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科技赋能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平安(601318):寿险价值率提升,核心指标增长稳健
国信证券· 2025-08-27 05:26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3][6] 核心观点 - 公司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叠加AI科技赋能,巩固中长期发展壁垒[1][3] - 寿险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39.8%,新业务价值率显著提升9.0个百分点[2] - 财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至95.2%,意外伤害险、健康险、农险保费增速分别达25.6%、22.5%、15.7%[2] - 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至3.1%,股票投资规模达6492.94亿元,占比提升2.9个百分点至10.5%[3] - 维持2025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EPS为7.72/8.57/9.26元/股,对应P/EV为0.71/0.65/0.59倍[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同比增长3.7%,基本每股营运收益4.42元,同比增长4.5%[1]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8%至223.35亿元,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及平安好医生并表减值影响[1] - 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财险业务净利润100.56亿元,同比增长1.0%[2] - 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1.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3] - 不动产投资余额206.07亿元,占总投资资产3.3%,其中物权投资占比81.8%[3] 业务分项 - 个险渠道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2]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实现168.6%的高速增长[2] - 社区金融已覆盖198个城市,设立301个网点,销售团队近3万人[2] - 债券市场波动导致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收益承压[3] - 持续加大港股优质高分红股票直投规模,把握FVOCI资产布局机会[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保险服务业绩1096.44亿元,同比增长7.01%[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406.58亿元,同比增长11.10%[5] - 预计2025年每股内含价值85.36元,同比增长9.27%[5] - 预计2025年新业务价值457.69亿元,同比增长14%[9]
三引擎强劲驱动新业务价值大增39.8% 解码平安寿险高质量蝶变
第一财经· 2025-08-26 10:43
核心观点 - 公司寿险业务通过"保险+服务"创新、多元渠道协同及AI科技赋能三大引擎驱动价值转型 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39.8% 银保渠道增长168.6% [1][1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 净利润680.47亿元 中期股息每股0.95元同比增长2.2% [1] -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 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 [1] 渠道转型成效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 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21.6%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 [2]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59.72亿元同比大增168.6% 覆盖1.2万个银行网点 渗透率不足10% [2][3] - 社区金融渠道覆盖198个城市301个网点 较年初增105城170网点 队伍大专学历占比100% [4] - 存续客户全缴次继续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4] 产品与服务生态 - "保险+服务"模式覆盖健康管理、养老规划和财富传承三大需求 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70% [6][7] - 超1300万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 新契约客户使用占比近67% [7] - 居家养老覆盖85个城市 近21万客户获得服务资格 康养社区布局5城6项目 [8] 科技赋能应用 - AI智能审核引擎实现93%理赔案件60秒内完成判定 单笔赔付最快8秒 [10] - 河北地区处理4.8万件赔案实现"30分钟闪赔" 厦门分公司单笔赔付最短耗时2.7分钟 [10] - AI反欺诈系统通过语义分析识别高风险话术 触发人工复核机制 [11] 行业趋势与战略定位 - 行业从传统保障功能竞争转向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整合 [5][6] - 银保渠道参照中国台湾/香港50%占比仍有渗透空间 银保客群具备"三高"特征(年龄高/资产高/保费高) [3] - 社区渠道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 实现从"人找客户"到"客户在网格中"的服务转型 [3][4]
圣贝拉喜盈赛道政策东风 上半年开启全面盈利
