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

搜索文档
我科学家在老年痴呆疾病模型犬认知障碍分子机制解析上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日报· 2025-09-29 06:03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以犬为模型,系统阐释衰老及相关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不仅推动了犬作为人类AD转化 模型的应用,也为解析AD机制提供了关键依据。通过系统解析认知障碍犬模型中胶质细胞在生理衰老与 CCD病理状态下的差异,研究团队为犬认知障碍的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区分年龄相关认知衰退 与CCD特异性病理进程提供了依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猪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黄路生团队系统研究了健康 衰老与老年痴呆认知障碍犬的脑细胞转录组,揭示了认知障碍犬中小胶质细胞C1QA与神经元CRT互作介导 突触损伤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 截至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人数已逾5500万。我国目前AD患者约983万,平 均每10位65岁的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病。 研究成果有望为老年痴呆早期诊断提供潜在分子标志物,并为其发病机制解析提供重要细胞机制参考。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
Cell重磅:华人学者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新机制——脑细胞间通讯中断,驱动疾病进展
生物世界· 2025-09-28 04:05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阿尔茨海默病 (AD) 是最常见的痴呆症类型。多大数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都集中于 β-淀粉样蛋白 (Aβ) 积累 和 tau 蛋白缠结 ,然而,只是这些蛋白质的堆积 并不能完全解释阿尔茨海默病。实际上,绝大多数针对这两种蛋白质的实验性药物都已失败,极少数获批的几款药物也只能带来有限的益处,且副作用明显。 2025 年 9 月 25 日,西奈山 伊坎 医学院 张斌 、 蔡东明 、 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 童研究医院 彭隽 敏 团队合作 ( 王二明 、 余凯文 、 操基 清 为共同第一作 者) ,在 Cell 期刊发表了题为 : Multiscale Proteomic Modeling Reveals Protein Networks Driving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genes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对 阿尔茨海默病 患者大脑细胞如何相互作用的最全面视角,绘制出的蛋白质网络揭示了 神经元 与 神经胶质细胞 (特别是星形胶质细胞 和小胶质细胞) 之间的 信息交流 中断 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而 一种名为 AHNAK 的蛋白 ...
阿尔茨海默病会遗传吗
科技日报· 2025-09-25 08:24
阿尔茨海默病会遗传吗 本报记者 于紫月 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阿尔茨海默病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达5%以上,在85 岁以上老年人中高达30%。一些人的父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痛心之余也担忧自己将来同样会患病。那 么,阿尔茨海默病会遗传吗? "有5%—10%的阿尔茨海默病会通过基因遗传给子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认知障碍性疾 病科主任张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医学界发现多种致病基因和风险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明确相 关。其中,致病基因包括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早老素2(PS2),携带上述任何一种致 病基因的人群中,95%以上会罹患阿尔茨海默病,且发病通常呈"早发"特征,四五十岁甚至更早即可发 病,该类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极高。与致病基因不同,风险基因载脂蛋白Eε4(如APOEε4基因) 则会提升患病风险。若携带风险基因,会大幅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概率,但其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 相对较低。 "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患上此病,建议先带父母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基因检测,若不携带致病基因或 风险基因,子女则无须过分担忧。"张巍强调,如果父母的阿尔茨海默病是由致病基 ...
外卖盒/塑料杯产生的微塑料会进入大脑,或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生物世界· 2025-09-22 08:3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环境中的 纳米 塑料/纳米塑料 ( NMP) 变得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这些纳米塑料/微塑料会 通过饮用水、食物甚至呼吸的空气进入人类,并在人体内积累,科学家们已经在 肺 、 肾脏 、 肝脏 、 生殖系统 ,甚至是 大脑 中发现了纳米 塑料/微塑料的存 在。 这些纳米 塑料/微塑料 是否对人体有害?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揭示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近日, 美国罗德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期刊发表了题为: Short-term exposure to polystyrene microplastics alters cognition, immune, and metabolic markers in an apolipoprotein E (APOE) genotype and sex-dependent manner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显示, 聚苯乙纳米塑料/微塑料 (PS-NMP) 能够在大脑中积累并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甚至引发 阿尔茨海默病 ...
总是抑郁、淡漠……这些也可能是痴呆的前兆
中国新闻网· 2025-09-21 16:16
如何早期识别?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 张尼)抑郁、淡漠、疑心重……你知道吗,这些看似平常的情绪表现,可能 都与认知功能退化有密切关系。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种被称为"脑海中的橡皮擦"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众多老年人的健 康,其早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导致认知功能逐渐退化的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老年期痴呆类型。 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困难、判断力下降、情绪波动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丧 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位于大脑细胞外的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大脑成像里有"老年斑", 这些病理特征引起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研究室、记忆障碍诊疗与研究中心主 任王华丽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道。 她强调,人们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觉得上岁数了糊涂一点很正常,不把认知下降当回事,实际上当出现 一些早期症状后应该及时就诊并干预。 目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其中,药物治疗包括使用胆碱酯酶抑制 剂、NMDA受体拮抗剂、仑卡奈单抗、多奈单抗等;非药物干预包括认知干预、行为管理、心理社会 支持 ...
一种新药研发失败率达99%的病,“记性差”的人要当心
环球时报· 2025-09-21 07:53
提起"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多数人并不陌生。 自发病起,大脑如同被按下"删除键",从初期的健忘,到不认识家人,最后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疾病让 患者的记忆日渐空白,成为无数个家庭的痛苦。 数十年来,这种高发"脑病"始终未能被彻底攻克。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生命时报》(微信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总结预防 方法,让你和家人尽可能远离这个"记忆杀手"。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孙永安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郁金泰 病因至今未能破解 人们常说的"痴呆"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多种病因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总称,包括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路易体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最为常见。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约5700万人患这类疾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占 60%~70%,每年新增患者近千万例,该病已跻身全球第五大死亡原因。《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 2025》显示,1699万老人正在被这个"记忆杀手"吞噬,约占全球病例总数的1/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孙永安介绍,从1906年发现至今,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目标仍 是"延缓病程、改善症 ...
