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变现

搜索文档
威富集团忙化债
北京商报· 2025-09-17 16:24
降低债务危机 为了还债,威富集团选择再次出售旗下品牌。9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威富集团宣布已与私人 控股品牌管理公司Bluestar Alliance达成协议,将以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旗下工装品牌Dickies,交易预计 于今年底前完成。一年前,威富集团为了降低债务,曾出售旗下品牌Supreme。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29日,威富集团的未偿债务约40亿美元。同时,威富集团方面表示,债务和利 息支付要求可能对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显然,威富集团偿还债务迫在眉睫。对于此番出售Dickies品牌,威富集团方面给出的理由是能减轻债 务危机。"我们不断评估我们的投资组合,这笔交易将使我们能够降低净债务水平,并将在形式上增加 我们的增长。"威富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racken Darrell表示。 在时尚产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看来,威富集团此时出售Dickies能 卖个好价钱。"目前Dickies的发展还算不错,尤其在国内市场,线上线下渠道销售都不错。此时选择出 售,威富集团能够卖个好价钱。当然,此时威富集团紧急出售Dickies,也从侧面说明其债务危机比较 严重 ...
恒大最值钱资产有望变现?恒大物业复牌收涨超20%
观察者网· 2025-09-12 15:33
公司复牌及股价表现 - 恒大物业于9月11日复牌后股价暴涨20.65% 收报1.11港元 较昨收0.92港元上涨0.19港元 [1][6] - 复牌首日交易活跃 成交额达9.65亿港元 换手率7.74% 量比21.87 振幅22.8% [6] - 股价日内最高达1.29港元 接近52周最高点1.31港元 最低1.08港元 [6] 股权出售进展 - 公司收到中国恒大及CEG Holdings清盘人发出的接洽函 清盘人正寻求出售其持有的51.016%股权 [1][5] - 清盘人已与部分有意方订立保密协议并于9月9日收到不具约束力的指示性要约 交易仍处初步阶段未进入谈判 [5] - 市场传闻竞购方包括中国海外集团及华润集团子公司 但华润置地否认消息 中海表示不掌握情况 [8] - 许家印通过CEG Holdings间接持有51.71%股权 在股份出售前仍为公司实控人 [8] 历史交易与资产价值 - 2021年10月中国恒大曾与合生创展签订协议 拟以200.4亿港元转让50.1%股权(54.16亿股)但最终因条款分歧搁浅 [10] - 恒大物业被视为中国恒大体系内变现价值最高的轻资产之一 经营平稳且持续盈利 [10] 财务状况与经营数据 - 2023年上半年营收66.4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9% 净利润4.91亿元 净利率7.4% [10] - 在管面积达5.96亿平方米 同比增加4100万平方米 现金及等价物约27.78亿元 [10] - 贸易应收账款原值58.83亿元 累计计提坏账损失超30亿元 减值率高达51.7% [10] 经营挑战与风险 - 关联方风险导致约1.5亿平方米已签约合约项目转化停滞 严重削弱品牌信任度与议价能力 [10] - 董事长段胜利表示公司面临流动性紧张及关联方影响等多重压力 风险化解需较长时间 [11]
迪米生活控股(01667)附属拟2199.5万港元出售于日本的地块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2:17
交易概况 - 迪米生活控股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4.15亿日圆(约2199.5万港元)出售日本大阪中央区地块 [1] - 地块面积171.15平方米 自2018年收购后始终处于未开发状态 [1] - 交易买方为株式会社39不动产及嘉和不动产コンサルタント株式会社 [1] 交易动因 - 出售地块可实现较账面值和评估值更高的溢价 受益于日元贬值及日本房地产资产持续走强的市场环境 [1] - 集团在日本业务非核心战略重点 未投入大量资源开发管理当地资产 [1] - 持续持有该地块未能积极利用 无法为股东带来最佳回报 [1] 资金用途 - 出售事项净所得约2005.02万港元 拟用于偿还集团债务或投资业务发展 [2] - 交易完成后预计改善集团流动性 加强财务状况并降低负债比率 [2] 战略意义 - 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精简资产组合 减轻行政负担 [1] - 使资本重新分配至集团拥有更多专业知识及竞争优势的市场领域 [1] - 有助于集团聚焦核心业务发展 [2]
