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浮动管理费率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和渠道信心双双回暖 业内首只浮费医疗QDII提前结募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7:22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 - 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加速推进 标志着基金管理人收入与投资者实际盈亏挂钩的全新发展模式建立 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1][2] - 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发行产生深远影响 管理费与投资者收益挂钩有效激励基金管理人提升专业投研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优化全行业投研文化[4] - 行业不断探索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费率模式 推动资产管理向重回报、重长期发展[5] 东方红医疗创新混合基金(QDII) - 作为业内首只浮动管理费率医疗QDII基金 于9月16日提前结束募集 体现投资者对费率改革和市场前景的信心[1] - 拟任基金经理江琦具有生物医药专业背景和15年行业研究经验 2020年加入公司 2022年3月开始管理公募基金[2] - 另一拟任基金经理高义为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 2021年1月开始管理公募基金[2] - 首发募集规模大多数来自浦发银行和东方证券 两家机构作为主要合作伙伴发挥渠道优势深化零售端合作[5] 业绩表现 - 江琦管理的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基金A份额过去一年(2024年9月9日至2025年9月8日)净值增长率达102.43%[3] - 该基金A类过去三年(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同类业绩排名5/41 过去一年(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同类业绩排名3/46[3] - 今年以来(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8日)净值增长率84.26% 近两年净值增长率88.2%[4] 行业影响 - 费率改革推动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 强化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2][4] - 专业服务机构通过专业陪伴引导投资者长期持有 减少短期操作 改善市场资金端结构[4] - 资产管理公司与财富管理机构携手并进双向赋能 努力实现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与投资者回报三方共赢[5]
【投资锦囊】 时间的玫瑰缘何未能绽放
证券时报· 2025-09-16 04:28
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属于专业范畴,普通投资者可能一时无法分辨。但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产品时可 以穿透营销话术,关注底层逻辑——毕竟,真正的长期投资,应始于专业、终于回报。尤其需要关注管 理人的信息披露,如明确提示锁定期产品的历史波动率、最大回撤等风险指标,而非仅强调"长期持 有"的模糊概念。尤其在管理人收益与投资者回报深度绑定的费率结构改革之后,投资人对不愿意采用 浮动管理费、缺乏业绩对等约束机制的基金管理人要心存警惕。毕竟,浮动管理费率也是管理人自信心 的一种体现。而不给基民挣钱则"三年白干"的业绩对等约束机制,也会倒逼管理人勤勉尽责。值得一提 的是,前文所提的知名公募,近期新发了不少浮动费率基金,这应该是其改革的结果,希望能经得起市 场的检验。 总而言之,未来基金公司需在产品制度设计、投研能力与投资者教育三者间找到平衡,否则锁仓期将沦 为信任的"枷锁",而非价值的"桥梁"。唯有如此,时间的玫瑰才能如约绽放。 一段时间以来A股颇为劲爆的市场行情,让公募基金产品赚钱效应明显,多只过往业绩平平的权益基金 也扬眉吐气。与此同时,一些迄今没有回本的基金则显得颇为尴尬,其中以部分三年持有期权益基金最 为典型。据媒体不完 ...
