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锻造“国之重器” 山东挺起海洋产业“硬脊梁”
中国新闻网· 2025-09-27 01:20
中新网济南9月27日电 (李欣李明芮)浪花奔涌,向海图强。作为拥海而兴的经济大省,山东凭借3500多 公里海岸线和近16万平方公里的蔚蓝疆域,正书写"海洋强国"建设的齐鲁篇章。 向深蓝挺进,装备是破局之钥,山东聚焦海洋资源开发需求,在海洋油气装备、海上风电装备等领域持 续攻坚,打造出一批适配深蓝探索的"深海利器",成为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支撑。 纵观山东海工装备崛起之路,一个个里程碑熠熠生辉:全国首个全潜式的大型网箱"深蓝1号"在青岛建 成交付、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在青岛建造完工并离港启运、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 上风电机组在东营完成吊装……山东以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将高端海工装备从"关键利器"发展为"产业 标杆",以硬核实力不断刷新中国海工装备制造的新高度。 近年来,山东坚持陆海统筹,纵深推进"海洋强省"战略,在高技术船舶、高端海工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 领域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成功锻造出一批代表"中国制造"顶尖水平的"国之重器",挺起海洋产业发展 的"硬脊梁"。 攻坚高技术船舶:从"制造"迈向"智造"新标杆 山东以高技术船舶制造为突破口,推动船舶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从"制造基 ...
场景创新,双向赋能,广湛联合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
凤凰网财经· 2025-09-23 07:37
近年来,国家、省高度重视应用场景创新相关工作。《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广东省 委全面深化改革委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印发的《广东省加快应用场景创新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行动方案》提出,要围绕海洋经济等20个领域开展应用场 景创新。广湛园作为广州-湛江对口帮扶协作和产业合作关键平台,联合长城战略咨询等专业机构,积极谋划应用场景创新工作,围绕两市协作效应最强的 海洋经济领域,在全国率先探索以应用场景为纽带,推动对口帮扶向双向赋能升级的有效路径。 海洋牧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图:全球首例全潜悬浮定深高抗台养殖平台"海塔一号"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海上牧场。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支持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国家农业农村部等部门 围绕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推进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着力推动海洋牧场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全省海洋 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耕海牧渔丰实粤海粮仓,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根据林鸣院士等专家研究,未来全球渔业产量还需要增加约2.7亿吨。农业农村部渔 ...
海鲜专区+试吃专区,还有两天!“蓝色经济”盛会正在大连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9-19 15:15
"大国重器"、机甲"萌兽" 产自俄罗斯远东海域的帝王蟹 长海县出口做刺身的真海鞘 还有各类海鲜美食免费品尝 …… 一场以"海洋"为主题的 "蓝色经济"盛会 正在大连世博广场举行 9月19日, 主题为"共筑海洋产业链、激发创新增长力"的第二届中国(大连)国际海洋商贸博览会在大连开幕。此次海博会设置展览面积2万平方 米,400多家海洋产业上下游企业参展, 船舶与海工展区、海洋牧场展区、深远海养殖和海洋装备展区、海洋商贸服务展区、海洋科技展区、海 洋文化美食展区等纷纷亮相,各参展商、科研机构展开交流洽谈,项目签约、投融资路演助力企业融资,共助大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国重器"+机甲萌兽 长兴岛的另一面 在长兴岛展区,中心位置展出的龙门吊模型颇为吸睛。 期待在磷虾捕捞船方面有一个提升,期待在今年年底达成合作意向。 鹿林说。 海鲜专区+试吃专区 这是恒力重工的2000吨龙门吊,为世界最大的龙门吊。目前恒力重工有4台,该龙门吊能够有效实现造船大工法、大总段施工,有效缩短船坞建造 周期,是高效总段建造的关键。 现场负责人介绍。 与"大国重器"相呼应, 长兴岛展区内的机甲海豹萌兽或站或卧,或威风凛凛或憨态可掬,引来参观者 ...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资产配置高峰论坛在青岛举办
中证网· 2025-09-19 05:11
论坛概况 - 论坛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资产配置为主题 吸引200余位企业和投资机构代表参与[1] - 聚焦十五五规划下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布局 资本赋能路径及资产配置策略[1] 海洋经济发展趋势 - 十五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将走向智能化 绿色化和高端化[1] - 产融结合和跨域融合的现代海洋产业综合体建设趋势明显[1] - 海洋传统产业转型 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将协调推进[1] 金融支持作用 - 资本市场在产业整合 技术创新及资产优化配置中的支撑作用逐步凸显[2] - 金融支持对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持续发挥金融+实业综合服务优势[1] - 提供战略咨询 并购撮合和融资方案设计等综合金融服务[2] 产业重点领域 - 重点关注海洋装备制造 海洋生物医药 海水综合利用和海运物流领域[2] - 推动项目洽谈与合作落地 实现政策解读-市场研判-资源匹配全链条服务[2] 平台建设成效 - 举办海洋产业投融资闭门对接会 设置项目路演 一对一洽谈和资源对接环节[2] - 为海洋产业与金融领域协作搭建交流平台 推动资本赋能路径共识[2] - 促进企业创新成果展示与资本需求对接[2]
深圳发布水下机器人应用场景
深圳商报· 2025-09-15 03:24
