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法
icon
搜索文档
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生态赋能大会举行 院士专家行业精英及600多家企业参会
广州日报· 2025-09-24 01:54
"算法驱动一切" 在生态赋能大会上,多位重量级科学家分享了他们在算法领域的真知灼见。 菲尔兹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埃菲·杰曼诺夫在 视频致辞中说:"琶洲算法大赛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人工智能盛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世界顶尖人才、 行业伙伴和学术机构。算法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理论的结晶,它将各种抽象的理论转化成为高效的程 序。在信息革命兴盛的当今世界,算法驱动一切。衷心祝愿各位参赛选手在大赛中收获真知灼见。" 琶洲打造人工智能"世界杯" 9月23日,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生态赋能大会在广州琶洲举行。来自全球的院士、专家、行业精英以及 600多家企业共同见证这一年度盛会。本届大赛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聚焦真实 产业需求、创新市场化办赛模式,成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名片"、集聚全球智慧的"新窗口"、科技 企业涌现的"新平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世界杯"。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讲座教授熊辉说,本届琶洲算法大赛呈现以下特点:更加国际化, 吸引了众多国际团队和算法师参赛;参赛团队数量和影响力更大;赛事内容更加贴近产业实际,为各行 各业以及高校产教融合提供 ...
中国数字音乐产业规模突破两千亿元 用户规模稳居全球首位
央视网· 2025-09-21 10:17
报告显示,2024年包括在线音乐、在线K歌、音乐短视频等在内的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总规模约为2113.5亿元,相较2023年增长 了10.8%。数字音乐平台曲库规模累计总量约为2.63亿首。2024年,数字音乐已突破单一内容形态的局限,全面嵌入游戏、影视、 动漫等数字内容生态。 央视网消息:9月19日到20日,2025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在福建厦门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报告 (2024)》。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规模突破两千亿元,用户规模稳居全球首位。 报告也关注AI、算法等新技术对音乐创作的影响,认为它们在降低创作门槛的同时,也带来创作导向短视化、审美单一化等问 题。 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樊国宾:未来我们的音乐作品怎么经典化,怎么提升它的力度、深度、温度和态度,怎么更新 我们的评价机制,怎么推出更优秀的可以传世的经典作品,大家能在这里互相坦诚地交流各自的看法、各自的经验,各自的问题, 大家也可能达成合作,推动我们国家音乐高质量的发展。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舒楠:数字音乐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完全我们不能离开的一个东西,这个迅猛的速度超 乎我们的想象,所以我觉得我们 ...
人形机器人连续两下差点滑倒,你们说这是运气还是算法?
新浪财经· 2025-09-04 18:22
人形机器人稳定性问题 - 人形机器人连续两次出现滑倒情况 引发对稳定性的关注[2] - 事件引发对机器人算法有效性的质疑 核心问题在于算法控制还是偶然因素[2]
突发!微软 35 岁程序员,凌晨死在办公室。网友:身体是自己的,工作是老板的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8-29 09:54
员工事件与行业工作文化 - 微软一名35岁程序员Pratik Pandey于8月20日凌晨在硅谷园区办公室内离世 死因尚未确定 现场无刑事嫌疑痕迹[3][5] - 死者生前常工作至深夜 参与微软Fabric数据分析产品研发 该产品与Snowflake等企业存在竞争关系[3][6] - 该员工2020年加入微软 曾任职于沃尔玛、苹果等公司 毕业于圣何塞州立大学[6] 社交媒体反应与行业类似事件 - 事件引发社交媒体讨论 有网友提及类似事件在硅谷其他公司园区至少发生过两次 并质疑企业掩盖丑闻[9][10][11] - 谷歌去年曾发生员工从办公楼6层跳下事件 但未成为新闻头条 公司内部也未正式承认[11] 行业工作强度相关案例 - 文章推荐阅读部分提及钉钉CEO称有团队每天睡觉不超过5小时 华为云调整架构裁减部门 阿里业务架构大调整等行业动态[12]
