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显示

搜索文档
京东方A(000725) - 022-2025年8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8 09:36
LCD供需及价格趋势 - 一季度LCD TV主流尺寸面板价格全面上涨,得益于出口需求高涨和"以旧换新"政策刺激 [1] - 二季度面板采购需求降温,行业快速调整稼动率应对变化 [1] - 三季度厂商去库存延续,8月旺季备货需求恢复使部分LCD TV面板价格企稳 [1] - 预计三季度行业稼动率恢复,LCD TV面板价格有望全面企稳或再次上涨 [2] 柔性AMOLED业务进展 - 柔性AMOLED已覆盖手机Top品牌客户,并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应用 [3] - 下半年AMOLED出货量预计环比提升,因品牌厂商新机密集发布 [3] - 第8.6代AMOLED生产线2024年3月奠基,9月封顶,2025年5月提前开始设备搬入 [6] - 第8.6代AMOLED生产线预计2026年底量产,瞄准高端中尺寸市场 [6] IT领域技术趋势 - 未来IT领域LCD仍为主流,Mini LED背光LCD及OLED在高端市场快速成长 [4] - 柔性AMOLED因显示效果和轻薄形态,在NB、TPC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 [4] - Oxide技术和Mini LED背光技术推动高端LCD性能提升,巩固MNT和NB市场地位 [4] - 公司通过第8.6代AMOLED生产线和MLED业务布局高端IT领域 [5]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显示产业进入再平衡时期,供给端存量优化,需求端加速去库存 [7] - 行业从追求"规模"转向"高盈利、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质量发展 [7] - LCD仍是中长期主流技术,TV大尺寸化趋势带动需求结构优化 [7] - OLED中折叠屏份额提升,IT、车载等中尺寸市场机遇增多 [8]
聚焦中央政治局会议|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42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方向路径 [1] -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产业创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应用场景 需通过劳动力、数据、技术等要素优化融合 [3] - 需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通过数字金融变革提升产业链韧性 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一体化协同 [5] 企业科技创新实践与成果 - TCL在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人工智能领域推出分体式AI机器人、AR眼镜等产品 并在B端与C端推进AI应用落地 [2] - TCL在液晶面板生产应用AI智能检测系统提升生产效率 利用AI算法增强电视音质画质 [2] - 海尔卡奥斯能碳大模型赋能钢铁企业节能改造 助力新金集团空压站节能率达30% 全生命周期减碳2.6万余吨 [4] - 2019-2024年TCL累计研发投入超600亿元 2023年海尔智家研发投入占比营收4.14% 当年营收2614.28亿元 [5] 产业创新成效与数据支撑 -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1位 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达26个蝉联世界第一 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53.3% [2]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降低产业链转型成本 形成以点带面的协同发展格局 [3] - 创新联合体和产业链链长带动作用加速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3] 金融支持创新机制 - 金融业需通过开放式平台嵌入创新链 基于产业链大数据实现动态资源配置、智能定价和产业机会预判 [6] - 需充分利用数据要素与数字化技术 从外生"两两互动"转化为激发科技、产业、金融的内生动力 [5]
京东方A(000725) - 021-2025年8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8 01:12
