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
icon
搜索文档
“妈妈,儿子搞的大工程通车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8 23:46
记者又见到了田红锐。他在忙些什么呢?带妈妈来看大桥的心愿实现了吗? 田红锐:老妈,花江峡谷大桥通车了,好不好看? 田红锐母亲:修得很雄壮。 参与建设大桥的5年里,田红锐和工友们几乎没回过家,连春节都在工程现场忙碌。现在桥通了,他们总算能在这个国庆节回去看看家人。离开这座倾注了 五年心血的桥,田红锐心里既骄傲,又有点舍不得。 田红锐:5年的青春在这挥洒,留下了一些足迹还是感到骄傲的。突然要离开对我内心来说还是有一点不舍,这不是终点,更多是另一个起点。 0:00 9月28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在往期节目中,工程现场的技术员田红锐在镜头前表达的心愿,令观众印象深刻。 田红锐:这座桥就要通车了,也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到时候会带我老妈过来看一下。 记者:你会给妈妈怎么介绍呢? 田红锐:看,这就是你儿搞的大工程! 正是有无数个像田红锐一样的建设者默默奉献、坚守,才有了今天花江峡谷大桥顺利通车。这座桥,让两岸的通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2分钟,附近村寨的不 少年轻人返乡创业,开起了民宿、餐馆、旅行社。云渡服务区新建了悬崖酒店、200米观光电梯、空中咖啡厅等多个业态。 一座桥将改变更多人的生活。 责编:张青津、卢思宇 ...
新华鲜报丨“横竖”都是世界第一!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
新华社· 2025-09-28 07:21
9月28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大桥桥面距水面625米,高度超过北盘江第一桥近60米,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大桥主桥跨径1420 米,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可谓"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用智慧听懂风。为掌握风的规律,建设团队反复进行物理风洞试验;为"捕捉"捉摸不定的风,建设团队引入多普勒激光雷达测风系统,24小 时自动采集风场数据,为大桥建设提供了精准的气象参考。 在突破中创新。花江峡谷大桥在抗风设计、高空施工等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为全球山区桥梁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获得授权专利21 项,多项技术成果纳入国家桥梁建设标准。 9月26日拍摄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这是一座展示中国创新能力的'标杆桥'。"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厅长张胤说,花江峡谷大桥的建成,攻克了多个世界级难题,标志 着我国在复杂艰险的喀斯特峡谷地带桥梁建造技术稳居世界领先水平。 从2022年开工到正式通车,这座"超级工程"的建造只花了三年多,"中国速度"超出想象。 "桥见贵州"。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群山之间,一座座大桥横跨山川峡谷,串联起交通网络,让"山地王国"变成"高速平 原 ...
新华鲜报|“横竖”都是世界第一!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
新华社· 2025-09-28 05:49
9月28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大桥桥面距水面625米,高度超过北盘江第一桥近60米,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大桥主桥跨径1420 米,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可谓"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花江大峡谷被称为"地球裂缝",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一桥飞架,天堑变坦途。大桥全长2890米,可将两岸 通行时间从两个多小时缩短到两分钟左右。 从2022年开工到正式通车,这座"超级工程"的建造只花了三年多,"中国速度"超出想象。 花江峡谷大桥钢桁梁吊装有93个节段,总重达2.1万吨,需在600多米高空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建设团队借助研发的"智慧缆索吊装系统",全 部吊装仅用了73天就全面完成;3.8万平方米的桥面,建设团队在1个多月里完成了5层铺装…… 这个秋天,一起来花江峡谷大桥,感受中国基建的魅力! "对抗峡谷强风,是施工中最大的难点。"大桥投资建设单位——贵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泉介绍,峡谷两岸最窄处仅300米,最宽 处达3公里,地形复杂、地势险峻。同时,气候多变、气象复杂,瞬时风力最高可达强台风级别14级,别说施工,人站在地面上都可能被风刮 走。 用智慧听懂风。为掌握风的规律 ...
“横竖”都是世界第一!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
新华社· 2025-09-28 02:59
9月28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大桥桥面距水面625米,高度超过北盘江第一桥近60米,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大桥主桥跨径1420 米,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可谓"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花江大峡谷被称为"地球裂缝",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一桥飞架,天堑变坦途。大桥全长2890米,可将两 岸通行时间从两个多小时缩短到两分钟左右。 从2022年开工到正式通车,这座"超级工程"的建造只花了三年多,"中国速度"超出想象。 花江峡谷大桥钢桁梁吊装有93个节段,总重达2.1万吨,需在600多米高空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建设团队借助研发的"智慧缆索吊装系统", 全部吊装仅用了73天就全面完成;3.8万平方米的桥面,建设团队在1个多月里完成了5层铺装…… "世界第一高"如何稳立云雾中? "对抗峡谷强风,是施工中最大的难点。"大桥投资建设单位——贵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泉介绍,峡谷两岸最窄处仅300米,最宽 处达3公里,地形复杂、地势险峻。同时,气候多变、气象复杂,瞬时风力最高可达强台风级别14级,别说施工,人站在地面上都可能被风刮走。 用智慧听懂风。为掌握风的规律,建设团队反复进行物理 ...
