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

搜索文档
4000亿寒武纪,千元股价维持不到1分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3:26
寒武纪股价表现 - 寒武纪-U在8月19日以990元/股高开,迅速突破1000元/股整数关口,最高探至1001.1元,总市值短暂突破4000亿元,成为A股历史上第七只触及千元关口的个股 [1] - 寒武纪-U股价在突破1000元高位后迅速回撤,收盘报933.98元,日内跌1.69% [1] - 寒武纪历史最高价为1001.1元/股,截至8月19日较最高价跌1.69% [5] A股千元股历史 - 上世纪90年代,飞乐股份和真空电子股价曾站上1000元,其中飞乐股份在1992年5月25日盘中涨至3550元(不复权),创下至今未破的最高股价纪录 [2][3] - 贵州茅台在2019年6月27日成为A股新世纪首只千元股,并于2021年2月18日达到2627.88元/股的历史高点 [3] - 截至8月19日,贵州茅台报1438元/股,仍是当前A股唯一千元股 [3] - 石头科技、爱美客、禾迈股份股价均曾突破千元,但截至8月19日分别报206.7元/股、181.32元/股、111.32元/股,较历史最高价跌去43.41%、61.46%、79.28% [4][5] 高价股行业分布 - 截至8月19日,历史最高股价超100元(不复权)的1008只个股中,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三大行业合计贡献超400只,占比逾四成 [6] - 电子行业有150只高价股,医药生物146只,计算机140只,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紧随其后 [6] - 2021年是电子行业与医药生物行业股价"大年",当年共有45只医药股和38只电子股股价创下上市新高 [9][10] 高价股表现分析 - 石头科技在2021年股价登顶1494.99元/股后,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跌39.55% [4] - 爱美客2025年上半年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两位数下滑 [4] - 禾迈股份2025年一季度已出现亏损 [4] - 部分高价股因"高送转"致使股价"稀释",如万邦达在2010年触及150元/股后,经过两次高送转,截至8月19日报6.56元/股 [10] 市场背景 - 2021年北交所开板,注册制推行,一批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驶入快车道 [10] - 2021年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首次下降到70%以下 [10] - 2021年IPO数量和募资总额创下近十年新高,当年IPO和再融资金额合计约1.5万亿元 [10]
核心产品失速、代理权纠纷,爱美客半年报首现营收净利双降
北京商报· 2025-08-19 12: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降21.59% [1][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滑29.57% [1][2][3] - 扣非净利润跌幅达33.7%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5亿元,同比下降43.06% [2] - 基本每股收益2.62元/股,同比下降29.57% [2] 核心业务表现 - 溶液类注射产品营收7.44亿元,同比下降23.79% [1][3] - 凝胶类注射产品营收4.93亿元,同比下降23.99% [1][3] - 明星产品"嗨体"面临华熙生物竞品"润致格格"的直接竞争 [5] - "濡白天使"面临华东医药少女针、圣博玛艾维岚等再生针剂竞品挤压 [5] 行业竞争环境 - 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增速放缓,轻医美度过野蛮生长期 [5] - 消费者决策周期变长叠加政策压力加剧行业挑战 [5] - 再生针剂赛道内卷严重,价格战风险上升 [5] 战略应对措施 - 研发投入1.57亿元,同比增长24.47%,占营收比重12.05% [7] - 完成专利申请22件,肉毒毒素产品提交注册申报 [7] - 新产品"嗗科拉"于2025年5月上市销售 [7] - 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对价1.9亿美元(约13.86亿元人民币) [8] 并购整合挑战 - REGEN公司2024年前9个月营收仅7223.11万元,净利润2950.03万元 [8] - 收购溢价13倍,商誉新增13.16亿元至15.94亿元 [8] - 陷入与江苏吴中的艾塑菲产品代理权纠纷,涉及赔偿金额16亿元 [9][10] - REGEN单方面解除经销权后,将产品更名为"臻爱 塑菲"在国内销售 [10] 历史业绩对比 - 2016-2020年营收从1.41亿元增长至7.09亿元,净利润从0.53亿元增长至4.4亿元 [3] - 2024年营收增速降至5.45%,净利润增速降至5.33%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7.9%,净利润下降15.87% [3]
500亿玻尿酸龙头,净利润骤降近三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2: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滑21.59%;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降幅达29.57%,为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 [4] - 2021-2023年营收增幅分别为104.13%、33.91%、47.99%,归母净利润增幅117.81%、31.90%、47.08%,但2024年增速骤降至个位数(营收+5.45%,净利润+5.33%)[8] - 主力产品线显著下滑:溶液类注射产品营收7.44亿元(-23.79%),凝胶类注射产品营收4.93亿元(-23.99%)[8] 市场竞争格局 - 溶液类产品"嗨体"面临华熙生物竞品"润致·格格"冲击,后者2024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9] - 