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满大街的预制菜,是怎么来的?
36氪·2025-09-26 02:42

消费者需要的安全、健康、新鲜,跟"预制菜"并不一定是反义词。理清一些基本事实,有助于帮我们看清餐饮行业的真实情况,把焦虑和恐慌用在最有用 的地方。 消费者所面对的餐饮市场问题,用"预制菜"一言以蔽之,远远不够,是简化、遮蔽了问题。 风波最激烈时,我们往往会失去客观判断的能力。我想现在是一个合适的时机,来聊聊预制菜的功与过。 先放一句结论,消费者普遍概念中的"预制菜"(从冷冻西兰花到料理包)其实上限极高,但下限也极低。但是"预制菜"这一统称,因为后者,慢慢变成了 一个负面的、用于猎巫的、业内避之不及的概念,这并非一件好事。 "预制菜",在争什么? 当下预制菜的行业发展,其实很多时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预制菜可以推高餐饮行业的上限。现代化生产流程,可以让更多消费者享用更多好品质的食材。日料中顶级的三文鱼、金枪鱼,无一不是冷冻运输,然后 解冻后做刺身。海鱼美味但上岸后难以存活,且超低温冷冻是必要的安全保证,能够杀灭寄生虫。 内蒙的羊也是在秋季至初冬大规模屠宰,因这阶段最膘肥体壮、鲜味物质达峰值,低温冻起来的秋膘羊肉,反而能最大限度提供好风味。 而活鲜与否,很多时候,是在安全与新鲜两者之间做平衡。《生猪屠宰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