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设计
icon
搜索文档
翱捷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1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98亿元,同比增长14.67%,主要受益于蜂窝基带芯片销量增长超过50%及海外市场拓展 [3][12][16] - 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5亿元,但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亏损收窄至-1.61亿元 [3][4][14] - 研发投入达6.68亿元(含股份支付),同比增长12.35%,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22%,聚焦5G智能手机SoC芯片、4G智能手机SoC芯片及5G RedCap智能终端芯片等15个研发项目 [3][4][2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8.98亿元,同比增长14.67%,主要因蜂窝基带芯片业务收入增长超过30% [3][12][14] - 毛利率压力仍存,综合毛利总额增长但未披露具体比率,亏损主因大额研发投入及资产减值 [3][14][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6亿元,同比改善1.28亿元净流出,因销售商品及劳务收到现金增加 [3][4] - 总资产66.3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5.72亿元,下降1.93% [3] 业务分项 - 蜂窝基带芯片业务收入占比超过85%,4G Cat.1主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50%,第二季度环比增长超过40% [12][14][16] - 4G Cat.4主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约35%,应用于车载网联、MBB等场景,已进入奇瑞、广汽等供应链 [12][17] - 芯片定制及IP授权业务收入1.44亿元,同比下降1.43亿元,因前期资源倾斜及收入确认周期影响,但在手订单充足 [12][22][23] - 5G RedCap芯片平台ASR3901及ASR8603已推出,分别面向可穿戴设备及轻量化智能终端,处于客户导入或量产阶段 [18][19][20] 研发与技术 - 研发费用6.68亿元,同比增长12.35%,资本化比例为0% [3][4][25] - 累计拥有有效授权发明专利170件、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52件、软件著作权17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49件 [25][26][29] - 核心技术包括多网络制式芯片设计、基带射频一体化集成、超大规模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等,覆盖2G-5G全制式 [9][10][29] - 重点研发项目包括5G Advanced、片上集成无源器件(IPD)技术、高精度导航定位等前沿领域 [25][26][33] 市场与客户 - 国内Cat.1 bis市场份额接近50%,与移远通信、日海智能、中移物联等模组厂商合作 [11][12] - 海外市场拓展显著,在印度支付音响市场(如PayTM、BharatPe)份额达100% [12][16] - 进入奇瑞、长安、广汽等车载供应链,Cat.4芯片模组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出口欧洲 [12][17] - 智能手机芯片客户包括中兴、TCL、TP-Link等,4G八核芯片已量产,6nm 5G芯片预计2025年下半年流片 [12][20][21] 行业与竞争 -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2024年销售收入6619.5亿元,同比增长21%,设计环节占比提升至48.7% [5][6] - 行业技术壁垒高,具备蜂窝基带芯片设计能力的企业全球仅少数,公司为国内极少数覆盖2G-5G全制式的企业 [8][9][29] - 竞争来自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等企业,但公司通过高性价比、本地化服务及技术迭代保持竞争力 [1][11][12] 战略与展望 - 产品线覆盖蜂窝与非蜂窝物联网芯片,并拓展至芯片定制、IP授权业务,增强抗风险能力 [12][22][30] - 布局端侧AI、低空经济、5G定位等新兴领域,与运营商合作推动技术标准制定 [24][25][26] - 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提升团队稳定性,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超额完成激励目标 [26][27] - 未来聚焦5G与AI融合场景,包括智能终端、物联网、智慧城市等多元化应用 [24][25][29]
复旦微电(688385.SH)上半年净利润为1.94亿元,同比下降44.38%
格隆汇APP· 2025-08-27 14:52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9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2.49% [1] - 综合毛利率为56.80% 同比增加0.31个百分点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亿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44.38%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2亿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40.96% [1] 业务运营 - 各产品线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积极拓展新产品和新市场 [1] - 除非挥发存储器外 集成电路设计板块各产品线均取得增长 [1] - 营业收入有所提升 [1] 利润下降原因 -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额及政府补助专项验收减少导致其他收益下降 [1] - 存货中部分产品需求下降及库龄变长导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 [1]
英集芯(688209.SH)上半年净利润5192.14万元,同比增长32.96%