凝胶类产品"濡白天使"遭遇七款"童颜针"同质化竞争,包括四环医药、乐普医疗等新入局者 [10] - 行业从玻尿酸主导转向再生类/胶原类产品阶段,玻尿酸赛道价格战加剧 [13] 战略调整举措 - 以1.9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 85%股权,获取再生类产品AestheFill(34国获批)和PowerFill(24国获批)[10] - 陷入AestheFill中国大陆代理权纠纷,潜在索赔金额达16亿元 [11] - 拓展新赛道:A型肉毒毒素、第二代埋植线、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 [14]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2017-2021年CAGR达17.5%,但2024年后增速放缓 [13] - 重组胶原蛋白企业锦波生物2025H1营收8.59亿元(+42.43%),核心产品"薇旖美"覆盖超4000家机构 [14] - 行业预计将进入价格回归期,再生类产品可能出现断崖式降价 [14] 资本市场反应 - 股价较2021年峰值累计跌幅超60%,当前市值549亿元(2021年超1500亿元)[5] - 2025H1关键财务指标:毛利率93.44%(2023年95.09%),净利率60.90%(2023年64.65%)[6]
透视新氧中期业绩:不止是“第二曲线”,而是一场价值重估的开端
新浪财经· 2025-08-19 10:34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关键阶段 线下轻医美连锁业务已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但传统平台业务下滑导致整体营收同比下降7% 净亏损3600万元 [1] - 公司从互联网平台模式转向"平台+供应链+门店"立体化商业模式 实现从流量掮客到产业房东的转型 [4][7][12] - 尽管面临短期业绩压力 但新业务增长迅猛 二季度医美诊疗服务营收同比增长426.1% 占比达38.1% [5][6] - 资本市场对公司估值逻辑正从互联网平台向医疗消费连锁模式迁移 年内股价涨幅超五倍 [3][14][16]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营收3.7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 [1] - 净亏损3600万元人民币 [1] - 传统信息及预订服务营收1.35亿元 同比下降35.6% 占比降至35.7% [4] - 医美诊疗服务营收1.44亿元 同比增长426.1% 占比提升至38.1% [5][6] - 25家门店已实现月度运营现金流为正 [8] 业务转型 - 线下轻医美连锁业务成为集团第一大收入来源 [1] - 通过"平台+供应链+门店"形成商业闭环 [12] - 获得玻尿酸 光电 再生针剂三大品类独家代理权 [12] - 门店扩张从2023年5月1家增至2024年底19家 2025年中达31家 [20] - 目标2025年底达50家门店 长期目标8-10年内实现千店规模 [20] 竞争优势 - 低成本获客能力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1] - 中台数字化赋能实现标准化医疗交付流程 [12][22] - 发布国内首个AI医美行业大模型 实现就诊流程智能化 [22] - 三维闭环商业模式具备稀缺性:流量入口+供应链议价+直营连锁 [26] 行业前景 - 2023年轻医美市场规模超1500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2500亿元 [24] - 年复合增长率超20% 其中非手术项目占比超60% [24] - 行业处于渗透率早期阶段 公司作为头部企业先发优势明显 [25] 估值逻辑 - 估值坐标从互联网科技平台向医疗连锁及新消费连锁模式迁移 [14] - 可比公司市销率:固生堂4-8倍 雍禾医疗4倍 爱尔眼科5-11倍 瑞幸/古茗/蜜雪冰城5-6倍 老铺黄金10倍 泡泡玛特14倍 [16] - 6月推行低价策略(艾维岚童颜针从18800元降至5999元)推动股价上涨 [17]
爱美客(300896):基数将迎回落,关注新增产品
平安证券· 2025-08-19 10:16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表现10%至20%之间 [1][8] 核心观点 - 2025上半年营收12.99亿元(同比-21.59%),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29.57%),扣非净利润7.22亿元(同比-33.7%)[4] - Q1/Q2收入分别为6.63亿元(同比-17.90%)和6.36亿元(同比-25.11%),下半年基数回落有望改善增速 [7] - 产品结构:溶液类/凝胶类产品收入分别为7.44亿元(同比-24%)和4.93亿元(同比-24%),占比57%/38% [7] - 毛利率93.44%(同比-1.48pct),净利率60.9%(同比-6.78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提升2.58pct/1.25pct/4.46pct [7] - 下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17.81/21.42/25.03亿元(原22.09/26.35/31.15亿元),对应PE 31.2/26.0/22.2倍 [8] 财务数据 盈利能力 - 2025E营收27.76亿元(同比-8.3%),净利润17.81亿元(同比-9.0%),毛利率/净利率93.4%/64.2% [6] - 2026E营收33.58亿元(同比+21.0%),净利润21.42亿元(同比+20.2%),ROE 22.1% [6] - 2027E营收40.30亿元(同比+20.0%),净利润25.03亿元(同比+16.9%),EPS 8.27元 [6] 资产负债表 - 2025E总资产92.28亿元,现金26.09亿元,资产负债率4.5% [10] - 2027E流动资产87.87亿元,非流动资产29.82亿元,留存收益72.15亿元 [10] 现金流 - 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18.9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1.27亿元 [10]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24.90亿元,现金净增加额13.40亿元 [10] 业务动态 - 肉毒毒素、利多卡因乳膏、米诺地尔搽剂处于注册申报阶段,未来将贡献增量 [7] - 收购regen股权强化注射填充产品优势,Aesthefill与濡白天形成协同效应 [7] - 5月上市新品嗗科拉需持续投入推广费用 [7]