智通财经· 2025-08-22 03:17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有望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0.14-0.2个百分点 [2] - 产后护理及修复行业2025年规模预计达人民币793亿元 2025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20.4% [2] - 家庭护理行业整体规模2025年将增长至人民币8,053亿元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达人民币5.23亿元 同比增长35.0% [3] - 集团营业收入4.50亿元 同比增长25.6% [3] - 归母净利润3.27亿元 实现全面扭亏 [3] - 经调整净利润0.39亿元 经调整净利率提升3.8个百分点至8.6% [3] - 家庭护理服务收入人民币38.6百万元 同比增长41.7% [5] - 家庭护理服务毛利率36.5% 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 [5] - 广禾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6% 毛利率高达72.4% [5] 业务扩张与市场份额 - 受托管理月子中心收入规模达人民币73.0百万元 同比增长160% [3] - 全球门店总数113家 2025年上半年新增36家门店 [3] - 广禾堂连续3年稳居天猫618月子营养类目榜首 市场份额超过60% [5] 运营效率提升 - 老客户转介绍率上升至40.2% 较去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 [4] - 营销费用率下降0.6个百分点至12.0% [4] - 管理费用率下降4.4个百分点至22.1% [4] 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构建涵盖新生儿护理 产后修复 健康食品领域的全周期价值链闭环服务 [3] - 通过SaaS系统及AI体系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 [4] - 家庭护理服务与月子中心形成协同销售战略 [5] - 广禾堂产品矩阵覆盖生理期 孕期 月子期 哺乳期 维养期及更年期全阶段 [5] - 机构研报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1.04亿元 14.80亿元 19.57亿元 [6]
圣贝拉(02508)喜盈赛道政策东风 上半年开启全面盈利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3:12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有望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0.14-0.2个百分点 [2] - 2025年家庭护理行业规模预计达人民币8,053亿元 其中产后护理及修复行业规模预计达793亿元 [2] - 产后护理及修复行业2025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20.4%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达人民币5.23亿元 同比增长35.0% [3] - 集团营业收入4.50亿元 同比增长25.6% 归母净利润3.27亿元 实现全面扭亏 [3] - 经调整净利润0.39亿元 经调整净利率提升3.8个百分点至8.6% [3] 业务规模与市场份额 - 受托管理月子中心收入规模达人民币73.0百万元 同比增长160% [3] - 全球门店总数达113家 2025年上半年新增36家门店 [3] - 健康食品品牌广禾堂在天猫618月子营养类目市场份额超过60% [10] 运营效率提升 - 老客户转介绍率上升至40.2% 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9] - 营销费用率下降0.6个百分点至12.0% 管理费用率下降4.4个百分点至22.1% [9] 第二增长曲线发展 - 家庭护理服务收入人民币38.6百万元 同比增长41.7% 毛利率36.5% 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9] - 广禾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6% 毛利率高达72.4% [10] - 推出三款创新产品 形成覆盖女性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矩阵 [10] 战略转型与机构评级 - 公司从月子中心运营商转型为数据智能驱动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企业 [10] - 华鑫证券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1.04亿元、14.80亿元、19.57亿元 [10] - 中邮证券看好轻资产运营模式和数智化投入 预计下半年利润贡献高于上半年 [10]
政策加持生育利好,圣贝拉上市首秀盈利破局
格隆汇· 2025-08-20 10:1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27亿元 彻底扭转去年同期亏损态势 [1] - 总收入达5.23亿元 同比增长35% 营业收入4.5亿元 同比增长25.6% [3] - 毛利润1.69亿元 同比增长38.9% 经调整净利润3878万元 同比大幅提升126.1% [5] 业务板块收入 - 月子中心业务收入3.87亿元 同比增长25.3% [3] - 家庭护理业务收入3860万元 同比增长41.7% [3] - 健康食品业务收入2430万元 同比增长10.5% [3] 盈利能力提升 - 月子中心业务毛利率35.5% 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 [5] - 家庭护理服务毛利率36.5% 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 [5] - 健康食品业务毛利率72.4% 同比增加11.3个百分点 [5] 运营效率优化 - 营销费用率降至12.0%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4] - 管理费用率大幅降至22.1% 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 [4] - 老客户转介绍率攀升至40.2% 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4] 