格隆汇APP· 2025-08-27 14:52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同比增长13.42% [1] - 归母净利润5192.14万元,同比增长32.96%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4253.54万元,同比增长22.04% [1]
上海复旦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约为1.94亿元 同比减少约44.38%
智通财经· 2025-08-27 13:18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人民币18.39亿元 同比增长2.49% [1] - 综合毛利率56.80% 同比提升0.31个百分点 [1] -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1.94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44.3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人民币1.82亿元 同比下降40.96% [1]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人民币1.86亿元 同比增长45.94% [2] - 现金流改善主要因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增加 [2] 资产状况 - 总资产规模达人民币93.03亿元 较期初增长2.90% [1] - 归母净资产人民币60.34亿元 较期初增长2.37% [1] 业务运营 - 集成电路设计板块除非挥发性存储器外各产品线均实现增长 [1] - 通过拓展新产品和新市场巩固市场份额 [1] - 行业市场竞争持续激烈 [1] 利润影响因素 - 其他收益下降因增值税加计抵减额及政府补助专项验收减少 [1] - 存货跌价准备增加因部分产品需求下降及库龄变长 [1]
上海复旦(01385.HK)中期归母净利润约1.94亿元 同比减少约44.38%
格隆汇· 2025-08-27 13: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3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9% [1] - 综合毛利率56.80% 同比提升0.31个百分点 [1] - 归母净利润1.94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下降44.3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82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40.96% [1] 业务运营 - 非挥发性存储器产品线外 集成电路设计板块所有产品线均实现增长 [1] - 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积极拓展新产品和新市场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1] - 营业收入提升主要得益于集成电路设计板块产品线的增长 [1] 利润下降原因 - 其他收益下降因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额及政府补助专项验收减少 [1] - 存货跌价准备增加因部分产品需求下降及库龄变长 [1]
龙芯中科: 龙芯中科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2:0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4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0%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4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 [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9.32%,金额为2.662亿元人民币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28亿元人民币 [4] - 毛利率为42.44%,较上年同期增加12.77个百分点 [5] 业务板块分析 - 工控类芯片营业收入为8,722.9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09% [4][19] - 信息化类芯片营业收入为11,467.7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1% [4][20] - 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5.93% [4] - 工控类芯片毛利率为65.45%,信息化类芯片毛利率为23.95% [5] 产品与技术发展 - 成功研制2K3000/3B6000M通用SoC芯片(主频2.2-2.5GHz)和2P0300打印机主控芯片 [9][13] - 推出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3C6000系列(16-64核,主频2.0-2.2GHz) [15][16] - 自主研发LA664、LA464等处理器核和LG200 GPGPU核 [29][30] - 累计获得专利820项,其中发明专利643项 [37]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国内唯一基于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构建独立生态的CPU企业 [21][26] - 形成自主CPU IP核、GPGPU IP核和安全IP核等上百种核心技术 [23][24] - 与上万家厂商合作,下游开发人员达数十万人 [27] - 研发人员占比68.04%,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49.46% [40] 生态建设与软件支持 - LoongArch架构获得Linux内核、GCC、LLVM等主流开源社区原生支持 [24][37] - 开发完成与X86/ARM并列的Linux基础软件体系和二进制翻译系统 [18][24] - 支持Alpine、龙蜥、欧拉等操作系统社区发布龙架构版本 [37][38] 市场拓展与应用领域 - 在电子政务市场中标数量和占比大幅提升 [20] - 工控领域拓展至网络安全、能源、交通等行业 [9][19] - 开放市场取得突破,获得头部嵌入式解决方案企业认可 [19] - 产品应用于智能家居、打印机、水表、电机控制等场景 [10][11][12]