LCD供需及价格趋势 - 一季度LCD TV主流尺寸面板价格全面上涨,得益于出口需求高涨和"以旧换新"政策刺激 [1] - 二季度面板采购需求降温,行业快速调整稼动率应对变化 [1] - 三季度厂商去库存延续,8月部分LCD TV面板价格企稳,预计旺季价格将全面企稳或上涨 [1][2] 柔性AMOLED业务进展 - 柔性AMOLED已覆盖手机主要Top品牌客户,并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应用 [3] - 下半年AMOLED出货量预计环比提升,受新机密集发布驱动 [3] - 第8.6代AMOLED生产线2025年5月启动设备搬入,预计2026年底量产,瞄准高端IT市场 [6] IT领域技术趋势 - LCD仍是IT领域主流技术,Mini LED背光及OLED在高端市场快速成长 [4] - 柔性AMOLED凭借显示效果和形态优势,在NB/TPC渗透率持续提升 [4] - 公司通过Oxide/Mini LED技术提升LCD性能,同时投资8.6代AMOLED产线实现技术全覆盖 [4][5]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显示产业进入再平衡期,供给端存量优化,需求端加速去库存 [7] - 行业转向"高盈利、高技术、高附加值"模式,践行按需生产 [7] - LCD仍是中长期主流,TV大尺寸化趋势显著;OLED折叠屏份额提升,IT/车载市场潜力大 [7][8] 供应链优势 - 推动供应链本地化和产业链协同,与供应商/客户共建联合实验平台 [8] - 通过技术迭代替代关键部品,降低供应风险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8]
宏观政策转向 新赛道密集涌现 广东万亿民间资本迎新机遇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6 08:21
行业投资分化趋势 - 上半年广东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波动 企业并购活跃但房地产投资较为冷静 [1] - 广东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如松发股份80亿元并购恒力重工转型船舶制造 [7] - 房地产领域呈现结构性机会 广州100-150平方米户型去库存加快 深圳800-1500万元住宅成交量上升 [3] 新消费与内需刺激政策 - 国家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引导消费品以旧换新 入境消费 汽车消费等新消费赛道 [2] - 3月以来全国新消费领域融资事件数量及金额显著上升 健康食品 宠物消费等赛道出现亿元级融资 [2][3] - 广东拥有超1.2亿常住人口和1.5亿实时在粤人口 为民间投资提供稳定市场预期 [3] 城市更新与REITs发展 - 中央强调城市更新 广州深圳积极推进地产REITs项目 广州计划发行规模不低于8亿元公募REITs [4][5] - 深圳安居类REITs二期项目在深交所成功设立 房地产转向参与城市更新及高附加值服务 [5] - REITs有利于带动社会资本进入存量资产盘活 探索价值新蓝海 [5] 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 - 广东上半年证券交易额增长64.5% 股票交易额58.3万亿元增长67.1% 基金交易额12.1万亿元增长147.2% [5] - 千万元级资本规模投资人倾向于通过机构购买证券和金融衍生品 [5] - 广东分两批推荐104个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 计划总投资2158亿元 [6] 并购重组市场动态 - 上半年广东完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41家次 金额375.94亿元 正在推进151家次涉及金额669.5亿元 [8] - TCL科技半年内完成两起百亿级并购 通过资本运作突破技术壁垒 [8] - 广东设立100亿元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 发布"并购重组十条"支持企业并购重组 [9] 新兴产业投资布局 - 民间资本布局芯片 机器人赛道 向医疗器械企业提供数千万元天使轮 A轮融资 [2] - 广东推荐民间投资参与台山3 4号机组 陆丰和太平岭核电等重大项目建设 [6] - 政策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进行并购重组 [9]
TCL科技:聚焦半导体显示业务、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业务的核心主业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09:46
公司业务聚焦 - 公司聚焦半导体显示业务、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业务的核心主业发展 [1]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产业集团 [1]
