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永生

搜索文档
数字永生时代:你会选择用技术“再现”逝去的亲人吗?
搜狐财经· 2025-09-05 03:22
2023年,商汤科技发布的"如影"数字人技术,仅需五分钟真人视频素材,便能生成声音自然、外貌逼真的数字人。这一技术的问世,不仅震 撼了科技界,更触动了无数人心底对于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在商汤2024年的年会上,创始人汤晓鸥逝世后的数字形象重现,通过一段脱口 秀的形式,与在场的每一个人分享着他对电影、喜剧和人生的感悟,这一幕令人动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尝试用"数字复活"的方式缅怀逝去的亲人。在西班牙的一个电视节目中,嘉宾通过数字重建听 到了已故亲人的声音,那一刻,泪水与感动交织。而在社交媒体上,Reddit联合创始人Alexis Ohanian发布的一段视频,更是让无数人泪目。 视频中,年幼的他被母亲抱在怀中,那温馨的画面仿佛穿越了时空,重现了母爱的温暖。 在影视与现实的交错中,一段关于记忆与技术的故事悄然铺展。在古装剧《虎啸龙吟》的虚构情节里,曹魏皇帝曹睿因怀念亡母甄姬,竟穿 上女装,让画师以自己的面貌描绘母亲肖像,这一幕虽为戏剧化处理,却深刻反映了人类面对逝者记忆消逝的无尽哀愁。 历史长河中,留住逝者音容始终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从古希腊罗马的细腻肖像画,到中国汉魏六朝的传神写意,艺术家 ...
数字复活来袭,你会“复活”自己的挚爱么?
虎嗅· 2025-09-03 07:17
数字复活技术发展历程 - 数字复活技术被定义为人类记忆领域的第三次重大技术革命 此前两次革命分别是公元一世纪左右肖像画的兴起和十九世纪摄影与影像技术的发明[17] - 技术实现路径从强人工智能转向更现实的弱人工智能 通过数字化遗留语料和大模型模拟人类言语反应 再结合虚拟形象具身化[43]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07年向佛罗里达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联合研究团队拨款50万美元 用于探索人工智能构建逼真数字人的技术[45] 行业商业化进程 - 中国在数字人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英国《卫报》调查显示自2022年起中国直播电商产业大规模引入数字人进行全天候直播 显著降低技术成本和门槛[49] - 商汤科技2023年4月发布"如影"数字人技术 仅需上传五分钟真人视频素材即可生成声音自然、口型准确、外貌逼真的数字人[52] - 2024年商汤年会上通过投影重建已故创始人汤晓鸥的3D形象 利用其音频数据制作了十分钟脱口秀表演 展示技术实力的同时回应情感诉求[54] 技术应用案例 - 2025年8月前CNN主播通过Substack平台对已故枪击案受害者华金·奥利弗进行数字人采访 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克隆其语音并嫁接至3D影像[5][7][8][10] - 2025年6月Midjourney发布新工具允许用户以自身图像为模板创建短视频 Reddit联合创始人Alexis Ohanian借此为已故母亲制作怀抱童年的自己的视频[56] - 西班牙电视节目邀请嘉宾倾听已故亲人数字重建的音频 完美重现音色与音调并提出凄美问题[56] 市场形态与争议 - 数字复活可能形成算力资本市场 《置换城市》描绘富人通过信托基金维持优质虚拟现实 穷人则忍受缓慢运行速度并被冻结为快照的阶层分化[37][38] - 批评者认为数字重建是欺骗生者的心理鸦片 中断接受死亡的自然心理重建过程 使生者对数字影像形成依赖[61][62] - 互联网寡头被指责进行情感剥削 在生者心理脆弱期兜售可成瘾的数字重生服务 通过订阅会员和硬件销售实现商业化[65]
腾讯研究院AI每周关键词Top50
腾讯研究院· 2025-08-30 02:33
芯片与算力 - 英伟达发布Jetson Thor芯片[3] - 英伟达推出NVFP4算力产品[3] - DeepSeek发布UE8M0 FP8芯片[3] 模型发展 - xAI开源Grok-2模型[3] - Meta等公司提出DeepConf方法[3] - 英伟达推出Jet-Nemotron模型[3] - 面壁发布MiniCPM-V 4.5模型[3] - Sakana AI实现M2N2进化[3] - DeepSeek发现V3.1 Bug问题[3] - OpenAI和Anthropic开发互评模型[3] 应用创新 - Coinbase强制使用AI工具[3] - OpenAI发布GPT-4b micro应用[3] - 群核科技开源SpatialGen[3] - 腾讯会议新增AI纪要功能[3] - Video Ocean推出视频智能体[3] - 钉钉发布DingTalk A1应用[3] - 微软推出VibeVoice-1.5B应用[3] - Perplexity实施AI搜索收入分成[3] - 谷歌发布Gemini 2.5 Flash应用[4] - Anthropic推出Claude for Chrome应用[4] - PixVerse升级至V5版本[4] - DeepMind开发健康大模型[4] - 腾讯举办AI播客挑战赛[4] - 谷歌实现Nano-Banana进化[4] - 腾讯推出HunyuanVideo-Foley应用[4] - 字节跳动发布OmniHuman-1.5应用[4] - n8n建立Agent平台养成系统[4] - 华盛顿大学开发气候模拟应用[4] 科技与事件 - 腾讯等支持科学探索奖[4] - SpaceX实现星舰"十飞"[4] - OpenAI进行权力交接[4] - Meta与Midjourney达成合作[4] - 马斯克提及Macrohard概念[4] - X公司面临垄断诉讼[4] 行业观点 - Claude Code讨论产品迭代机制[4] - a16z分析生成平台格局[4] - 谷歌发布AI能耗报告[4] - Karpathy探讨编程工具链[4] - Delphi研究数字永生概念[4] - OpenAI强调AI技能需求[4] - 国务院推动人工智能+战略[4] - 斯坦福大学分析AI对就业影响[4] - 杨植麟探讨大模型技术决策[4] - a16z发布AI百大榜[4] - Geoffrey Hinton提出婴儿假说[4] - Anthropic警告AI无序风险[4]