复旦微电: 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
证券之星· 2025-08-27 12: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39亿元,同比增长2.49%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亿元,同比下降44.38% [3] - 综合毛利率56.80%,同比提升0.31个百分点 [3] - 研发投入5.3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8.99% [3][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6亿元,同比增长45.94% [3] 产品线业务表现 - 安全与识别芯片收入约3.93亿元,RFID与传感芯片增长良好,NFC标签芯片新增市场份额领先 [6][7] - 非挥发存储器收入约4.40亿元,EEPROM在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出货量大幅提升,SLC NAND受价格竞争影响收入下滑 [7][8] - 智能电表芯片收入约2.48亿元,车规MCU在车身控制领域积累行业口碑 [9] - FPGA芯片收入约6.81亿元,28nm制程亿门级产品为主力,应用于通信/工业/高可靠领域 [9][10] - 智能电器芯片受新国标延期及竞争加剧影响下降明显 [10] 研发与技术进展 - 拥有境内外发明专利226项,软件著作权352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87项 [17] - 安全芯片推出第二代PUF安全标签芯片及第三代超高频RFID标签芯片UF52A [12] - EEPROM完成60余种车规Grade1产品量产,DDR5 SPD5 Hub实现量产 [13][14] - NOR Flash低压高速系列覆盖16Mbit-1Gbit容量,首款车规产品完成考核 [14] - 基于2Xnm工艺的SLC NAND产品进入量产阶段 [15] - 完成12寸40nm/55nm/90nm嵌入式闪存工艺平台开发 [16] - RF-FPGA新品完成验证并启动量产,RFSoC产品处于研发阶段 [17]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增长11.2%至6970亿美元,中国半导体产量2394.7亿块同比增长8.7% [4] - 消费电子市场增长带动部分产品线需求,高可靠领域需求向好 [5] - 存储芯片及智能卡产品面临需求不振和产能过剩压力 [5] - 为保障供应链安全进行战略性备货,期末存货账面价值30.89亿元占流动资产45.75% [23]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93.03亿元较期初增长2.90%,净资产60.34亿元增长2.37% [3] - 应收账款17.43亿元同比增长16.70%,主要因高可靠客户回款周期较长 [25][26] - 短期借款8.66亿元减少19.25%,长期借款4.04亿元增长68.25% [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1.19亿元,较期初下降15.13% [26]
峰岹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2:04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3.75亿元,同比增长32.84%,主要由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拓展智能小家电、白色家电、工业及汽车应用市场 [4][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下降4.51%,主要由于2024年11月实施股权激励导致股份支付费用增加3,196.57万元;剔除该影响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8.69% [4][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亿元,同比增长7.32%,主要由于销售规模扩大及回款增加 [4][30] - 研发费用为7,070.97万元,同比增长75.92%,主要由于研发人员增加、股权激励费用及测试投入增长 [4][22] 业务结构与应用领域 - 产品包括电机主控芯片MCU/ASIC、电机驱动芯片HVIC、功率器件MOSFET及智能功率模块IPM,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动工具、运动出行、工业与汽车等领域 [6][12] - 智能小家电、电动工具及运动出行领域贡献53.93%的销售收入,白色家电领域占比上升至20.89% [13] - 车规级芯片通过AEC-Q100认证和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收入占比达10.12%,增速显著 [14] - 工业领域收入占比为14.27%,主要受益于数据中心算力需求带动的服务器散热需求增长 [14] 技术研发与创新 - 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机控制处理器内核ME,替代ARM架构,实现算法硬件化及高集成度设计 [6][18] - 核心技术覆盖芯片设计、电机驱动架构算法及电机技术三领域,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取得境内外专利127项(含发明专利74项) [15][21] - 研发投入占比营业收入18.85%,新增51项发明专利申请,重点布局工业伺服、车规芯片及传感器产品 [15][22] - 研发团队196人,占员工总数72.32%,硕博学历占比41.84%,薪酬支出同比增长22.92% [23] 战略发展与资本市场 - 完成H股发行并于2025年7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号:1304),行使超额配售权后总发行2,155.6万股,每股价格120.5港元 [16][17] - H股募集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应用领域扩展、海外市场拓展及战略性收购,强化A+H股双融资平台优势 [16][17] - 采用Fabless模式,与格罗方德(GF)、台积电(TSMC)等头部晶圆厂商合作,确保供应链稳定性 [7][9] 行业地位与竞争环境 - 处于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细分领域,长期由德州仪器(TI)、意法半导体(ST)等国际厂商主导,公司凭借自主内核及系统级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 [10][12] - 客户包括美的、海信、小米、海尔、松下等头部家电厂商,通过系统级解决方案增强客户黏性 [21] - 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制造业"单项冠军"(2024年) [21]
