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

搜索文档
港股新消费概念走强,机构称当前或已来到港股大众消费品补涨窗口,聚焦港股消费ETF(513230)布局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2:37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22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恒指涨0.4% 国指涨0.56% 恒生科技指数涨0.99% [1] - 新消费概念走强 名创优品绩后涨超13% 小米集团 古茗 蜜雪集团等个股跟涨 [1] - 港股消费ETF早盘震荡攀升现涨近1% [1] 机构观点与配置策略 - 浙商国际对中短期港股市场保持谨慎乐观 看好汽车 新消费 创新药 科技等行业 [1] - 申万宏源证券继续看好港股为潜在牛市领涨市场 认为已进入大众消费品补涨窗口 [1] - 中期维度继续看好港股科技 创新药和新消费龙头 [1] 港股消费ETF投资价值 - 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打包互联网电商龙头与新消费企业 [1] - 成分股覆盖泡泡玛特 老铺黄金 蜜雪集团 名创优品等新消费龙头 [1] - 包含腾讯 快手 阿里巴巴 小米等互联网电商龙头 兼具科技与消费属性 [1]
名创优品、快手等发布半年业绩报告,新消费概念普涨,港股消费ETF(513230)早盘走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1:56
市场表现 -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跌 中概指数逆势上涨1.35% [1]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恒指涨0.4% 国指涨0.56% 恒生科技指数涨0.99% [1] - 大型科技股普遍上涨 新能源汽车股受隔夜美股带动走高 苹果概念股与新消费概念股普遍上涨 [1] - 港股消费ETF(513230)早盘高开后持续攀升 现涨近1% [1] 名创优品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达49.7亿元 同比增长23.1% [1] - 季度毛利率44.3% 较去年同期上升40个基点 [1] - 经调整净利润6.9亿元 同比增长10.6% 经调整净利率13.9% [1] 快手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350亿元 同比增长13.1% [2] - 经调整利润净额56亿元 同比增长20.1% 经调整净利润率达16.0% 创单季历史新高 [2] - 平均日活跃用户达4.09亿 同比增长并创历史新高 [2] - 宣派上市以来首次特别股息每股0.46港元 合计约20亿港元 [2] 港股消费ETF配置 - 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打包互联网电商龙头与新消费企业 [2] - 成分股覆盖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名创优品等新消费龙头 以及腾讯、快手、阿里巴巴、小米等互联网电商龙头 [2] - 兼具科技与消费双重属性 [2]
港股早参丨泡泡玛特总市值再创历史新高,港交所陈翊庭:与市场探讨结算周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2:3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17%至25165.94点 国企指数上涨0.08%至9013.27点 恒生科技指数微跌0.01%至5541.27点 [1] - 光伏太阳能股走强 新消费概念午后拉升 泡泡玛特股价大涨12.54%至316港元 总市值达4244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1] - 科网股涨跌不一 快手下跌近3% 阿里巴巴下跌超0.5% 中芯国际上涨近3.5% [1] 资金流动情况 - 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146.82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9441.99亿港元 超去年全年总额 [2] - 港股沽空规模达303.6亿港元 涉及637只个股 小米集团(20.84亿港元)/腾讯控股(16.12亿港元)/泡泡玛特(11.1亿港元)沽空金额居前三 [3] 企业业绩表现 - 百度第二季度总营收327亿元同比下降4% 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33% 调整后净利润48亿元同比下降35% [3] - AI新业务收入100亿元 实现34%同比增长 [3] 国际市场联动 - 