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Ⅱ

搜索文档
中国财险(02328):承保质量持续提升的财险龙头,短期长期逻辑坚挺
华源证券· 2025-09-15 08:27
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5] 核心观点 - 承保质量持续提升的财险龙头 短期长期逻辑坚挺[5] - 看好中国财险后续的经营表现[7] - 公司综合成本率趋势向好[10] 公司基本数据 - 收盘价18.75港元[3] - 一年内最高价19.81港元 最低价9.95港元[3] - 总市值417,051.85百万港元[3] - 流通市值129,361.76百万港元[3] - 资产负债率65.07%[3] 财务表现 - 25H1保险服务收入增长5.6%至2490亿元[8] - 25H1净利润增长32.3%至245亿元[8] - 25H1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94.8%[8] - 25H1未年化ROE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至9.0%[8] - 25H1未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至2.6%[8] - 中期每股派息同比增加15.4%[8] 车险业务 - 25H1车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5%至1503亿元[8] - 车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至94.2%[8] - 车险费用率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至21.1%[8] - 家自车保险占车险总保费比例较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至73.4%[8] - 新车保费占比较24H1提升0.2个百分点至17.2%[8] - 新能源家自车车险于2024年已经获得承保盈利[8] 非车险业务 - 25H1非车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9%至988亿元[8] - 非车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95.7%[8] - 企业财产险综合赔付率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至64.3%[8] - 25H1个人非车险保费同比增长16.6%[8] - 随车个人非车渗透率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至77.0%[8] 行业环境与监管 - 25年7月全国自然灾害经济损失521.5亿元 较24年同期768.5亿元下降32%[7] - 监管部门从2025年3月开始就非车险"报行合一"问题征求行业意见[10] - 新能源车险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和监管 新能源车企"数据跨行业共享"[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468/510亿元[10] - 预计2025-2027年同比增速分别为32.2%/10.1%/9.0%[10] - 当前收盘股价对应PE分别为8.9/8.1/7.5倍[10]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67.67/5270.38/5533.90亿元[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4%/4.0%/5.0%[9] 财务质量指标 - 25H1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比例较年初余额提升2.8个百分点[10] - 25H1未决赔款准备金净额较年初增长9.5%[10] - 新业务获取费用率22-24年分别为19.2%/18.8%/16.2%[10] - 长期占据中国财产险市场30%以上的市场份额[10]
新华保险(601336):银保NBV贡献过半,投资业绩持续释放
华源证券· 2025-09-12 08:1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新华保险在负债端和投资端均表现优秀 业绩持续释放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V估值为0.68/0.62/0.57倍 [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6.0%至700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5%至148亿元 [3] - 总投资收益率提升1.1个百分点至5.9% 综合投资收益率达6.3% [3] - 归母净资产较年初下降13.3% 但较一季度末回升4.5% [3] - 中期分红20.9亿元 股息分配率为14.1% 与去年同期15%基本持平 [3] 负债端业务表现 - 寿险新业务价值(NBV)增速达58.4% 银保渠道NBV贡献占比52.8% [3][6] - 长期险首年期缴保费增长65% 趸交保费增长353% [6] - 个险队伍新增人力近2万人 同比增长182% 合格人数、绩优人数和万C人数均呈现走稳趋势 [6] - 新业务CSM增长8.7% 但10年期新单保费收入下降40% [6] 投资端表现 - 投资业绩增长82.3% 对利润增长贡献显著 [6] - 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损益为110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48.4亿元大幅改善 [6] - 核心二级权益占比约21% 较年初微增0.3个百分点 [6] - 长期股权投资累计出资462.5亿元 其中鸿鹄志远基金净资产达556.84亿元 资产增值至少56.84亿元 盈利超过11% [6] 资产配置结构 - 定期存款占比19.50% 较年初上升2.16个百分点 [13] - 债券及债务工具占比50.60% 较年初下降1.54个百分点 [13] - 股票投资占比11.60% 较年初上升0.5个百分点 [13] - 基金投资占比7.00% 较年初下降0.75个百分点 [1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7/286/303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3.3%/-3.7%/6.1% [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内含价值分别为92.8/101.6/111.7元 [8]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44.51/1498.15/1623.51亿元 同比增长8.97%/3.71%/8.37% [7]
中国太保(601601):寿险银保高增长,财险高质量发展
华源证券· 2025-09-12 08:12
投资评级 - 维持中国太保(601601 SH)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中国太保2025年中报业绩表现良好 寿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 产险综合成本率下降 非车险业务聚焦高质量发展 [5][6][12] - 集团营收同比增长3 0%至2005亿元 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7 1%至199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至279亿元 [6] - 寿险同口径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2 3% 产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0 8个百分点至96 3% 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0 6个百分点至2 4% [6] 分部业务表现 - 寿险 产险 资管和其他板块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 6% 18 4% 32 2%和434 6% 占比分别为72 8% 19 9% 2 4%和4 9% [9] - 产险综合成本率下降主要因车险费用率下降及非车险主动放缓低利润率险种增速 [9] - 寿险综合偿付充足率回升至215% [9] - 寿险银保渠道期缴新单增长58 6% 新业务价值率提升2 9个百分点至12 4% 推动银保NBV增长156% 贡献度达37 8% [9] - 个险渠道NBV同比下降2 5% 因佣金率下降及分红险价值率偏低 但新增人力同比增长19 8%至3 9万人 [9] - 新业务CSM保持21%左右高增长 因分红险采用预期收益法对利率变化不敏感 [9] 投资业务情况 - 固收类资产久期拉长0 6年至12年 OCI股票和TPL股票持仓占比分别提升0 1和0 3个百分点至5 3%和4 4% [12] - 总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下降0 4和0 6个百分点至2 3%和2 4% OCI股票浮盈18 9亿元 同比减少39 4亿元 [12] - 设立太保战新并购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 首期100亿元)和太保致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 [1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1亿元 552亿元和644亿元 同比增速6 9% 14 8%和16 6% [12] - 每股内含价值预计为65 6元 73 4元和82 3元 [12] - 当前股价对应PEV估值分别为0 58倍 0 52倍和0 46倍 [12]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8 14元 总市值366,919 82百万元 每股净资产29 30元 资产负债率89 66% [3]
9月11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9-11 10:15
四川路桥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蜀道投资集团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74亿股 占公司总股本2%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3日至12月31日 [1] 金龙羽股份转让终止 - 股东吴玉花与康立1号解除股份转让协议 终止转让公司5.32%股份 未办理转让手续且未发生实质转让 [1] 多利科技海外投资 - 子公司昆山达亚通过香港多利与西班牙霭德兰设立合资公司利霭德 持股比例分别为70%和30% 总投资额5.05亿元 其中香港多利出资3.53亿元 建设欧洲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1][2][3] 重药控股药物研发进展 - 控股子公司重庆医药获得盐酸普拉格雷片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即将开展临床试验 [3][4][5] 东阳光重大资产收购 - 与关联方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共同增资宜昌东数一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分别增资35亿元和40亿元 通过全资子公司以280亿元收购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 [5] 康芝药业股份协议转让 - 控股股东海南宏氏投资转让2275.8万股(占总股本5.0004%)给北京晨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转让价格5.34元/股 总价款1.22亿元 [5][6] 华立股份股东减持 - 股东谢劭庄拟减持不超过806.03万股(占总股本3%) 股东谢志昆拟减持不超过257.67万股(占总股本0.96%) 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3.96% [6] 方邦股份董事减持 - 董事叶勇计划减持不超过15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1844%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3日至2026年1月13日 [6][7][8] 中国太保融资计划 - 建议发行港元计值H股可转换债券 仅面向专业投资者发行 募集资金用于保险主业、三大战略实施及补充营运资金 具体金额和条款未确定 [8] 微芯生物股东减持 - 股东博奥生物集团计划减持不超过1223.39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3日至2026年4月12日 [8][9][10] 宏柏新材控股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宏柏化学因资金需求拟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650万股(占总股本1%)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300万股(占总股本2%) 合计减持不超过1950万股(占总股本3%) [10][11] 浙江荣泰业务说明 - 主营业务为耐高温绝缘云母制品 机器人零部件领域销售额较小且占比极低 不会对年度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11][12] ST天茂终止上市 - 主动终止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计划退市后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12] 清新环境股东减持 - 股东中泰证券资管计划拟减持不超过1415.27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2026年1月9日 [12][13] 澜起科技股东减持 - 股东中国电子投资控股及一致行动人、珠海融英投资分别拟减持不超过1145.15万股(各占总股本1%) 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2% [13] 比亚迪高管增持 - 5名高管增持22.18万股 金额2362.42万元 32名核心人员增持26.64万股 金额2870.36万元 合计增持48.82万股 金额5232.78万元 [13][14][15] 天合光能储能合同 - 控股子公司签订合计2.48GWh储能产品销售合同 其中海外1GWh订单为构网型系统 系海外市场首个GWh级别构网型项目 [15][16] 楚天龙股东减持 - 股东温州一马企业管理中心拟减持不超过1383.41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2026年1月9日 [16][17] 中巨芯股东减持 - 股东深圳远致富海十一号拟减持不超过3693.19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2.5% 减持期间为2025年9月16日至12月15日 [17][18] ST合纵董事长动态 - 控股股东兼董事长刘泽刚获取保候审 期限从2025年8月16日起算 目前正常履职且公司经营未受影响 [18][19] 首开股份销售数据 - 8月签约面积7.60万平方米 签约金额9.73亿元 1-8月累计签约面积85.23万平方米 签约金额131.52亿元 [19] 聚辰股份股东减持 - 股东武汉珞珈梧桐计划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54.42万股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58万股 合计减持不超过412.42万股(占总股本2.61%) [19][20]
中国平安(601318):新业务CSM表现较好,上半年侧重OCI股票配置
华源证券· 2025-09-04 09:47