这种病和老年健忘是一回事吗?一起来看健脑秘诀
人民网· 2025-09-21 01:41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误区 - 阿尔茨海默病与老年健忘存在本质差异 阿尔茨海默病是神经退行性疾病 患者会逐渐失去对时间地点基本认知甚至认不出身边的人 而老年健忘属于生理性记忆减退 经提醒能想起来[9] - 65岁以上人群高发 但约5%至10%患者在65岁之前出现症状 称为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损害进展速率更快预后更差[14] - 仅5%至10%为家族遗传性病例 绝大多数属于散发性病例 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19][21] - 无高质量证据支持保健品可延缓疾病进展 我国从未批准任何保健品用于治疗痴呆[27][29] - 痴呆是症状总称 有许多不同类型 例如血管性痴呆常伴随高血压中风病史 症状呈阶梯式恶化 路易体痴呆患者可能先出现视幻觉和动作僵硬 额颞叶痴呆表现为语言能力骤降或行为异常[34] 中医健脑方法 - 中医认为健脑核心在于补肾益髓健脾养心疏肝调气活血通络[39] - 饮食健脑包括核桃芝麻糊 黑芝麻30克核桃20克山药10克枸杞10克桑葚10克蜂蜜适量 具有补肾益髓作用 莲子百合粥 莲子20克百合15克莱眼肉10克糯米50克 安神益智[41] - 穴位按摩包括晨起梳头100次刺激头部穴位促进循环 按压百会穴3分钟缓解头部不适安神助眠 耳周叩击18次清脑醒神缓解头晕[43] - 茶饮健脑包括参芪菊花茶 西洋参3克黄芪5克杭白菊3朵沸水冲泡10至15分钟 具有抗疲劳健脾益脑功效[45] - 时辰与运动包括辰时7-9点吃热早餐小米粥鸡蛋健脾养脑 酉时17-19点散步调气改善脑供血 亥时21-23点热水浴足40℃左右15分钟引火归元助眠护脑[49][50]
朝“问”健康丨记忆力下降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吗?如何降低发病风险?
央视新闻· 2025-09-21 01:41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困难、判断力下降、情绪波动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今天(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是"早防早治,守护认知"。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000万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成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些症状? 专家介绍,判断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需要结合系统的认知功能评价,如果老年人出现记忆力下降,一般来说有两种可能性: 阿尔茨海默病有什么症状?记忆力下降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吗?如何防治呢? 一是随着年龄增长所导致的良性健忘。 二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 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如何辨别? 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65岁以上发病,但也有部分患者是在五十多岁甚至更年轻的时候就发病,这种称之为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 中年人出现认知障碍时,如何判断是不是阿尔茨海默病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心理测评师王婷:认知症是一个大类,我们常说占比最多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它是因为神经变性病导致的,是因为β-淀粉样蛋白沉 积。还有一部分是血管性的痴呆,它是非变 ...
记忆力下降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吗?不一定,但要警惕是早期症状
央视网· 2025-09-21 01:15
疾病概况 -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俗称老年痴呆 [1]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约1000万人 [1] - 主要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 语言表达困难 判断力下降 情绪波动 严重丧失自理能力 [1] 诊断特征 - 需通过系统认知功能评价进行诊断 [1] - 良性健忘表现为忘细节记大事 经提醒可回忆 [1] - 早期病征包括瞬时遗忘 重复提问 提醒无效 性格淡漠急躁 家务出错 词不达意 [1] 疾病分类 - 阿尔茨海默病属于认知症主要类型 由β-淀粉样蛋白沉积导致神经变性 [2] - 血管性痴呆由脑血管疾病引发 属非变性病 经治疗可恢复 [2]
Nature:蔡立慧团队揭示ABCA7基因突变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机制,并提出逆转方法
生物世界· 2025-09-12 04:07
阿尔茨海默病遗传风险机制 - APOE4基因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强遗传风险因素 单拷贝使患病风险增加3倍 双拷贝使风险增加8-12倍[3] - ABCA7基因功能缺失突变是除APOE4外最强风险因素 携带者患病风险为未携带者的约2倍 其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也会适度增加风险[3] ABCA7突变机制研究突破 - MIT蔡立慧团队发现ABCA7功能缺失突变通过影响神经元磷脂酰胆碱和线粒体增加患病风险 补充胞磷胆碱可能逆转影响[4] - ABCA7蛋白负责跨膜转运磷脂维持膜不对称性 既往研究显示其功能障碍会促进淀粉样蛋白沉积并损害清除能力[6] - 研究基于ROSMAP项目的1200个样本 重点分析12个携带ABCA7功能缺失突变的大脑组织样本[6] 细胞层面影响验证 - 单细胞核RNA测序发现兴奋性神经元出现脂质代谢、线粒体功能、DNA修复和突触信号通路紊乱[7] - iPSC来源的突变神经元重现转录变化 表现为线粒体功能受损、氧化应激增加及磷脂酰胆碱代谢紊乱[7] 治疗干预潜力 - 胞磷胆碱处理可增加磷脂酰胆碱合成 恢复线粒体膜电位并降低氧化应激水平[8] - 在iPSC生成的大脑类器官中 胞磷胆碱治疗使β-淀粉样蛋白水平和神经元过度兴奋性恢复正常[8] - 研究证实ABCA7相关风险与磷脂酰胆碱代谢紊乱直接关联 揭示了潜在治疗路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