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

搜索文档
9月5日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份额减少800.00万份,最新份额22.55亿份,最新规模35.3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01:11
基金表现 - 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9月5日上涨1.16% [1] - 当日成交额达1.19亿元 [1] - 近一个月回报率为-0.06% [1] - 自2024年2月7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达56.77% [1] 份额变动 - 当日份额减少800.00万份 [1] - 最新份额规模为22.55亿份 [1] - 近20个交易日份额累计增加8700.00万份 [1] 资产规模 - 最新资产净值计算值为35.36亿元 [1] 基金基本信息 - 业绩比较基准为经估值汇率调整后的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 [1] - 基金管理人为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鲁亚运 [1]
快来一起抄作业!平安和中国人寿中期业绩发布会透露2个投资重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1:15
险资投资策略 - 中国平安下半年将适度加大权益配置 重点布局新质生产力成长板块和高分红价值股 [1] - 中国人寿对A股投资保持乐观 认为A股估值总体合理且市场底部夯实 [2] - 险资采用哑铃策略平衡风险与收益 一端配置成长板块(如人工智能/创新药)一端配置高分红资产 [1] 市场配置方向 - A股和港股市场均受到险资青睐 哑铃策略成为重要配置逻辑 [1] - 港股投资机会受关注 中国人寿获批QDII额度将重点配置港股新经济和高股息板块 [2] - 具体配置工具包括A股红利低波ETF(159547)、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及恒生科技指数ETF [1] 资金动向 - 长期资金配置逻辑通过保险资金投资动向显现 部分投资者可能效仿险资策略 [1] - 险资投资策略体现风险偏好与收益目标的动态平衡 通过红利资产打底结合成长板块配置 [1]
保险公司为何会举牌另一家保险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8-19 05:38
核心观点 - 中国平安近期举牌中国太保H股 主要基于财务投资逻辑 核心动因是高股息配置价值和行业基本面改善预期 [1][2] - 保险行业短期受预定利率下调催化 激活渠道销售动能 中长期受益于利率回升和权益市场回暖 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3][4] 投资动向分析 - 中国平安以每股32.0655港元均价买入中国太保H股174万股 总持股达1.4亿股 占港股流通股比例5.04% 触及举牌线 [1] - 2025年以来平安人寿已8次举牌H股银行 涉及邮储银行(3次)、招商银行(3次)和农业银行(2次) 平均每月1次举牌操作 [1][2] 财务投资逻辑 - 举牌标的具备高股息属性 中国太保H股近12个月股息率达3.28% 显著高于长债收益水平 [2] - 投资策略聚焦H股银行及保险板块 核心逻辑是银保渠道改善带来的基本面提振 [2] 行业短期催化 - 人身险行业预定利率将于8月31日下调:普通型产品降50bp至2.0% 分红险降25bp至1.75% 万能险降50bp至1.0% [3] - 预定利率调整触发"炒停售"现象 保险销售渠道近期冲量动力显著增强 [3] 中长期估值支撑 - 固收资产收益预期改善: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84%低点回升至1.98% 利差损风险持续收窄 [4] - 权益资产收益提升:新会计准则下股市回暖显著增强险企三季度盈利预期 [4] - 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预期有望持续利好寿险股估值提升 [4]
南向资金再破200亿大关!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迎配置价值新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03:05
南向资金流动 - 8月5日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234 26亿港元 继7月25日后再破200亿大关 [1] - 南向资金流动受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影响 劳动力市场降温迹象明显 [1]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国失业率回升至4 2% 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 消费者支出创疫情以来新低 为9月降息铺平道路 [1] - 港交所IPO机制优化 建簿配售最低比例下调至40% 提升新股发行效率 [1] - 财政部8月8日恢复征收国债利息收入增值税 影响债市配置 利好红利股等类债券股 [1] 港股市场展望 - 港股短期或进入整固期 整固后有望再战高位 支持因素包括关税冲突缓解 中美关系改善 美国降息周期重启 中国经济筑底回升 [1] - 港股估值低于环球主要市场 盈利前景逐步改善 预期资金持续流入 尤其是北上资金 [1] 长期投资策略 - 利率下行环境下 稳定高额股息收入有助于险资长期稳健运作 匹配保险业务需求 [2] - 个人投资者可考虑指数投资工具 如港股通金融ETF 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分散风险 [2]