TCL科技:以绿色产业链筑牢化学品安全防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29 07:32
化学品安全管理 - 公司设立专责部门对化学品全流程风险识别与管控,严格执行有害物质管理要求,确保产品在各环节中的安全性 [1] - 半导体显示业务已建立覆盖全品类的危险化学品清单,系统梳理化学品危险性质及泄漏应急处理方法 [2] - 2024年推进特气化学品FMEA机制分析,覆盖40种特气、46种零散化学品,识别风险4160项,形成192张分析表单,整改隐患240项 [2] - 通过双人双锁管理、强制防护装备穿戴、气体侦测报警装置等措施,结合定期应急演练与能力培训,实现2024年化学品泄漏事故零发生 [2] - ISO45001生产基地获证100%覆盖 [2] 绿色产业链构建 - 公司致力于打造净零、循环且可信赖的绿色产业链,协同上下游探索低功耗、无害、可再生材料应用 [3] - 严格遵循RoHS、REACH、TSCA等法规及客户要求,制定《CSOT有害物质管理规范》,要求供应商签署《有害物质声明书》 [3] - 截至2024年底,面板生产基地100%取得IECQ QC 080000认证 [3] - 持续优化绿色产品管理系统(GPMS)功能,内置基础化学物质数据库和公司物料环保管控要求数据库 [3] - GPMS可进行前瞻性排查并规划汰换策略,向供应商推送有害物质法规、行业动态及公司最新要求 [4] 有害物质管控 - 2024年依托GPMS应对ECHA新增7项高度关注物质(SVHC清单扩至242项),对供应商开展REACH SVHC调查,收到400家供应商反馈信息 [4] - 制定《CSOT产品及材料有害物质管理规范》,持续推动有害物质和化学品的替代与淘汰 [5] - 面对全球PFAS禁令趋严,2024年已向供应商传达禁用PFAS政策及执行时间表,启动替代材料调查与验证工作 [5] - 计划到2026年底前,确保各产品线各类材料均有不含PFAS的材料可供量产使用 [5]
TCL2025年扩招 校园招聘超2500人,同比增26.8%
深圳商报· 2025-07-26 22:32
校园招聘规模与人才结构 - 2025届校园招聘应届毕业生总数超过2500人,同比增加26.8% [1] - 2022-2025年累计提供超1.2万个应届生岗位 [1] - 硕博占比达45.17%,同比增加53.8% [1] - 全球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占比59.52%,同比增加56%,其中2.25%来自C9院校 [1] 公司业务发展与人才需求 - 过去5年整体营收从1528亿元增长到3126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3% [1] - 海外营收年均增长率超19% [1] - 业务规模扩张推动人才需求持续增加 [1] 人才招聘方向与专业分布 - 就业岗位集中在技术研发与全球化两个方向 [2] - 引进70名博士和近200名海外顶尖院校毕业生 [2] - 技术研发方向专业集中在材料学、电子信息工程、光电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领域 [2] - 智能制造类、技术研发类岗位占比68.8% [2] 全球化人才布局 - 海外院校招聘雏鹰同比增加24.6% [2] - 全球化方向主要为海外营销、供应链本地化、国际法务、财务等岗位 [2] 人才培养体系 - 打造鹰系人才培养体系,包含"雏鹰""飞鹰""精鹰""雄鹰"四个阶段 [2] - 为"雏鹰"量身打造系统性培养项目"雏鹰计划" [2] - 校招储备人才参与TCL华星广州t9产线、TCL中环银川50GW光伏单晶智慧工厂等项目的关键技术攻关 [2]
TCL科技: 关于2025年回购社会公众股份实施完毕暨回购实施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5 16:26
TCL科技股份回购实施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15日通过董事会决议,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金额区间为7亿至8亿元人民币 [1] - 截至2025年7月25日,实际回购股份1.747亿股(占总股本0.88%),成交总金额未披露,成交价区间为4.49-4.67元/股 [1] - 回购资金使用及股份数量符合原定方案,未对经营、财务或股权分布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1] 回购股份后续安排 - 已回购股份全部存放于专用账户,暂不享有表决权、分红等权利,计划36个月内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逾期未使用部分将注销 [1] - 若全部用于激励,预计有限售条件股份比例从8.44%增至9.33%,无限售条件股份比例从91.56%降至90.67% [1] 消费电子ETF市场动态 - 国证消费电子主题ETF(159732)近五日涨幅0.46%,市盈率39.21倍 [3] - 最新份额25.4亿份,较前期减少36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288.4万元 [3] - 当前估值分位数为52.76% [4]
