒙山大桥静态荷载试验 - 5月17日乌蒙山大桥开始静态荷载试验采用12辆负载砂石的大型货车进行对称和偏心检测以检验桥梁结构受力性能和实际承载能力为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3][7][8][11] - 试验由贵州公路集团承建采用无人机拍摄记录试验过程 [3][7][8][11] 乌蒙山大桥工程概况 - 乌蒙山大桥是纳雍至晴隆高速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主桥跨径270米设计时速100公里 [5][7][8][11] - 桥梁竣工验收前需通过静态荷载试验验证结构性能 [3][7][8][11] 试验执行细节 - 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在乌蒙山大桥现场采集检测数据 [11] - 试验车辆有序行驶至固定位置进行多角度检测 [3][7][8][11]
昌九高铁隆兴大桥西支主桥合龙,桥梁建成后将刷新六项世界纪录
新京报· 2025-05-16 10:20
项目进展 - 昌九高铁控制性工程隆兴大桥单孔320米跨西支主桥顺利合龙 [1] - 桥梁建成后将刷新六项世界纪录 [1] - 工程将转入桥面系施工阶段 [2] 桥梁技术特点 - 采用"先边跨后中跨"施工工艺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 [1] - 世界首座集12车道于一体的公铁合建桥梁 [1] - 世界首座主跨320米、时速350公里的无砟轨道斜拉桥 [1] - 世界首创大挑臂断面的钢桁梁斜拉桥 [1] - 世界最大直径斜拉索的公铁合建桥梁 [1] 交通影响 - 公路段通车后将大幅提升南昌跨江通行能力 [2] - 昌九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京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区域经济意义 - 建成后将完善我国高速铁路网布局 [2] - 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与周边城市群的互联互通 [2] - 助力江西省打造"昌九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 - 推动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
皖江第六座公铁大桥首节钢桁梁成功架设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03:20
"高空大件吊装风险很高,我们必须全方位进行风险源辨识,事前组建专业钢结构吊装队伍,对起重 机、钢缆、吊具进行全面检查,并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避开大风大雨等影响吊装的极端天气,确保作业 安全无误。"中交二航局池州长江公铁大桥项目技术负责人谈磊介绍,钢结构焊接后冷却会形变,因此 在工厂内进行预拼焊接,能最大限度减少形变。安装过程中,一节梁偏差几毫米,全桥累计起来就会误 差很大。"我们对每节段的吊装都会实时监控纠偏,控制钢梁线性,确保最终合龙精度。"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作为合(合肥)池(池州)城际铁路控制性工程,建成通车后,对完善安徽路网布局和提 升皖南综合交通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月14日,随着蓝色的巨型桥面吊机缓缓提起一节白色钢桁梁,长江安徽段第六座公铁大桥——池州长 江公铁大桥成功吊装首节钢桁梁,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步入主桥上部结构钢梁施工阶段。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连接安徽省铜陵市和池州市,全长3108.5米,采用上层6线高速公路、下层2线高速铁 路和预留2线城际轨道布局。跨江主桥长1768米,采用主跨812米双层钢桁梁斜拉桥,主桥共计69个节 段,总重约91449吨,相当于3000头成年亚洲 ...
国道108线改建工程1.5万余吨桥上演“高空转体”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09:10
5月13日,历时64分,国道108线忻州段改建工程小泉沟特大桥41号墩顺时针转动76度后,跨越朔黄 铁路与主线桥实现完美衔接,上演"高空转体",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6时15分,施工现场负责人按下启动键,2组千斤顶同步施加牵引力,承载着万吨梁体的球铰支座开 始以1.01度/分钟的速度顺时针转动。7时19分,梁体精准嵌入预设的合龙段,全站仪实测平面误差8毫 米,高程差5毫米,优于设计允许的12毫米偏差,"空中转体"顺利完成。 项目建成后,对于助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与太原都市圈资源互补,提高国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释放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国道108线在忻州及太原境内的路网衔接、提升道路安全水平、改善区域交通 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完) 国道108线忻州段改建工程位于繁峙县集义庄乡东侧,全长170.358公里。作为首都放射线G108线北 京——昆明公路在忻州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泉沟特大桥上跨朔黄铁路转体桥全长120米,梁面宽 30.18米,中支点梁高6.2米,边支点梁高3米,转体总重1.5万余吨,采用2×60米现浇箱梁预应力混凝土 转体桥形式跨越,是全线的重要控制性工程。 该项目由中 ...
