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电子】小米集团:Q2业绩再创新高,关注手机大盘及汽车产能释放
招商电子· 2025-08-20 12: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环比增长4.2%,连续三个季度超千亿 [1] - 毛利率22.5%,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1]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4%,环比增长1.5%,创历史新高 [1] - 研发支出78亿元,同比增长41.2%,研发人员数量达2.26万人创历史新高 [1]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收入213亿元,环比增长14.4%,其中汽车业务收入206亿元 [2] - 经营亏损3亿元,较上季度5亿元环比收窄 [2] - 毛利率26.4%,环比提升3.2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和SU7 Ultra交付上量 [2] - 季度交付量8.1万辆,环比增长7.2%,计划2027年进军欧洲市场 [2] 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 - 营收387亿元,同比增长44.7%,环比增长19.7%,创历史新高 [3] - 智能大家电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6.2%,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增速超60%/25%/45% [3] - 毛利率22.5%,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 [3] - 线下零售店数量从1.6万家增至超1.7万家,未来5年计划新增境外门店约1万家 [3] 智能手机业务 - 营收455亿元,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10.1% [4] - ASP为1073元,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11.3% [4] - 毛利率11.5%,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 [4] - 全球出货量4240万部,同比增长0.6%,市占率14.7%稳居全球前三 [4][5] - 中国大陆市场出货量逆势增长3.6%,高端机型销量占比提升5.5个百分点 [5] 互联网服务业务 - 营收91亿元,同比增长10.1%,环比持平 [5] - 毛利率75.4%,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 [5] - 全球月活跃用户达7.3亿,同比增长8.2%,创历史新高 [5] - 广告业务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14.6% [5] 战略与展望 - 公司稳步执行"新十年目标",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1] - 手机业务调整全年出货目标至1.75亿部,持续推进高端化与全球化 [5] - 汽车业务产能加速释放,生态链协同效应有望推动成为全球前五车厂 [6] - IoT业务受益于自研能力提升和出海空间,白电业务增长潜力显著 [3][6]
小米集团-W(01810):Q2业绩再创新高,关注手机大盘及汽车产能释放
招商证券· 2025-08-20 12:05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看好公司中长期市值上升空间 [8] 核心观点 - 25Q2营收1160亿元同比+30 5%环比+4 2%,毛利率22 5%同比+1 8pct环比-0 3pct,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75 4%环比+1 5%创历史新高 [1]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元环比+14 4%,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毛利率26 4%环比+3 2pct [5] - IoT业务营收387亿元同比+44 7%环比+19 7%,智能大家电营收同比+66 2%,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同比增速超60%/25%/45% [5] - 手机业务营收455亿元同比-2 1%环比-10 1%,全球出货量4240万部同比+0 6%,国内市场销量同比+3 6%逆势增长 [5] - 互联网业务营收91亿元同比+10 1%,全球月活用户7 3亿同比+8 2%,广告收入68亿元同比+14 6% [5][6] 财务数据 - 预计25/26/27年总营收4899/6603/8233亿元,归母净利润393/605/839亿元 [7] - 当前市值对应PE为37 6/24 4/17 6倍,PB为5 5/4 6/3 7倍 [7][12] - 25Q2研发支出78亿元同比+41 2%,研发人员2 26万人创历史新高 [5] 业务展望 - 汽车业务27年将进军欧洲市场,目标15-20年跻身全球前五车厂 [8] - IoT业务未来5年预计新增境外小米之家约一万家 [5] - 手机业务调整全年出货目标至1 75亿部,持续推动高端化和全球化 [5]
小米:预计全年整体收入增长超30% 汽车业务有望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
