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公司赴港上市

搜索文档
本月18家A股上市公司筹划赴港上市 东山精密拟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9-28 12:50
A股公司赴港上市动态 - 9月1日至28日期间共有18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筹划赴港上市计划 [1] - 东山精密于9月23日公告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 - 筹划企业涵盖消费、医药、科技、制造业等领域,包括五芳斋、博瑞医药、海澜之家、海亮股份、科大智能、欧林生物、佰维存储等知名企业 [1] 市场技术指标表现 - 部分个股出现MACD金叉技术形态 [2] - 相关个股近期呈现上涨趋势 [2]
A股服装巨头拟赴港上市
证券时报· 2025-09-12 13:19
海澜之家拟赴港上市 - 海澜之家拟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董事会已授权管理层启动前期筹备工作[2] - 赴港上市主要目的是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 加快海外业务发展 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 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4] - 公司2017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设首家海外门店 计划深耕东南亚市场 并推动中亚、中东、非洲市场布局 预计在悉尼开出澳大利亚首店[4] 公司财务及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5.66亿元 同比增长1.73% 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 同比下降3.42% 扣非归母净利润15.66亿元 同比增长3.83%[5] - 集团总门店数量小幅增加31家 但海澜之家系列门店净减少110家至5723家 海外市场门店数111家 较去年年底新增10家[5] - 海外市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6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27.42%[5] A股公司赴港上市行业趋势 - 2024年以来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续升温 截至9月11日年内已有11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 目前A+H公司达161家 还有超过50家A股企业在排队[7] - 政策红利促进赴港上市 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 香港市场优化审批流程 问询周期大幅缩短 推出FINI结算平台[7] - 港交所降低A股公司发行H股门槛 对于市值超100亿港元的合资格A股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快审批速度[7] 香港资本市场优势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商业规则 企业所得税率仅为16.5%[8] - 香港背靠内地庞大市场 面向全球 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 可充分利用内地供应链 人才和市场资源[8] - 港交所改革允许同股不同权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为科创企业提供更灵活的融资和退出选择[8]
海澜之家宣布H股上市筹备,A股企业借港股拓国际化路径已成常态
华夏时报· 2025-09-11 10:41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海澜之家拟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董事会已授权管理层启动前期筹备工作 [2] - H股上市目的为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 加快海外业务发展 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 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 增强资本实力 [3] - 港股上市可增强国际资本运作能力 为海外渠道拓展和供应链优化提供关键资金支持 提升全球市场品牌认知度和信誉度 吸引国际战略投资者 促进跨市场资源整合 [6]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布局始于2017年马来西亚吉隆坡首家海外门店 [2] -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门店数111家 较2024年底新增10家店铺 [2][4] -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2.06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27.42% [2][4] - 海外布局策略包括深耕东南亚市场 有序推动中亚 中东 非洲市场布局 预计下半年在悉尼开设澳大利亚首店 [2] - 针对海外市场制定因地制宜产品设计策略 优化出海产品组合 拓展核心商圈 采用国际质感门店设计风格 通过跨领域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 [5]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5.66亿元 同比增长1.73% 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 同比下降3.42% 扣非归母净利润15.66亿元 同比增长3.83% [3] - 海澜之家单品牌门店净减少110家至5723家 回归三年前水平 [4]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波动明显:179.59亿元 201.88亿元 