自动驾驶转具身智能有哪些切入点?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24 23:32
算法技术延续性 - 具身智能领域基本延续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的算法 包括训练与微调方式以及大模型技术[1] - 具体任务存在差异 主要体现在数据采集方式以及重执行硬件与结构方面[1] 技术研究方向 - 主要技术方向涵盖VLA(视觉语言行动) VLN(视觉语言导航)和Diffusion Policy(扩散策略)[1] - 涉及强化学习 机械臂抓取 位姿估计和机器人仿真技术[1] - 包含多模态大模型 芯片部署 sim2real(仿真到现实)以及机器人硬件结构研究[1] 行业生态建设 - 建立具身智能全栈学习社区 持续分享算法与软硬件方案[1] - 日常更新行业动态与招聘信息 形成技术交流与人才发展平台[1]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越过山丘之后的重大分歧
新浪基金· 2025-08-20 02:10
大类资产表现 - 创业板上涨8.6% 科创50上涨5.5% 沪深300、香港恒指、上证50、恒生科技涨幅靠前 黄金、白银、螺纹钢、IPE布油、国债等跌幅居前 [2] - 月度走势中焦煤收益率19.4%居首 创业板指、科创50、沪深300、北证50、香港恒指表现领先 原油、美元指数跌幅较大 [2] - 风险资产特别是科技风格成为上证指数创新高的新增力量 周期类资产虽边际弱化但起到搭建舞台作用 [2] 行业与主题表现 - 月度收益率有色金属领先 周度走势通信、电子占优 周期减弱成长突起格局形成 [3] - AI算法、液冷概念受市场青睐 DeepSeek、具身机器人等主题行情卷土重来 [3] - 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低波收益为负 哑铃策略边际效用递减 [2] 市场资金与流动性 - 居民存款搬家进行中但未达极端状态 7月储蓄存款余额与沪深AB股市值比值为1.8 预计8月降至1.7左右 [9] - 融资融券余额与沪深成交金额比值显示杠杆使用程度不高 财富效应未大幅扩散 [10]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8%后力度衰减 债券基金指数调整幅度不大 机构投资者未大规模卖债买股 [11][12] 宏观经济数据 - 7月出口同比增长7.2% 但对美出口下降12.4%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58.3%且增长9.1% [13]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装备制造业增9.4% 高技术产业增8.3% 传统行业增速降低 [1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 低于预期4.6%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创年内新低 [15] - CPI环比转涨0.4% 同比持平 核心CPI同比涨0.8% PPI环比降0.2% 同比降3.6% [16] 投资策略演变 - 投资三阶段演进:估值修复阶段(超跌反弹)→哑铃策略阶段(红利资产+主题投资)→主导产业投资阶段 [5][6][7] - 当前处于哑铃策略有效期 但红利资产弱化 主题投资比重增大 [6] - 投资需从主题投资转向主导产业布局 关注PPI分项、技术应用及全球产业链考验 [18][19]
中国足球还是靠机器人吧!首届机器人运动会闭幕:票价终究保守了
量子位· 2025-08-18 09:16
机器人足球赛 - 清华火神队以1-0战胜德国队 通过一记乌龙球锁定胜局 赢得5v5机器人足球赛冠军 [1][2][4] - 比赛采用全自主行动模式 机器人数量增至5台 复杂度显著高于传统3v3赛制 [21] - 胜负关键取决于算法 火神队凭借独家射门算法在5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 [25] 技术突破 - 机器人配备4摄像头系统 主摄像头负责视觉感知 辅助摄像头进行距离分析和环境判断 响应速度达0.1毫秒 [27][28] - 引入躲避碰撞算法 红队采用灵活的人盯人战术 蓝队执行稳健的联防策略 [29][30] - 赛事首次实现端到端自主决策 涵盖视觉识别 空间定位和团队协作等前沿技术 [20][21] 赛事影响力 - 比赛门票定价128-428元 销售表现火爆 反映公众对机器人技术的高度关注 [35] - 26个赛项487场比拼 包括100米障碍赛(冠军成绩33.71秒)和自由搏击等项目 [8][11][32] - 赛事成为技术展示窗口 推动机器人运动算法 环境交互等实验室成果向公众转化 [33] 商业化潜力 - 宇树科技在障碍赛等7个项目夺金 体现运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 [5][6] - 采用BoosterT1标准硬件平台 差异化竞争集中于算法优化层面 [22][24] - 赛事IP商业化初见成效 门票体系验证消费级机器人娱乐市场的付费意愿 [35]
这个“国企开放日”带你揭秘电力应急“尖兵”如何养成
搜狐财经· 2025-08-17 05:58
