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著名分析化学家姚守拙院士逝世,曾研制出几十种中草药功效成分标准品
观察者网· 2025-08-28 23:31
姚守拙院士学术成就 - 在分析化学和新型化学与生物传感领域完成一系列创新工作 相关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5] - 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 出版专著四本 论文被引证800多次 [5] - 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及部省级一等奖二等奖共九项 [5] 中草药标准化研究 - 分离纯化出人参皂甙单体 菊苣酸 灵芝萜烯酸等几十种中草药功效成分标准品 [5] - 开发相关标准分析方法 申请四项国家发明专利 获批一项 取得四项部颁标准 [5] - 提出中药标准化是解决中药药效低 质量控制困难等问题的关键 [7] 中药行业挑战 - 中药面临药效低 质量控制困难 不同厂家同一药品药效存在差异等问题 [7] - 国际市场份额萎缩 国际化进程屡遇阻碍 [7] - 需通过多学科结合探究中药物质基础及真实属性以实现标准化 [7]
全聚德旗下仿膳百年启新程:非遗魅力绽放 跨界盛宴贺华诞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8:45
品牌庆典与文化传承 - 公司举办百年庆典活动 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载体的独特魅力 [1] - 通过敬匾仪式彰显文化内涵 全体员工齐声朗诵品牌理念“仿天之膳 尽人之善” [2] - 举行国家级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仪式 8位传承人集体亮相并展示5项烹饪绝活 [3] 历史沿革与业务发展 - 品牌始于1925年 1955年改为国营并定名仿膳饭庄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4] - 1959年获老舍题写匾额 2017年参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工作午宴服务 [4] - 推出特惠3999元/席寿宴 每道菜品遵循严苛标准体现百年技艺精髓 [4] 产品创新与跨界合作 - 与同仁堂跨界推出联名养生酒“北京同仁堂四季酒——北海公园X仿膳饭庄百年纪念款” [4] - 仿膳茶社融合宫廷茶点与清代宫廷色彩 成为北海公园新晋打卡地 [5] - 推出“仿膳福饮”系列 结合宫廷元素与潮流饮品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5] 文旅融合与业态升级 - 联合北海公园打造“非遗进园林”主题活动北岸吉市 设乡村振兴展区及老字号文创首发 [4] - 成立北海仿膳非遗研学社 提供宫廷糕点制作和古碑拓印等体验活动 [5] - 从单一餐饮品牌升级为文旅融合文化符号 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 [5]
百年仿膳启新程:非遗魅力绽放 跨界盛宴贺华诞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06:45
品牌庆典活动 - 公司旗下仿膳品牌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百年庆典活动 包括敬匾仪式、非遗传承仪式和寿宴等环节 [1] - 敬匾仪式为公司独有文化传承形式 全体员工朗诵"仿天之膳 尽人之善"品牌理念 [2] - 推出特惠价为3999元/席的寿宴 每道菜品遵循严苛标准并融入百年技艺精髓 [4] 非遗技艺传承 - 举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传承仪式 8位传承人集体亮相 [3]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董世国大师现场指导 培养众多骨干并完善满汉全席制作流程 [3] - 5位传承人分别展示制汤之道、"打虾泥"绝活、精湛刀工、小窝头复刻及豌豆黄"过箩"古法等技艺 [3] 品牌历史发展 - 品牌始创于1925年 1955年改为国营并定名"仿膳饭庄" 1959年获老舍题写匾额 [4]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参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工作午宴服务 [4] - 从宫廷御膳发展为文化名片 接待众多中外宾客并多次赴国外开展技艺展演 [4] 产品创新与跨界合作 - 推出与同仁堂跨界联名的"北京同仁堂四季酒——北海公园X仿膳饭庄百年纪念款" 融合宫廷养生智慧与中医药文化 [4] - 制作宣传片《百年仿膳魅力非遗》回溯品牌传奇历程 [4] - 开设仿膳茶社融合宫廷茶点与清代宫廷色彩 推出"仿膳福饮"结合宫廷元素与潮流饮品 [5] 文旅融合转型 - 与北海公园联合打造"非遗进园林"主题活动北岸吉市 设立乡村振兴展区、老字号联名文创和非遗精品三大板块 [4] - 创立"北海仿膳非遗研学社" 通过宫廷糕点制作、古碑拓印等体验活动让大众接触历史文化 [5] - 从单一餐饮品牌升级为文旅融合的文化符号 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 [5]
发挥人大监督作用 为推动健康辽宁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辽宁日报· 2025-08-28 01:27