助力当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顺德大桥建成通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8 06:24
项目概况 - 广东佛山市顺德大桥由中交路建承建,于5月8日建成通车,路线全长2.62公里,控制性工程横跨容桂水道,总长2455.14米,主跨626米 [1] - 大桥采用钢混组合结构的高低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设计,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被誉为"佛山第一跨" [1] - 索塔为罕见的钢混组合子母塔型式,呈H形布置,一侧高204米,另一侧高151米,全桥共计112个钢塔节段,最大节段重量达250吨,最大吊高达200米 [1] 技术创新 - 项目团队自主研发"多功能自爬式钢塔提升机",集合钢塔节段安装、钢横梁整体提升、钢箱梁安装、变截面适应性调节、作业平台一体化爬升五大功能,实现"一机多用" [3] - 该设备突破传统安装工艺,填补钢塔施工在自爬升安装方面的空白,引领钢塔、钢横梁设计及施工技术创新 [5] - 设备及施工工艺荣获中国施工企业协会第三届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特等奖、中国设备管理协会2023年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5] 区域经济影响 - 顺德东部新城由大良、容桂、伦教三街道组成,是传统经济、文化与金融中心,原有德胜大桥通行能力已饱和 [7] - 顺德大桥通车将有效打通顺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的区域道路瓶颈,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 [7]
为突尼斯人民架起“幸福桥”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08 03:31
项目背景 - 比塞大是突尼斯北部重要港口和第六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但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仅有一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低矮活动桥,导致长期拥堵 [1] - 中国企业正在比塞大建造新大桥以解决交通瓶颈问题,施工现场已全面展开 [1] 项目签约与承建方 - 2024年3月中国蜀道投资集团旗下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路桥)与突尼斯政府正式签约承建比塞大大桥项目 [2] - 突尼斯政府筹划该项目15年,选择四川路桥因其卓越施工经验与技术实力 [2] 项目战略意义 - 该项目是中突建交以来中方在当地合同金额最大的工程承包项目 [2] - 突尼斯作为连接欧洲和非洲的交通要塞,项目将助力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并辐射周边阿拉伯国家市场 [2] 项目技术细节 - 比塞大大桥为钢桁架叠合梁桥,总长度2070米,主桥最大跨径近300米,含四个深水基础,建成后将成为当地地标 [2] - 大桥连接突尼斯A4高速公路和比塞大市,提升地区吸引力和开放性,对突尼斯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项目进展与承诺 - 四川路桥承诺3年内完成大桥建设,交付安全、美观、实用的现代化大桥 [3] - 项目将体现"中国技术"和"中国质量",为中突友谊增添坚实注脚 [3]
打造“佛山第一跨”!中交路建承建的顺德大桥项目建成通车
项目概况 - 顺德大桥项目由中交路建承建,于5月8日建成通车,将大良与容桂之间的车程从绕行40分钟缩短至5分钟 [1] - 项目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东部新城,路线全长2.62公里,主桥长2455.14米,主跨626米,为钢混组合结构的高低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被誉为"佛山第一跨" [1] - 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1] 工程技术突破 - 索塔采用罕见钢混组合子母塔型式,容桂侧塔高204米,大良侧塔高151米,全桥共112个钢塔节段,最大节段重250吨,最大吊高200米 [3] - 自主研发"多功能自爬式钢塔提升机",集成钢塔节段安装、钢横梁整体提升等五大功能,填补钢塔自爬升安装技术空白 [3][5] - 新工艺减少高空安全风险,成本较低,施工效率提升,获2022年中国交通运输科技十大新闻等多项荣誉 [5] 区域经济影响 - 项目是顺德区"一城二片区"战略核心工程,新增南北向快速通道,完善"六纵七横"路网体系,分流德胜大桥饱和流量 [7][8] - 衔接广珠西线高速等骨干路网,缩短与广佛都市圈、南沙自贸区的通行时间,促进大良与容桂产业衔接 [8] - 提升容桂东升与大良南国东路周边土地开发价值,推动商业与产业资源集聚,为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提供基础条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