深圳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1月至7月深圳海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且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1] - 海上油气勘探资本支出和油田服务市场规模保持韧性 [1] - 海洋油服产业链重点企业运行情况良好 [1] 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 - 赤湾胜宝旺 海斯比 招商局重工 友联船厂等重点企业产值均实现同比增长 [1] - 海洋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1] 水下机器人产业政策支持 - 南山区2025年已发放18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水下智能装备研发及场景应用 [2] - 对突破深海耐压 密封防腐等关键技术的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 [2] - 依托机器人谷产业基础打造水下机器人创新研发集聚区 [2] - 构建海陆空立体化海洋经济生态圈 [2] 水下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 - 发布《深圳市水下机器人应用场景机会清单》聚焦五大领域包括20余项具体需求 [1] - 应用领域涵盖海洋油气 深海采矿 海上风电 船舶工业 海洋交通运输 [1] - 推动水下机器人在智慧水务 海洋测绘等创新场景应用落地 [2] 产业联盟生态建设 - 水下机器人产业联盟汇聚中海辉固等优质企业和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等科研机构 [2] - 联盟覆盖本体研发 机械臂 传感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2] - 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和场景对接会促进需求方与技术方合作 [2]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 四个关键词,读懂向海图强成绩单
新华社· 2025-09-10 10:57
海洋经济发展成果 - 海洋产业门类齐全 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4] - 海洋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6年稳居世界首位[4] - 自主研发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4]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4] - 海洋旅游产业2024年增加值达1.6万亿元[4] 海洋科技装备突破 -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综合钻探性能全球领先[8] - 建成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8] - "奋斗者"号深潜器等大国重器建成使用[9] - 全潜式深远海养殖装备"深蓝一号"交付使用[9] - 全球首座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持续稳定运行[9]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 四个关键词,读懂向海图强成绩单
新华网· 2025-09-10 10:25
海洋经济总体规模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2] - 较"十三五"末增长34%[2] -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7.8%[2] 海洋产业体系 - 成为海洋产业门类最齐全国家之一 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3] - 海洋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6年稳居世界第一[3]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3] 海洋科技装备 -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综合钻探性能全球领先[4] - 建成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4] - "奋斗者"号深潜器等大国重器建成使用[4] 细分产业表现 - 海洋旅游产业2024年增加值达1.6万亿元[3] - 自主研发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3] - 全潜式深远海养殖"深蓝一号"交付使用[4] 新兴海洋工程 - 全球首座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持续稳定运行[4] - 深海装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4] - 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稳增长重要力量[2]
德州|德州:地处内陆,拥抱 “深蓝”
大众日报· 2025-09-08 00:39
海洋装备制造 - 德州恒力电机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最早的4家船用电机制造企业之一 位居国内船用电机制造行业首位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5% [2] - 恒力电机2018年布局海上风电领域 依托船用电机尖端工艺研发海上风电电机 在结构强度 防腐防护和电气性能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市场份额占全国40% [3] - 山东宝鼎重工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世界最大G95机型发动机曲轴部件 获得德国MAN集团和瑞士WinGD公司官方认可 成为国内唯一具备从发动机曲轴到螺旋桨的动力传送全链条最大规格核心部件制造资质的民营企业 [3] - 宝鼎重工在船舶制造与电站发电两大领域研发四大系列核心产品 通过十大国际船级社认证 获得国内最大单120吨重型船舶部件制造资质 累计交付优质重型船舶部件20余万吨 [4] -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高温高压尾管悬挂器 耐温204℃ 密封压力70MPa 最高旋转扭矩达50000N·m 在南海文昌高温高压探井实现尾管工具一次性坐挂 一次性座封的突破 [5][6] - 德州大陆架在东海珍珠 绍兴 平湖 残雪等气田及南海乌石 涠洲 文昌等油田完成固井施工24井次 形成覆盖钻井 固井 完井的全链条产品体系 [6] - 山东双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布局游艇 