185.62亿元 215.28亿元 209.57亿元 同比变动-18.26% 12.41% -8.06% 15.98% -2.65% [4] - 2020-2024年归母净利润波动明显:17.85亿元 24.91亿元 21.55亿元 29.52亿元 21.59亿元 同比变动-44.42% 39.6% -13.49% 36.96% -26.88% [4] 行业背景与趋势 - 服装行业竞争激烈 国内服饰消费意愿不高 行业呈现弱复苏 强分化格局 [4] - 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续升温 年内已有11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 A+H公司总数增至161家 另有逾50家A股公司正排队 [2][6] - 新经济领域如科技创新 生物医药及新能源企业倾向赴港上市 消费 金融等传统行业也利用港股平台推动品牌出海与跨境业务协同 [7] 政策环境 - 2024年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 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7] - 香港市场优化审批流程 问询周期大幅缩短 推出FINI结算平台 [7] - 港交所降低A股公司发行H股门槛 对市值超100亿港元的合资格A股上市公司加快审批速度 允许生物科技 特专科技企业无盈利上市并降低市值门槛 [7]
8月29家A股上市公司筹划赴港上市
格隆汇APP· 2025-08-31 10:46
赴港上市企业数量 - 29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筹划赴港上市 [1] 赴港上市企业名单 - 华新水泥 圣邦股份 东诚药业 晶合集成 富瀚微 华海清科 新国都 珀莱雅 北京君正 阳光电源 华依科技 格林美 万辰集团 科兴制药 中坚科技 华勤技术 天下秀 天味食品 卓创资讯 美锦能源 芯海科技 顺灏股份 芯碁微装 露笑科技 可孚医疗 万兴科技 普源精电 若羽臣 极米科技 [1] 时间范围 - 近期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持续 [1] - 本月(8月)29家公司披露筹划 [1]
A股“优等生”借力港股平台拓展国际化业务
证券日报· 2025-08-19 16:35
A股公司赴港上市概况 - 年内港股55家新上市公司中有10家A股公司 首发募资额约893.39亿港元 [2] - 约90家A股上市公司正筹划发行H股 进展包括提交备案资料、已递交招股书、等待聆讯等 [2] - 港股市场整体回暖 AH股价差收窄 全球投资人及长线资金持续流入 [2] 上市规则与政策支持 - 港交所IPO定价新规8月4日生效 初始自由流通量门槛由"H股总数10%"改为"A+H股总数5%" [3] - 中国证监会备案审批速度加快 宁德时代备案用时42天 吉宏股份备案用时77天 [3] - 从递表到登陆港股用时仅三个多月 [3] 市场流动性与行业分布 - 2025年前7个月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37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086亿港元上升124% [3] - 拟赴港上市A股公司行业多元 包括生物医药、电力设备、新能源、通信、食品饮料等 [3] - A+H股累计达161家 分布在有色金属、医药生物、交通运输等领域 [3] 企业市值与上市进展 - 年内10家A+H公司中有5家上市首日市值超过千亿港元 [3] - 立讯精密、星环科技、卧龙电驱、军信股份、云天励飞等多家公司正式递表 [4] - 均胜电子、万兴科技、普源精电、可孚医疗等披露赴港上市计划及进展 [4] - 多数筹划赴港上市企业总市值在100亿港元以上 行业龙头总市值超千亿港元 [4] 国际化战略与投资者结构 - 赴港上市动力包括国际化业务拓展 境外收入占比超30% [5] - 募资主要用于海外产能建设及研发、拓展国际市场业务 [5] - 港股市场拥有国际长期资本 可引入主权基金、长线基金及高净值投资人 [5] - 基石投资者阵容强大 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等 [5] 上市准备与合规要求 - 需密切关注两地监管机构最新政策和指引 [6] - 严格遵守数据安全及跨境信息传输合规要求 提前梳理数据合规性 [6] - 需评估业务是否涉及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或禁止领域 [6] - 特别注意两地信息披露一致性 包括财务信息披露协同安排 [6]
中微半导股价微跌0.39% 公司首次披露拟赴港IPO计划
金融界· 2025-08-05 13:48
股价表现 - 8月5日收盘价28.3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1元,跌幅0.39% [1] - 当日成交量43850手,成交额1.24亿元,股价振幅1.55%(最高28.57元/最低28.13元)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70.11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0.1%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3128.02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0.65%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半导体领域,主营业务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及相关技术服务 [1] - 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 [1] 资本运作 - 7月首次公告拟赴港IPO计划,成为当月17家宣布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之一 [1] - 单月17家A股公司宣布赴港上市数量创年内月度新高 [1]
A+H上市潮涌 市值门槛调升传闻扰动市场|港美股看台
搜狐财经· 2025-07-31 08:23
