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产业加速键丨新兴产业火力全开
河南日报· 2025-09-17 23:20
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是影响未来竞争格局的关键"胜负手"。我省既前瞻谋划,又干在当 下,既"有中育新",又"无中生有",在未来产业培育上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快"从0到1"的突破,力 争实现跨越发展、换道领跑。 人工智能服务器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新能源客车畅销全球、"河南造"卫星遨游太空……"十四五"以 来,河南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把制造业支柱建得更 高更壮,实现了传统产业加快焕新、新兴产业加速奔跑。 2024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4.8%,比"十三五"末提高2.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优化 步伐坚定、增长趋势向好向优。 新兴产业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发展前景广阔,是当前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河南立足现有优势推动新兴 产业发展壮大,攥紧拳头、聚焦重点,持续培育竞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向上掌握关键环。 "超聚变人工智能服务器累计出货5万台、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日前这个消息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 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后,引得业界一片赞叹。 超聚变这只算力"独角兽"自2021年年底落地河南以来,营收连年实现高速增长,2022年销售收入突破 100亿元,20 ...
全国每发射10枚火箭有8枚是“丰台箭”
北京商报· 2025-09-17 16:16
据了解,聚焦"两园一河"联动发展,丰台区持续推进生态底蕴、历史文脉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例如, 宛平城焕新、卢沟桥亮化美化、雕塑园景观提升等工程陆续落地,实现"馆桥城园"一体化运营。北京园 博园举办京城史上最大灯会"京彩灯会",成为北京文化新地标。长辛店老镇曹家口路"样板区"开放以 来,国潮国货节、北京长辛国潮演艺生活节等活动吸引客流超150万人次,成为老城复兴与文旅消费共 振的亮丽名片。 从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大维度协同发力,北京市丰台区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潜 力加速释放、发展机遇更加广阔。在近日举行的"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丰台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 市丰台区委副书记、区长张艳林表示,丰台区已成为人流、物流、商流交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 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之地。今年上半年,丰台区GDP达1214.2亿元,同比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达 490亿元,同比增长14.2%。值得注意的是,产业创新的"丰台力量"在航天领域持续凸显,目前,全国每 发射10枚火箭有8枚是"丰台箭"。 每8分钟诞生一家科技企业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北京市丰台区新设企业超2.85万家,同比增长136%,增速全市第一 ...
国泰海通 · 晨报0918|策略、固收
【策略】 商业航天:启航空天经济新纪元 每周 一 景:湖南衡阳衡山 点击右上角菜单,收听朗读版 商业航天顶层设计持续强化,政策引领释放产业创新势能。 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商业航天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以来,政策端持续加码。 2024 年商业 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5 年 6 月证监会将商业航天纳入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 9 月 8 日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 许可,应用场景 进一步打开。低轨卫星频轨资源稀缺加剧全球竞争,美国商业卫星发射节奏显著加快,我国仍需补足运力 / 成本 / 可靠性等短板,随着国内 GW 星座、"千帆"星座等卫星组网明显提速、卫星移动通信牌照发放打通终端应用场景、产业链公司投融资路径拓宽,产业创新势能逐步释放。 商业航天产业链加速完善,供需双轮驱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商业航天是依托技术创新与产业链配套的新域新质力,我国具备从高端制造到场景应用,从上游 卫星制造、中游火箭发射到终端运营的完整产业链。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达 4800 亿美元,细分领域中定位导航 / 授时、地面站 / 设备、卫星电视、卫 星通讯市场占比高; 2024 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投 ...