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道指涨0.04% 标普500跌0.24% 纳指跌0.67%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1.07% [2] - 恒生指数ADR收报25135.31点 较香港收市下跌30.63点或0.12% [2] 政策与市场机制 - 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显示多数官员支持暂不降息 两名理事投反对票 系1993年来首次出现两票反对 [3] - 港交所研究交易时间延长议题 参考纳斯达克拟实施的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强调需待系统升级与监管配套完善 [3] 机构策略观点 - 港股中报盈利向好 业绩预喜率创三年新高 新经济板块盈利改善先于A股 [4] - 配置建议聚焦创新药(流动性宽松+BD数据向好)/互联网(外卖大战拐点)/新消费(宏观经济与盈利拐点)差异化方向 [4] - 港股阶段性流动性收紧现象告一段落 [4] 板块投资机会 - 港股消费ETF(513230)覆盖电商与新消费稀缺赛道 港股科技ETF(513180)囊括核心AI资产与科技龙头 [6] - 硬科技与新消费形成共振效应 成为港股市场新焦点 [6]
港股收评:恒指跌0.24%,科技股普跌,苹果概念股走弱,基建医药强势
格隆汇· 2025-08-21 08:29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恒生指数下跌0.24% 国企指数下跌0.43% 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77% 午后一度跌至1.3%[1] - 午后市场情绪显弱势[1] 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多数表现低迷 美团下跌3% 百度下跌2.58% 小米下跌超2% 阿里巴巴下跌1.5% 京东下跌超1%[1] - 腾讯勉强翻红 网易上涨1%[1] 行业板块表现 - 苹果概念股跌幅明显 瑞声科技绩后大跌超13% 舜宇光学跌超3.5% 鸿腾精密跌超3.5%[1] - 锂电池股 新消费概念股 汽车股 黄金股 铜业股等有色金属齐跌[1] - 新消费老铺黄金跌近4% 奈雪的茶 茶百道 蜜雪集团等饮料股纷纷走低[1] - 医药类股全线拉升 互联网医疗股涨幅较大 叮当健康大涨近24%领涨[1] - 基建类股全天强势 中国中车涨超5% 时代电气涨超5%[1] - 影视股 石油股 电信股 家电股 光伏股多数表现活跃[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券商指出为完成全年预算 基建支出需加速[1] - 医药行业再迎利好消息[1]
资讯日报-20250821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8-21 03:26
全球主要股指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25165.94点,日跌0.41%,年初至今涨25.57%[3] - 标普500指数收报6395.78点,日跌0.24%,年初至今涨8.28%[3] - 日经225指数收报42888.55点,日跌1.5%,周跌1.13%[3][10] 港股板块动态 - 光伏板块大涨,福耀玻璃涨超15%,信义能源涨超3%[9] - 新消费概念走强,泡泡玛特涨12%,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204.4%[9] - 半导体板块上扬,中芯国际涨超3%,华虹半导体涨超2%[9] 美股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普跌,苹果跌1.97%,亚马逊跌1.84%,特斯拉跌1.64%[12] - 英特尔大跌6.99%,因折价股权注入谈判[1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微涨0.33%[12] 宏观经济事件 - 日本7月对美出口同比降10.4%,创2020年来最大跌幅[12] -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多数官员更担忧通胀风险[12] - 印尼央行意外降息25个基点至5%[12] 企业业绩亮点 - 泡泡玛特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362.8%[9] - 百度Q2营收327亿元同比降4%,AI新业务收入首超100亿元同比增34%[14] - 恒瑞医药上半年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29.67%[14] 行业与政策动向 - 中国手机出货量6月同比下降9.3%,5G手机占比81.6%[14] - 谷歌发布Pixel 10系列,深度整合Gemini AI助手[14] - 中国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加强地方债务管理[14]
