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网建设

搜索文档
202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17.7%和23.6%
北京商报· 2025-09-29 02:24
此外,我国实施了母亲河复苏行动,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断流27年的西辽河、断流26年的永定河等 一批河流全线贯通,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4万个, 河湖面貌发生新变化。海河流域30条断流的河流恢复流动,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 较"十三五"末分别回升3.29米和7.67米,102眼干涸的泉眼实现复涌。预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万平 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3%。 北京商报讯(记者 和岳)9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成就并 答记者问。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我国建设了一大批水源工程、调水工程、灌区工程,预计"十四 五"末国家水网覆盖率达80.3%,耕地灌溉面积达10.9亿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为国家重大战略 实施、粮食稳产丰收、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在我国经济总量连跨大台阶、粮食产量连 年丰收的情况下,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202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17.7%和23.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十三五"末的0.565提高到0.58。 ...
东宏股份(603856):25H1经营承压,资产质量改善
华泰证券· 2025-08-29 11: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3.50元人民币[1][7] 核心观点 - 尽管2025年上半年经营承压 但资产质量改善 在手订单充足 受益于国家水网和天然气管网建设政策 工程管道需求长期向好[1][2][4] - 2025年H1营收10.61亿元 同比下滑32.78% 归母净利润1.02亿元 同比下滑32.31%[1] - Q2营收5.39亿元 同比下滑42.23% 环比增长3.37% 归母净利润5903.94万元 同比下滑40.00% 环比增长37.84%[1]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3/1.77/2.24亿元 下调幅度分别为25.18%/23.90%/16.24%[5][13] - 基于25倍2025年PE估值 上调目标价至13.5元[5] 财务表现 - 管材管件销售营收8.81亿元 同比下滑33.2% 管道工程安装营收0.04亿元 同比下滑59.8%[2] - 2025年H1毛利率20.08% 同比提升0.55个百分点 管材管件销售毛利率23.4% 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2] - Q2毛利率19.23% 同比下滑2.87个百分点 环比下滑1.72个百分点[2] - 期间费用率12.34% 同比上升2.93个百分点[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41亿元 同比增长125.60% 应收账款较年初下降5.27%[3] - 资产负债率27.14% 较期初下降9.27个百分点[3]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国家大规模规划建设国家水网和天然气管网 城市管网更新改造政策为管道行业带来发展机遇[4] - 公司推进"国家大型长输管线和城市生命线"双线发展战略 利用复合管道全产业链系统化优势[4] - 采用直销和经销双驱动销售模式 地处华东区域 受益于中央财政对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的资金支持[4] - 公司前瞻性布局氢能管道[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2.58/25.68/29.12亿元[11][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3/1.77/2.24亿元 对应EPS 0.54/0.63/0.79元[5][11] - 2025年预测PE 21.74倍 PB 1.35倍[11] - 可比公司2025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16倍[12]
青龙管业:聚焦主业稳经营 战略拓展启新篇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3: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7.48万元 [1] - 受部分订单延后执行和高毛利率产品发货节奏影响,业绩同比有所调整 [1] - 公司在手结转合同金额达25.1亿元,为后续营收释放奠定基础 [1][2] 业务结构与市场拓展 - 新签合同金额8.0亿元,其中混凝土管道2.6亿元、塑料管材3.4亿元、复合钢管1.1亿元、风电塔筒0.9亿元 [2] - 结转合同金额25.1亿元中,混凝土管道18.7亿元、塑料管材2.8亿元、复合钢管3.2亿元、风电塔筒0.4亿元 [2] - 围绕国家"两重"项目和城市管网更新改造政策深化布局,7.29亿元重大订单完成前期筹备并进入发货周期 [2] - 针对国家发改委规划的60万公里城市管网更新改造(总投资4万亿元)完成前期政策跟踪与业务布局 [2] 生产与运营管理 - 固定资产同比增加15.91%,在建工程顺利转固以保障大型项目集中供货能力 [3] - 持续推进精益生产和自动化改造,全链条优化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3] - 强化现金流管理,加快项目回款速度并完善合同风险控制机制 [3] 新业务与技术研发 - 正式切入风电混凝土塔筒市场,与金风科技子公司天杉高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 - 研发费用2465.81万元,同比增长34.13%,新增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 [4] - 累计拥有专利权253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34项),参与制定标准34项 [4] - BCCP管、PE-RTⅡ型保温复合供热管材等产品持续应用于重大水利项目 [4] 行业环境与竞争优势 - 水利行业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城市管网更新和风电新能源领域需求释放 [5] - 公司拥有全国12个省份19家子分公司的生产布局和全品类产品优势 [5] - 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具备行业领先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研发体系 [5][4] 未来发展策略 - 整合主业优势与新赛道机遇,推进风电塔筒业务和重大订单落地 [6][2] - 通过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增强综合竞争力 [6][4] - 服务国家水利建设与新能源发展,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6]