新华鲜报 | “横竖”都是世界第一!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
新华社· 2025-09-28 02:56
"世界第一高"如何稳立云雾中? 新华社贵阳9月28日电(记者欧东衢、向定杰)28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大桥桥面距水面625 米,高度超过北盘江第一桥近60米,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大桥主桥跨径1420米,居山区桥梁跨径世 界第一,可谓"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花江大峡谷被称为"地球裂缝",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一桥飞架,天 堑变坦途。大桥全长2890米,可将两岸通行时间从两个多小时缩短到两分钟左右。 从2022年开工到正式通车,这座"超级工程"的建造只花了三年多,"中国速度"超出想象。 花江峡谷大桥钢桁梁吊装有93个节段,总重达2.1万吨,需在600多米高空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建设团 队借助研发的"智慧缆索吊装系统",全部吊装仅用了73天就全面完成;3.8万平方米的桥面,建设团队 在1个多月里完成了5层铺装…… "桥见贵州"。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群山之间,一座座大桥横跨山川峡谷,串联起交 通网络,让"山地王国"变成"高速平原"。目前,贵州已建和在建的桥梁数量超3.2万座。在世界最高桥 排行榜中,贵州包揽前三甲席位;在世界高桥百强榜单中,贵州占据近半席位;被誉为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
新华社· 2025-09-28 02:51
经过三年多建设,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于9月28日建成通车。 横跨贵州黔西南州与安顺市交界处的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 2890米,主跨1420米,是目前世界山区峡谷第一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其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 超过北盘江第一桥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可谓"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记者:欧东衢、向定杰 (文章来源:新华社) ...
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进入建成通车倒计时
新华网· 2025-09-26 15:29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月26日拍摄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无人机照片)。 9月26日,雨后的贵州花江大峡谷云雾笼罩,花江峡谷大桥如同"钢铁巨龙"腾跃峡谷之上。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控制 性工程,大桥全长2890米,主跨径1420米,是目前世界山区峡谷第一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其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是新的世界第一高 桥。经过三年多建设,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将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荷载试验顺利完成
人民日报· 2025-08-25 22:40
工程进展 -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于2025年8月25日顺利完成荷载试验 通车在即 [2] - 荷载试验采用96辆总重达3300吨的重型大货车分批上桥测试 [2] - 大桥于2022年1月开工建设 是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 [2] 工程规格 - 大桥全长2890米 主桥跨径达1420米 [2] - 桥面到水面高度为625米 [2]
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顺利完成荷载试验
新华网· 2025-08-25 15:30
【1】 【2】 【3】 【4】 【5】 【6】 【7】 【8】 【9】 【10】 在静力荷载试验过程中,96辆总重达3300吨的重型大货车分批驶上桥面,对大桥进行了一次全面而严格的"体能测验"。荷载试验顺利完成, 标志着大桥通过了通车前的"关键大考",有望于9月下旬宣布通车。 花江峡谷大桥于2022年1月开工建设,是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全长2890米,主桥跨径1420米,桥面到水面高度625米。花 江峡谷大桥建成后,主桥跨径将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桥梁高度将居世界第一。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8月25日拍摄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荷载试验现场(无人机照片)。 8月25日,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荷载试验顺利完成,通车在即。 ...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完成通车前“关键体检”
新华社· 2025-08-25 14:40
工程技术与建设成就 - 花江峡谷大桥完成3300吨荷载试验 为通车前最后一次关键测试[1] - 大桥全长2890米 桥面距水面625米高度居世界第一 主桥跨径1420米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1] - 荷载试验采用96辆载重约35吨试验车分五批上桥 400多个传感器监测四大关键系统[1] - 建设团队攻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 高陡边坡路基与桥梁重叠施工 峡谷风防范等技术难题[2] 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 大桥通车后两岸通行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2分钟[3] - 将实现黄果树 龙宫 万峰林等旅游资源的联动发展[3] - 预计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并助力乡村振兴[3] 行业背景与技术积累 - 贵州在近126万个山头间建造了3万多座桥梁[2] - 建设者攻克山区千米级悬索桥 大跨径斜拉桥 连续刚构桥等关键建造技术[2] - 为世界桥梁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2] 项目时间规划 - 荷载试验自8月21日开始[1] - 大桥预计9月下旬正式投入使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