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储能

搜索文档
10倍能耗增长!阿里、抖音开启储能新需求
行家说储能· 2025-09-24 12:25
AI算力爆发,科技巨头布局储能,数据中心储能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 阿里巴巴今日宣布推进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预计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由此会带来多大的储能需求?此前5天,抖音也抛出200MWh储能 大单。 ▋ 阿里巴巴:能耗提升10倍背后的储能需求 在9月24日举行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表示, 目前阿里正积极推进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 加更大的投入。 为迎接ASI(超级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比2022年这个GenAI的元年,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 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 在能耗提升10倍的同时, 阿里云需将 PUE(数据中心能耗效率)从 2022 年的 1.25 进一步降至 1.1 以下。 为此,阿里云正着力突破浸没式液冷技术、光 储直柔系统、光子芯片三大技术瓶颈,并大力推动 "可再生能源+储能"解决方案。 据明阳智能9月10日披露,其与阿里巴巴联合打造的张家口数据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已于2024年启动,总投资14亿元,规划配套200MW风电、 40MW/160MWh电化学储能系统,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可达7.9 ...
布局锂电 抖音抛出储能大单!
起点锂电· 2025-09-22 09:21
数据中心储能市场爆发 - 全球数据中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预计至2030年增长超10倍 [2] - 抖音集团招标建设200MWh以上大规模锂电储能系统 配套风电和光伏设备 [2] - 招标要求投标人具备30MWh以上锂电储能系统建设经验 且近3年无安全事故记录 [4][5] 政策驱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 国家要求2030年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家枢纽节点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提升至80%以上 [7] - 十部门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化转型 引导企业零碳发展 [7] - 工信部鼓励数据中心利用储能、氢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需不低于省级消纳责任权重 [7] 企业项目落地与减排成效 - 中金数据乌兰察布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投产 系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项目 [7] - 腾讯怀来微电网项目装机容量10.99兆瓦 年发电量1400万度 年减碳近8000吨 [7] 储能企业布局与技术方案 - 宁德时代预测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以76.3%复合年增长率 从2024年10GWh增至2030年300GWh 对应1500亿元设备市场 [8] - 海辰储能发布AIDC储能解决方案 包括6.25MWh锂电长时储能系统和2.28MWh钠电储能系统 [8] - 行业玩家分三类:宁德时代等凭技术规模主导市场;海辰储能等聚焦垂直领域;阳光电源等探索智能化储能应用 [8] AI加速锂电池技术研发 - 字节跳动与比亚迪共建AI实验室 聚焦快充技术优化、循环寿命提升和安全性能强化三大方向 [10] - 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实现1000V/1000A充电能力 10分钟补能500公里 字节跳动BAMBOO AI模型助力电解液研发 [10][11] - AI在锂电领域应用深化:宁德时代缺陷检测准确率99.2%;国轩高科AI设计硅基负极首次库伦效率超90%;蜂巢能源质检效率提升300% [13] 行业跨界融合趋势 - 互联网科技公司与电池企业合作增多 AI推动锂电池研发范式革新 [12][14] - 中国铁塔利用AI+区块链技术构建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链 自动识别退役电池型号与容量 [13]
在细分赛道上埋头狂奔双登股份成港股AIDC储能第一股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22:12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8月26日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AIDC储能第一股 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达3876.25倍 上市首日股价高开超55% [1] 业务布局与战略定位 - 以通信储能为基本盘 数据中心储能为第二增长曲线 目标成为AIDC能源生态构建者 [1] - 2017年布局数据中心储能业务 经历8年发展后该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18.8%升至2025年1-5月46.7% [2] - 采用多技术路线并举策略 锂离子电池快速起量 钠离子电池获批量订单 同时掌握铅酸电池与锂电技术 [3] - 当前正探索直流侧储能等新方案 并拓展海外数据中心高倍率锂电解决方案产能 [3] 市场地位与客户结构 - 2024年全球通信基站储能市场份额9.2% 数据中心储能市场份额16.1% 双领域出货量排名第一 [1] - 客户包括五家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 近三成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 八成中国十大自有数据中心企业 [3] - 2011年进入通信基站领域 2017年进入爱立信、挪威电信等国际企业供应链 [2] 技术优势与产品演进 - 定位系统供应商而非单纯电芯提供商 产品从备电系统升级至"备电+循环"复合储能方案 [3] - 掌握全链条自主可控能力 自产电芯+自研电池管理系统 形成成本与可靠性优势 [4] - 主导制定《数据中心交流不间断电源用磷酸铁锂电池组》行业标准 [5] 核心竞争力与商业模式 - 重资产/长周期/高技术门槛模式一旦获客户认可则难以被替代 [4] - 十年无产品质量重大事故 负债率控制良好 现金流健康 [4] - 通过差异化服务避免价格竞争 客户愿意支付合理溢价 [4] 资金运用与未来规划 - 上市募资用于东南亚锂电池制造基地建设及钠离子/固态电池研发 [6] - 海外电芯厂投建将强化本土化服务能力 [4] 发展理念与人才战略 - 坚持"顺势而为中主动作为"理念 业务结构随市场需求自然演变 [5] - 过去7年构建年轻化人才梯队 95后/00后已进入经营层关键岗位 [6] - 通过产融结合适度增加杠杆 加速从做强到做大的转变 [5]
