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死亡

搜索文档
新研究发现或可通过呼气检测查肝病
新华社· 2025-09-27 08:21
铁死亡是一种特殊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核心机制依赖于细胞内铁离子的异常积聚以及脂质过氧化 反应的发生。铁死亡主要病理过程是脂质过氧化对细胞膜结构造成不可逆破坏,从而导致细胞功能丧 失。目前检测细胞铁死亡主要依靠组织活检,但此类侵入性方法给身体带来较大负担。 日本京都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人呼吸时会有超过1000种挥发性有机物被排出体外,这些分子中包 含着大量体内代谢信息。如果能详细分析铁死亡进行时细胞排出的挥发性分子,就有可能实现通过呼气 来检测到铁死亡及与此相关的疾病进展。 京都大学和其他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新研发的氧化挥发物组学分析技术,详细分析了铁死亡进行时 细胞排出的挥发性分子,发现两种"铁气味分子"会随着细胞铁死亡的进展而增加。研究团队发现,在肝 病模型实验鼠的肝脏和呼气中,以及肝病患者的呼气中,这两种分子的量都有增加。 新华社东京9月27日电(记者钱铮)细胞铁死亡已被证实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病发展相关。日本一项新 研究发现,细胞铁死亡过程中会产生两种挥发性分子,并在患者的呼气中被检测到。 公报说,基于这项新研究成果,可开发出替代肝活检的方法,应用于健康诊断及把握肝病相关进程。相 关研究成果已发 ...
老药新用,双管齐下!湘雅医院最新Cell子刊:增强铁死亡,促进癌症免疫治疗
生物世界· 2025-09-26 08:30
2025 年 9 月 25 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曾芙蓉 、 陈翔 、 邓广通 等人在 Cell 子刊 Cell Reports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 为: Vorapaxar enhanced mitochondria-associated ferroptosis primes cancer immunotherapy via targeting FOXO1/HMOX1 ax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抗血小板药物 沃拉帕沙 ( Vorapaxar ) 通过靶向 FOXO1/HMOX1 信号轴,增强 线粒体相关铁死亡 ,从而促进癌症免疫治疗, 双管齐下解决 癌 症患者的 血栓栓塞 和 免疫治疗耐药 的双重挑战。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免疫疗法 ,尤其是 免疫检查点阻断 (ICB) ,已成为多种恶性肿瘤极具前景的治疗手段。尽管其具有变革性的潜力,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获得性耐药以 及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irAE) ,这给免疫疗法带来了重大临床挑战。在这些 irAE 中, 癌症相关血栓栓塞 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这凸显了在高危人群中采取 预防性抗血栓策略的紧迫性。因此,在接受免 ...
Cell子刊:邵志敏/江一舟团队发现提高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效果的新靶点
生物世界· 2025-09-24 08:3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三阴性乳腺癌 (TNBC) 的定义是雌激素受体 (ER) 、孕激素受体 (PR) 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 缺失或低表达。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侵袭性乳腺癌亚型,其特点是可手术患者 (早期三阴性乳 腺癌,I 至 III 期) 的复发率更高、复发更早,以及不可手术患者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IV 期) 的总生存 期更短。 癌症免疫疗法 在 三阴性乳腺癌 (TNBC) 中的疗效有限,这是由于受到肿瘤微环境中复杂代谢相互作用 的影响。 2025 年 9 月 23 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江一舟 教授、 邵志敏 教授团队 ( 肖毅 、 徐颖 、 王晗 为 共同第一作者) 在 Cell 子刊 Cell Metabolism 上发表了题为: HEBP2-governed glutamine competition between tumor and macrophages dictates immunotherapy efficacy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 HEBP2 调控的肿瘤细胞与巨噬细胞之间的 ...
Cell子刊:姜学军团队揭示铁死亡新路线
生物世界· 2025-09-01 08:3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铁死亡 ( ferroptosis ) 是一种由铁依赖性磷脂过氧化以及随后的膜破裂所导致的新型细胞死亡形式。 然而,自 2012 年首次提出铁死亡以来,铁是如何在细胞内积累并推动铁死亡的,这一关键过程仍未完全 搞清楚。 2025 年 8 月 25 日, 纪念斯隆 - 凯特琳癌症中心 姜学军 教授团队 ( 刘雪松 博士和 赵泽川 博士为共同 第一作者) 在 Molecular Cell 期刊 发表了题为: Endocytosis is essential for cysteine-deprivation- induced ferroptos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 细胞内吞 介导的 铁累积 在半胱氨酸缺乏诱导的 铁死亡 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发现不仅颠覆 了我们对溶酶体抑制剂作用机制的认识,也提示铁死亡可能存在不同的执行路线。 铁储存蛋白—— ferritin ( 铁蛋白) 的自噬降解,通过增加细胞质中具有生物活性的铁含量来促进 铁死亡 ,这或许解释了为何 溶酶体抑制剂 能够抑制铁死亡。 令人惊讶的是,该研究发现,溶酶体抑制剂能够抑制半胱氨酸剥夺诱导的 (CDI) ...