规模扩张 - 全球门店总数达113家 上半年新增36家门店 [5] - 受托管理月子中心新增34家 总数增至53家 [5] - 受托管理门店收入规模约7300万元 同比增长160% [5] 行业前景 - 中国家庭护理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8053亿元增至2030年1443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2.4% [9] - 中国大陆产后护理渗透率仅约6% 远低于台韩地区的60%以上 [9] - 公司独创轻资产标准化运营模式具备较强抗风险韧性和复制能力 [9][10] 战略布局 - 构建"全家庭生态+全球化+AI科技赋能"战略矩阵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10] - 计划推进海外市场扩张 将中国家庭护理服务和文化理念推向全球 [10] - 通过"高端酒店+专业护理"轻资产模式实现全球化布局 [10] 增长预期 - 华泰证券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21亿/2.05亿/3.06亿元人民币 [11] - 对应EPS为0.19/0.33/0.49元人民币 给予2026年27倍PE估值 [11] - 目标价9.76港元 多家券商给予买入评级 [11]
圣贝拉(02508.HK):以女性为支点撬动家庭护理数智服务生态
格隆汇· 2025-08-11 17:53
行业概况 - 中国家庭护理行业规模从2019年3928亿元增长至2024年711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2.6%,预计2030年达144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2.4% [1] -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家庭结构演变、生育年龄延后、AI软硬件升级及政府有利政策 [1] 公司业务布局 - 核心品牌包括圣贝拉(高端月子中心)、小贝拉、艾屿,业务涵盖产后护理、家庭日常护理、女性健康食品、儿童护理及养老护理 [1] - 通过"予家"品牌将专业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环境,拓展服务链条 [1] - 战略收购"广禾堂"进入健康食品领域,聚焦电商平台销售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 [1] - 投资美华医院、木下集团及Nexus Media(持股6.3%)完善产业链布局并增强数字营销能力 [1][2] 商业模式创新 - 轻资产运营策略:月子中心设于高端酒店内,降低固定资产投入并利用酒店地理及设施优势 [2] - "服务+零售+AI"多轮驱动战略:通过护理服务带动零售产品销售(如广禾堂食品),结合AI Agent "Doctor Bella"提供个性化推荐 [2] - AIoT设备及大语言模型技术应用,构建智能健康护理服务平台与技术壁垒 [2]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72、5.60、7.99亿元(CAGR 30%),毛利率从29.9%提升至33.9% [3] - 经调整净利润从2022年-0.45亿元改善至2024年+0.42亿元 [3] - 增长动力源于多品牌策略提高市场渗透率、轻资产模式成本控制及"服务+零售"模式提升客单价 [3] 未来战略方向 - 全球化扩张:复制"高端酒店+专业护理"轻资产模式,输出中国家庭护理服务与文化理念 [3] - 全生命周期生态布局:整合月子、家庭护理及养老业务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3]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为11.04、14.80、19.57亿元,归母净利润1.09、2.00、3.19亿元 [4]
圣贝拉(02508):以女性为支点撬动家庭护理数智服务生态
华鑫证券· 2025-08-10 14:3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 维持 [2] 核心观点 - 圣贝拉构建了全面且多层次的家庭护理生态体系,涵盖产后护理、家庭日常护理、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儿童护理、养老护理等多个领域,旨在为现代家庭提供一站式健康与护理解决方案 [3] - 通过战略收购"广禾堂"品牌进入健康食品领域,并投资Nexus Media公司6.3%股权补齐数字营销能力,持续完善产业链布局 [4] - 采用轻资产运营策略,将月子中心设立在高端酒店内,显著降低固定资产投入,利用"服务+零售+AI"多轮驱动战略提升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5] - 核心竞争力得益于持续的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技术赋能与数据资产累积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闭环,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6] 公司概况 - 圣贝拉集团成立于2017年,是亚洲及中国领先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核心业务涵盖月子中心、家庭护理服务和女性健康食品三大业务线 [20] - 已培育多元品牌组合,包括Saint Bella 圣贝拉、Baby Bella 小贝拉、Bella lsla 艾屿、予家、广禾堂等品牌 [20] - 月子中心网络覆盖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新加坡及美国等地区,未来将拓展至更多潜力市场 [2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72、5.60、7.99亿元(CAGR为30%),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45、+0.21、+0.42亿元 [7] - 毛利率由2022年的29.9%升至2024年的33.9%,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7]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11.04、14.80、19.