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础设施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打破多项纪录,或有“失控危险”,德国争议声中通过2026年预算草案
环球时报· 2025-07-30 22:52
预算规模与结构 - 2026年预算草案包含1267亿欧元投资支出 较2025年增长10% 较2024年大幅增长70% [1] - 总借款额度达1743亿欧元 其中核心预算新增贷款899亿欧元 两项专项基金新增债务844亿欧元 [4] - 中期财政规划显示2025-2029年净借款总额将达8510亿欧元 高于此前预估的8470亿欧元 [4] 资金配置方向 - 重点升级基础设施并拨出大量资金用于国防建设 计划到2029年将国防支出占比提升至GDP的3.5% [2][4] - 设立"经济增长助推器"项目 五年总投入183亿欧元 年均约37亿欧元 被批评规模过小 [8] - 气候与转型基金将大幅削减建筑行业气候保护资金投入 同时缩减发展援助支出 [5] 债务与财政状况 - 联邦债务计划增加50%至约2.5万亿欧元 目前仍有1720亿欧元支出缺口待填补 [4] - 截至2024年底德国公共债务达2.5万亿欧元 同比增长2.6% 人均负债3万欧元创历史纪录 [6] - 偿债成本持续上升并被转嫁给纳税人 2024年总借款额为505亿欧元 2026年借款额相比大幅增加 [4][5] 经济背景与政策目标 - 德国是七国集团中过去两年唯一未实现增长的经济体 2024年经济预计陷入停滞 [2] - 政府希望通过创纪录预算促进经济增长和税收增加 摆脱财政保守主义传统 [1][2] - 面临俄乌冲突和美国拟对欧盟征收15%进口关税的双重地缘政治压力 [8] 政策争议与批评 - 反对党批评政府不计后果的支出习惯 认为当前是支出问题而非收入问题 [7] - 被指缺乏激励私人投资的具体改革方案 过度依赖公共投资 [7] - 社会福利体系被警告面临"熔毁"威胁 尤其针对重整军备计划的过度支出 [7]
贾康:从消费联系有效投资的“系统集成”认识
搜狐财经· 2025-07-30 13:34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扩大内需政策需平衡"大力提振消费"与"提高投资效益" 但社会注意力过度聚焦消费而忽视投融资效益问题[1] - 消费与投资需通过"系统集成"思维打通理解 即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收入是就业的函数 就业是有效投资的函数[2][3] - 政府应主导"两重"领域(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有效投资 通过专项债及特别国债资金带动就业和产业链订单 最终实现提振消费与增强经济后劲的目标[4][6][7] 消费与投融资逻辑关系 - 消费作为因变量随收入变化 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需政府干预扩大需求[2] - 收入主要依赖就业支撑 就业又主要依赖有效投资 形成消费-收入-就业-投资的逻辑链条[3] - 政府投资需注重"正外部性" 如青藏铁路虽经济回报不足但具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综合绩效[8] 政府投资方向与机制 - 投资重点为"两重"领域及配套项目 包括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地铁轨道交通网、水系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项目等[4][6] - 资金来源于地方专项债、特别国债及超长期特别国债 可带动钢材、水泥、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6][7] - 投资周期可能持续8年、10年甚至20年 当前为利用充裕生产要素推动历史遗留项目的机遇期[6] 投资有效性体现 - 短期通过项目启动直接提供就业岗位和产业链订单 再现"以工代赈"模式 为经济升温[7] - 中长期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并保障国家安全 如贵州县县通高速后带动数据中心产业发展[9] - 政府投资在企业信心不足时产生"带入效应"而非"挤出效应" 促进非政府投资主体跟进[11] 系统工程实施要求 - 政府投资需系统化组合政策方向、项目规划、资金管理、建设质量及运营维护等环节[11] - 需配套"制度反腐"机制建设 避免短期无效或低效投资 但不应因此否定政府投资必要性[9][11]
深圳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1% 多个主要指标增速较一季度加快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2:47
上半年,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9%。《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从深圳相关部门了解到,这 主要是受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影响,2025年上半年,深圳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5.1%。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之后,深圳上半年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6%,民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6%。此 外,今年上半年深圳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7%,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47.1%,工业投资"两 重""两新"增长幅度逐月加快。 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陈俊杰 7月30日,"深圳统计"微信公众号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深圳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 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1.83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 从数据来看,深圳上半年多个主要指标增速较一季度加快,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上半年,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 1.18万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同比 增长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外贸方面,上半年,深圳市进出口总额2.1 ...