中证网· 2025-08-20 11:12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达116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5% [1] - 经营利润1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8.2%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5.4% [1]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27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8.2% 经营利润26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7.5% [1] 业务板块表现 - 手机×AIoT业务收入94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8% [1] - 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元人民币 其中汽车业务收入206亿元 同比增长230.3% [1][2] - 智能电动汽车毛利率从15.4%提升至26.4% 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2] 汽车业务进展 - SU7 Ultra车型上市4个月累计销量突破1万台 [2] - 创新业务经营亏损大幅收窄至3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有信心完成全年35万台汽车交付目标 [2] 市场地位与战略 - 中国大陆智能手机销量排名第一 高端机型占比达27.6% 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 [1] - 中国市场目标实现高端到超高端的关键突破 [1] - 大家电业务收入增长66% 空调平均售价提升约10%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全年整体收入增长30%以上 [1] -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有望在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 [1][2] - 2022至2025年上半年创新业务投入超300亿元人民币 [2]
华润啤酒(00291):1H25净利超预期,效率提升及成本红利加持显著(看好
中银国际· 2025-08-20 09:10
投资评级 - 华润啤酒评级为买入 目标价33.50港元 [7][10][12] - 小米集团评级为买入 目标价74.40港元 [13][15][17] - 小鹏汽车评级为买入 目标价31.00美元/120.00港元 [18][20][22] - 龙源电力评级为买入 目标价10.80港元 [23][25][26] 核心财务表现 - 华润啤酒1H25总收入239.4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8% 啤酒销售额231.61亿元 同比增长2.6% 毛利率提升2.5个百分点至48.3% [8][9][11] - 小米集团2Q25收入116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 调整后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增长75% [13][16] - 小鹏汽车2Q25整车毛利率显著提升3.9个百分点至14.3% non-GAAP净亏损收窄至3.85亿元 [18][21] - 龙源电力1H25净利润同比下降14% 2Q25中国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同比持平 [23][24][26] 业务运营亮点 - 华润啤酒啤酒销量同比增长2.2% 吨成本同比下降4.1% 白酒销售额下降34%至7.81亿元 [9][11] - 小米智能手机面临ASP和毛利率压力 但IoT业务因大家电/平板/可穿戴设备保持强劲增长 [13][16] - 小米汽车2Q25收入环比增长14.4% SU7 Ultra车型推动均价环比提升6.4% 经营亏损收窄至2.79亿元 [14][17] - 小鹏汽车产品结构优化 G6/G9新品占比提升推动ASP环比增长超1万元 [18][21] 未来展望 - 华润啤酒估值14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 目标价基于17倍2025-26年平均市盈率 [10][12] - 小米汽车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盈利 现有产能可支持全年35万辆销售目标 [14][17] - 小鹏汽车预计4Q25实现盈亏平衡 2025-26年销量预测46万/63万辆 收入预测825亿/1181亿元 [19][20][22] - 龙源电力首度宣派中期股息0.10元/股 展示公司治理进步 [25][26] 产品与产能 - 小米16系列即将发布 预计推动智能手机业务复苏 [13][16] - 小鹏汽车新一代P7及鲲鹏增程式X9车型将于4Q25交付 对品牌高端化至关重要 [19][20][22] - 小米二期工厂预计3Q25末或4Q25初投产 产能爬坡速度将影响交付量 [14][17] - 小鹏汽车在L4级Robotaxi和自动驾驶芯片外供方面取得技术突破 [20][22]
小鹏汽车季报图解:营收183亿,经营亏损9.3亿
搜狐财经· 2025-08-20 09: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 [1]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1.4亿元,同比收窄57%,经调整净亏损8.1亿元,同比收窄69% [1] - 第二季度总收入182.7亿元(25.5亿美元),同比增125.3%,环比增15.6% [3] - 第二季度汽车销售收入168.8亿元(23.6亿美元),同比增147.6%,环比增17.5% [3] - 第二季度服务及其他收入13.9亿元(1.9亿美元),同比增7.6%,环比降3.5% [3] - 第二季度销售成本151.1亿元(21.1亿美元),同比增116.6%,环比增13.2% [9] - 第二季度经营亏损9.3亿元(1.3亿美元),同比收窄42%,环比收窄11% [13] - 第二季度净亏损4.8亿元(0.7亿美元),同比收窄63%,环比收窄27% [15] - 第二季度非公认会计原则净亏损3.9亿元(0.5亿美元),同比收窄68%,环比收窄9% [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等价物等为475.7亿元(66.4亿美元),较上季度增5% [17] 盈利能力 - 