雅下电站开工仪式点评:雅下电站正式开工,重视建筑板块投资机会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1 08: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建筑行业投资机会,维持“看好”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年上半年投资总量偏弱,“两重”项目建设有望提速,雅下电站工程战略定位凸显 [6] - 雅下电站项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预估年均主体工程投资480 - 840亿,拉动2024年全国水利工程投资3.5 - 6.2% [6] - 雅下电站周边配套项目建设投资可观,配套项目建设空间大 [6] - 水利工程建设预计在“十五五”进入发展快车道 [6] - 雅下电站正式开工,重视建筑板块投资机会,推荐关注相关受益标的 [6] 相关目录总结 25年上半年投资情况 - 25年上半年固投增速+2.8%,增速较1 - 5月-0.9pct,基建投资(全口径)同比+8.9%,增速较1 - 5月-1.5pct,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4.6%,增速较1 - 5月-1.0pct [6] 雅下电站项目投资情况 - 雅下电站项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假设建设期10 - 15年,主体工程成本占总投资成本60 - 70%,预计年均工程投资480 - 840亿,拉动2024年全国水利工程投资3.5 - 6.2% [6] 雅下电站周边配套项目情况 - 雅下电站地处西南,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川藏铁路建设意义重大,电站建成后特高压等配套电网建设必要性强,预计催生当地新增产线建设需求 [6] 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趋势 - 23年5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2024年我国实施水利工程项目46967个,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35万亿、同比增长12.8%,21 - 24年CAGR为21.3%,22 - 24年水利建设投资完成额均超万亿,大型电站、运河、港口等建设有望在“十五五”进入发展快车道 [6] 投资分析意见 - 受益标的包括有望直接参与雅下电站主体工程建设的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中岩大地;服务雅下周边配套项目建设的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化学、中国交建、中材国际、中钢国际;西藏当地企业西藏天路;设计类公司中交设计、筑博设计、深水规院 [6] 建筑行业重点公司估值情况 - 报告列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多家建筑行业重点公司2024A、2025E、2026E的收盘价、EPS、市盈率PE、归母净利润及归母净利润增速等数据 [8]
青龙管业预计上半年盈利1200万元至1800万元 大项目订单将进入发货周期
证券日报· 2025-07-15 08:44
公司业绩与订单情况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0万元至1800万元 [2] - 2024年管道业务新签合同金额32.4亿元,同比增长0.78%,结转至以后报告期执行的合同金额为28.5亿元,同比增长26.93% [3] - 2025年2月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签订管材采购合同,金额2.77亿元,影响2025年至2026年业绩 [3] - 2025年3月中标引洮二期会宁县农业灌溉水源配套工程(老君片区)第007标段,联合体中标金额7165.14万元,影响2025年至2026年业绩 [3] 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水利与市政领域为投资重点 [2] - 2023年《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推进重大引调排水工程规划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2] - 预计未来五年需改造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管网近60万公里,投资总需求约4万亿元 [3] - 2024年水利建设投资1.3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4] 公司战略与市场布局 - 实施"东进南下"战略深化全国布局,已建成19个PCCP生产基地,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 [4] - 新疆市场2024年新签订单10.58亿元,同比增长101.52% [4] - 中标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4亿元标段,华南市场品牌推广成效初显 [5] - 计划加大智能管道、环保材料研发投入,契合国家"双碳"目标需求 [5] - 将深度参与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等重大项目,强化与地方政府及央企的战略合作 [5] 行业景气度与专家观点 - 公司所处行业目前处于景气周期,大项目订单上半年处于产能建设阶段,下半年进入发货周期 [2] - 专家认为管道行业将在较长时间段处于景气周期,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且大订单将进入供货期,利好业绩增长 [3]
中国科协年会举办“空间太阳能电站”“国家水网建设”两场专题论坛
环球网资讯· 2025-07-13 03:41
空间太阳能电站创新技术与应用 - 专题论坛聚焦中国空间太阳能电站领域关键创新技术,涉及技术路线、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创新模式探索[3] - 主旨报告《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创新应用》介绍了中国初步形成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关键技术创新成果群及国际发展情况[3] - 《多目标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报告展示了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重要研究进展和应用实践,包括微波驱动无人系统等技术方案[3] - 《光伏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报告涵盖中国在新型电池技术、钙钛矿光伏技术和柔性组件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以及空间适应性突破[3] - 《空间超大结构构建技术热点与发展趋势》报告分析了多类空间超大结构的组成和展开原理,总结了构建技术未来趋势[3] - 《空间高压超大功率电力系统关键技术进展》报告探讨了发展超大功率、高压空间电力系统的需求,介绍了相关关键技术和研究成果[4] - 论文研讨环节围绕微波能量传输系统优化、空间大型结构动力学特性和空间高效太阳能电池三方面展开讨论[4] - 论坛对推动中国空间太阳能电站从理论迈向工程实践、服务国家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促进作用[5] 国家水网建设创新技术 - 专题论坛聚焦水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前沿发展方向,旨在为国家水网建设提供创新思路和技术支撑[7] - 论坛邀请多位院士专家作专题报告,内容涵盖数字孪生赋能国家水网、南水北调工程等关键科技问题[7] - 研讨内容还包括国家水网构建的关键科技问题以及大湾区水网关键问题[7]
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经济日报· 2025-07-09 21:44
江河保护治理政策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提出24项具体任务,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1] - 政策目标包括保护水土资源、河湖功能、生物多样性,提升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完善防洪减灾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 [1] 国家水网建设进展 - 引绰济辽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属于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预计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并缓解西辽河流域地下水超采 [2]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80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1.85亿人,2022年以来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新增年调水量124.8亿立方米 [2] - 31项新建流域防洪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预计新增供水能力49亿立方米 [2] 地方水网与农村供水 - 新建72处大中型灌区并改造1900多处,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91亿亩 [3] - 2022年以来完成6.3万处农村供水工程,提升3.4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 [3] 地下水治理成效 - 全国地下水超采量较2015年减少31.9%,超采区面积减少6.8%,华北地区超采量下降85.8% [5] - 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位分别回升3.19米和8.46米 [5] 防洪与生态治理措施 - 2023年329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水利部提出构建防洪工程、监测预报、防御工作"三大体系"应对极端暴雨 [7] - 计划通过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生态流量管理等措施,目标2035年实现江河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6] 主汛期防御部署 - 水利部强化小型水库防汛责任,落实预警信息直达机制,重点管控山洪灾害人员转移5个关键环节 [8] -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优化洪水调度方案,科学调控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8]
