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二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上报
金融时报·2025-08-08 08:00

产品申报动态 - 第二批11只创新浮动费率基金于7月4日上报 涉及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11家机构[1][2] - 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中银基金、建信基金首次参与申报 其他7家机构为第二次参与[2] - 产品类型包括2只股票型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建信基金)和9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国泰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2] 产品设计特点 - 费率分三档设置:基准档1.2%、升档1.5%、降档0.6% 根据持有期和业绩表现差异化收费[2] - 持有满一年后按业绩分档收费:跑输基准适用0.6% 显著超越基准适用1.5% 符合基准适用1.2%[2] - 持有不足一年统一按1.2%基准费率收取[2] - 首次出现行业主题产品 包括华泰柏瑞制造业主题混合、景顺长城高端装备股票等4只主题基金[1][3] - 个别产品采用发起式安排 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3] - 创新实现"单客户、单份额"维度差异化收费 真正实现"千人千面"费率结构[5] 首批产品表现 - 首批26只产品于5月27日启动募集 截至6月末总募集规模达226.8亿元[1][4] - 平均单只产品募集规模9.45亿元 显著高于同期主动权益基金4.4亿元的平均水平[4] - 3只产品募集超15亿元 4只产品在10-15亿元之间 14只产品在5-10亿元之间[4] - 平均认购天数22天 较去年主动权益基金31天的平均认购时间缩短9天[5] - 多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产品 包括东方红资管、交银施罗德基金等8家机构[5] 行业影响与发展趋势 - 创新产品体现以投资者为本理念 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1][5]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锚定作用" 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3][5] - 要求基金公司将投研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 通过优异业绩获取更高回报[3] - 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关注长期业绩稳定性与策略可持续性[3][5] - 证监会要求头部机构未来一年内此类产品发行数量不低于主动权益基金发行数量的60%[6] - 试行一年后将评估优化 逐步全面推开浮动费率模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