执法检查背景与范围 - 省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辽宁省中医药条例》在辽宁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 [1] - 检查时间为7月至8月下旬 覆盖大连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铁岭 盘锦 葫芦岛8个城市 [1] - 采用听取汇报 实地走访 查阅资料 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 深入各级综合医疗机构 中医院 中医药企业 种植合作社 产业园区 医疗卫生院校等场所 [1] 检查内容与方式 - 重点检查中医药服务群众 全产业链发展 传承与创新 人才培养等情况 [1] - 通过座谈会听取地方政府 有关部门 人大代表 专家学者 中医院 中医药企业等工作建议 [1] - 执法检查组肯定各地贯彻实施成效 同时对法律法规实施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1] 政策导向与战略意义 - 执法检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重要论述的实际行动 [2] - 加快推动辽宁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2] - 要求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 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提供更普惠高效的健康服务 [2] 法治保障与实施措施 - 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筑牢中医药发展法治屏障 [2] - 要求严格履行法定职责 构建协同联动工作格局 [2] - 分类施策破解难题 深入分析问题根源 通过靶向治疗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效果清单 [2] 监督机制与长效机制 - 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 推动配套政策建立和完善 [2] - 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促进法律法规有效实施 [2] - 以法治之力和务实之举共同推动中医药"一法一条例"落地见效 [2]
以岭药业2025中报解读:净利润同比增长26%,三大核心竞争力驱动长期价值增长
证券之星· 2025-08-27 10: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4亿元,归母净利润6.69亿元(同比+26.03%),扣非净利润6.41亿元(同比+27.08%)[1]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3.76%,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5.28%,经营活动净现金流8.32亿元(同比+214.97%)[1] - 货币资金10.03亿元,资产负债率21.81%,综合毛利率59.48%(同比提升超6个百分点)[1][3] 产品端业务结构 - 心脑血管类产品营收19.63亿元(占比48.6%),毛利率65.54%,三大核心品种在公立医疗市场合计份额超18.13%[2] - 拥有17个专利中药,11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5个纳入基药目录,覆盖八大疾病领域[2] - 化生药业务中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申报NDA,XY0206片、XY03-EA片等创新药研发稳步推进[2] 理论端竞争优势 - 络病理论体系支撑专利中药研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AMA》《Nature Medicine》等顶刊[4] - 建立四级络病学会组织体系,覆盖130余个省市级专业委员会及数万人专家团队[4] - 产品进入10万余家医疗终端和30万余家药店终端,并通过循证研究强化临床价值[5] 研发端创新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99亿元(占营收9.87%),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重点实验室[6] - 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及省部级奖励20余项[8] - 持有有效专利870项(发明专利511项),构建系统性药物集成创新技术体系[8] 健康产业布局 - 以"通络、养精、动形、静神"理念构建"医、药、健、养"一体化生态[3] - 聚焦血脂血糖调节、安神助眠等细分市场,覆盖职场精英及银发人群需求[3]
透视中医药的新质生产力,同仁堂科技(01666.HK)“三重共振”下的价值新机遇
格隆汇· 2025-08-27 01:14
行业表现与背景 - 医药板块整体表现喜人 创新药板块走势持续强劲 科技创新引发中国资产重估是关键催化剂 [1] - 中医药板块今年表现不错但大幅逊色于创新药板块 牛市环境下"追落后"可能成为资金青睐方向 [1] - 中医药行业并非与科技绝缘 创新发展展现出科技底色 同仁堂科技兼具政策确定性、消费刚需属性及科技赋能潜力 [1]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4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4.8亿元 归母净利润3.4亿元 [2] - 围绕提质增效战略取得具象化成果 铸就业绩韧性扎实基本盘 [2] - 优化生产流程统筹产能规划 提升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产品供应稳定 严守质量底线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2] - 推动精益运营激活产品价值 