环北广西工程加快攻坚六万大山最长隧洞
广西日报· 2025-07-06 01:59
工程进展 - 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迎来重大进展,"环北广西七号TBM"在六万大山隧洞顺利始发,环北广西五号TBM、六号TBM同日启动步进,预计8月实现始发 [1] - 3台TBM同步推进,形成"多点开花"的立体施工格局,大幅提升硬岩隧洞开挖效率 [2] - 工程总共有7台隧道掘进机,其中3台已进洞始发,今年年底有望全部始发 [2] 设备与技术 - "环北广西七号TBM"是玉林供水片的核心设备之一,将承担六万大山中最长的隧洞掘进任务 [1] - 六万大山隧洞总长25公里,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该掘进机承担11.427公里的隧洞掘进任务,每月可推进500多米 [1] 工程概况 - 环北广西工程是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骨干工程和广西水利建设重大民生项目,以郁江为核心水源,连通12条河流和15座水库,输水线路总长491.10公里 [1] - 工程主要任务是为南宁、北海、钦州、玉林等重点城市的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并为发展农业灌溉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1] - 工程是广西目前总投资最大、受益人口最多、输水线路最长的跨流域、跨行政区域水资源配置项目,建成后将直接惠及近1400万人口 [1]
24项举措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7-04 21:56
江河保护治理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 到2035年目标包括现代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江河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水文化繁荣发展、江河保护治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3] - 从6个方面24项举措系统部署江河保护治理任务,涵盖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综合施策 [3] 保障江河安澜的具体措施 - 构建现代化洪涝灾害防御"三大体系",包括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构建雨情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健全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3][4] - 截至7月4日全国已有329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水利部重点部署滚动加密雨水情监测预报、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与中小河流堤防巡查防守 [4] 国家水网建设进展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8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1.85亿人,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加快推进 [5] - 2022年以来建成珠三角水资源配置等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新增年调水量124.8亿立方米,新开工12项工程预计新增年调水量142.3亿立方米 [5] - 西江大藤峡等24座大型水库建成投用,新增供水能力34.6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6.6亿立方米 [5] 农村供水与水资源管理 - 2022年以来完成6.3万处农村供水工程,提升3.4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 [6] -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政策制度体系 [3] 河湖生态环境复苏行动 - 全面完成88条母亲河复苏目标任务,制定"一河一策""一湖一策"治理保护方案 [7] - 水利部联合多部门印发《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建立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和评估机制,形成上下游贯通保障体系 [7] - 部分地区存在经济社会用水超载导致河道断流、湿地萎缩等问题,需加强河湖水域空间保护与生态流量保障 [7] 江河保护治理格局与政策支持 - 坚持绿水青山理念,统筹江河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 [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通过规划编制、项目谋划、资金支持、机制改革等支撑江河保护治理 [8]
截至6月底水利领域年度中央投资下达完毕
中国证券报· 2025-07-04 20:28
水利工程建设进展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8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1.85亿人,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水安全、复苏生态环境、畅通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1] - 正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构建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体系 [1] - 2022年以来建成通水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新增年调水量124.8亿立方米,新开工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后可新增年调水量142.3亿立方米 [2] 资金支持政策 - 水利领域中央投资支持比例平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支持范围扩展到新建中型灌区、中型引调水等工程类型 [3] - 中型工程的中央投资支持比例提高到大型工程的同等水平 [3] - 截至6月底,水利领域年度中央投资已全部下达完毕 [1][3] 水利工程管理改革 - 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各项目整体谋划、整合内容、整装建设、整周期维护 [2] - 做好防洪工程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衔接,灌区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衔接,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衔接 [2] - 公平开放水利基础设施市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具备供水、发电等经营性收益的项目,如四川引大济岷、福建上白石水库等重大工程已向民间资本推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