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核算

搜索文档
企业实现精准碳计量:我省首台分时分区分压碳计量装置在常州投运
扬子晚报网· 2025-09-01 04:55
行业背景与需求 - 国际贸易规则日益将碳足迹纳入要求 对高碳排放产品征收进口关税 并强制要求电动汽车 锂电池 光伏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必须经过碳足迹核算 [3] - 实现企业碳排放精准计量是外向型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前提 [3]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江苏省首台搭载分时分区分压电碳因子的碳计量装置在常州金坛金能电力有限公司投运 实现企业碳排放精准计量 [1] - 新型碳计量装置能与省级碳资产管理平台双向通信 动态监测企业用电情况并实时接收平台发布的电碳因子 实现电力碳排放高精度核算 [3] - 配套开发企业端碳排放监控系统 可读取实时电碳因子和碳排放量信息 并查看设备 厂区等不同维度的历史数据 [4] 技术优势 - 传统核算方法采用全年固定电碳因子(用电量乘以电碳因子) 无法体现不同时段 不同区域碳排放差异 导致计算结果往往高于实际排放量 [3] - 分时分区分压电碳因子模型能更精确反映实际碳排放 避免加重出口产品成本负担 [3] 应用与推广 - 国网江苏电力在国家电网公司指导下率先提出分时分区分压电碳因子模型和计算方法 并部署于省级碳资产管理平台 [3] - 将持续推动该技术在碳排放核算方面的标准化应用 扩大示范应用场景范围 为政府决策 企业碳管理和国际数据互通互认提供数据支持 [4] - 技术应用将为"江苏制造"出海注入更强劲的绿色动能 [4]
汽车链主赋能中小供应商,做实ESG降碳指标
新浪财经· 2025-07-03 08:01
政策与标准制定 -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推动ESG体系从"披露导向"转向"价值导向",强调行业需制定具体披露指南[3] - 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统一ESG报告内容规范,解决当前披露标准不统一问题[5] - 汽车行业需明确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碳排放核算标准,要求定性描述与定量指标结合[5][6] 汽车行业ESG现状 - 中国汽车行业ESG信息披露呈现结构性特征,定性指标披露率平均约90%,定量指标仅34%[6] - 范围三碳排放核算面临数据分散、供应链复杂等挑战,汽车产业链90%为中小企业,数据采集难度大[8] - 欧盟法规(如CBAM、ELV)要求严格,需可靠数据支撑,第三方审计追溯原始证据链[9] 数据采集与技术应用 - 晓数绿景通过AI识别和大模型算法完成汽车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清洗,调研100家工厂人力投入从几十人降至几人[10] - 采用实景数据可减少单车碳足迹10%误差,需实地收集原材料、电力消耗等上亿条数据[9][10] - 小鹏汽车启动"供应商碳赋能项目",分层培训106家供应商,提供54次一对一碳管理服务[14] 企业实践与供应链重塑 - 小鹏汽车在2024年ESG报告中详细披露范围三分类明细,包括外购商品、上游运输等5类碳排放[11][12] - 供应链碳管理成为提质增效关键路径,小鹏汽车计划内部制定碳目标,形成管理闭环[15] - 行业需第三方制定统一碳核算标准,链主企业需反哺数据以打造绿色供应链[16] 国际合规与竞争力 - ESG评级影响汽车出口和融资,高评级企业更易获得绿色债券和低息贷款[7] - 欧洲市场ESG标准严苛,车企需通过碳追溯实现价值链脱碳以满足出口需求[9][11] - 小鹏汽车连续两年获MSCI ESG最高"AAA"评级,示范范围三碳数据分项披露[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