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预期增强,此类标的被看好
搜狐财经· 2025-08-04 04:24
香港交易所交易机制调整 - 香港交易所正式实施最低上落价位下调措施 旨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并提升交易效率 [1] - 股价10港元至20港元股票的最低上落价位由0.02港元调整为0.01港元 股价20港元至50港元股票由0.05港元调整为0.02港元 [1] - 股价位于10至50港元区间的标的可能因流动性改善而受益 [1] 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从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前的40%上升至88% [1] -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辞职增加美联储董事会更早采取降息行动的可能性 [1] - 对美联储降息敏感的港股市场可能因流动性改善预期而受益 [1] 港股市场配置策略 - 港股市场配置看好红利板块 该板块具有高股息率和高股息增长率特征 呈现"类债生息"属性 [2] -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近12个月股息率达5.82% 在震荡市场中波动相对较小 [2] - 成分股叠加央企属性可能为分红提供额外保障 [2]
考核“指挥棒”升级!保险“长钱”入市更顺畅!个人投资者如何“借东风”?
搜狐财经· 2025-07-24 13:55
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机制升级 - 财政部发布通知升级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标准 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实现制度性突破 [1] - 考核指标调整: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三年周期"调整为"当年度+三年周期+五年周期" 权重分别为30% 50% 20% [1] - 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同步调整为多周期指标 权重分配与净资产收益率一致 [1] - 新机制将推动保险公司更注重长期收益 防范短期行为 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对当年评价的影响 [1] 保险资金投资现状与空间 - 截至2024年底 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 实际投资A股比例约11% 距离25%政策上限仍有提升空间 [1] - 长周期考核是提升资金股票投资稳定性和积极性的关键举措 [1] 险资配置策略变化 - 在利率下行环境下 险资正降低预定利率 同时增加对低估值高股息标的的配置 [2] - 稳定高额股息收入有助于险资长期稳健运作 更好匹配赔付需求和资金运用计划 [2] 个人投资者参考建议 - 个人投资者可通过指数投资工具(如港股通金融ETF 港股央企红利ETF)分散风险 实现类似险资的稳定现金流效果 [2]
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成“核心战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05:31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建材、港股钢铁、港股银行、港股非银等板块涨幅居前,带动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上涨超1.2% [1] - 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近200亿人民币,港股流动性改善 [1] - 港股银行、能源板块成为港股估值修复预期升温的最大推手 [1] 南向资金交易风格变化 - 南向资金从一季度以进攻为主的恒生科技切换到防守为主的红利资产 [1] - 市场风险偏好降低与无风险利率下行驱动南向资金增配高确定性红利资产 [1] 政策与资产配置 -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扩大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引导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1] - 中长期资金倾向于配置具有稳定分红特征的低波动资产 [1] - 港股央企红利资产兼具"央企背景"和"高股息"双重属性,受益于央企市值管理政策和高股息回报 [1] 股息率与市场吸引力 - 港股央企红利ETF所跟踪指数的股息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为4.5% [2] - 低估值、高确定性资产吸引资金持续流入,行情延续的核心逻辑未显著破坏 [2]
防御性资产受青睐,港股成全球资本新“避风港”
环球网· 2025-07-03 06:41