AI/AR眼镜系列报告(三):显示与光学方案深度绑定,静待全彩MicroLED量产
华西证券· 2025-07-25 11: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AI模型的搭载和各大厂商入局,AR眼镜有望加速迭代放量,Micro LED作为核心零部件之一将深度受益,预计到2030年搭载Micro LED的AR眼镜出货量超2200万台 [4][114][1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显示:与光学方案深度绑定,静待全彩Micro LED量产 - 显示方案需与光学方案适配,Micro LED与光波导技术适配,是AR近眼显示应用的终极方案,近年搭载“光波导+Micro LED”方案的AR眼镜数量逐年提升 [1][9] - 目前市场上的显示方案有LCOS、DLP、LBS、Micro OLED和Micro LED,“Micro OLED+BirdBath”方案可均衡成本和显示效果,加速消费级AR眼镜铺开,但光波导技术光效低,Micro OLED难以实现正常入眼亮度 [1][9] Micro LED:显示技术六边形战士,各维度优势突出 - Micro LED是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具备Micro OLED高分辨率等特点,继承无机LED特性,可提升响应时间等性能,改善Micro OLED亮度低和寿命短的问题,但存在良率低等问题 [2][13] - Micro LED产品有用于中大尺寸显示领域的低像素密度显示屏和用于微显示领域的高像素密度显示屏两大发展方向,本文聚焦应用于AR眼镜的高像素密度技术 [19] 技术难点:全彩显示为核心难点,亟待产业突破 衬底制备:微缩制程对外延衬底提出更高要求 - 外延衬底存在波长均匀性、缺陷控制和侧壁损伤问题,为保证显示效果和外延生产良率,需控制波长变化标准差和缺陷密度,微缩制程会使侧壁损伤导致可用发光面积大幅减少 [25][28][29] - 目前Micro LED衬底材料有蓝宝石、硅、碳化硅等,但与GaN外延层存在晶格和热失配问题,采用GaN材料作衬底可提高晶体质量,但制备技术难度高、价格昂贵且尺寸小,难以满足商用需求 [31] 芯片结构:垂直结构可进一步缩小芯片尺寸 - Micro LED芯片结构分为倒装结构和垂直结构,倒装结构出光面积大,但易出现台面电流拥挤;垂直结构散热能力强、电流分布均匀,可缩小尺寸,但制备技术复杂、成本高、量产能力有待提高 [32][33] 键合工艺:晶圆级单片混合集成工艺可实现规模量产 - 传统键合方法采用芯片键合路线,存在对位精度、弯曲效应和铟凹陷等难点 [35][37] - 晶圆级混合集成技术采用标准半导体工艺流程,无需高对准精度,可缩小芯片尺寸、提高像素密度,实现低成本批量生产和规模效应 [41] 全彩显示:合光方案较为成熟,单片全彩加速推进 - Micro LED全彩方案包括合光方案、量子点色转换、三色堆叠和单片直接外延,合光方案相对成熟,但模组体积有待缩小,三色堆叠和单片外延方案工艺难度高,处于实验室阶段 [3][43] 厂商布局:各大厂商积极布局,JBD技术实力领先 JBD - 成立于2015年,专注Micro LED微显示技术研发与创新,产品包括AM - µLED微显示屏等,提供多样化全彩解决方案,亮度技术指标持续突破,合肥产线一期竣工,年产能达1.2亿套 [57][61][64] 镭昱光电 - 成立于2019年,采用共阳极架构和量子点全彩技术,实现AR级别单片全彩Micro - LED微显示芯片,产品有PowerMatch®️ 1全彩Micro LED微显示屏等,采用量子点色转换方案,自研光刻式量子点制程优化了色域表现 [71][72][81] 思坦科技 - 成立于2018年,布局三大Micro LED产品线,提供设计与代工服务,已形成完整链条,厦门量产线设计年产能600万套 [86][89][91] 诺视科技 - 成立于2021年,自主研发VSP技术,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推出量产级单片全彩XGA Micro LED芯片,峰值亮度突破50万尼特,一期量产线已投入生产 [93][96][98] 赛富乐斯 - 成立于2017年,是原位量子点Micro LED显示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包括R系列芯片和T系列微显示模组,自主研发NPQD技术,解决红光光效低难题,贯通大尺寸硅基产线,月产能60万套,新项目已投产 [99][102][111] 投资建议 - 据测算,2030年搭载Micro LED的AR眼镜出货量有望达1122万台,Micro LED出货量超2200万台,相关受益标的有JBD等未上市公司及三安光电等上市公司 [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