摩根士丹利重磅策略:南向通成港股 “定海神针“ 周六福(06168)、云知声(09678)等或迎先机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2:49
南向通资金影响力 - 南向资金已成为港股核心动力 每日净流入占港交所主板成交额超三分之一 持仓占港股自由流通市值近15% 较2024年前增长超30% [2] - 2025年以来南向累计净流入达140亿美元 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 日均流入同比激增84.6% [2] - 定价权持续提升 影响因港股互联网和新消费领域独特机会及长期政策支持而深化 [1][2] 纳入前股价表现规律 - 纳入前30天平均上涨3.7% 跑赢恒生指数5.2% 跑赢所属行业5.6% [3] - 纳入前15天平均上涨1.6% 跑赢恒生指数2.4% 59.7%股票跑赢所属行业 [3] - 2025年2月纳入的27只股票中26只上涨 63%跑赢大市 平均绝对收益41% 相对恒指收益19% [3] 摩根士丹利选股模型 - MSSBT模型过去4次半年度纳入周期平均命中率达85% 其中2024年8月周期命中率97% [4] - 模拟组合在纳入前30天实现平均绝对收益10.1% 跑赢恒指7.4% 优于实际纳入股票表现 [4] - 筛选标准包括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资质 市值超50亿港元 剔除高持股集中度及信托基金等类型 [4] 9月纳入候选股特征 - 19只候选股票覆盖7大行业 医疗健康板块6只 工业板块5只 合计占比超50% [5] - 市值前五候选股包括曹操出行(02643) 映恩生物(09606) 南山铝业国际(02610) 正力新能(03677) 云知声(09678) [6] - 消费板块周六福(06168)年内涨幅54.8% 医疗板块Trans Thera Sciences(2617.HK)年内涨幅105.4% [7] 操作策略建议 - 建议纳入前1个月入场布局 贴合资金提前配置节奏 [8] - 采用等权重配置模型筛选股票实现风险分散 [8] - 正式纳入日(9月8日)卖出锁定短期收益 [8]
港股早参丨泡泡玛特总市值再创历史新高,港交所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1:20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17%至25165.94点 国企指数上涨0.08%至9013.27点 恒生科技指数微跌0.01%至5541.27点 [1] - 光伏太阳能股走强 新消费概念午后拉升 泡泡玛特大涨12.54%至316港元 总市值达4244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1] - 科网股涨跌不一 快手跌近3% 阿里巴巴跌超0.5% 中芯国际涨近3.5% [1] 资金流动 - 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146.82亿港元 年内累计净流入9441.99亿港元 超去年全年总额 [2] - 港股沽空总额303.6亿港元 涉及637只个股 小米集团(20.84亿港元)/腾讯控股(16.12亿港元)/泡泡玛特(11.1亿港元)沽空额居前三 [5] 美股及联动影响 - 道指微涨0.04% 标普500跌0.24% 纳指跌0.67%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1.07% [3] - 恒生指数ADR收报25135.31点 较香港收市跌30.63点(0.12%) [3] - 旅行者集团涨超2% 沃尔玛涨逾1%领涨道指 苹果跌近2% 亚马逊跌逾1% [3] 重点企业动态 - 百度第二季度总营收327亿元同比下降4% 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33% 调整后净利润48亿元同比下降35% [4] - 百度AI新业务收入100亿元 同比增长34% [4] - 港交所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参考纳斯达克2026年实施计划 需待系统升级与监管配套完善 [4] 政策与宏观环境 - 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显示多数官员支持暂不降息 通胀风险优先于劳动力市场担忧 [4] - 两名美联储理事投反对票 系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两位有投票权官员反对 [4] 机构策略观点 - 港股中报盈利向好 业绩预喜率创三年新高 新经济板块盈利改善先于A股 [6] - 建议配置创新药(流动性宽松+BD数据向好)/互联网(外卖大战拐点)/新消费(宏观经济盈利拐点) [6] - 汇率承压导致的流动性紧缩现象告一段落 港股或走出阶段性流动性收紧 [6] 板块投资机会 - 港股消费ETF(513230)覆盖电商及新消费稀缺赛道 港股科技ETF(513180)涵盖AI资产及科技龙头 [8]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当日收跌0.13% [1]