美元走势与市场反应 - 美元指数自4月以来下跌超7% 上半年大跌10.8% 创1973年以来最差半年表现 [1][2] -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至7.15附近 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 其他亚洲货币如马来西亚货币 韩币 泰铢等也不同程度上涨 新加坡货币汇率创10年来新高 [2] - 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预计未来十年推动美国财政赤字扩大3.9万亿美元 超过众议院版本3万亿美元的赤字扩张 [2] 港股市场吸引力 - 港股绝对估值处于全球洼地 恒生指数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11倍 预测市净率为1.2倍 预测股息率达3.2% 银行 电信 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普遍超5% [6] - 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上半年规模大增12.5亿元 增幅73% 最新规模超30亿元 [6] - 5月以来香港Hibor一月期利率一度跌至0.52% 隔夜Hibor降至0%附近 创2000年有数据以来历史最低 [5] 资金流向与投资策略 - 市场规避风险倾向明显 防御性资产成为部分资金首选 [1][3] - 花旗集团报告指出美元面临持续不对称风险 整体策略应是"逢高做空美元" [2] - 国际资金可能持续流入港股 类似日本和韩国公司治理改革后资金涌入日韩股市的情况 [5] 政策与市场不确定性 - 7月9日关税重启最后期限临近 市场密切关注美国关税谈判结果 [1][2] - 美国关税谈判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市场警惕重演4月初全球股债汇市场大幅震荡的情况 [3]
7月防御性资产或成首选!机构最新观点
证券时报· 2025-07-03 04:09
全球市场动态 - 市场正密切关注7月9日美国关税谈判结果,谈判预期引发非美货币广泛升值及美元资产减持 [1][5] - 美元指数自4月以来下跌超7%,上半年大跌10.8%,创1973年以来最差半年表现 [2][5] - 亚洲货币集体反弹,离岸人民币升至7.15附近,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马来西亚货币、韩币、泰铢等升至去年10月以来高点,新加坡货币汇率创10年新高 [6] 美元前景 - 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预计未来十年推动财政赤字扩大3.9万亿美元,远超众议院版本的3万亿美元 [7] - 花旗集团报告指出美元面临持续不对称风险,建议"逢高做空美元",因美国经济表现不及全球且全球经济步入"软着陆" [7] - 美元指数当前在96附近徘徊,市场普遍看淡美元前景 [6][7] 港股市场机遇 - 港股绝对估值处于全球洼地,恒生指数2025年预测市盈率11倍,市净率1.2倍,股息率3.2%,银行、电信、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普遍超5% [12] - 5月以来香港Hibor利率快速下降,一月期利率跌至0.52%,隔夜Hibor降至0%附近,创2000年以来最低 [11] - 港股央企红利ETF规模上半年大增12.5亿元,增幅73%,最新规模超30亿元,显示资金持续流入 [12] 资金流向与避险选择 - 防御性资产成为资金首选,港股因对美联储政策、地缘政治、汇率波动敏感,成为避险资金新避风港 [10][11] - 莲华资本CIO洪灏认为美元将进入数年贬值周期,港股将替代美元资产成为新"安全资产",类似日韩公司治理改革后资金涌入 [11] - 全球资本正进行再平衡配置,港股低估值蓝筹重估已在进行中 [3][12]
7月防御性资产或成首选!机构最新观点
券商中国· 2025-07-02 23:19
全球市场动态 - 市场密切关注7月9日美国关税谈判结果 该谈判将影响7月行情定价 [1][3] - 美元指数自4月以来下跌超7% 亚洲货币集体反弹至去年10月以来新高 [2][3] - 2023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大跌10.8% 创1973年以来最差半年表现 [3] 美元走势分析 - 花旗集团报告指出美元面临持续不对称风险 建议"逢高做空美元"策略 [4] - 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 预计未来十年财政赤字扩大3.9万亿美元 远超众议院版本的3万亿美元 [3] - 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至7.15 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 马来西亚/韩元/泰铢等亚洲货币同步走强 [3] 港股市场机遇 - 港股因绝对估值处于全球洼地 正成为跨国资本再平衡配置的主要选项 [8] - 恒生指数2025年预测市盈率11倍 市净率1.2倍 股息率达3.2% 银行/电信/公用事业板块股息率普遍超5% [8] - 港股央企红利ETF规模上半年增长73% 新增12.5亿元 总规模突破30亿元 [8] 资金流动趋势 - 香港Hibor利率创历史新低 一月期利率跌至0.52% 隔夜利率接近0% [7] - 莲华资本指出港股将取代黄金成为新避风港 预计国际资金将持续流入 [7] - 南向资金和全球资本涌入推动港股低估值蓝筹重估 公司治理改革提升外资吸引力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