迪米生活控股附属拟2199.5万港元出售于日本的地块
智通财经· 2025-09-01 12:15
交易概况 - 迪米生活控股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4.15亿日圆(约2199.5万港元)出售日本大阪地块 [1] - 地块位于大阪中央区道顿堀一丁目32番3 占地面积171.15平方米 自2018年收购后始终处于空置状态 [1] - 交易买方为株式会社39不动产及嘉和不动产コンサルタント株式会社 [1] 交易动因 - 出售地块较账面值及评估值获得更高溢价 受益于日元贬值及日本房地产资产持续走强的市场环境 [1] - 公司在日本的业务非核心战略重点 未投入大量资源开发或管理日本资产 [1] - 地块持续拥有权未积极利用 可能无法为股东带来最佳回报 [1] 资金用途与影响 - 出售净所得约2005.02万港元 拟用于偿还债务或投资及其他业务发展 [2] - 交易完成后将改善集团流动性 加强财务状况并降低负债比率 [2] - 使集团能够精简资产组合 减轻行政负担 将资本重新分配至更具专业优势的市场领域 [1][2]
大逆转,李嘉诚还是退了一步
搜狐财经· 2025-08-01 02:21
交易最新进展 - 长和实业公告显示原港口出售案出现重大调整,交易结构和条款需重新谈判[3] - 公司将邀请中国内地重要投资者加入,交易方向从"外资买港口"转向"中外联手接盘"[3] - 中远海运可能参与交易,确保港口资源仍由国内资本掌控[3][4] 原交易方案细节 - 原计划以228亿美元向贝莱德与MSC牵头的财团出售和记港口集团大部分资产[4] - 交易涉及全球23个国家、43个港口,包括中国内地关键节点港口[4] - 若完成将成为李嘉诚家族近年来最大规模海外资产变现[4] 交易调整动因 - 港口资产涉及航运控制力和国家战略安全,纯外资收购方案触及监管红线[5] - 原美欧资本主导的交易结构可能让渡全球航运物流话语权[4] - 调整后方案既能化解监管风险,又为原财团保留投资空间[4] 行业影响 - 港口作为重资产和硬资源,所有权转移将直接影响全球航运格局[4] - 中外联合控股模式可能成为跨境战略资产交易的新范式[3][4] - 交易调整反映国家对关键基础设施所有权的管控加强[5]
亏损超40亿港元,英皇国际登上热搜!166亿港元债务窟窿拿啥还
华夏时报· 2025-07-10 12:04
英皇国际财务危机 - 英皇国际2024/2025财年巨亏47.43亿港元,上年亏损20.47亿港元,其中持续经营业务亏损23.21亿港元[3][4] - 公司166.05亿港元银行借贷已逾期或违反贷款协议,被分类为流动负债[6] - 物业发展销售收入大幅增长352.2%至6.41亿港元,租金收入7.35亿港元,总收入增至13.76亿港元[3] 业务调整与资产处置 - 通过实物分派方式剥离英皇娱乐酒店业务,终止经营酒店相关业务[5] - 北京长安街英皇集团中心为公司内地标志性项目[3]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是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主因[4] 行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香港房地产市场下行导致物业租售业务承压,资金回笼困难[4] - 消息公布后英皇国际股价单日下跌11.76%,同系公司英皇文化产业跌14.89%,英皇资本跌18.18%[7] - 专家指出资产抛售可能面临大幅折价,融资成本将显著上升[6] 娱乐文化业务表现 - 英皇文化产业2024/2025中期收入降至2.43亿港元,净亏损收窄至5680万港元[8] - 公司在内地及港澳运营24间影院共180个放映厅,关闭7间表现不佳影院同时新开三里屯旗舰店[8][9] - 行业趋势显示三四线城市影院更易盈利,一二线城市需依托地标商圈[9] 管理层与市场信心 - 容祖儿公开表示对公司克服危机有信心,称杨受成已进行内部沟通[2][7] - 专家认为当前困境主要源于香港经济环境及地产周期下行[4][6]
Millicom (Tigo) Announces Partial Closing of Infrastructure Deal with SBA and Intention to Declare a Special Dividend of $2.50 per Share Representing Around 45% of the Proceeds