男性为何容易肾损伤?最新Nature论文证实,雌激素可抵抗铁死亡及其所致的急性肾损伤
生物世界· 2025-08-15 04:21
研究背景与核心发现 - 急性肾损伤(AKI)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发病率高于绝经前女性[2] - 雌激素通过抑制铁死亡(一种铁依赖性细胞死亡形式)发挥肾脏保护作用[4] - 研究揭示了急性肾损伤性别差异的根本机制,是理解该领域的重要里程碑[6] 雌激素作用机制 - 17β-雌二醇通过非基因组和基因组机制建立抗铁死亡状态[4] - 羟基雌二醇衍生物作为自由基捕获型抗氧化剂直接抑制铁死亡[4] - FSP1介导氧化型羟基雌二醇循环,但FSP1缺陷雌性小鼠仍对AKI不敏感[4] - 雌激素受体(ESR1)通过促进抗铁死亡的硫醇过氧化物系统发挥作用[4] - ESR1持续抑制雄性肾小管中促铁死亡的醚脂质代谢途径蛋白[4] 临床意义与应用前景 - 雌激素代谢物和铁死亡抑制剂可能成为男性及绝经后女性的肾脏保护疗法[6] - 研究发现可能超越肾脏疾病范畴,对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性别差异研究具有启示意义[6] - 研究将铁死亡的生理学意义拓展到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之外[6]
Cell子刊:姜学军团队揭示缺氧通过表观遗传调控铁死亡
生物世界· 2025-07-28 08:02
铁死亡与缺氧调控机制 - 铁死亡是一种由铁依赖性磷脂过氧化驱动的代谢性细胞死亡过程,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病理状况有关 [2] - 缺氧通过抑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6A活性,以缺氧诱导因子(HIF)非依赖的方式抑制铁死亡 [2] - 缺氧通过抑制KDM6A导致其转录靶点(包括脂质代谢酶ACSL4和ETNK1)的表达降低,从而重塑细胞磷脂谱为铁死亡抵抗状态 [3] KDM6A在癌症中的作用 - KDM6A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和氧依赖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其缺失在膀胱癌中常见,会导致铁死亡抵抗 [5] - 对致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进行药理学抑制,可恢复携带KDM6A突变的膀胱肿瘤异种移植组织对铁死亡的敏感性 [4] 研究核心发现 - 长期缺氧可通过HIF非依赖的方式抑制铁死亡 [5] - 缺氧通过抑制KDM6A重塑磷脂组以抵御铁死亡 [5] - EZH2抑制可恢复KDM6A突变膀胱癌的铁死亡敏感性 [5]
铁死亡再登顶刊:裴华东/韩苏夏团队等揭示铁死亡调控与癌症耐药新机制
生物世界· 2025-07-20 03:11
铁死亡机制研究 -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由过度堆积的过氧化脂质诱导发生,在癌症等多种疾病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2] - 活性氧(ROS)在脂质过氧化和铁死亡启动中发挥关键作用,显著影响癌症化疗药物耐药性 [3] OGT酶的作用机制 - O-GlcNAc转移酶(OGT)作为ROS感应器,在受到ROS氧化修饰后被激活 [4] - 活化后的OGT催化FOXK2蛋白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促进其核转位并与SLC7A11启动子区域结合 [8] - 该过程增强SLC7A11转录并抑制铁死亡,通过OGT-FOXK2-SLC7A11分子轴促进肝细胞癌肿瘤发生和放化疗耐药性 [8] 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 - 研究揭示了ROS诱导的氧化-O-GlcNAc糖基化级联反应机制,整合了ROS信号、O-GlcNAc修饰和FOXK2介导的转录调控 [10] - 靶向该机制有望重新激活铁死亡,为克服癌症耐药性提供全新思路 [10]
江南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7-09 07:24
