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

搜索文档
学习进行时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明方向
新华社· 2025-09-20 02:58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近平总书 8 指明方向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 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在不同场合就如何推 动制造业发展指明方向。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 开幕前夕,让我们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 论述。 坚持自立自强 我们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坚持自立自 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产学研一体 化,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这样中国式现代 化才能够真正实现。 2025年5月19日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 保持合理比重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具有国际竞争力 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加快传统产业 改造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 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 2024年10月18日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 必须依靠自己 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一 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靠国际市场不行,单 靠"一招鲜吃遍天"也不行,必须依靠自己 解决自己的问题。 - 2023年3月5日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加强技术研发 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 撑。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 2025年5月19日 ...
1—7月江苏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增加值同比增长14.6%大船制造开出“数智航线”
新华日报· 2025-08-29 23:13
行业地位与优势 - 江苏船舶海工产业连续十多年全国第一 形成鲜明产业先导优势 拥有南通 扬州 靖江等重要造船基地 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大省[1] - 2024年全省造船完工量 新接订单 手持订单三大指标分别占全国47.36% 46.22% 46.94%[1] - 1-7月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4.6% 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 行业发展挑战 - 造船业面临技术工人严重缺乏且平均年龄偏大问题 因生产节奏快 劳动强度大 工作环境较差导致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1] - 行业需要协调多工种 多部门及不同场地 协调过程占用大量时间 产业链上下游急需高效协同协作[1] - 造船场地有限 提升效率是船厂迫在眉睫的问题[1] 智能化转型战略 - 江苏发布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2] - 全省高校及造船企业将智改数转网联纳入发展规划[2] - 目标通过三年努力使切割 成形 焊接 涂装等作业劳动强度大幅降低 人员减少 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水平显著提高[4] 数字化转型成效 - 钢材管理软件实现全面管控运输 入库和出库 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钢材库存量从7.5-8万吨减少一半 仅需2-3人操作[3] - 新时代造船信息化系统将材料库存周期从15天压缩至6天 周转速度从45天压缩至25天 中间产品制造效率提升30%[3] - API设计模块统一船舶设计软件接口规范 人力成本减少40% 故障率下降30%[5] 智能生产场景应用 -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智能管加工车间实现机械臂精准作业 AGV小车高效运行 智能流水线自动完成钢管全工序 生产效率跨越式增长[5] - 新时代造船智能化分段制造车间通过门式起重机 平直分段线 智能焊接等设备协同作业 平面分段制作效率提高30%以上且成本降低[5] - 智改数转网联推动江苏船舶海工产业生产能力持续释放 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巩固全国第一造船大省地位[5]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成都新津区破题“智改数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06:43
新津区"智改数转"政策支持 - 成都市新津区"智改数转"助企提质增效案例入选《2024年度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集》[1] - 新津区组建"智改数转"工作专班 推出系列措施破解企业转型堵点难点[1] - 出台《成都市新津区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修订)》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1] 财政补贴与奖励措施 - 对总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智能化改造项目按10%给予补助[2] - 获得国家、省、市认定的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平台分别奖励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2] - 2022年以来累计兑现相关资金超3000万元[2] 企业转型成效 - 每年新增上云企业200余家[2] - 每年实施项目100余个[2] - 获评市级及以上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5个[2] - 引育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家[2] 区域发展成果 - 四川成都新津经开区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园区试点[2] - 新津区入选四川省第三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2] 企业服务与支持 - 开展政策解读、研讨交流等活动48次[1] - 组织企业家参加展会博览活动5次[1] - 为60余家企业提供定制转型规划[2]
国务院国资委:强化自主创新协同创新融通创新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01:13