Globenewswire· 2025-06-13 13:00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与SBA部分完成基础设施交易并拟宣派特别股息,体现其资产变现、增强财务灵活性和回报股东的战略 [1][2][3] 交易情况 - 公司宣布与SBA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部分完成此前披露的交易,出售中美洲移动被动基础设施资产控股公司LATI International S.A.,已完成交易产生约6亿美元收益,约9.75亿美元交易剩余部分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 [1] 股息情况 - 公司董事会拟在公布第二季度业绩后批准每股2.5美元特别中期现金股息,约占交易净收益45%,分两期每股1.25美元于2025年10月15日左右和2026年4月15日左右发放 [2] - 特别股息在公司此前宣布的每股3美元年度股息基础上增加,体现对股东回报的持续承诺 [3] 战略意义 - 交易凸显公司将基础设施资产货币化、增强财务灵活性和实现可持续股东回报的战略承诺,同时通过维持2.0 - 2.5倍杠杆目标范围重申对资本结构的审慎态度 [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拉丁美洲领先的固定和移动电信服务提供商,通过TIGO®和Tigo Business®品牌提供多种数字服务和产品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包括洪都拉斯合资企业在内约有1.4万名员工,通过数字网络为超4600万客户提供移动和光纤电缆服务,光纤电缆覆盖超1400万户 [5] - 公司1990年成立,总部位于卢森堡,主要行政办公室位于佛罗里达州多拉尔 [5]
RH Grows Revenue and Reaffirms Outlook
The Motley Fool· 2025-06-13 12:2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7%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13.1% 自由现金流3400万美元 [1] - 维持全年营收增长10%-13%的指引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14%-15%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20%-21% 自由现金流2.5亿-3.5亿美元 [1] - 第二季度预计营收增长8%-10%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20.5%-21.5% 约6个百分点的营收将推迟至下半年确认 [10] 全球扩张 - 英国展厅和线上业务分别同比增长47%和44% 欧洲大陆展厅(慕尼黑和杜塞尔多夫)平均增长60% [3] - 欧洲市场面临库存优化和产品本地化挑战 特殊订单交付周期长达5个月 [3] - 管理层认为欧洲市场潜力与美国相当 预计未来几年将实现与美国相当的店面盈利水平 [4] 会员定价策略 - 永久性提高会员折扣从25%增至30% 旨在抢占市场份额而非短期促销 [5] - 此前户外产品曾实施35%的季节性折扣 新策略将保持品牌长期价值与盈利能力 [5] 资产优化与资本管理 - 公司拥有价值约5亿美元的独特房地产组合 计划通过售后回租和直接销售变现 [8] - 目标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2亿-3亿美元过剩库存转化为现金 [8] - 高利率环境下通过资产变现支持增长并降低杠杆率 [9] 战略规划 - 新品牌扩展计划推迟至2026年春季 因关税不确定性影响 [10] - 全球展厅开业计划和多年度资本支出削减仍按原计划进行 [10]
从“捡便宜”到“大包袱”,李思廉接盘万达酒店的8年之痛
新京报· 2025-05-27 14:06
富力地产债务危机与资产处置 - 公司近期将境外债务重组截止日期延长至2025年7月31日,计划重组45.3亿美元未偿付优先票据 [1] - 2024年底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316.76亿元,总借款1135.49亿元中1035.69亿元将于12个月内到期 [5] - 截至2024年末有263.62亿元借款无法按期偿还,884.75亿元借款已违约或交叉违约 [5] "世纪交易"后遗症 - 2017年以190亿元6折收购万达70余家酒店,成为全球最大豪华酒店业主 [1][2] - 2018年酒店营业额增长190%至70亿元但净亏损4.59亿元,2019-2021年连年亏损 [2] - 2024年因6.14亿美元未偿还债务导致68家酒店被接管,酒店数量从近90家锐减至22家 [4] 酒店资产处置进展 - 2022年出售3间酒店获12.45亿元,其中广州富京酒店5.5亿元出售亏损653.7万元 [2] - 2024年伦敦ONE项目以16亿英镑出售,较面值低46% [2] - 广州富力空港假日酒店两次流拍,评估价3.96亿元但二次拍卖降至2.22亿元仍无人问津 [3] 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77.1亿元,酒店营业额从63.65亿元降至43.73亿元 [4][5] - 现金总额(含受限现金)仅38.64亿元,远低于短期到期债务 [5] - 主要海外资产已全部变现,计划2025年继续出售资产但面临市场估值压力 [6] 股权变动 - 债权人执行股东李思廉、张力分别持有的1亿、2亿股股份,李思廉持股比例从28.97%降至26.3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