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2.00、3.19亿元 [7]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9.3、21.3、13.4倍 [7] 业务分析 月子中心业务 - 2024年收入6.78亿元,占总营收85%,毛利率31.8% [37][39] - 旗下拥有"圣贝拉"(超高端)、"艾屿"(高端)及"小贝拉"(次高端)三大品牌 [35] - 采用轻资产策略与高端酒店合作,2024年新增34家自营/管理中心,总数达96家(62家自营+34家管理) [40][42] - 2025-2029年计划新增约55家月子中心,其中2027-2028年开设4-5家海外中心 [42] 家庭护理业务 - 通过予家品牌提供家庭护理服务,2024年收入0.69亿元(YOY+52%),毛利率34% [73][75] - 订单主要来自月子中心离店客户,边际获客成本低,通过AI模型优化服务流程 [69] 食品业务 - 2021年收购广禾堂切入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赛道,2024年收入0.51亿元,毛利率62% [76][80][83] - 广禾堂在天猫和抖音的产后营养品类销售额排名第一 [77] 行业分析 - 中国家庭护理行业规模从2019年3928亿元增长至2024年7113亿元(CAGR12.6%),预计2030年达14438亿元(CAGR12.4%) [24][27] - 月子中心行业规模2019-2024年CAGR20.1%,预计2030年达1077亿元(CAGR31.3%) [28][30] - 产后护理和修复行业规模从2019年386亿元增长至2024年675亿元(CAGR11.8%),预计2030年CAGR23.2% [64][67] - 健康食品行业规模从2019年868亿元增至2024年1314亿元(CAGR8.6%),预计2030年达2625亿元(CAGR12.7%) [84][86] 发展战略 - 受益于家庭结构演变、生育年龄延后及国家政策支持 [88][89][90] - 拟打造具科技实力的运营企业,投资AIoT设备及大语言模型应用,开发"Doctor Bella"AI Agent [91] - 推进海外市场扩张,2023年在新加坡增设首家自营海外中心,2024年在美国增设首家管理海外中心 [92] - 探索养老护理领域,与日本木下集团合作开发培训机制和服务模式 [92]
智篆商业智库:2025年秋冬天猫服饰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5-28 03:38
产业概况 - 2025年1-3月服饰类消费总额达3869亿元,同比增长3.4%,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1][18][21] - 直播购物、即时穿搭等数字化模式推动电商增长,内衣/家居服、箱包、男女装等品类成为蓝海市场 [1][24] - 产业呈现"内圈+外圈"双驱动格局:内圈由供给端技术创新(如波司登航空材料气凝胶)和需求端情绪价值(如"悦己疗愈")拉动;外圈依托AI技术赋能全产业链 [1][25][26] 核心人群 - 高消费群体是天猫服饰核心力量,其消费呈现"质、新、潮"三大特征(TGI分别为292/212/127) [2][34][36] - 高消费群体对趋势商品的消费浓度(人均件数同比+4X%)、宽度(跨品类/品牌数近3个)和强度(件单价提升)均显著增长 [2][39][40] - 羽绒服、毛呢外套、毛针织衫等品类成为消费重点,对材质工艺(如高克重鹅绒)和场景适配性要求严苛 [2][41] 品类趋势 - 羽绒服:女装聚焦200-600元及1000-1500元价格带,男装集中在200-800元,设计师品牌增速亮眼,功能科技(抗寒面料)和场景多元(通勤/运动)成关键 [3][52][55] - 夹克/外套:女性偏好短款棒球服/风衣,男性侧重冲锋衣/工装夹克,植鞣革、油蜡皮等材质创新受青睐 [3] - 毛针织衫:千元价格带增长迅速,材质向羊毛/羊绒升级,费尔岛风、老钱风等风格崛起 [3] - 内衣/家居服:功能性(抗静电/抗菌)和场景化(通勤内搭/运动户外)成为关键词,半边绒、玻尿酸材质走俏 [3][24] 风格趋势 - 回归乡野:以宽松剪裁、格纹、鹿皮等元素打造质朴美学,自然色调(棕褐/靛蓝)为主 [4] - 轻朋克风:解构剪裁、铆钉皮革与街头廓形结合,色彩以午夜蓝、樱桃红漆色为主 [4] - 迪木尔风:极简随性中展现优雅,茧型大衣、H型西装搭配同色系叠穿 [4] - 疗愈绒感:羊羔绒、摇粒绒等材质主导,"毛绒绒时尚"互动量超1200万 [4] 商家策略 - 建议通过TMIC工具捕捉材质/设计/场景趋势,运用AI技术优化供应链(如阿里妈妈AI圈人) [5][29] - 强化功能创新(自发热面料/环保材质)和风格差异化,结合社媒话题(如淡人穿搭)进行精准投放 [5][26] - 通过会员体系和场景化内容(穿搭教程/明星种草)提升用户粘性 [5][38] 技术赋能 - AI技术已渗透全产业链:生产端(东丽集团AI面料研发92%准确率)、供应链(利丰集团库存周转率提升至8.1次/年)、用户体验(阿迪达斯3D扫描降低35%退货率) [29] - 2023-2024年资本加速布局服饰科技赛道,重点关注DTC模式转型与营销升级 [28] 消费数据 - 2024年3月-2025年3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6%,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高于整体 [19] - 服饰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长期位居细分品类TOP2,2025年1-3月达101.3 [21] - 趋势商品供需指数显示内衣/家居服、箱包、男女装等品类存在显著供给缺口 [23][24]
中国平安:深化战略布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20250320