第二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上报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0
产品申报动态 - 第二批11只创新浮动费率基金于7月4日上报 涉及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11家机构[1][2] - 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中银基金、建信基金首次参与申报 其他7家机构为第二次参与[2] - 产品类型包括2只股票型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建信基金)和9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国泰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2] 产品设计特点 - 费率分三档设置:基准档1.2%、升档1.5%、降档0.6% 根据持有期和业绩表现差异化收费[2] - 持有满一年后按业绩分档收费:跑输基准适用0.6% 显著超越基准适用1.5% 符合基准适用1.2%[2] - 持有不足一年统一按1.2%基准费率收取[2] - 首次出现行业主题产品 包括华泰柏瑞制造业主题混合、景顺长城高端装备股票等4只主题基金[1][3] - 个别产品采用发起式安排 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3] - 创新实现"单客户、单份额"维度差异化收费 真正实现"千人千面"费率结构[5] 首批产品表现 - 首批26只产品于5月27日启动募集 截至6月末总募集规模达226.8亿元[1][4] - 平均单只产品募集规模9.45亿元 显著高于同期主动权益基金4.4亿元的平均水平[4] - 3只产品募集超15亿元 4只产品在10-15亿元之间 14只产品在5-10亿元之间[4] - 平均认购天数22天 较去年主动权益基金31天的平均认购时间缩短9天[5] - 多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产品 包括东方红资管、交银施罗德基金等8家机构[5] 行业影响与发展趋势 - 创新产品体现以投资者为本理念 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1][5]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锚定作用" 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3][5] - 要求基金公司将投研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 通过优异业绩获取更高回报[3] - 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关注长期业绩稳定性与策略可持续性[3][5] - 证监会要求头部机构未来一年内此类产品发行数量不低于主动权益基金发行数量的60%[6] - 试行一年后将评估优化 逐步全面推开浮动费率模式[6]
银行理财子公司“试水”浮动费率产品 加速净值化转型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19
产品创新 - 招银理财推出浮动管理费率理财产品"招智睿远平衡(安盈优选)68期" 含权益资产配置比例0%至40% 风险等级R3 封闭期三年 [2] - 产品采用分档费率模式 设置每年0.25%固定管理费率 低于同系列产品0.4%至0.6%的常规费率 当年化收益率超过4%时追加不超过0.25%管理费 年管理费上限0.5% [2] - 产品开售首日即售罄 市场认购热情较高 [4] 战略意图 - 公司通过费率机制创新绑定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 传达市场信心 并借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时机吸引潜在客户关注多策略理财 [3] - 浮动费率模式特别适合含权类理财产品 因净值波动性较高 管理人获取超额收益潜力更大 且目标客户群体对费率模式接受度更高 [5] 行业影响 - 浮动管理费率模式打破固定收费模式 形成管理人履职效能与投资者回报诉求的正向协同 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 [1] - 该模式是净值化转型的重要探索 有利于行业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5] 能力要求 - 公司需强化权益投研能力 建立专业股票及衍生品研究团队和科学投资决策体系 作为获取超额收益的基础支撑 [6] - 需具备精细化风险管理能力 避免过度风险承担 同时有效控制市场波动中的回撤 [6] - 需科学设定业绩比较基准 浮动费率计提门槛及封顶机制 确保激励相容且公平合理 [6] - 需高效运营估值和IT系统支持 实时准确计算业绩报酬 满足复杂费率计提和信息披露要求 [6] - 需加强投资者沟通能力 清晰解释费率结构 业绩表现和风险来源 管理预期并强化长期陪伴服务 [6]
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产品上报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18
产品申报与参与机构 - 26家管理人首批上报浮动管理费率产品 包括21家头部机构、4家中小机构及1家外商独资机构[1] - 上报机构均具备较强权益管理能力 产品类型均为全市场选股基金[1] - 多家公司派出长期业绩优秀基金经理管理新产品 并完成产品设计、系统改造及渠道沟通等准备工作[2] 产品设计特点 - 全部产品对标主流宽基指数 包括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等[2] - 管理费率采用非对称设计 降档幅度大于升档幅度 强调投资者利益保护[3][4] - 费率根据持有期间业绩表现动态调整 分为基准档/低档/升档三档[3] 政策实施路径 - 采用新老划断方式实施 不影响存量产品运作[2] - 要求头部机构一年内新发主动权益基金中此类产品占比不低于60%[3] - 试行一年后进行评估优化 逐步全面推广[3] 行业影响与导向 - 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 注重持有期回报而非首发规模[4] - 后续可能拓展至主题风格类指数等更广泛业绩基准[1][2] - 强化以投资者为本的销售导向 避免高开低走现象[4]