A股公司赴港上市趋势 - 2025年以来宁德时代等巨头带动下A股公司赴港上市成为趋势 超40家企业正式递表港交所 另有30余家企业已公告启动相关流程 [1] 市值分布特征 - 已赴港上市的10家A股公司中千亿级公司达5家 百亿级以下仅吉宏股份1家 [3] - 已递表的44家A股公司总市值均在100亿元以上 千亿级公司6家 200-1000亿元公司26家 200亿元以下公司12家 [3] - 30家披露筹备计划的公司中出现市值50-80亿元区间中小企业 包括锐明技术(82亿元)/可孚医疗(78亿元)/和林微纳(63亿元)/星环科技(60亿元)/鑫磊股份(55亿元)/酷特智能(54亿元) [3] - 小市值公司赴港上市公告集中发布于今年7月 显示中小市值A股公司正加速布局港股上市进程 [3] 潜在市值门槛调整 - 内地监管部门考虑为赴港A股公司设置最低市值要求 或看齐GDR政策的200亿元门槛 [1][6][7] - 券商人士确认存在"申报前120个交易日平均市值不低于200亿元"的说法 [8] - 新要求对当前赴港上市潮影响有限 因已递表或公告公司绝大部分为行业龙头且市值较高 [1] 赴港上市动因 - 港股市场显著回暖提供重要融资窗口 港股后续再融资相比A股更为便利 [4] - 赴港上市是公司出海和国际化的开端 有助于国际资本发现公司价值 [4] - 部分企业趁市场热度融资套利 更多公司基于拓展海外业务战略考量 [10] 市值门槛设置合理性 - 设置门槛可筛选优质企业参与港股市场 完善港股板块企业质量 增强对全球投资者吸引力 [8] - 与GDR政策市值标准统一 促使企业理性评估赴港上市适应性而非盲目跟风 [8] - 2024年4月证监会"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表述已隐含企业规模要求 [10] 市场偏好与筛选标准 - 港股境外投资者偏好高技术含量/高新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企业 [10] - 建议除市值限制外可在行业或财务标准方面做筛选 选择最好公司赴港上市 [10] - 限制小市值公司赴港上市可合理引导A股公司有序赴港 避免盲目跟风 [10]
A+H上市潮涌 市值门槛调升传闻扰动市场
证券时报· 2025-07-30 18:57
A股公司赴港上市趋势 - 2025年以来A股公司赴港上市已成趋势性动向,宁德时代等巨头带动下已有超40家企业正式递表港交所,另有30余家企业已公告启动相关流程 [2] - 已赴港上市的10家A股公司中千亿级公司达5家,百亿级以下仅吉宏股份1家 [3] - 已递表的44家A股公司总市值均在100亿元以上,其中千亿级6家,200-1000亿元26家,200亿元以下12家 [4] 中小市值公司加速布局港股 - 30家披露赴港上市计划的A股公司中出现市值50-80亿元区间企业,如锐明技术(82亿元)、可孚医疗(78亿元)等 [4] - 中小市值公司赴港上市公告集中发布于2024年7月,显示在龙头企业示范效应下加速布局港股进程 [4] - 赴港上市优势包括港股市场回暖带来的融资窗口、再融资便利性及国际化价值发现 [4] 赴港上市市值门槛调整动向 - 内地监管部门考虑将赴港上市市值门槛从100亿元提升至200亿元,拟参考GDR政策标准 [2][6] - GDR现行标准要求上市公司A股120个交易日平均市值不低于200亿元,与境外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标准一致 [6] - 券商人士确认存在设置"申报前120个交易日平均市值不低于200亿元"要求的说法 [6] 市值门槛调整的合理性分析 - 提高门槛可筛选优质企业、提升港股板块质量、统一GDR标准、避免企业盲目跟风 [6] - 2024年4月证监会"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表述已隐含对企业规模的要求 [7] - 港股境外投资者偏好高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赛道企业,传统产业公司表现分化 [7] 港股市场质量保障措施 - 分析师建议除市值限制外可增加行业或财务标准筛选,优化赴港上市公司质量 [8] - 限制小市值公司有助于避免盲目跟风,引导A股公司有序赴港上市 [8] - 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港股市场对实力不足企业不友好,每年存在主动退市案例 [8]
A股公司赴港上市潮涌:进程加速、外资追捧与定价逻辑生变
环球网· 2025-07-29 02:09
A股公司赴港上市趋势 - 今年以来已有10家A股公司成功赴港上市,募资规模占年内港股首发募资额约70% [1] - 78家A股公司已递表港交所或公告筹划相关事宜,覆盖多产业,其中恒瑞医药、宁德时代等10家行业龙头领衔登陆港交所 [1] - 半导体、消费电子公司密集提交招股书,如纳芯微拟赴港提升车规级芯片市场竞争力 [3] 推动因素 - 政策支持、公司全球化布局及融资需求扩大是主要推动因素 [3] - 利欧集团筹划赴港深化全球化战略,其境外收入快速增长 [3] - 香港交易所推出"联讯通""科企专线"等政策工具助力企业上市 [3] 资金流动与市场反应 - 今年港股IPO获基石投资与机构配售部分受国际机构投资者追捧,外资基石投资者规模创近5年新高 [3] - 南向资金年内流入规模已超2024全年 [3] - 不少A股公司港股IPO后快速纳入港股通,有望吸引更多资金 [3] 港股IPO定价变化 - 今年以来AH溢价率收窄,部分个股如宁德时代和恒瑞医药出现A股较H股折价现象 [3] - 2025年以来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发行折价收窄,宁德时代实现港股溢价发行 [3] - 恒生AH溢价指数缩窄,反映港股市场结构性变化,新经济板块崛起 [3] 机构观点 - 瑞银维持对中国资本市场乐观看法,认为港股估值有吸引力 [3] - 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AH溢价率回落反映港股市场结构性变化 [3] -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周明子称港股市场资金来源丰富、出境灵活,适合有国际化资金需求的企业 [3]
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续升温 “A+H”公司达160家
快讯· 2025-07-17 16:12
公司动态 - 安克创新正在研究论证香港资本市场股权融资事宜 [1] - 今年以来已有10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 [1] - 当前A+H上市公司数量达160家 [1] 行业趋势 - 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续升温 [1] - 内地和香港市场协同效应将进一步释放 [1] - 未来赴港上市浪潮有望延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