福州市城乡建总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获“A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7-30 05:22
评级结果 - 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获联合资信"AAA"评级 [1] 区域经济环境 - 福州市经济实力增强 经济总量居福建省内第一名 财政自给程度较高 公司外部发展环境良好 [2] - 公司作为福州市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主体 区域地位突出 [2] - 公司持续获得有力的外部支持 [2] 业务经营状况 - 公司业务以片区综合开发与改造、市政代建、工程施工、房地产销售和贸易为主 [2] - 2024年营业总收入明显下降 主要受贸易收入大幅下降影响 [2] - 市政代建和片区综合开发与改造项目投资规模大 可收到财政拨付资金 但资金收支存在期限错配 未来投资压力大 [2] - 工程施工业务主体资质较为齐全 业务持续性较好 [2] - 商品房及保障房项目建设规模及待投资规模均大 未来资金支出压力大 需关注房地产项目去化情况 [2] - 贸易业务规模较大 但利润空间有限 需关注贸易业务回款风险 [2] 财务与资产状况 - 公司资产中以房地产建设成本为主的存货和以市政基础设施代建投入及片区综合改造支出为主的其他非流动资产占比高 [2] - 应收类款项规模较大且部分存在回收风险 [2] - 所有者权益以市政项目建设资金及片区开发成本返还资金所形成的资本公积为主 资金的拨付及冲减处于动态调整中 权益结构稳定性一般 [2] - 债务规模持续增长 整体债务负担适中 短期偿债指标表现较好 [2] 法律风险 - 子公司涉诉金额较大 面临一定的或有风险 [2]
天津市静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获“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7-30 04:30
评级结果 - 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中票获AA+评级 [1] 业务运营 - 公司仍是天津市静海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并负责区域供热业务 业务具备区域专营优势 [2] - 营业总收入主要来自代建和供热业务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回款进度滞后 [2] - 供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业务可持续性强 [2] - 面临较大投资压力 供热工程项目存在资本支出压力 [2] 财务表现 - 资产结构较为均衡但流动性较弱 应收类款项回收期限存在不确定性 [2] - 存货中项目结算和回款受政府财政资金安排影响较大 对资金形成较大占用 [2] - 所有者权益结构稳定性强 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占比高 [2] - 全部债务对债券融资依赖度较高 实际债务负担重 [2] - 财政补贴对利润总额贡献度很高 盈利指标表现较弱 [2] - 短期偿债指标表现较好 长期偿债指标表现一般 [2] 治理与支持 - 公司管理制度未发生重大变化 取消监事会 总经理及副总经理人员变更 [2] - 2024年静海区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同比增长 外部发展环境良好 [2] - 持续获得有力外部支持 [2] 风险因素 - 短期内面临较大的集中偿付压力 [2] - 间接融资渠道有待拓宽 [2] - 面临一定或有负债风险 [2]
一揽子货币政策落地见效
搜狐财经· 2025-07-30 00:27
信贷总量增长 - 截至6月末全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19万亿元 同比增长9.37%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1个百分点 连续6个月居全国前五 [1][2] - 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5896.90亿元 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新增5260.62亿元 占各项贷款增量的89.21% [4][5] - 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3439.96亿元 成为企业贷款增加的主要构成部分 [5]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 制造业贷款余额11116.41亿元 同比增长14.93% 较年初增加1123.26亿元 [2][6]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8604.49亿元 同比增长16.71% 累计服务企业44527户 较上年同期增加5202户 [2][7] - 普惠贷款、养老贷款、数字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4.16%、59.28%和18.19% 均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6]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通过降准释放中长期资金65.96亿元 申请支农支小再贷款新增额度240亿元 下调相关利率0.25个百分点 [3] - 支农支小再贷款限额达1265亿元 为法人金融机构节约利息支出约7000万元 [3]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签订合同金额1448亿元 为1226个项目发放贷款616亿元 [3] 融资成本与金融创新 - 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21% 同比下降39个基点 [5] - 9家银行与21家上市企业签订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24笔 累计发放贷款17.1亿元 [3] - 上半年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达67亿元 [3] 结构性贷款分布 - 基础设施业贷款余额15973.24亿元 同比增长6.48% 较年初增加959.47亿元 [6] - 涉农贷款余额26532.72亿元 同比增长7.96% 较年初增加1924.97亿元 [6] - 住户贷款新增611.98亿元 其中经营性贷款增加509.37亿元 消费性贷款增加102.61亿元 [5] 专项金融计划推进 - "共同成长计划"签约企业超1.4万户 107家金融机构参与 贷款余额超2000亿元 [7] - 商务企业和养老服务机构提出融资需求29.5亿元 涉及120家商务企业和40家养老机构 [3]
“穿透式”审计监督确保政府投资安全高效
齐鲁晚报· 2025-07-30 00:07