浮动管理费率基金蝶变 产品设计更加精细化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18
行业动态 - 26家基金公司于5月16日集体上报新一批浮动管理费率基金 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后首批产品 [1][2] - 上报机构包括21家头部管理人、4家中小管理人及1家外商独资管理人 产品类型以混合型基金为主 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 [2] - 新产品设计强化投资者利益导向 对费率升降档实行非对称设计 业绩跑输基准时降档幅度显著大于超越时的升档幅度 [3] 政策导向 - 《行动方案》要求建立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 对新设主动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费率模式 [3] - 要求头部机构一年内发行此类产品数量不低于其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试行一年后评估优化并全面推开 [3] - 费率分级标准为:业绩符合同期基准适用基准档费率 明显低于适用低档费率 显著超越适用升档费率 [3] 历史演进 - 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最早可追溯至1999年裕隆基金 采取管理费叠加业绩报酬机制 管理费年费率1.5% 业绩报酬按5%比例计提 [4] - 2002年出现单向浮动模式 如博时价值增长基金在净值跌破价值增长线时暂停计提管理费 [4] - 2007年大成优选股票将管理费降至1.25% 业绩报酬提取比例设为10% 总费用不超过期初净值平均值的5% [5] - 2013-2014年衍生阶梯费率模式(如富国目标收益一年期纯债设4档费率0%-0.9%)和支点式对称浮动模式(如中邮核心竞争力混合费率在0%-3%间浮动) [6][7] - 2019年华安汇智精选两年采取0.8%基础管理费+超额收益20%业绩报酬模式 [8] - 2023年四季度费率改革后出现20只新产品 演化出三种模式:业绩挂钩型(8只)、持有期挂钩型(9只)、规模挂钩型(3只) [8][9][10] 产品模式创新 - 业绩挂钩模式以大成至信回报为例:封闭期内1%基础管理费中50%为或有管理费 需满足净值增长条件方可收取 超额收益部分按20%计提业绩报酬 [9] - 持有期挂钩模式以博时惠泽为例:按持有期限分三类份额 A1类(≤1年)费率1.2% A2类(1-3年)0.8% A3类(>3年)0.6% [10] - 规模挂钩模式以招商精选企业为例:规模≤100亿元时费率1.2% 超过部分费率降至0.6% [10] 行业影响 - 新产品将管理费收入与投资者实际盈亏挂钩 引导长期投资并降低非理性操作 [11] - 通过业绩比较基准约束投资运作 避免风格漂移 推动管理人提升阿尔法收益挖掘能力 [11] - 标志着公募行业在费率改革后实现产品供给侧深度优化 [10]
新型浮费基金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发起式获批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07:18
行业政策与改革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举措 核心逻辑是投资者利益至上 聚焦投资者回报与行业长期发展 [4] - 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是费率改革重要落地举措 旨在健全基金公司收入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解决基金赚钱但基民不赚钱问题 [1] - 改革要求头部机构发行浮动费率基金数量不低于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试行一年后评估优化并逐步全面推开 [4] 产品创新与设计 - 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发起式是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中唯一发起式基金 管理人等发起资金认购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持有期限不低于三年 [1] - 新费率模式将管理费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 突出基准的产品锚定作用 管理费按基金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调整 [3] - 设置非对称上下浮动费率 强化对投资者利益保护 激励基金经理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注重风险管理 [2] 市场影响与行业意义 - 浮动费率机制促使基金公司从规模扩张转向注重投资回报 引导形成以业绩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2] - 新机制有望解决权益基金风格漂移和名不副实问题 提升投资透明度和市场稳健性 [3] - 改革增强投资者对基金经理信任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服务超7亿基民财富管理需求 [6] 公司动态与战略 - 中欧基金是行业创新践行者 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发起式获批体现其主动管理能力认可和费率改革先锋姿态 [7] - 公司探索资管行业工业化升级 从手工作坊式转向专业分工协作模式 输出风格稳定且长期超额收益可期的产品 [7] - 中欧基金曾参与首批浮动费率产品试点 中欧时代共赢自成立以来平稳运行 [4]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