第二季度毛利率17.3%,同比增3.3个百分点,环比增1.7个百分点 [8] - 第二季度汽车毛利率14.3%,同比增7.9个百分点,环比增3.8个百分点 [8] - 毛利率改善主要由于持续成本降低及车型产品组合优化 [8] 运营数据 - 第二季度汽车交付量103,181辆,同比增241.6% [6] - 2025年7月交付量36,717辆,年内累计交付233,906辆 [6] - 实体销售网络共677间门店,覆盖224个城市 [6] - 自营充电站达2,348座,包括1,304座超快充站 [6] 费用结构 - 第二季度总费用41亿元,同比增35% [11] - 研发开支22.1亿元(3.1亿美元),同比增50.4%,环比增11.4% [11] - 销售及行政开支21.7亿元(3.0亿美元),同比增37.7%,环比增11.4% [11] - 费用增长主要由于产品组合扩充、新车型技术开发及销量上升带动佣金增加 [11] 其他收支 - 第二季度其他收入净额2.4亿元(0.3亿美元),同比降14.9%,环比降56.4% [11] - 利息收入3.08亿元,利息支出7516万元,长期投资收益2440万元,汇兑收入1.43亿元 [15] 战略动态 - 完成智能化和电动化新一代技术平台升级,与竞争对手拉开技术代差 [1] - 2025年7月发布智能纯电SUV G7并开启交付 [6] - 2025年8月与大众汽车集团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 [6] 业绩展望 - 预计第三季度汽车交付量113,000至118,000辆,同比增142.8%至153.6% [17] - 预计第三季度总收入196亿元至210亿元,同比增94.0%至107.9% [17]
卢伟冰谈空调价格战:没想到行业老大哥们对小米这么重视,下起手来还非常的重
新浪科技· 2025-08-20 03:55
小米之家、小米大家电,尤其是空调业务如何应对头部品牌发起的价格战冲击?卢伟冰表示,上半年空 调价格战还是比较的激烈,没想到行业老大哥们对小米这么重视,下起手来还非常的重。但即便如此, 小米家电业务依然保持猛增的势头,第二季度大家电的收入同比增长66.2%,预计空调出货量超过540 万台,同比增长超过60%,创历史新高。有些厂商特别看重竞争,但小米呢更看重成长性。上半年空调 线上前十品牌中,小米是唯一量价齐升的品牌。 对于汽车业务什么时候扭亏为盈,全年交付目标是否有改变?卢伟冰在视频中表示,小米汽车的业务步 入规模增长的快车道,亏损大幅收窄,超高端实现了关键突破。 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234%,业务经营亏损3亿元,大幅收 窄,下半年有望开始盈利。 "不过我们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累计费用投入超过300亿元,所以累计依 然有较大的亏损。" 他还重申:小米汽车不会参与任何的价格战,不内卷,小米汽车的业务健康度已经是业内一流的水平。 小米汽车2027出海的目标不变,我们已经在做汽车出海的前期调研和准备,中国汽车品牌就要到全球去 参与竞争,我们一 ...
卢伟冰:汽车业务下半年有望开始盈利
新浪科技· 2025-08-20 03:50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达1160亿元 同比增长30.5% [1]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75.4% [1] - 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1] 创新业务发展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元 同比增长234% [1] - 业务经营亏损3亿元 较前期大幅收窄 [1]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费用投入超300亿元 [1] 汽车业务战略 - 汽车业务步入规模增长快车道 下半年有望开始盈利 [1] - 明确不参与价格战 业务健康度达业内一流水平 [1] - 2027年出海目标不变 已启动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 [1]
小米凶猛 追击苹果
经济观察报· 2025-08-20 03:29
核心观点 - 公司正通过高端化战略向全球头部企业逼近 重点体现在手机 汽车及全生态布局 [1][3][5] - 公司二季度业绩表现强劲 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4% [2] - 高端化战略已从口号转化为市场份额 国内高端机占比达27.6% 并在多个价格段市占率提升 [7]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1160亿元 同比增长30.5% 连续三个季度突破千亿 [2]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75.4% 连续两个季度超百亿 [2] - 研发支出78亿元 同比增加41.2% 研发人员规模突破2.2万人 [4] - 智能手机收入455亿元 同比下降2.1% 因海外低价机拉低平均售价 [11] - 汽车业务单季亏损收窄至3亿元 预计下半年有望实现盈利 [5] 高端化战略进展 - 手机高端化成效显著 4000-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24.7% 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 [7] - 5000-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15.4% 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7] - 汽车业务平均售价超25万元(含税价超28万元) 接近豪华品牌均价 [5] - 高端不限于手机 已延伸到人车家全生态 三大品类均实现超高端突破 [5] 业务分部表现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突破200亿元 [7]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 同比增长45% [7] - 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 