天龙三号全球首次海上动力系统试车成功,商业航天竞速“大运力”更需安全“压舱石”
环球网· 2025-09-17 12:06
天兵科技天龙三号火箭试车突破 - 天兵科技自主研制的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完成世界首次海上动力系统试车试验 [1] - 试车验证一子级火箭各系统方案正确性和工作协调性 刷新国内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纪录 [1] - 试车成功标志国内商业火箭初步具备一箭多星批量发射工程能力 加速卫星互联网超大规模组网进程 [1] 商业航天战略定位与监管趋势 - 商业航天关系国家经济命脉 信息安全和军事现代化能力 是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2] - 国家主管部门2025年密集出台安全监管政策 包括安全警示教育宣贯会和商业航天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通知 [2] - 监管思路从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预防 事中控制和全程监督的现代化治理模式 [2] 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实践 - 头部企业建立贯穿全员 全过程和全要素的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 完成从被动合规到主动管理的转变 [4] - 设立直接向总经理汇报的独立安全管理部门并赋予一票否决权 确保安全考量不受项目进度或成本压力影响 [4] - 主动对标ISO45001和ISO14001国际标准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安全指标与薪酬晋升直接挂钩 [4] 安全文化建设与风险控制 - 培育安全优先于进度 安全优先于成本的企业文化 总经理作为首席倡导者通过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落实理念 [5] - 在产品研发阶段运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等工具排查潜在故障 采用冗余设计加裕度设计确保单点失效无灾难性后果 [6] - 大型地面试验实施试前 试中和试后全过程管控 与消防医疗公安海事等部门协同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7] 技术创新与安全成果展现 - 天龙三号试车呈现导流槽如一和船体如一结果 试验平台关键结构经烈焰冲击后完好如初 [8] - 箭体如一表现为一子级火箭无烧蚀无结构破坏 体现设计冗余原则和精细化质量安全控制 [8] - 全球首创海上热试车突破防风防晃防雷防盐雾防噪环境保护及发动机火焰高温防护等关键技术 [9] 行业发展方向与战略意义 - 商业航天从快速崛起迈向高质量发展 安全成为企业第一责任和核心战略 [10] - 将安全管理内化为企业核心能力 实现创新与安全共生发展 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转型 [9][10] - 海上试车成功推动商业航天从陆地依赖向陆海协同战略升级 为国家太空安全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9][10]
微纳星空启动IPO辅导,商业航天赛道迎密集“上市潮”
搜狐财经· 2025-09-17 10:09
融资近20亿,已发射27颗卫星 公开资料显示,微纳星空成立于2017年8月,创始人、法定代表人为高恩宇。公司主要从事卫星整星的研发与制造,提供从方案论证设计到在轨交付的"一站 式"服务。 成立七年以来,公司已成功将27颗不同类型的卫星送入太空。其产品覆盖了从10公斤到1000公斤级的多种卫星平台,涉及通信、遥感及科学试验等多个应用 领域。其中,包括了国内首颗由民营企业研制的0.5米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泰景三号01星,以及国内首颗X波段商业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泰景四号03星 等。 累计融资近20亿元后,商业卫星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微纳星空")也开启了A股上市进程。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微纳星空已于9月15日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IPO工作,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就在该公司启动辅导备案的次日,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在公开论坛上重申,将推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围至商业航天等领域。政策信号与头部企业的行动 同频,预示着资本市场的大门正向这一赛道加速敞开。 除了技术研发,微纳星空也在加速规模化生产的布局。今年3月,其位于江苏无锡的商业卫星智能化产线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 ...
微纳星空开启IPO辅导 上交所重申:支持商业航天企业上市!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05:44
(原标题:微纳星空开启IPO辅导 上交所重申:支持商业航天企业上市!) 当前,全球商业航天产业正加速成长,成为大国竞逐的新焦点。在商业航天领域,中国是快速崛起 的"新星",产业赛道正加速进化。 2025年,我国有多款可回收火箭计划首飞;卫星方面,千帆星座等巨型星座持续发射升空,小卫星需求 呈爆发式增长。据市场预计,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今年有望突破2.5万亿元。 回顾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迎来爆发"奇点"。其首次作为"新增长引擎"写入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北 京、上海等地相继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和行动计划,加码布局商业航天产业。 从地域分布看,北京城南的亦庄,聚集了160多家空天企业,商业火箭整箭研制企业数量占全国75%; 而城北的海淀区,有众多商业卫星制造、测运控和运营企业。这一南一北两块区域,汇聚了200多家重 点企业,核心研发单位占全国一半以上。 目前,北京拥有国内最全的商业航天产业链条,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核心研发单位、 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约占全国50%。 中国商业航天起步于2015年,彼时,《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年—2025年)》出 台,首次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步入航 ...