国信证券· 2025-03-20 10: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深化“综合金融 + 医疗养老”战略,叠加资本市场反弹,2024 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拟派发全年每股股息同比增长,现金分红比例连续 13 年稳定提升 [1] - 2024 年寿险及健康险 NBV 同比增长,个险、银保、社区金融渠道均有积极表现 [2] - 2024 年末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非车险业务保费多数大幅增长,信保业务风险敞口优化 [3] - 2024 年末公司审慎下调投资回报率和风险贴现率假设,提升估值真实度与可信度 [4] - 上调 2025 年及 2026 年盈利预测并新增 2027 年盈利预测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0289.25 亿元,同比增长 12.6%;归母净利润 1266.07 亿元,同比增长 47.8%;拟派发全年每股股息 2.55 元,同比增长 5%,现金分红比例达 37.9%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 EPS 为 7.72/8.57/9.26 元/股(2025 及 2026 年原为 6.55/7.54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V 为 0.64/0.58/0.54x [4] - 2023 - 2027E 保险服务业绩分别为 96690、102464、109644、116734、128320 百万元,同比变化 -7.19%、5.97%、7.01%、6.47%、9.92% [5] - 2023 - 2027E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5665、126607、140658、156126、168702 百万元,同比变化 2.26%、47.79%、11.10%、11.00%、8.05% [5] 寿险业务 - 2024 年可比口径下寿险及健康险 NBV 同比增长 28.8% [2] - 个险渠道代理人人均 NBV 同比大幅增长 43.3% [2] - 银保渠道 NBV 同比大幅增长 62.7% [2] - 社区金融已在全国 93 个城市铺设 131 个网点 [2] 财险业务 - 2024 年末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3218.21 亿元,同比增长 6.5%;综合成本率 98.3%,同比优化 2.3pt [3] - 车险业务 COR 同比增长 0.3pt 至 98.1% [3] - 非车险业务除信保外保费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健康险、意外险、农险分别同比提高 38.3%/20.2%/32.4% [3] - 信保业务 COR 同比大幅下降 28.9pt [3] 投资假设调整 - 2024 年末下调投资回报率假设至 4.0%(去年为 4.5%) [4] - 下调风险贴现率至 8.5%及 7.5%(分别对应传统险、分红与万能险等非传统险) [4]
中国平安(601318):化战略布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3-20 09: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深化“综合金融 + 医疗养老”战略,叠加资本市场反弹,2024 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拟派发股息且现金分红比例连续 13 年稳定提升 [1] - 2024 年寿险新业务价值高增,个险、银保、社区金融渠道均有积极表现 [2] - 2024 年末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长,综合成本率优化,非车险业务保费多数大幅增长,信保业务风险敞口优化 [3] - 2024 年末公司动态调降风险贴现率及投资回报率假设,提高 EV 真实性 [4] - 上调 2025 年及 2026 年盈利预测并新增 2027 年盈利预测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0289.25 亿元,同比增长 12.6%;归母净利润 1266.07 亿元,同比增长 47.8%;拟派发全年每股股息 2.55 元,同比增长 5%,现金分红比例达 37.9%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 EPS 为 7.72/8.57/9.26 元/股(2025 及 2026 年原为 6.55/7.54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V 为 0.64/0.58/0.54x [4] 寿险业务 - 2024 年可比口径下寿险及健康险 NBV 同比增长 28.8% [2] - 个险代理人人均 NBV 同比大幅增长 43.3% [2] - 银保渠道 NBV 同比大幅增长 62.7% [2] - 社区金融已在全国 93 个城市铺设 131 个网点 [2] 财险业务 - 2024 年末实现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3218.21 亿元,同比增长 6.5%;综合成本率 98.3%,同比优化 2.3pt [3] - 车险业务 COR 同比增长 0.3pt 至 98.1%;非车险业务除信保外保费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健康险、意外险、农险分别同比提高 38.3%/20.2%/32.4% [3] - 信保业务 COR 同比大幅下降 28.9pt [3] 假设调整 - 2024 年末下调投资回报率假设至 4.0%(去年为 4.5%),同时下调风险贴现率至 8.5%及 7.5%(分别对应传统险、分红与万能险等非传统险) [4]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保险服务业绩(百万元)|96,690|102,464|109,644|116,734|128,320| |(+/-%)|-7.19%|5.97%|7.01%|6.47%|9.9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5,665|126,607|140,658|156,126|168,702| |(+/-%)|2.26%|47.79%|11.10%|11.00%|8.05%| |摊薄每股收益(元)|4.84|6.95|7.72|8.57|9.26| |每股内含价值|83.88|78.12|84.95|92.69|100.87| |(+/-%)|7.69%|-6.87%|8.74%|9.11%|8.83%| |PEV|0.64|0.69|0.64|0.58|0.54|[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 2023 - 2027E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数据,包括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等项目 [7] - 给出 2023 - 2027E 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内含价值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