85亿,江苏泰州"创二代"刚刚敲钟,乡镇小厂逆袭全球第一
创业邦· 2025-08-26 03:37
IPO概况 - 双登股份于8月26日在港交所挂牌,发行价每股14.51港元,开盘价每股22.5港元,总市值最高达93.79亿港元(约85.9亿元人民币)[3] - 公司专注于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和电力系统的储能解决方案,2024年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3] - 客户覆盖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中的五家以及中国80%的头部数据中心企业[3] 业务转型与增长 - 2018年杨锐接任后推动战略转型,将数据中心储能定位为第二增长曲线[4][6] - 2022-2024年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从7.65亿元增至13.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4.9%,营收占比从18.8%提升至31%[12] - 2025年前5个月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达8.73亿元,占比46.7%,首次超过通信基站业务[12] - 2022-2024年总营收从40.72亿元稳步增长至44.99亿元,2025年前5个月营收18.67亿元,同比增长33.93%[16] 技术路线与市场地位 - 2024年铅酸电池贡献64.6%营收,锂电池占比33.3%,铅酸电池单瓦时成本仅为锂电池三分之一[12] - 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市场份额达16.1%,位居中国企业首位,深度绑定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头部客户[12] - 2024年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11.1%,服务近30%的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16] 全球化布局 - 海外收入从2022年6.8亿元增长至2024年8.9亿元,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19.77%[18][19] - 2023年成立新加坡国际总部,2024年马来西亚柔佛州工厂实现2GWh年产能,印尼市场订单突破5000万元人民币[19] - 募集资金约40%用于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建设,15%用于加强海外销售网络[21] 行业前景 - 全球数据中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预计从2024年16.5吉瓦时增至2030年209.4吉瓦时,年复合增长率52.7%[12] - 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预计达945太瓦时,AI数据中心用电量增幅超4倍[10] - 东南亚在建及运营数据中心总数超50个,总投资规模逾340亿美元,成为全球数据中心第三极[20]
AIDC第一股!双登股份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11 07:57
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11年在江苏省泰州市成立 初期主营通信基站储能业务 后拓展至数据中心储能和电力储能领域 [2] - 2024年基站/数据中心备电类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首位 [2] - 2025年5月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2] 业务发展 - 通信储能领域 与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中国电信 中国铁塔等国内运营商及爱立信 沃达丰 挪威电信等国际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2] - 数据中心储能领域 2018年起与阿里巴巴 京东 百度 万国及秦淮数据等合作 2022年完成雄安城市超算中心首例规模化复合储能项目 [2] - 电力储能领域 积极布局电网储能及商业/住宅储能市场 [2] 客户结构 - 服务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中的五家 覆盖近30%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 以及中国全部五大通信运营商 [3] - 覆盖中国十大自有数据中心企业的80% 十大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的90% [3] - 前五大客户平均合作时长超十年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0 72亿元 42 60亿元 44 99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 81亿元 3 85亿元 3 53亿元 [3]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16 9% 20 3% 16 7% [3] - 2025年前五个月营收18 67亿元 净利润1 27亿元 [3] 业务增长驱动 - 2025年前五个月收入同比从13 492亿元增至18 666亿元 主要因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从3 970亿元增至8 729亿元 增幅达120% [4] 技术产品 - 推出587Ah半固态电芯的6 25MWh液冷储能系统 [5] - 全球首发数据中心全浸没式高压锂电系统 [5]
数据中心+通信储能第一股,双登集团能借港股逆袭吗?