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 - 审计机关通过"穿透式"审计监督推动构建全过程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体系 确保政府投资安全高效和项目规范实施 [1] - 2021年至2023年全省实施普通国省道新改建 大中修 路面改造等项目554个 涉及里程6848公里 新改建农村公路2.7万公里 [2] - 发现普通公路项目投资控制不严 "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落实不力 普通公路废旧资源未充分利用等问题 [3] 民生工程审计发现与整改 - 审计发现部分项目为完成资金支出进度采取虚报完成投资额方式向施工企业支付资金 [2] - 部分城市积水点 排涝通道堵点治理效果不佳 项目管道检查井 回填土等建设内容未按图纸规范施工 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 [2] - 审计推动有关部门立行立改 通过加装防坠网 警示杆等措施提高排水井安全防护等级 [2] 政策落实审计与资金监管 - 2025年组织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情况审计 发现部分政策未落实 向不符合要求消费者发放补贴资金等问题 [4] - 审计推动完善政策实施细则 加强联网审查和申报资料审核 促进补贴资金精准安全高效发放至消费者 [4] - 审计督促被审计单位即知即改 推动资金征缴7.98亿元 促进资金拨付10.4亿元 [5]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成效 - 对2个省直部门和2市4县共10名省管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4] - 发现部分地区森林或公益林被非法砍伐破坏 林地使用占补平衡要求落实不到位 [5] - 发现应征未征土地出让金 森林植被恢复费等非税收入问题 推动省 市 县三级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办法38项 [5]
3家川企上榜《财富》世界500强
四川日报· 2025-07-29 22:04
四川企业上榜情况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3家四川企业上榜,按排名依次是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426位)、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454位)、通威集团有限公司(第479位)[1] - 与2024年相比,上榜企业未变化但排名均下降:新希望下降48位,蜀道投资下降18位,通威集团下降12位[1] - 四川企业上榜历程:2021年新希望首次上榜实现零突破,2022年蜀道投资和成都兴城上榜使总数增至3家,2023年通威集团上榜使总数增至4家,2024年成都兴城退出使总数回落至3家[1] 全国上榜情况 - 2025年中国共有130家公司上榜(含台湾地区企业),比去年减少3家,其中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124家,比去年减少4家[2] - 2025年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约4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超三分之一),同比增长1.8%,上榜门槛从321亿美元微增至322亿美元[2] - 上榜公司净利润总和约2.9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4%,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创历史新高[2]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房地产经营情况简报
上海证券报· 2025-07-29 17:34
房地产开工竣工情况 - 2025年第二季度新开工面积28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61.11% [2] - 2025年第二季度竣工备案面积161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52.8% [2] - 2025年上半年新开工面积49.1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47.03% [2] - 2025年上半年竣工备案面积223.9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47.31% [2] 房地产销售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合同销售面积221.7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31.03% [3] - 2025年第二季度合同销售金额217.52亿元 同比增长16.93% [3] - 2025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面积373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25.63% [3] - 2025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338.95亿元 同比增长6.46% [3] 土地储备动态 - 2025年第二季度无新增房地产项目 [4] - 2025年上半年新增3个房地产项目 土地面积11.64万平方米 [4] - 权益土地面积7.77万平方米 计容建筑面积19.98万平方米 [4] - 权益计容建筑面积10.52万平方米 [4] 物业租赁经营 - 截至2025年6月末出租物业面积403.19万平方米 出租率81.97% [5] - 酒店客房数8,258间 入住率40.03% [5] - 2025年上半年租金收入61,797.89万元 酒店经营收入44,367.84万元 [5] 基建业务发展 - 2025年第二季度基建业务新增项目情况未披露具体数据 [9] - 2025年上半年基建业务新增项目情况未披露具体数据 [9] - 公司近期获得基建产业重大项目但未披露具体内容 [12]
绿地控股(600606) - 绿地控股2025年第二季度基建业务经营情况简报
2025-07-29 10:30
2025年4 - 6月新增项目 - 基建业务618个,金额36.02亿元,同比减31.04%[2] - 房屋建设281个,金额19.62亿元,同比减39.08%[2] - 基建工程149个,金额10.48亿元,同比减30.35%[2] - 其他业务188个,金额5.92亿元,同比增18.75%[2] - 境内605个,金额34.38亿元,同比减33.08%[2] - 境外13个,金额1.63亿元,同比增91.58%[2] 2025年1 - 6月新增项目 - 基建业务1160个,金额77.96亿元,同比减18.11%[2] - 境内1138个,金额76.17亿元,同比减18.54%[5] - 境外22个,金额1.80亿元,同比增5.48%[5] - 房屋建设572个,金额43.63亿元,同比减2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