投资评级 - 维持中国平安"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中国平安2025年中报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寿险NBV同比增长39.8% 财险COR改善2.6个百分点至95.2% 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3.7%至777亿元 [6] - 公司将于9月3日注销1.03亿股A股 约占注销前总股本的0.56% 预计将提升每股指标 [6] - 寿险业务CSM表现较好 同比增长6.2% 预计主要因预定利率下降及增额终寿产品增加 [10] - 投资端OCI权益配置表现突出 上半年大幅增持1611亿元OCI股票 占股票投资比重达65% 较年初提升5.2个百分点 [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001亿元 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680亿元 同比下降8.8% [6] - 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和归母OPAT同比分别增长8.2%和4.9% 较Q1改善 [7] - 中期每股分红0.95元 同比增长2.2% [6] - 6月末归母净资产9440亿元 较年初增长1.7% [6] - 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 同比改善0.3个百分点 [6] 分部业务表现 - 寿险及健康险OPAT占比67.5% 同比增长2.5% 财险OPAT占比12.9% 同比增长1.0% 银行OPAT占比18.5% 同比下降3.9% [9][14] - 资管业务OPAT同比增长110% 科技业务OPAT同比增长179% [9][14] - 银保渠道成为寿险NBV主要增长动力 期缴新单增长149% 新业务价值率达28.6% 推动银保NBV增长169% [10] - 个险渠道代理人活动率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至49.9% [10] - 车险COR从24H1的98.1%下降至25H1的95.5% 保证保险实现承保盈利 [10] 投资业务 - 寿险投资收益率未达年化4%的假设水平 [13] - FVTPL账户债券仓位从年初16.9%降至15.2% 二级权益资产比重提升2.6个百分点至12.6% [13] - OCI权益投资表现优于交易性投资 综合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4.5% [1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6/1480/1732亿元 同比增速3.2%/13.3%/17.0% [12][13]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内含价值85.1/91.1/97.8元 对应PEV估值0.68/0.63/0.59倍 [12][1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0722/11569/12654亿元 同比增长4.21%/7.90%/9.38% [12] 资产配置 - 25H1投资资产配置中FVTPL占比23.6% OCI占比58.0%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占比13.1% [28] - OCI股票配置占比从年初4.6%提升至6.8% [28]
中国太保(601601):COR改善支撑业绩增长,新业务CSM增速较快
开源证券· 2025-08-29 06: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V分别为0.63/0.58/0.53倍 [1][4]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H1集团归母净利润278.9亿元 同比+11.0% 较1季度同比-18.1%明显改善 [4] - 太保财险承保利润35.5亿元 同比+30.9% 太保寿险净利润207.0亿元 同比+3.2% [4] - 期末集团EV 5889亿元 较上年末+4.7% 投资收益和营运经验均为正偏差 [4] - 期末净资产2819亿元 较年初-3.3% 主要受资产和负债端利率波动影响差异造成 [4] 寿险业务分析 - 上半年NBV达成95.4亿元 同比+5.6%(不回溯口径) 回溯口径下同比+32.3% [4] - 新业务价值率15.0% 回溯口径下同比+0.4个百分点 [4] - 期末CSM余额3464亿元 较上年末+1.2% 新业务CSM 108.2亿元 同比+21% [4] - 太保寿新单保费630亿元 同比+26% 延续1季度增长优势 [4] - 个险渠道新单226亿元 同比-8% 较1季报的-15%边际改善 期末个险人力18.6万人 同比+1.6% [4] - 银保渠道新单290亿元 同比+96% 其中期缴新单88亿元 同比增长58.6% [4] - 分红险期缴新单101亿元 同比显著增长 期缴新单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 [4] - 商保年金新单290亿元 同比+165.1% [4] 财险业务表现 - 太保财原保费收入1141.86亿元 同比+0.9% 其中车险原保费收入536亿元 同比+2.8% [4] - 综合成本率96.4%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4] - 综合赔付率69.7% 同比持平 综合费用率26.7% 同比-0.7个百分点 [4] - 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5.3% 同比-1.8个百分点 [4] 投资业务情况 - 期末集团投资资产2.92万亿元 较年初+7.0% [4] - 债权类金融资产占比75.0% 较上年末-0.9个百分点 [4] - 股权类金融资产占比14.8% 较上年末+0.3个百分点 其中核心权益占比11.8% 较上年末+0.6个百分点 [4] - OCI项下股票资产达957亿元 占投资资产规模3.3% 较年初的2.8%进一步提升 [4] - 非年化总投资收益率2.3% 同比-0.4个百分点 净投资收益率1.7% 同比-0.1个百分点 [4] 财务预测调整 - 预测2025-2027年NBV分别同比+11.5%/+12.1%/+14.2% 对应EV增速+8.0%/+9.0%/+10.0% [4] - 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506/568/631亿元(调前485/541/606亿元) 分别同比+12.6%/+12.3%/+11.1% [4] - 预测2025-2027年保费服务收入2962.41/3140.16/3328.57亿元 分别同比+6.0%/+6.0%/+6.0% [6] - 预测2025-2027年新业务价值147.88/165.84/189.46亿元 分别同比+11.5%/+12.1%/+14.2% [6]