童颜针“九国杀”在即,爱美客如何直面博弈
华尔街见闻· 2025-08-19 08:4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滑21.59% 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滑29.57% [1] - 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7.44亿元 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4.93亿元 两类主力产品均同比缩水近25% [1] 市场竞争格局 - 终端消费放缓叠加竞品加速获批导致市场份额被蚕食 [1] - 2025年前7个月内药监局批准4款童颜针新产品 目前市场共有9款获批童颜针 [1] - 行业面临消费力下行压力与产品竞争格局加剧的双重挑战 [1] 新产品布局 - 2025年7月以1.9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 获得童颜针产品AestheFill [2] - 近期与*ST苏吴解约并收回AestheFill中国大陆独家经销授权 [2] - AestheFill自2024年4月上市至2025年3月末在中国大陆销售收入超4亿元 [3] 未来业绩驱动 - AestheFill下半年收入将并入报表 有望提供业绩增长空间 [2][3] - 公司成为目前唯一同时拥有濡白天使和AestheFill两款童颜针产品的上游企业 [3] - 行业预计下半年可能出现降价 公司需观察能否通过产品组合实现以价换量 [3]
业绩滑坡、代理权暗战、行业竞争加剧:爱美客遇上市来最强考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07:5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滑21.59% 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降幅达29.57% 为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2] - 两大主力产品均显著下滑:溶液类注射产品营收7.44亿元同比降23.79% 凝胶类注射产品营收4.93亿元同比降23.99%[4] - 历史增速持续回落:2021-2023年营收增幅分别为104.13%/33.91%/47.99% 2024年降至5.45% 2025年上半年转为负增长[4] 产品竞争格局 - 溶液类产品"嗨体"面临华熙生物竞品"润致·格格"冲击 该竞品2024年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7] - 凝胶类产品"濡白天使"所处市场竞争加剧 国内获批"童颜针"增至七款 包括圣博玛艾维岚/高德美塑妍萃/江苏吴中代理艾塑菲等[7] - 主力产品毛利率保持高位:溶液类毛利率93.15% 凝胶类毛利率97.75% 但营业成本降幅低于营收降幅[5] 战略转型举措 - 以1.9亿美元现金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 85%股权 获取再生类注射产品AestheFill和PowerFill[7] - AestheFill已获34个国家地区注册 PowerFill获24个国家地区注册 但中国大陆独家经销权归属江苏吴中孙公司达透医疗[8] - 达透医疗就代理权争议提起仲裁 初步索赔损失16亿元 代理权争夺结果将影响产品布局节奏[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医美市场增长动能转换 部分消费者削减或推迟支出 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果深耕转型[2] - 行业增速放缓:2017-2021年市场规模从993亿元增至1892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17.5% 但2024年以来高增长标签淡化[9] - 产品迭代加速:从玻尿酸向再生类/胶原类产品过渡 锦波生物重组胶原产品薇旖美覆盖超4000家终端机构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42.43%[10] 新产品布局 - 加码多赛道研发:包括A型肉毒毒素/第二代面部埋植线/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10]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项目由子公司北京诺博特与质肽生物医药联合研发申报[11] - 行业预计未来半年到一年再生类高价产品价格将断崖式下降 推动"大众医美"时代到来[10]
医美巨头高增长“神话”破灭!营收利润双降超20%
深圳商报· 2025-08-19 07:2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降21.6% [1][2] - 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降29.6%;扣非归母净利润7.22亿元,同比下降33.7%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55亿元,同比骤降43.06% [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0%,较上年同期下降6.52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87.6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09%;归母净资产74.56亿元,同比下降4.37% [2] 产品结构 - 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7.44亿元,同比下降23.79%,毛利率93.15% [2][3] - 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4.93亿元,同比下降23.99%,毛利率97.75% [2][3] - 