在60个国家和地区跻身前三 [9] - 欧洲 中东 拉美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二 非洲排名第三 [9] 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手机市场形成苹果 华为 小米三角竞争格局 [7] - 华为二季度出货量1250万台 市场份额18.1% 重回中国第一 [7] - 公司新机激活量1150万台 市场份额16.8% 保持国内第一 [7] - 苹果依靠降价维持增长 其营收增速约9% 低于公司30%的营收增速和75%的利润增速 [12] 全球化布局 - 海外600美元以上高端机型销量占比超一半 [9] - 在欧洲主动压缩低端机以优化产品结构 [9] - 登顶东南亚市场 但在利润最高的美国市场依然缺席 [9][12] - 短期目标指向两亿部出货量俱乐部 计划三到五年内实现 [9] 技术研发投入 - 二季度研发支出78亿元 同比增加41.2% 创历史新高 [4] - 多篇AI论文及研究成果入选顶级学术会议 展示端侧推理和多模态智能体探索 [7] - 高端化核心在于技术 研发人员规模突破2.2万人 [4] 汽车业务突破 - 小米SU7 Ultra售价52.99万元起 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1万台 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13] - 汽车业务被视为关键战略组成部分 平均售价已接近德系豪华品牌水平 [5] - 与苹果形成鲜明对比 苹果已取消造车计划 而公司坚定推进人车家全生态战略 [13]
小米造车毛利率已超特斯拉,单车均价比肩BBA,盈利在望但“不着急”
36氪· 2025-08-20 03:04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集团总营收1160亿元 创历史新高 [1][2] - 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 连续两个季度破百亿 [1][7] - 上半年集团总营收2272.49亿元 同比增长38.2% [2] - 上半年净利润227.66亿元 同比增长146.3% [7] - 第二季度净利润118.7亿元 同比增长134.2% [7] - 第二季度毛利率22.5% 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 [5] - 上半年毛利率22.7% [5] 研发投入 - 第二季度研发开支78亿元 同比增长41.2% [10] - 上半年研发投入144.8亿元 同比增长35.8% [10] - 预计全年研发投入300亿元 [10] - 研发人员达22641人 创历史纪录 [10] 汽车业务 - 第二季度汽车交付81302台 同比增长197.7% [13] - 7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台 [15] - 上市15个月总交付超30万台 [15] - 第二季度汽车业务收入206亿元 占总营收17.8% [17] - 汽车收入已超越小鹏182亿元和零跑142亿元 [17] - 第二季度汽车毛利率26.4% 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 [19] - 毛利率水平领先特斯拉和理想等新势力 [19] - 运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 去年同期为18亿元 [23] - 预计下半年实现单季度或单月盈利 [34] 业务战略 - 选择高端化市场切入战略 [28] - 单车售价维持在28.6-28.7万元水平 [30] - 采用平台化开发模式 三款车型共享同一平台 [30] - 通过爆品模式建立规模经济 [32] - 计划2027年进军欧洲市场 [32] 产能规划 - 二期工厂投产助力月销量突破3万台 [38] - 全年交付目标35万台 月均需交付3.2万台 [38] - 三期工厂建设在即 [38] - 当前销量主要受产能限制 [36]
汽车业务收入暴增230%,卢伟冰称下半年有望盈利,小米二季度财报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8-20 02:58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收入1159.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5% 连续三个季度突破千亿元 [5][6]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5.4% 连续两个季度突破百亿元 [5][6] - 经营利润134.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8.2% 除所得税前利润144.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5.6% [5] - 期间利润118.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4.2% 毛利261.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1.9% [5] 汽车业务表现 - 汽车业务收入206亿元人民币 同比暴增230% [1][6] - 汽车交付量81302辆 同比增长197.7% 去年同期为27307辆 [1] - 单车平均销售价格253662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9% 主要受SU7 Ultra高端车型交付推动 [1] - 公司有信心完成35万辆年度交付目标 [5] 业务结构变化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创新业务总收入213亿元人民币 其中汽车业务占比96.7% [6] - 汽车与AI业务营收占比达18.3% 较去年同期7.2%提升11.1个百分点 [6] - 创新业务有望在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 [5] 销售网络建设 - 截至6月30日 在中国大陆92个城市拥有335家汽车销售门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