国资国企深化改革与科技创新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 [1][3] - 国资国企需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化与各类所有制企业开放协作 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贯通的一体化攻关机制 [3] - 中国电科和中国电子集团加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 研发底层技术并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大规模应用示范 支撑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 [4] 企业调研与创新成果 - 中国电科和中国电子所属企业研发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产品 取得数字化赋能成果 [4] - 浙江省国资国企领投的炽橙科技研发新型工业底座与智能体平台 宇树科技和深度求索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高效集聚创新资源 [5] - 国资国企需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成果 打造科技先导型企业 [5] 创新生态与市场化改革 - 国资国企需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 加强与各类所有制企业及研发机构合作 促进创新链与市场需求衔接 [5] - 学习民营企业"敏捷创新"经验 健全创新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加大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 [5] - 国务院国资委将支持企业构建自主可控技术体系 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打造标杆性企业和现象级产品 [1][4]
四创电子: 四创电子关于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1 10:32
公司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21日通过上证路演中心以图文及网络互动形式召开,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独立董事等高管参会并与投资者交流 [1] 产能与订单情况 - 合肥生产基地主要成熟产品产线产能利用率基本满足当前订单需求,扩产计划将根据整体业务发展考虑 [1]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 9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113万元 [2] - 公司将通过市场开拓、降本增效、创新能力提升等措施改善盈利能力 [2] 未来盈利增长点 -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体制雷达需求增长,受"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推动 [2] - 气象、水利、应急领域因万亿国债刺激带来更多机会 [2] - 感知产品:自主研发的相控阵水利测雨雷达完成技术验证并在巢湖试验 [2] - 感知基础:PCB、微波组件、电源业务外部大院大所市场开拓向好 [2] - 感知应用:数智防务、重要目标防护、机场防护业务面临较好市场机会 [2] - 低空经济:计划深度参与合肥市低空经济领域合作 [2] 行业信息获取指引 - 行业整体业绩及公司对比情况需参考2024年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章节 [2][3] -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同样需查阅年报相关章节 [3] 投资者沟通渠道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上海证券报》及上交所网站,投资者可通过热线、上证e互动等方式继续沟通 [3]
研判2025!中国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行业发展历程、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1 01:22
行业概述 -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对民用航空器起飞、飞行、降落进行监督、指挥和管理,确保安全高效运行,由空中交通服务、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三大部分组成[3] - 中国空管系统经历了从军方主导到军政共管再到民航空管企业化转型的变革,技术从陆空无线电通话发展到雷达管制、自动化系统,再到4D飞行和高级地面活动控制系统[5] - 行业上游为通信、导航、监视等专用设备制造商,中游为处理感知数据的企业,下游为空管交通局和机场[1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同比上涨15.38%[1][14] - 2025年1-3月中国民航旅客吞吐量达3.69亿人次同比上涨3.6%,货邮吞吐量达488.6万吨同比上涨7.7%,推动空管系统需求增长[12] 国产化进程 - 中国自主研制了新一代飞行数据处理系统(FDPS)、飞行计划处理系统(FPLS)、机场面监视雷达(ASDE-X)等核心设备并在多个机场投入使用[1][14] - 莱斯信息推出中小机场航班运行解决方案,构建航班运行全流程管控服务"一张网",推进机场装备国产化进程[20] 政策支持 - 《"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空中交通管理体系[7][9] - 《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提出构建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实现广域覆盖感知、深度网络互联等目标[7][9]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空管系统建设列入鼓励类[7][9] 竞争格局 - 国外主要企业包括泰雷兹、通用原子、L3Harris Technologies等[16]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川大智胜、四创电子、国睿科技、莱斯信息、新晨科技等[1][16][18][20] - 川大智胜2024年航空及空管产品营收0.86亿元同比下降5.27%[18] - 莱斯信息2024年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营收6.26亿元同比上涨13.68%[20] 技术趋势 - 智能化方向依托AI、大数据、自动化技术提升系统效能,如AI算法预判飞行路径冲突[22] - 网络化方向建立全球统一平台实现空管中心间实时数据共享,提升协同能力[23] - 军民融合方向通过政策和技术改进实现军民航空系统协调发展[24]
香港举办文化合作论坛推动亚洲文化和谐共生
新华网· 2025-04-23 01:50
论坛背景与目标 - 亚洲文化合作论坛+2025以"连系、共创、参与:搭建跨文化桥梁"为主题 旨在促进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创新合作 [1] - 论坛由香港特区政府主办 17位亚洲国家和地区文化部长或代表参与政策经验研讨 推动文化传承与区域和谐共生 [1] - 香港自2003年创办该论坛 旨在提升亚洲文化交流平台功能 强化香港作为亚洲文化之都的形象 [2]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提出要提升政府间合作机制化水平 支持文化企业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1] - 香港获"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西九龙文化区和启德体育园全面运营将强化文化领域发展 [2] - 香港凭借多元文化汇聚优势 已成为世界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 吸引全球艺术爱好者参与交易活动 [2] 区域合作与产业机遇 - 亚洲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 历史文明成果为文化交流合作提供坚实基础 [1] - 论坛设置部长座谈会和专题会议等多场活动 为期2天 聚焦建立协作平台等议题 [2] - 文化艺术机构协作与企业互利共赢被列为重点 旨在为各国人民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