两大核心产品合计占营收比重达95.2% [2] - 整体毛利率93.44%,较2024年同期下降1.47个百分点 [4] 增长趋势 - 营收增速从2021年104.13%降至2024年5.45% [3] - 净利润增速从2021年117.81%降至2024年5.33% [3] - 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从上市初期超50%降至18.7% [3] - 系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营收利润同步大幅下滑 [1] 战略布局 - 2025年3月以1.9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取得"童颜针"生产权 [4] - 新产品"濡科拉"于5月在国内上市销售 [4] - 商誉达15.94亿元,占总资产18.19%,占净资产19.84% [5] 重大风险事件 - 韩国REGEN公司单方面解除*ST苏吴孙公司达透医疗的独家经销权 [5] - 达透医疗提起仲裁并索赔16亿元,指控"代理协议有效"争议 [5] - 资产减值损失243.39万元,主要系应收款项坏账损失计提 [5]
新氧发布Q2财报:轻医美连锁收入同比增长426%线下转型跨过拐点
中国经济网· 2025-08-19 07:20
行业趋势 - 2024年医美消费人数达3100万 同比增长10.7% 客单价同比下降10% 呈现量增价减特征 [1] - 消费者对优质且高性价比医美服务需求持续升温 消费决策更趋理性 [1] 业务表现 - 二季度新氧青春诊所到店核销顾客6.74万人次 同比增长381% 核销服务点15.45万 同比增长458% [1] - 新客中超30%来自老客推荐 年度复购率达60% 过去12个月活跃用户超10.04万 [1] - 一线城市磨合期门店收入同比增长643% 二线城市成长期门店收入同比增长99% [2] - 门店毛利率环比提升22% 50%门店毛利率超24% 单店坪效环比平均增长22% [2] 财务数据 - 二季度集团净亏损3600万元 [2] - 信息及预约服务收入1.352亿元 较2023年同期2.097亿元下降35.6% [2] - 平台业务收入下降主要因订阅信息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减少 [2] 战略进展 - 已在全国9座城市运营31家门店(含2家试运营) [2] - 采用标准化交付模式 依托产业纵向布局与数字化投入提升成本管控和运营效率 [2] - 二季度25家门店单月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3] - 预计年内门店数达50家 加大一二线城市覆盖密度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轻医美连锁业务收入达1.5-1.7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230.5%-274.6% [3] - 管理层判断连锁业务高速增长将对冲传统业务下滑 对实现盈利充满信心 [3]
医美龙头爱美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三成,童颜针“争夺战”备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8-19 06:0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降21.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降29.57%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22亿元,同比下降33.70%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5亿元,同比下降43.06% [1]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2.62元,同比下降29.57%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0%,较上年同期下降6.52个百分点 [1] - 公司总资产87.6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0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4.5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37% [2] 产品收入 - 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74,400万元,同比下降23.79% [1] - 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49,327万元,同比下降23.99% [1] - 溶液类和凝胶类产品毛利率分别达到93.15%和97.75% [1] 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投入1.57亿元,同比增长24.47% [1] -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等产品已处于注册申报阶段 [1]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重组人透明质酸酶注射液等正在临床试验中 [1] 利润分配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 [1] - 以总股本3.01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 [4] 公司动态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爱美客国际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的股权 [4] - REGEN公司已向*ST苏吴子公司达透医疗送达《解约函》,要求解除独家经销商授权 [4] - *ST苏吴已提起仲裁,请求继续履行《独家代理协议》或索赔16亿元 [5] - REGEN公司已向深圳国际仲裁院主动获取《仲裁通知》并准备应诉 [5] 股价表现 - 8月19日开盘股价报181.75元/每股,下跌1.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