新华网· 2025-08-08 07:18
产品发行 - 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 预计近期通过商业银行和互联网平台向投资者发售 [1] - 首批产品设置三档费率水平 基准档1.2% 升档1.5% 降档0.6% [1] - 投资者持有一年以上赎回时 基金管理人根据产品年化收益与业绩基准对比情况计提不同档次管理费 [1] 费率机制 - 年化收益基本符合业绩基准时适用基准档1.2%费率 [1] - 年化收益跑输业绩基准3%时适用低档0.6%费率 [1] - 取得正收益且年化收益跑赢业绩基准6%时适用升档1.5%费率 [1] - 一年以内赎回不适用分档安排 一律按基准档1.2%费率收取管理费 [2] 行业动态 - 除首批获批基金管理人外 多家管理人对开发新模式产品表达兴趣并积极筹备 [2] - 预计未来更多此类产品获批问世 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将实现常态化供给 [2]
11只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产品上报 后续该类产品将实现常态化注册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16
产品动态 - 11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上报 包括2只股票型产品和9只偏股混合型产品 [1] - 新产品将实现常态化注册 相关管理人还将陆续上报产品 [1] - 首批26只同类产品中已有24只完成募集并成立 合计募资226.8亿元 平均单只募集规模9.45亿元 [3] - 首批产品募集情况整体良好 平均募集规模显著优于今年以来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整体水平4.4亿元 [3] 费率结构 - 新产品设置三档管理费率水平 基准档1.2% 升档1.5% 降档0.6% [2] - 持有一年后赎回时适用分档安排:符合基准适用1.2% 显著跑输基准适用0.6% 显著超越基准适用1.5% [2] - 一年内赎回不适用分档安排 一律按基准档1.2%费率收取管理费 [2] 产品特点 - 本次上报产品除全市场选股基金外 新增4只聚焦行业或主题产品 覆盖高端装备、医药、制造业等行业主题 [2] - 个别产品采取发起式安排 进一步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2] - 产品设计体现以投资者为本理念 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变 [3] 市场反响 - 首批产品社会及市场反响良好 管理人对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发展前景表示看好 [2] - 推出浮动费率产品契合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 [2] - 改革促进机构恪守信义义务和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目标 更好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3]
12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陆续发行 投资者利益优于管理人激励
证券日报· 2025-08-04 16:13
基金发行动态 - 易方达基金、建信基金、中欧基金三家公募机构旗下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于8月4日正式启动发行,这是市场上第二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率基金 [1] - 中欧核心智选混合、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和建信医疗创新股票分别定于8月15日、8月20日和8月22日结束募集 [2] - 除本次启动发行的3只基金外,其余9只产品也计划于8月份陆续面市 [5] 费率结构设计 - 3只基金管理费率均由固定管理费率(0.6%/年)、或有管理费率(0.6%/年)和超额管理费率(0.3%/年)组成 [2] - 持有期限不足一年时管理费率为1.2%/年(固定+或有) [2] - 持有一年及以上且年化收益率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超6%时管理费率为1.50%/年(固定+或有+超额) [2] - 持有一年及以上且年化收益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3%或更多时管理费率为0.6%/年(固定) [2] - 其他情形下管理费率为1.2%/年(固定+或有) [2] 产品特点 - 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采用差异化费率设计,将管理费率细化至"每一客户、每一份额" [3] - 一年持有期是决定费率是否浮动的先决条件 [3] - 非对称浮动费率设计更强调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跑输基准减少的费率(-0.6%)比跑赢增加的费率(+0.3%)更多 [3] - 业绩比较基准作用增强,成为产品表现重要的"锚" [4] - 中欧核心智选混合设置了"达标季季分红"条款,每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可供分配利润高于0.01元(含)时将进行收益分配 [5] 行业背景 - 中国证监会5月份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 [5] - 26家公募机构迅速上报并推出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截至7月21日首批产品募集工作已全部完成,总募集规模达259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