公司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 公司在全国率先构建国家级电力应急基地(南方)和国家级电力应急研究中心(广州)的双国家级平台 形成"一基地一中心"应急体系架构 [2] - 公司首创应急特勤队准军事化驻训管理机制 实行"一年两批 每批一年"培养机制 常备30名应急特勤队员并保持7×24小时备勤值守 [19] - 公司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三方四家应急演练 协助国家能源局首次组织5个国家级电力应急基地联合开展"光明守护-2025"跨企业跨区域电力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19] 科技创新与应急装备应用 - 公司应用VR实训系统进行沉浸式演练 使队员在安全环境中积累登杆 接线等实战经验 [1][6] - 应急装备库配备6大类先进设备 包括履带式立杆机器人 钻孔立杆车 高通量卫星便携站 照明无人机 载重无人机等科技"新利器" [14] - 在全国首次应用"中继无人机+卫星实时传送"技术 通过卫星通道实时传送灾情画面至应急指挥中心 [15] - 综合应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 算法等技术 开发应急指挥数字化平台和"应急一张图" 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立体防灾救灾科技体系 [15] 重大灾害应对实战成效 - 应对超强台风"摩羯"累计出动人员42530人次 车辆13127台次 应急发电车336台次 发电机728台次 2万余名党员奋战一线 [7] - 10天内实现广东104余万用户全面复电 并承担海南主网过半抢修任务 提前2天实现海南受灾地区"户户通电" [7] - 应对广东怀集超百年一遇洪灾时 组织超2500人团队 72小时内全面恢复当地4.97万户居民供电 [13] - 在怀集县抢修复电中运用照明无人机 载重无人机 数字集群通信等科技设备 大幅提升抢修复电效率 [14] 社会责任与行业引领 - 公司发布2024年"五星佳"社会责任实践报告 展示应急实力与社会责任融合成果 [1] - 通过国家级电力应急基地开展对外开放日活动 展示VR实训 台风体验室等应急准备设施 [1][6] - 应急管理理念从"事后补救"转向"全程守护"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19] - 公司定位为支撑经济大省挑大梁和一流湾区建设的重要安全保障力量 [19]
AI时代,算法挑拨离间所有人的关系
36氪· 2025-08-06 03:13
社交媒体算法对婚恋观的影响 - 极端案例通过算法推送改变年轻人婚恋期望 如婚前赠予房产和彩礼要求从局部现象蔓延至低彩礼地区[2][5][7] - 算法推送导致性别不信任感加剧 例如胖猫事件和金陵红姐事件引发群体对立[6] - 社交媒体平台放大不幸福感 通过传播高额赠予案例(如几套房产)打破原有满足感[2][5][11] 算法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凝聚力的影响 - 算法精准推送极端内容导致关系紧张 如婆媳矛盾短视频强化现实中的不满情绪[6][7] - 互联网风气助长原子化社会 断亲/发疯文学等内容使关系裂痕难以修补[9] - 算法持续注入新刺激阻碍矛盾缓解 坏印象持续高位运转[7][9] AI技术对信息环境和人类交互的改造 - AI生成虚假信息无限供应 强化观众刻板印象和情绪波动[10] - 数字虚拟人塑造完美形象 导致对真实人类容忍度下降(如AI恋人基于用户需求设计)[10][11] - 算法筛选小概率事件占据注意力 引发"比较与绝望"现象(如豪车佳偶/厂二代继承家业/婆婆奖励800万等案例)[12] 信息过载与群体行为模式 - 同质化信息快速传递引发群体非理性行为 如股市国庆节行情中"害怕错过"心态导致暴涨暴跌[12] - 算法茧房操控群体情绪 个体看似追求独特性却陷入相同信息池[13] - 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形成对立 生育率暴跌为后者提供论据[13][14]
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让他一直困在自己的算法里
洞见· 2025-08-04 12:34
算法与信息茧房 - 算法通过个性化推荐强化用户偏好,Twitter每日推文量超5亿条,浏览量超2000亿次,用户日均观看推文超300条[4] - 过滤气泡效应使信息环境单一化,算法主动过滤相悖信息导致认知狭隘[16] - 回音室效应使用户仅接触同类观点,误认自身看法为主流[18] 认知偏差案例 - 地平说信奉者通过封闭论坛强化错误认知,拒绝外部质疑[8][9][10][11] - 高考生受短视频误导,引用低学历成功案例(如曹德旺身家百亿)作为退学依据[25][26][27] - 99%底层人群易被情绪化内容操控,仅1%追求独立思考[29] 突破信息茧房方法 - 跨领域阅读拓展认知维度,避免非黑即白思维[34] - 主动关注对立观点,培养同时容纳两种相反观念的能力[41][42] - 警惕"宠物人"现象,避免被算法饲养导致思想停滞[43][44][45] 封闭思维特征 - 头脑封闭者7大特征包括抗拒观点挑战、缺乏谦逊、压制异见等[35][36][37][38][39][40] - 哈佛研究显示长期接触同质化内容会引发极端化倾向[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