以提升盈利能力为核心目标 深化品种规划、渠道梳理和宣传推广 [2] - 对六大系列产品定制差异化营销策略 包括大品种、中线品种、御药品种、国药精品、阿胶、儿药 强化市场铺货与推广力度提升市场占有率 [2] - 优化经销商层级提升运营效率 积极推进终端建设增强客户黏性 [2] 品牌优势与产品实力 - 同仁堂品牌始创于1669年 拥有350余年历史 是中医药行业标志性品牌 国内外具有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4] - 产品矩阵丰富 在多个细分市场占据领导地位 带来稳定收入和利润预期 [4] - 牛市环境下市场挖掘核心资产 公司独特标签将得到重视 [4]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通过智能化生产和研发创新投入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5] - 持续深耕产品科研领域 聚焦大品种开展临床研究推进新药研发 [5] - 在中药创新药芪参颗粒研发中应用关键技术 推动中药饮片炮制及质量评价科学化、标准化 [5] - 积极开展经典名方研发 为产品生产制造和市场推广提供科研支持 [5] - 创新药研发投入带来长期市场竞争力 心脑血管和补益领域创新药有望成为重要收入增长点 [6] 政策支持与发展机遇 - 国家近年印发多项重要文件支持中医药行业发展 包括《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 [7] - 政策支持中医药走向国际市场 头部企业海外推广和销售有望得到更多政策助力 [7] - 中医药行业正加速从传统经验型向科技引领型转变 有望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代表 迈进高质量发展黄金阶段 [8] - 公司凭借提质增效战略深化、科技赋能持续推进及政策支持下市场拓展 有望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8]
佛慈制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9亿元 持续优化营销架构与市场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13: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9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0.46万元 [1] 公司概况 - 西北地区中医药行业骨干企业 集药材种植与加工、天然药物与保健品研发、中药现代剂型及保健食品生产销售于一体 [1] - 佛慈品牌创建于1929年 为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 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1] - 产品远销32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认证数量、海外注册数和品种数居行业前列 连续多年位列中国中成药出口十强企业 [1] 产品与资质 - 拥有药品批准文号467个 包括10个全国独家产品如参茸固本还少丸、定眩丸、竹叶椒片等 [1] - 常年生产110多种产品 215个品规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1] - 独家品种舒肝消积丸和特色产品济生橘核丸进入医保目录乙类范围 [1] 经营策略 - 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 通过深挖市场潜力、强化成本管控、提高运营效率、完善内控管理推动经营管理指标稳定向好 [1] - 优化营销架构与市场布局 加强渠道开发与管理以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 [2] - 巩固西北存量市场 加大对华南、华东、华北、西南及海外市场的开发覆盖 [2] - 系统梳理不同渠道及重点客户 制定差异化产品销售政策 [2] - 借助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销售结合 [2] 研发进展 - 持续推进3项古代经典名方3.1类新药研发 其中1项已完成中试研究并启动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2] - 其余2个品种完成实验室工艺研究 正推进参数确认工作 [2] - 在国际注册、医院制剂研发等方面持续发力 助力产品出海与技术服务能力提升 [2] - 推动复方黄芪健脾口服液等大品种二次开发 加快中医药与大健康消费融合 布局功能性产品研发 [2]
从“千年药乡”到“中国药都”——定西中医药产业链跃升之路
新华财经· 2025-08-26 07:55
核心观点 - 新华指数研究院发布《新华·中国(定西)中药材指数运行报告(2025年)》 全面呈现定西中医药产业链发展状况 凸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品牌影响力指数大幅提升 创新驱动企业扩能升级 [1][3][4][5] 产业规模与基础优势 - 2024年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突破500亿元 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140多万吨 年交易量144万吨 交易额286亿元 [3] - 气候优势与政策支持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海拔适宜 光照充分 气候温凉 雨水合节 中药材有效成分普遍高于药典标准 品质受市场高度认可 [3] - 