铁死亡与ACSL4抑制剂研究 -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与多种肝脏疾病密切相关,目前尚无特异性共价抑制剂[2] - ACSL4是脂质代谢关键酶,其异常激活会引发铁死亡,成为铁死亡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3] 罗西替尼(ROC)的发现与作用机制 - 研究团队通过虚拟筛选确定罗西替尼(ROC)为强效铁死亡抑制剂,ROC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EGFR抑制剂[4] - ROC与ACSL4蛋白第170位半胱氨酸共价结合,抑制其酶活性,从而阻断脂质过氧化和铁死亡过程[5] 罗西替尼的治疗潜力 - 动物实验显示ROC能有效减轻铁死亡介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5] - ROC作为直接靶向ACSL4的共价抑制剂,为铁死亡相关疾病提供了潜在治疗策略[7] 研究核心结论 - ROC通过靶向ACSL4抑制铁死亡[8] - ROC通过共价修饰ACSL4第170位半胱氨酸抑制酶活性[8] - ROC在小鼠模型中通过阻断铁死亡缓解急性肝损伤[8]
STTT:我国学者从中药材中发现新型铁死亡诱导剂,为癌症治疗带来新思路
生物世界· 2025-07-07 07:24
铁死亡作为抗肿瘤治疗策略 - 铁死亡是一种依赖于不受限制的脂质过氧化的新型细胞死亡形式,区别于细胞凋亡和程序性坏死 [2] - 细胞内亚铁离子(Fe2+)和活性氧(ROS)的高水平是铁死亡的特征,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并导致膜磷脂的脂质过氧化 [2] - 亚铁离子通过芬顿反应促进肿瘤细胞内活性氧积累,具有潜在抗肿瘤效果 [2] GPX4和GSH在铁死亡中的作用 - GPX4利用谷胱甘肽(GSH)将脂质过氧化物还原为脂质醇,靶向GPX4或GSH的药物可能具有抗癌潜力 [3] - 脂质过氧化可能作为"找到我"信号,促进抗原呈递并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3] - 上皮-间质转化(EMT)介导的肿瘤转移和耐药性使肿瘤细胞对铁死亡敏感 [3] 铁死亡诱导剂的研究进展 - RSL3和erastin等铁死亡诱导剂可通过诱导脂质过氧化在小鼠模型和人类肿瘤细胞系中诱导铁死亡 [3] - 铁死亡诱导剂能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 [3] - 由于发现更多抗氧化系统及代谢调节机制,单一GPX4抑制策略效果有限 [3] 天然产物ACE的双重作用机制 - 天然产物acevaltrate(ACE)可同时作用于PCBP1/2和GPX4两个靶点,迅速诱导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 [4][8] - ACE通过靶向PCBP1/2提高细胞内Fe2+水平,并通过靶向GPX4抑制其酶活性,破坏抗氧化系统 [9] - ACE的双重作用使其诱导铁死亡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诱导剂 [10] ACE的临床前研究结果 - ACE在动物实验中治疗效果优于已知铁死亡诱导剂和一线临床癌症药物卡培他滨、TAS-102 [10] - ACE在结直肠肿瘤类器官中的抑制效果优于细胞水平,显示临床应用潜力 [10] - ACE通过双重机制规避单靶点诱导剂的补偿性耐药问题,实现高效低毒性的肿瘤选择性杀伤 [12]
Nature Aging:炎症诱导表观遗传侵蚀,促进衰老干细胞铁死亡
生物世界· 2025-07-02 03:35
衰老与干细胞功能 - 衰老的特征包括干细胞衰老、功能下降及数量减少,全身性慢性低度炎症(炎性衰老)通过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升高加速这一过程 [2] - 异时性联体共生研究表明,老年个体的循环系统因素可诱导过早衰老,而年轻个体的循环系统能使老年组织恢复活力 [2] 炎症与肌肉干细胞衰老机制 - 全身性炎症通过表观遗传侵蚀(H4K20me1水平降低)促进肌肉干细胞(MuSC)铁死亡,抑制炎症可预防铁死亡并保持干细胞数量 [4][11] - 炎症信号下调酶Kmt5a,导致抗铁死亡基因表观遗传沉默,引发铁代谢异常、活性氧升高及脂质过氧化 [11] - 在小鼠中老年期(12个月大)长期抑制全身性炎症可有效促进肌肉再生和功能恢复 [11] 表观遗传与干细胞衰老 - 组蛋白H4K20甲基化失调与肌肉干细胞功能衰退相关,表观遗传侵蚀是衰老的核心机制之一 [7] - 表观遗传重塑管理炎症信号,但慢性炎症与表观遗传修饰的直接关系此前研究不足 [7] 炎症环境的影响 - 干细胞微环境中炎症水平升高是导致衰老的关键外在因素,老年骨骼肌中促炎性CCR2信号通路激活会抑制年轻干细胞的再生能力 [8] - 衰老细胞是肌肉干细胞微环境中年龄相关炎症的主要诱因,其积累损害干细胞对急性损伤的再生能力 [9] 研究意义 - 发现表观遗传开关将慢性炎症与肌肉干细胞衰老和铁死亡联系起来,为对抗年龄相关肌肉退化提供潜在治疗策略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