钓鱼艇模具开发与产品制造 成立山东双一游艇有限公司 产品覆盖休闲娱乐艇 路亚艇 高速艇及游艇拖车等多个品类 主力船型为5至11米游钓艇 出口至欧美 日韩 东南亚 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7] 海洋生物医药 - 山东禹王制药有限公司建有1万多平方米的10万级GMP洁净车间 自主研发精制鱼油分离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年加工鱼油20000吨 软胶囊100亿粒 产品远销美国 德国 澳大利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禹城市伟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00吨聚赖氨酸及盐酸盐项目 预计年产聚赖氨酸及盐酸盐100吨 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利税2500万元 [9] 海洋文旅 - 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拥有鲨鱼湾 海底隧道 极地馆 科普馆 水下剧场 海洋剧场等10多个展馆 汇集上千种海洋生物 万种珍稀鱼类 [9] - 德州海洋馆总面积1万平方米 引进海狮 海豹 海龟 鲨鱼 水豚等300余种生物 设奇幻海洋 鲨鱼海湾等十六大主题展区 开业以来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10] 行业趋势 - 山东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 推动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 [1] - 德州聚焦海洋装备制造 海洋生物医药与海洋文旅等板块 为蓝色经济注入产业动能 [1] - 宝鼎重工产品精准契合全球船舶向大型化发展的行业趋势 与国内排名前20的大型船企建立稳固合作关系 [4] - 海洋生物制品成为医药 保健 食品及新材料领域的新宠 海洋文旅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8]
一次性完成“船货一体”监管,海关助力“钢铁巨兽”高效出海
搜狐财经· 2025-09-07 14:57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通讯员 吴银婷 李思嘉 近日,深圳大鹏湾1号锚地,风电工程船"华电中集01"完成全部海关监管手续,顺利离锚出境。这个长 138米、宽81米、高29米的"庞然大物",将在香港稍作停留后前往船坞维修,后续投入非洲海域进行施 工作业。 "华电中集01"是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半潜式起重作业生活支持平台,集海上重型起重作业、甲板 货物运输、生活支持等功能为一体,能够充分满足现代海工作业需要。"'华电中集01'多年前出口后又 以保税租赁方式入境使用,且兼具运输工具和货物属性。这次工程船出境涉及船舶离境和装备出口两项 业务,之前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不知道怎么进行海关申报。"中集世联达国际船务(深圳)有限公司副 总经理刘七洲在关企座谈会上提出了困难。 了解到企业实际困难和商品的特殊性后,深圳海关与保税区主管海关天津海关就货物申报及异地监管等 业务加强了联系配合,制定了"船货一体"的监管方案,一对一指导企业完成进出境船舶备案、舱单传 输、货物申报。 据悉,该船航行吃水深达18米,港口泊位不能满足其深水作业需求,无法直接靠泊码头,只能在港口2 小时航程外的大鹏湾1号锚地等待海关作业。"我们专人 ...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日报· 2025-09-04 22:04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状况 -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3.7% 较2020年提高6.3个百分点 [1][5] - 重要渔业水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面积比例分别较2020年下降16%和50% [5] - 重点监控的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连续4年消除不健康状态 [5] 政策法规与制度建设 - 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 制定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及配套规章 [3] - 出台《"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等规划体系 [3] - 建立海洋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岸线控制 海域有偿使用等制度 [3] 重点海域治理成效 - 渤海 长江口—杭州湾 珠江口三大重点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66.8% 较2020年提高8.1个百分点 [7][9] - 全国排查出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 重点海湾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93.1% [8] - 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总氮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 [8] 生态修复与美丽海湾建设 - 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 红树林保护修复重大项目 [4][12] - 重点打造110余个美丽海湾 125个海湾水质优良比例为100% [5][9] - 海湾岸滩垃圾平均盖度从2024年夏季的5.14‰下降至今年春季的1.25‰ [9] 海洋产业绿色转型 - 天津形成海洋油气装备 高技术船舶 海水淡化装备等产业格局 [13] - 江苏连云港推动海洋渔业升级 发展海洋新能源装备制造 [13] - 广东深圳培育绿色智能船舶 无人船艇 水下机器人等新兴产业 [13] 科技创新与生态修复 - 山东威海创建省级海洋工程技术中心 培育海参 牡蛎等优势品种 [14] - 河北曹妃甸创新海草床修复技术 修复面积938公顷 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42.3% [14] - 大型底栖生物种类同比增长85% 海马 海参等经济物种资源量回升 [14] 陆海统筹治理机制 - 将总氮治理对象从41条入海河流拓展至230条国控河流 [8] - 构建流域—海洋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 实现监测数据实时互联 [10] - 强化跨省河流联防联控机制 深化联合执法检查合作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