创耀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2:04
好的,我将为您分析创耀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作为投资银行研究分析师,我的分析将聚焦于公司的财务表现、业务构成、行业地位及研发投入等核心要素。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下降35.72%,主要因接入网网络芯片需求放缓及运营商去库存影响[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0万元,同比下降8.77%,但第二季度环比显著改善,净利润增长70.47%[3][27] - 产品综合毛利率31.28%,同比提升2.03个百分点,显示盈利能力优化[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21万元,同比转正,改善显著[3] 业务板块分析 - 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国家电网双模通信标准升级为HPLC+HRF,公司凭借技术积累有望提升市场份额[18] - 接入网网络芯片:主要面向欧洲、南美及东南亚运营商市场,目前处于去库存周期导致收入下滑[3][19] - 星闪芯片:TR53XX系列支持BLE 5.4及WiFi 6协议,已应用于HID鼠标、键盘等智能终端,最高支持8K回报率[20][21] - EtherCAT工业芯片:获得德国倍福授权,支持2/3端口通信,已向工业、医疗领域客户销售,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通信[22][23][24] - 芯片版图设计:具备16nm/14nm/10nm/7nm/5nm FinFET工艺设计能力,服务于国内知名芯片设计公司[25][26] 研发与技术投入 - 研发投入3,86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1.07%,维持高水平投入[3][29] - 核心技术包括多信道时钟恢复技术、低串扰时域均衡技术等通信算法[39] - 矩阵式研发管理结构,设立数字IC部、模拟IC部等专业部门及多条产品线[17][38] 行业趋势与定位 - 智能电网建设政策推动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国家电网资本开支有利于行业发展[6] - 短距无线通信市场持续增长,蓝牙设备出货量预计2024年达50亿台,2028年增至75亿台[8] - 星闪技术凭借低时延、高可靠特性满足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新场景需求[9] - EtherCAT全球节点数量突破8,800万,2024年新增1,100万节点,在高精度运动控制领域优势显著[10]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回报 - 2024年度现金分红2,163万元,占净利润比例35.78%,维持稳定分红政策[28] - 取消监事会设置,强化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职能,优化治理结构[30] - 通过多元渠道开展投资者沟通,包括业绩说明会及上证e互动平台[31]
英集芯: 英集芯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2:0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02亿元,同比增长13.42%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92.14万元,同比增长32.96%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253.54万元,同比增长22.04%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869.59万元,较上年同期-1.46亿元大幅改善 [3] - 研发费用1.5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2.43% [3] 产品结构重组 - 将核心产品重新划分为电源管理类、数模混合SoC类、电池管理类三大分类 [4] - 电源管理类涵盖移动电源芯片、ACDC芯片、TWS耳机充电仓芯片等产品 [5] - 数模混合SoC类包括快充协议芯片、MCU芯片、电机驱动芯片等 [6] - 电池管理类专注锂电池全周期管理,包含充放电、保护、电量计等芯片 [6] 技术研发进展 - 新增授权专利27项,累计拥有国内外授权专利212件 [14][23] - 研发人员482人,占公司总人数69.35% [14][16] - 研发人员中博士4人、硕士131人、本科316人 [17] - 研发投入重点聚焦三大核心业务产品线的技术迭代与创新 [14] 市场拓展成果 - 快充协议芯片IP2677集成PD、QC、UFCS等全主流协议 [11] - 车规级芯片进入数十家国内外汽车厂商,开始导入Tier 1头部客户 [11] - 电池管理芯片在电动工具、智能家电等头部客户实现大批量出货 [11] - 通过战略投资成都蕊源半导体15%股权,切入DC-DC芯片领域 [13] 行业发展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 [6] -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长18.8% [7] - 人工智能、5G、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带动半导体需求增长 [9] -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8] 公司战略举措 - 推出新一期股份回购计划,拟使用资金1000-1500万元用于员工股权激励 [14] - 首次发布ESG年度报告,Wind ESG评级从BB级升至A级 [15] - 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将ESG融入战略制定和运营管理全流程 [16] - 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将核心员工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深度绑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