美股AI泡沫深夜崩盘,新一轮东升西落来了
36氪· 2025-08-20 10:11
美股做空策略与市场观点 - 投资者全仓做空Palantir和英伟达 Palantir市值4500亿美元 英伟达市值4.5万亿美元 空头仓位分别盈利20%和5% [1] - 认为美股AI泡沫将崩盘 并预期美联储降息将引发美股恐慌性抛压 [1] - 中国资产表现强势 上证指数在隔夜美股崩盘背景下逆势上涨 [1] 港股市场表现与公司业绩 - 泡泡玛特股价涨近9% 上半年收入138.7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4.4% 净利润大增近400% [2][5] - 老铺黄金股价涨近9% 业绩远超市场预期 [2] - 舜宇光学科技业绩远超预期 iPhone 17进入量产阶段 苹果供应链行情持续 [2] - 华虹半导体和中芯国际等芯片股上涨 华为Pura 80全系显示麒麟芯片型号引发市场关注 [2] - 港交所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140.76亿港元 同比增长33% 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 同比增长39% [2] 泡泡玛特业务细节 - 毛绒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276.2% 占总收入44.2% THE MONSTERS系列收入48.1亿元 占比34.7% [5] - 毛利率从64.0%提升至70.3% 受益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 [6] - 销售费用31.9亿元 同比增长135.9% 运输物流费用从1.0亿元增至6.8亿元 增长546.7% [6] - 海外业务收入55.9亿元 占比40.3% 美洲市场收入从1.8亿元飙升至22.6亿元 增长超11倍 [6] - 美洲零售店从10家增至41家 亚太市场零售店从39家增至69家 [6] 半导体行业动态 - Arm Holdings招募亚马逊AI芯片主管Rami Sinno 推进自主研发完整芯片系统 [3] - Arm投资芯片及芯粒研发 扩充芯片设计团队 招募惠普前系统设计主管Nicolas Dube和英特尔/高通背景工程师Steve Halter [3] - Arm架构驱动全球智能手机芯片 数据中心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 成为英伟达和AMD的挑战者 [4] 美股与宏观经济展望 - 高盛认为美股面临衰退与降息的拉锯战 未来两个月为决定性观察期 [7] - 美国就业市场疲软信号明确 经济失速风险累积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可能性很高 [7] - 短期美债收益率有下行空间 2年期与5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可能进一步陡峭化 [7]
破圈·跨海:中国文化出海的新坐标
36氪· 2025-08-20 09:31
文化出海趋势与特征 - 文化出海从个别爆款发展为多赛道、多形态的集体出海,企业对方法论日益成熟 [2] - 全球消费市场转向文化认同、情绪共鸣与可持续体验,Z世代和α世代成为新兴市场主力消费群体 [4] - 成功出海品牌需具备高识别度文化符号、产品与情绪价值绑定能力、灵活的市场本地化迭代能力 [4] 核心出海赛道与资本作用 - 游戏、短剧、新消费成为高度活跃赛道,分别通过在地化叙事、强情绪故事和生活方式体验实现文化渗透 [5] - 资本从"流量出海"转向"价值出海",关注品牌在不同文化土壤的长期生根能力 [5] 战略组合与实施路径 - 文化符号持续塑造:整合产品、故事、社交传播为长线叙事资产 [8] - 渠道与场景动态适配:针对不同地区(如印尼短视频、中东线下零售、欧美KOL)调整分发逻辑 [8] - 数据驱动情绪捕捉:借助AI与大数据实时洞察用户反应,延长内容生命周期 [9] 行业活动与资源整合 - 36氪于9月18日在南宁举办文化出海交流会,主题为"破圈·跨海:中国文化走进全球" [10][12] - 活动覆盖AI出海、短剧创新、IP运营、科技文化消费营销等领域,联合尼尔森提供数据支持 [13][14] - 汇聚游戏、新消费、短剧、资本等领域代表企业及机构,包括枫叶互动、魔量资本、CMC资本等 [15][17][19][24][26][28][29][31][33] 议程焦点与议题方向 - 主题演讲涵盖文化新质生产力在越南传播、AI赋能东盟出海、短剧内容创新、娱乐社交全球化等方向 [34][36] - 圆桌论坛讨论企业从本土走向全球的"破圈"征程,涉及消费品出海机遇与挑战 [36] - 合作伙伴包括腾讯云、Shopify、菜鸟、快手等基础设施与平台服务商 [4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