定西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出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等政策文件 明确中医药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方向 [3] 企业创新与加工升级 - 中医药规上企业数量达70家 较2020年上涨141.4% 加工销售水平显著提升 [4] -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从传统粗加工向精制饮片 浸膏提取 挥发油萃取等精深化加工领域转变 推动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4] - 26户企业年产值超过亿元 包括陇西一方制药 甘肃九州天润中药产业有限公司等领军企业 [4] 品牌影响力与多元化发展 - 2025年第二季度品牌影响力总指数报167点 同比上涨67.0% 涵盖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公信度两项指标 [5] - 注册310件中药材商标 含5件中国驰名商标 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连续举办五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 签约144个项目 引资299亿元 [5] - 3家中国企业500强和7家中国中药100强企业落户定西 全产业链聚势效应凸显 [5] - 发展"健康+"产业 研制120多个品种健康产品 包括保健食品 药膳 药妆 康养饮料 开发中医药文旅产业 设置康养"一条街""中医夜市集市"等新经济增长点 [5] 电商与市场体系构建 - 电商平台为中药材销售注入新动力 陇西 岷县 渭源等地加速构建电商数据港 整合仓储 物流 检测 供应链管理等功能 集聚中药材网店2000余户 [4] - 构建标准化种植体系 精深化加工体系 专业化市场体系 一体化服务体系和国际化发展体系 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3]
“带薪健康2小时” 同仁堂明星产品走进“去哪儿”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6 05:2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带薪健康2小时"主题活动将中医药产品与职场健康场景深度结合 提供精准健康解决方案并建立品牌与年轻群体的情感连接 [1][2][13] 产品与场景匹配策略 - 京制牛黄解毒片针对火锅聚餐后的上火长痘问题 [5] - 藿香正气水解决夏日通勤导致的暑天不适 [5] - 仁丹缓解午后犯困头晕脑胀以提升工作效率 [5] - 生脉饮应对会议高频输出后的气短乏力 [5] - 加味逍遥丸帮助缓解KPI压力和跨部门沟通引发的烦躁易怒 [5] - 六味地黄丸改善长期伏案导致的腰膝酸软和精力不济 [5][11] - 北京同仁堂阿胶针对熬夜加班后的气色差和心烦失眠 [5] 活动设计特点 - 结合中医专家一对一辨证咨询 针对久坐疲劳和压力性失眠等亚健康问题 [9][11] - 通过场景化问答互动和定制周边奖品提升健康知识传播趣味性 [11] - 产品展示区和义诊区吸引大量员工参与咨询和排队 [13] 品牌战略意义 - 活动实现从临时救急到日常储备的健康产品覆盖 促进线下复购转化 [7] - 让百年中医药"治未病"智慧融入现代职场日常 [1][7] - 在与年轻群体互动中展现"更懂年轻人"的品牌形象 [13] - 通过科技赋能传统和关怀连接需求持续焕发品牌活力 [13]
闫凯境博士:以还原健康开启生命科学新纪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03:36
核心观点 - 天士力通过生命科技创新推动健康产业变革 聚焦还原健康理论和细胞治疗技术 助力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1][2][8]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全球预期寿命从2000年66.8岁增至2019年73.1岁 但健康预期寿命仅从58.1岁升至63.5岁 晚年疾病负担加剧 [4] -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性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成为主要健康威胁 冲击全球医保体系 [4] - 国家战略明确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构建以人为本的健康体系成为迫切需求 [4] 技术突破与理论创新 - 天士力提出"还原健康"理论体系 核心是通过畅通微循环网络恢复细胞根系环境 激活成体干细胞实现功能修复 [4][6] - 间充质基质细胞(MSCs)被证实非干细胞 而是特异性表达调控外泌功能基因的细胞 固化血管重建微循环 [6] - 2025年通过单细胞测序与AI算法建立3P质控体系(属性、纯度、效力) 实现细胞治疗标准化 [6] - 日本再生医学会2025年6月正式将间充质干细胞重新定义为间充质基质细胞 [6][7] 产品与解决方案 - 开发语言分子双模态中医药大模型"数智本草" 与华为云联合赋能中药研发和中医诊疗 [7] - 通过AI问诊采集舌诊、切脉、面诊数据 实现体质辨识与智能开方 提供个性化健康方案 [7] - 推进细胞治疗与中医药大模型结合 实现精准诊断和动态量化跟踪修复效果 [7][8] 战略方向 - 深度融合中医药与人工智能 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方案 [7][8] -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目标实现120岁健康长寿愿景 支撑积极老龄化社会构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