36氪· 2025-08-05 00:16
公司概况 - 双登集团已完成赴港IPO关键监管程序,将成为港交所"数据中心+通信储能第一股"[1] - 2023年公司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达10.4%[3] - 业务覆盖80%中国十大自有数据中心企业、90%中国十大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40.72亿元增长至45亿元,CAGR约3.2%[7] - 同期毛利率从16.9%波动至16.7%,峰值达20.3%[8] - 锂离子电池业务平均毛利率20.7%,铅酸电池16.7%[12] 业务结构 - 通信基站场景贡献超70亿元收入,占总营收70%以上[13] - 铅酸电池收入占比近60%,锂离子电池占比约40%[14] - 2024年铅酸电池收入占比升至64.6%,锂电降至33.3%[14] 发展历程 - 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密封蓄电池厂,1990年转型研发全密封免维护铅酸电池[9][10] - 2011年正式成立集团,抓住2G-4G基站建设浪潮[11] - 2018年启动磷酸铁锂技术研发,切入数据中心市场[24] 战略转型 - 从通信备电向数据中心储能拓展,合作阿里、京东、百度等科技企业[24] - 2021年完成管理层交接,杨锐推动毛利率从7.5%提升至16.7%[27] - 锂电业务三年累计收入近50亿元,成为新支柱[25] 行业机遇 - 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2024年达415太瓦时,2030年预计增至945太瓦时[20] - AI算力需求推动电力需求激增,储能系统成为关键基础设施[23] - 磷酸铁锂电池因能量密度优势逐步替代铅酸电池[18] 经营挑战 - 2023年A股IPO折戟,应收账款高达16-18亿元,占营收近50%[29][30]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超50%,中国铁塔占应收款17.12%[31][32] - 5G建设高峰已过,面临锂电储能红海市场竞争压力[35] 资本运作 - 2022年获湖北高投3亿元注资,投后估值48.85亿元[5] - 港股IPO由中金、华泰国际、建银国际联席保荐[6] - 每股Pre-IPO成本13.64元,对应估值48.85亿元[5]
去年还说储能电芯产能过剩,今年就爆单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8 13:33
行业现状 - 2025年开年以来,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在内的多家头部电池厂商储能产线几乎全部满负荷运转 [1] - 2024年中国储能电芯规划产能超1000GWh,但实际出货量仅300GWh,产能利用率不足35%,行业产能明显过剩 [4] - 2025年开年出现满产求"芯"现象,主要受抢装潮、出海热、新蓝海三股力量拉动 [5] 政策影响 - 136号文件规定2025年6月1日前并网的存量项目采用"差价结算机制",导致新能源开发商陷入"时间焦虑",大量项目集中在"531节点"前抢装 [5][6] - 2025年以来,山东、河南、甘肃等12个省份已下发储能电站项目明确指标,合计规模超30GW/80GWh [7] 海外市场 - 国内储能企业在海外斩获大量订单,中东市场半年内最大订单从阳光电源7.8GWh到比亚迪12.5GWh,最终宁德时代以19GWh刷新纪录 [9] - 2025年企业签订订单情况显示,阿特斯在欧洲获得2GWh订单,宁德时代在阿布扎比获得19GWh订单,比亚迪在沙特获得12.5GWh订单 [10] - 海外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旺盛,南都电源在20天内拿下3.6亿美国数据中心锂电设备采购项目 [16] 新增长点 - 数字中心储能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在100MW以上,年耗电量相当于35-40万辆电动汽车的用电量 [14] - 数据中心储能锂电池应用从备电向供能类型转变,GGII预计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突破69GWh,2030年增长至300GWh [18] - 国内市场,甘肃省庆阳市政府与多家企业签署协议,将投资20亿元建设储能装备制造基地及配套电站 [17] 企业动态 - 亿纬锂能子公司与北京海博思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预计2025-2027年度采购电芯总量50GWh [22] - 广州智光储能与厦门海辰储能签署战略采购协议,2025-2026年度预计采购总量15GWh [23] - 宁德时代与福州市政府签约,规划电池年产能40GWh,福鼎生产基地年产能25GWh [25][26] - 亿纬锂能启动荆门高新区超级工厂二期工程,总投资108亿元,规划年产能60GWh [28] - 远景动力沧州电池超级工厂二期项目开工,规划年产能20GWh,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0亿元 [30] - 赣锋锂电南昌年产10GWh新型电池项目预计2025年底形成产能 [31] - 瑞浦兰钧在江苏淮安开工10GWh储能系统集成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40亿元 [32] - 欣旺达泰国工厂获批投资超500亿泰铢,用于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电池生产 [33]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5%,中国企业贡献了全球90%以上的产能,且首次包揽TOP10榜单 [34] - 2025年头部企业凭借稳定的客户资源保持较强市场竞争力,储能电池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向头部聚拢 [35] - 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部分企业盲目跟风扩产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竞争激烈,行业毛利率持续下滑 [36][37] - 专家指出企业扩产时应关注技术和产品创新,跟不上技术迭代的产能将被市场淘汰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