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9-17 03:55
霍瑞戎履新上交所副理事长后,首次公开发声! 9月16日,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在"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上市公司论坛"上透露,上交所已与 多家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企业开展预沟通,推动第五套标准扩围至相关行业领域。加强投资 者适当性管理方面,目前已有475万户投资者开通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 霍瑞戎表示,上交所持续推进"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落地见效,今年6月以来进一步围绕科创 板"1+6"改革政策,全面加强政策宣贯,积极推动典型案例落地,系统性引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科创板"1+6"改革政策发布以来,科创板新增受理15家企业IPO申请,其中4家系未盈利企业; 在适用第五套标准方面,1家企业获受理,2家前期已申报企业获注册生效;政策发布至今已有3家未盈 利企业注册生效,为首批新注册科创成长层企业上市奠定了基础。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启动试水, 新受理企业泰诺麦博披露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相关信息。预先审阅有序推进,已与多家意向企业开展 预沟通,积极推动首家项目提请预先审阅。 霍瑞戎表示,上交所还统筹推进制度、技术、投资端建设等相关工作。制度技术依次就绪,目前各项配 套制度规则已全部发 ...
科创板IPO第五套标准扩围推进中 上交所霍瑞戎:已与多家企业开展预沟通
第一财经· 2025-09-17 02:47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在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上表示,已与多家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 企业开展预沟通,推动第五套标准扩围至相关行业领域。今年6月份发布的科创板"1+6"改革政策,重启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并扩大适用范围。政策发布以来,科创板新增受理15家企业IPO申请,其中4 家系未盈利企业;在适用第五套标准方面,1家企业获受理,2家前期已申报企业获注册生效;政策发布 至今已有3家未盈利企业注册生效。 ...
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02:11
霍瑞戎 在致辞中透露, 截至9月11日,科创板ETF已达97只,规模达到2800亿元。科创板 目前已经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指数化产品在吸引资金向新质生产力集聚、引 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科创板运行中的一大亮点。 "上市公司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微观基础,接下来上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以 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不断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霍瑞戎 说。 【导读】上交所将以 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不断增强市场 的吸引力和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见习记者 夏天 9月16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上市公司论坛"在上海举办,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 霍瑞戎 出席该活动并发表致辞。 这也是 霍瑞戎 履新上海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以来,首次公开亮相。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霍瑞戎 资本市场改革再深化 上市公司创新蓄动能 在致辞的后半段,霍瑞戎还代表上交所对沪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了阐述。 霍瑞戎 表示,在中国证监会的坚强领导下,上交 ...
山东重构商业航天产业格局:“链式”发展绘就“陆海空天”新图景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18:32
山东商业航天产业格局 - 山东以海上发射牵引、工业基础支撑、产业链协同为依托 构建海上发射服务—星箭核心制造—空天信息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 [2] - 形成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空中有网四位一体的商业航天产业体系 [4] - 通过链式发展重构商业航天产业格局 覆盖陆海空天领域 [2][6] 东方航天港核心能力 - 作为国内唯一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 已保障4型固体火箭18次海上发射任务 将115颗卫星送入太空 [4] - 配备国内首艘专业海上发射船东方航天港号 具备双冗余动力定位系统和无人远程控制能力 [4] - 3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具备年总装50发火箭产能 成为国内最大固体火箭总装基地 [4] - 年内将形成液体火箭海上发射和系统试验保障能力 力争实现国内首次液体火箭海上发射 [4] 产业链项目投资 - 已有30个航空航天产业项目落地东方航天港 总投资达322亿元 [5] - 逐步形成星箭研制、高端配套、卫星应用、航天文旅全链条产业生态 [5] 国有企业转型案例 - 济钢集团依托工业制造基础转型航天领域 生产火箭卫星飞机等高端零部件 [3] - 与深蓝航天、星河动力等商业火箭头部企业合作 构建研发—生产—测试航天产业生态链 [3] 民营企业技术突破 - 东方空间公司3年研制出引力一号火箭 成为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 于2024年1月海上首飞成功 [6] - 青岛上合航天公司于9月9日将吉利星座第五轨11颗卫星送入太空 已累计部署52颗卫星 [6] - 民营航天企业瞄准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机遇 市场规划超2.8万颗卫星需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