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母亲河复苏行动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水利部门这么干!
新华社· 2025-09-29 11:14
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这是近几年人们的普遍感受。"十四五"期间,水利部门以强化河湖长制为抓手,着力建设安全河 湖、生命河湖和幸福河湖,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跟随这组海报,一起了解下。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建设生命河湖 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 开展河湖健康评价 加强河湖水系的连通和生态补水 实施退圩还湖 大批河流在断流多年以后 实现了全线贯通 全线有水 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洪泽湖 洪湖等湖泊 恢复水域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 建设幸福河湖 支持地方实施122个幸福河湖建设项 建成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 生态好水正在加速转化为"经济活水'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河湖生态环境面貌发生新3 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 断流27年的西辽河 断流26年的永定河 等一批河流全线贯通 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 策划:令伟家 统筹:曹建礼 制作:佟璐、刘一菲(实习) ...
水利部:多条断流河全线贯通 我国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
中国经济网· 2025-09-29 03:50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9月2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 国实施了母亲河复苏行动,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断流27年的西辽河、断流26年的永定河等一批河流 全线贯通,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4万个,河湖面貌 发生新变化。海河流域30条断流的河流恢复流动,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较"十三五"末 分别回升3.29米和7.67米,102眼干涸的泉眼实现复涌。预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水土 保持率达73%。 ...
水利部:多条断流河全线贯通 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02:14
人民财讯9月29日电,9月29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实施了母亲河复苏行动,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断流27年的西辽河、断流26 年的永定河等一批河流全线贯通,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 建"问题14万个,河湖面貌发生新变化。海河流域30条断流的河流恢复流动,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 和深层地下水较"十三五"末分别回升3.29米和7.67米,102眼干涸的泉眼实现复涌。预计新增水土流失治 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3%。 ...
多条断流河全线贯通 我国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
央视新闻· 2025-09-29 02:13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我国实施了母亲河复苏行动,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断流27年的西辽河、断 流26年的永定河等一批河流全线贯通,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整治"乱占、乱采、乱堆、 乱建"问题14万个,河湖面貌发生新变化。海河流域30条断流的河流恢复流动,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 水和深层地下水较"十三五"末分别回升3.29米和7.67米,102眼干涸的泉眼实现复涌。预计新增水土流失 治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3%。 今天(9月29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
24项举措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7-04 21:56
江河保护治理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 到2035年目标包括现代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江河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水文化繁荣发展、江河保护治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3] - 从6个方面24项举措系统部署江河保护治理任务,涵盖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综合施策 [3] 保障江河安澜的具体措施 - 构建现代化洪涝灾害防御"三大体系",包括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构建雨情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健全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3][4] - 截至7月4日全国已有329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水利部重点部署滚动加密雨水情监测预报、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与中小河流堤防巡查防守 [4] 国家水网建设进展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8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1.85亿人,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加快推进 [5] - 2022年以来建成珠三角水资源配置等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新增年调水量124.8亿立方米,新开工12项工程预计新增年调水量142.3亿立方米 [5] - 西江大藤峡等24座大型水库建成投用,新增供水能力34.6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6.6亿立方米 [5] 农村供水与水资源管理 - 2022年以来完成6.3万处农村供水工程,提升3.4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 [6] -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政策制度体系 [3] 河湖生态环境复苏行动 - 全面完成88条母亲河复苏目标任务,制定"一河一策""一湖一策"治理保护方案 [7] - 水利部联合多部门印发《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建立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和评估机制,形成上下游贯通保障体系 [7] - 部分地区存在经济社会用水超载导致河道断流、湿地萎缩等问题,需加强河湖水域空间保护与生态流量保障 [7] 江河保护治理格局与政策支持 - 坚持绿水青山理念,统筹江河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 [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通过规划编制、项目谋划、资金支持、机制改革等支撑江河保护治理 [8]
断流27年后,干流顺利实现全线过流 补水节水,西辽河正复苏(探访)
人民日报· 2025-05-08 21:50
西辽河复苏背景 - 西辽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市七老图山脉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和辽宁,是流域人民的母亲河,滋养黄金玉米带和科尔沁草原 [1] - 1998年后因水资源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西辽河处于常年断流状态,是全国七大江河中唯一断流的大江大河干流 [1] - 水利部自2020年起连续开展水资源统一调度,西辽河干流有水河段逐年延长,2024年4月10日实现全线过流 [1] 水资源调度措施 - 2020年以来实施春季、汛期、秋冬季等关键期调度,统一分水、配水,统筹多种水源为西辽河补水 [2] - 2024年春季调度水量为2.65亿立方米,综合考虑水库水、融冰水、外调水、再生水等 [2] - 采用"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1.7万处监测站点和14处45路工程视频实时监控,二维水动力模型推演50多次 [3] - 水利工程高效配合:赤峰大石门水库按13立方米/秒下泄,东台子水库接力补水,德日苏宝冷水库、红山水库依次向干流补水 [3] 河道治理工程 - 因长期断流,河道存在阻水片林、高秆作物、围堤、取土坑等障碍,下垫面发生较大改变 [5] - 采用150多架次无人机扫描和20多颗卫星遥感探测,实施干支流河道地形测量 [5] - 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疏浚整治河道313.8公里,清理整治妨碍行洪突出问题20个 [5] - 开挖窄浅式生态基槽,落实主河槽区禁种管控,保障河流通畅 [5] 节水措施成效 - 内蒙古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1万亩,新增节水能力5.36亿立方米(2020年以来) [7] - 通辽市、赤峰市万元GDP用水量分别比2020年下降17%和19.56%(2024年) [7] - 农业采用膜下滴灌等技术,每亩地用水定额116立方米,比大水漫灌省水50% [7] 未来规划 - 水利部将持续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全面完成88条(个)母亲河(湖)复苏目标任务 [8] - 推动建立地市级以上母亲河名录,在全国更大范围内组织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 [8] - 建立健全长效生态保护机制,开展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调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8]
西辽河干流顺利实现全线过流
水利部网站· 2025-04-10 02:28
核心观点 - 西辽河干流在断流27年后首次实现全线过流 标志着母亲河复苏行动取得重要进展 [1][2] 生态补水调度进展 - 2024年4月10日10时干流水头到达教来河口 与下游有水河道衔接完成全线过流 [1] - 本次春季调度自3月4日启动 历时38天实现水头与下游水体汇合 [2] - 通过联合调度大石门/东台子/德日苏宝冷/红山等水库与拦河枢纽 以水库蓄水为主要调度水源 [2] 历史背景与治理成效 - 西辽河自1998年汛后持续断流 是全国七大江河中唯一长期断流的大江大河 [1] - 水利部自2020年起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 使有水河段逐年延长 [1] - 2024年通过接续实施春季和汛期调度 为2025年春季全线过流奠定基础 [1] 调度实施措施 - 采用"全线闭口、集中下泄"措施 综合利用融冰水/河道槽蓄水/外调水和再生水 [2] - 提前编制2025-2026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 实施河道禁种和过流通道疏通 [2] - 通过科学监测预报抓住调度窗口期 精细化调度每一方水资源 [2] 战略意义与未来规划 - 项目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 [1] - 后续将加快建构河流伦理 持续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 [2] - 目标恢复西辽河健康生命 重现流域生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