九月策略及十大金股:新高后的下一站
国金证券· 2025-08-28 05:27
核心观点 - 全球制造业景气回升和降息预期升温推动A股上涨 而非单纯资金驱动[4][12] - 行业轮动加速 成长板块内部从小盘向大盘风格切换 医药和创业板指存在估值差异收窄机会[4][13] - 企业盈利改善成为下一阶段核心驱动 PPI-PPIRM利润空间修复且二产用电量连续5个月回升[5][14] - 美联储9月降息窗口打开后 投资主线将从AI投资转向信贷驱动的传统制造业[6][15] - 推荐配置制造业顺周期板块 包括工业金属、资本品、保险及内需消费领域[6][15] - A-H股溢价收窄 两地市场将重回企业盈利主导的逻辑[6][15] 行业配置与金股逻辑 制造业与周期板块 - 徐工机械(000425.SZ):工程机械内外需共振 国内需求筑底且海外补库周期启动 雅江项目形成短期催化[19] - 中国稀土(000831.SZ):稀土供改政策落地 重稀土进口矿加工费上涨 板块有望开启第三波上涨[20] - 科达制造(600499.SH):非洲建材市场空间大且壁垒高 受益提价与品类拓展 Q3-Q4业绩保持高增[22] - 工业金属与钢铁:海外制造业修复带动实物资产需求 推荐关注有色60ETF(159881.OF)和钢铁ETF(515210.OF)[6][17] 金融板块 - 中国太平(0966.HK):长端利率震荡缓释利差损风险 分红险转型先发优势显著 2025年PEV仅0.37倍[21] - 券商板块:受益金融条件宽松 证券ETF(512880.OF)8月净值增长率达8.48%[6][17] TMT与高端制造 - 腾讯控股(0700.HK):AI重塑游戏和广告业务生态 视频号商业化成为新增长极 Q2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20%[26] - 蓝特光学(688127.SH):模造玻璃下游需求旺盛 覆盖汽车智驾、手机玻塑混合及AI眼镜等优质客户[28][29] - 海康威视(002415.SZ):经营质量回升且净利率修复 出口与创新业务占比超50% 端侧大模型产品优势明显[30] 军工与医药 - 中航成飞(302132.SZ):最强军贸主机厂引领航空装备发展 歼-10CE军贸首秀打开成长天花板[24] - 科伦博泰生物-B(6990.HK):ADC龙头技术领先 SKB264国内获批且与默沙东合作开展14项国际Ⅲ期临床[25] 物流与细分成长 - 密尔克卫(603713.SH):危化品物流龙头市占率提升 物贸一体化优势显著 分销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23]
中国人寿(601628):业务转型显效,价值稳健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8-28 02:20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6] 核心观点 - 业务转型成效显著 价值指标稳健增长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至409.31亿元 [1] - 总保费收入达5250.88亿元 同比增长7.3% 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1] - 新业务价值大幅提升至285.46亿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20.3% 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 净投资收益率为2.78% [3] - 总投资收益达1275.06亿元 总投资收益率为3.29% 同比增长4.20% [3] - 预计2025至2027年EPS为3.83/3.88/3.94元/股 [4] - 当前股价对应P/EV为0.81/0.75/0.68倍 [4] - 每股内含价值预计从2024年49.57元增长至2027年62.51元 [5] 业务结构优化 - 产品结构均衡发展 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和健康保险的新单保费比重分别为30.32%、32.01%和33.42% [2] - 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超过45个百分点 [2] - 14个月保单持续率达到92.10% 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 - 首年期交保费规模达812.49亿元 位居行业首位 [2] - 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比提升至37.30% [2] 渠道转型成效 - 个险渠道实现总保费4004.48亿元 同比增长2.6% [3] - 个险渠道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比超过45% [3] - 分红险在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中占比超过50% [3] - 银保渠道实现总保费724.4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5.7% [3] - 银保渠道首年期交保费170.32亿元 同比增长34.4% [3] - 银保渠道客户经理人均产能同比大幅提升51.8% [3] 投资策略 - 公开市场权益规模较年初增加超过1500亿元 [3]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累计出资350亿元 [3] - 股票和基金(不包含货币市场基金)配置比例较年初提升至13.6% [3] - 积极参与黄金等创新品种投资 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 [3]
中国人寿(601628):2025年半年报点评:2季度负债端改善明显,投资端进一步增配权益
开源证券· 2025-08-28 02: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和资产端权益弹性 [1][4] 核心观点 - 2季度负债端改善明显 投资端进一步增配权益资产 [1][4] - 2025H1归母净利润409.3亿元 同比+6.9% 加权平均ROE 7.83%同比+0.04pct [4] - 期末EV达1.48万亿元 较年初+5.5%(回溯口径) [4] - 中期分红67.3亿元 同比+19.0% 占2024年全年分红的37% [4][5] - 预测2025-2027年NBV分别同比+15.0%/+10.0%/+10.0% EV同比+9.3%/+9.3%/+9.2% [4][7] 负债端表现 - 2025H1总保费5251亿元 同比+7.3% 新单保费1612亿元 同比+0.6% [5] - NBV达成285.5亿元 同比+20.3%(回溯口径) 增速较1季度+4.5%明显提升 [5] - 个险渠道NBV 243.4亿元 同比+9.5%(回溯口径) 分红险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 [5] - 个险销售人力59.2万人 同比-5.9% 优增人力同比+27.6% [5] - 银保渠道新单保费358.7亿元 同比+111.1% 首年期交保费170.3亿元 同比+34.4% [5] 投资端表现 - 投资资产达7.13万亿元 较2024年底+7.8% 同比+17.1% [6] - 股票和基金(不含货基)配置比例由年初12.18%提升至13.60% [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占比由年初2.60%提升至3.55% [6] - 净投资收益961亿元 净投资收益率2.78%同比-0.25pct [6] - 总投资收益1275亿元 总投资收益率3.29%同比-0.30pct [6] 财务预测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138亿元(前值1170亿元)同比+6.4% [4][7] - 上调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304亿元(前值1290亿元)同比+14.6% [4][7] - 上调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10亿元(前值1478亿元)同比+15.8% [4][7] - 对应EPS分别为4.0/4.6/5.3元 PEV分别为0.77/0.70/0.64倍 [4][7] - 预测2025-2027年保费服务收入2185.69/2338.69/2502.40亿元 同比+5.0%/+7.0%/+7.0% [7][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41.66元 总市值11775.08亿元 流通市值8675.08亿元 [1] - 近3个月换手率4.64% 一年股价区间50.88-32.26元 [1] - 预测P/B倍数1.98/1.67/1.41倍(2025-2027年) [7][9]
中国财险(02328):承保盈利提升,龙头优势夯实
国信证券· 2025-08-27 15:1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44.55亿元,同比增长32.3% [1] - 原保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市场份额33.5%居行业首位 [1] - 承保利润130.15亿元,同比增长44.6% [2] - 总投资收益172.60亿元,同比增长26.6%,总投资收益率(未年化)2.6%,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3]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55/1.67/1.77元/股,对应P/B为1.33/1.28/1.23x [4][5][9] 业务发展 - 车险业务保费收入1,440.65亿元,同比增长3.4%,家自车业务占比提升至73.4% [2] - 非车险业务中意健险服务收入增长25.1%,企财险增长4.3% [2] - 综合成本率94.8%,同比优化1.4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71.8%(下降1.7pt)、综合费用率23.0%(下降3.1pt) [3] - 车险COR下降2.2pt至94.2%,费用率大幅优化4.1pt [3] - 非车险中意健险COR上升1.9pt至101.8%,农险和责任险COR均优化 [3] 投资策略 - 权益资产占比提升至26.1%,投资收益贡献大幅增长 [3] - 调整债券结构,将部分信用债转为利率债并拉长久期,把握利率高点加大配置 [3] - 适当提升杠杆率实现较好收益 [1] 战略布局 - 深化科技金融、绿色保险、普惠金融领域布局 [4] - 推进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优化风控模型和运营效率 [4] - 衔接国家医保改革,拓展文旅、互联网等领域业务 [2] - 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推进小微企业保险覆盖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