喝点VC|红杉专访“数字永生”概念创企Delphi CEO:下一波AI可能不是把人替代掉,而是放大我们最独特的人类特质
搜狐财经· 2025-08-25 16:56
公司业务模式 - 提供基于AI的数字思维平台 帮助专家 内容创作者 教练 作者等构建个性化AI 通过聊天或语音交互形式与用户交流思想 [1][5] - 平台基于自适应时间性知识图谱技术 能存储事物间连接关系 置信度权重 并随时间演化 支持用户上传社交媒体 YouTube 播客 网站等内容训练模型 [15][16] - 采用多模式交互 包括文本 语音和视频 其中语音交互用户留存率和回访率比文本高约5倍 [38] 技术架构 - 核心架构受Ray Kurzweil分层模式识别理论启发 将人类思维视为分层模式识别器体系 [14][15] - 通过interview mode实现低数据量构建高质量数字分身 仅需用户回答几个问题即可生成高度拟真代表 [30] - 设计防止幻觉的机制 仅基于训练数据作答 或预测新情境下可能回答 确保回答准确性 [16][40] 应用场景 - 教育领域用作个性化导师 改变学习方式 提升课程完成率 支持用户通过数字思维实现商业化变现 已产生数百万美元收入 [19][34] - 企业场景提供7×24小时可用性 用于CEO思维规模化 销售培训 客户沟通界面 甚至提升NPS [19][20] - 个人流量入口替代传统网站或LinkedIn主页 作为思想交流门户 过滤潜在联系需求 [20] 商业模式 - 用户付费创建个人数字思维 类比Wix建站和Beehive写博客的自我规模化需求 已有600万付费用户基础 [34] - 数字心智授权模式 品牌可购买关键词授权或租用身份代表 实现身份规模化服务 [35] - 高级人才搜索采用Simulation as a Service模式 通过模拟对话匹配顶尖专家 形成新一代SaaS服务 [35] 市场定位 - 区别于Character AI的虚拟角色定位 聚焦真实人类可信度与身份表达 要求获得创作者主动授权参与 [12][13] - 坚持基于真实人物且获得授权的方向 通过品牌建设塑造身份地位感 提升用户信任 [13] - 禁止政治人物和成人行业使用 避免选举干预和负面应用 设置内容护栏防止不当使用 [39][40] 发展前景 - 预计2026年实现数字思维与真人难以区分的普及 目前已有母亲测试无法分辨案例 [61] - 未来互联网将从信息流消费转向对话式媒介 数字思维成为主流交互形式 [33][54] - 技术门槛持续降低 通过简化流程推动主流化 计划使用独立域名强化人类公司定位 [53] 用户行为 - 用户对话时长因人物特性差异显著 从几分钟到六小时不等 取决于交流深度和目的 [48] - 出现替代性阅读等创新用法 用户上传书籍内容直接提问获取启发 无需完整阅读 [41] - 多语言支持突破地理限制 实现全球跨语言思想交流 如匈牙利语用户连续交流一小时 [28] 行业影响 - AI推动从信息流内容消费转向对话式媒体 使人的能量与真实连接成为稀缺价值 [2][6] - 改变创作者经济形态 将思维时间作为商品直接变现 形成新内容形态和经济机会 [19][34] - 推动B2C和B2B界限融合 最终形成Business to People模式 个体同时成为消费者和企业 [57]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826
腾讯研究院· 2025-08-25 16:01
AI行业竞争动态 - 马斯克成立新AI软件公司"巨硬"(Macrohard) 直接针对微软 目标是用AI黑箱完全替代微软核心业务[1] - 新公司可能与xAI的孟菲斯Colossus 2超级计算机项目密切相关 延续了马斯克与比尔·盖茨的个人及商业竞争关系[1] 3D生成技术突破 - 群核科技开源3D场景生成模型SpatialGen 一句话即可生成可交互的3D室内空间设计[2] - 模型支持结构化场景交互 包括空间查询、适老化设计及路径规划等功能[2] - 公司正在开发全球首款深度融合3D能力的AI视频生成Agent 已实现精准一致性和动作稳定的视频生成[2] 智能会议解决方案 - 腾讯会议推出"AI纪要"功能 每2分钟主动推送会议总结 实时捕捉关键信息、结论和待办事项[3] - 功能可识别会议氛围和言语潜台词 支持会议记录一键导入元宝进行深度提问与内容提炼[3] - 钉钉发布首款AI硬件DingTalk A1 集成录音笔、会议机、翻译机和AI助理功能 配备5颗全向麦克风和骨传导技术[5] - A1内置AI听记系统基于1亿小时音频训练 支持30种方言、140种语言识别和200多种行业术语 会议后自动生成任务跟进表格[6] 视频生成技术演进 - Video Ocean成为全球首个接入GPT-5的视频智能体 一句话即可生成分钟级完整视频 涵盖分镜、画面、配音和字幕全流程[4] - 产品通过三大模块无缝衔接 将用户从提示词工程师转变为创意导演 效率提升10倍[4] - 已吸引14个国家115位创作者体验 可生成F1赛车解说、海洋纪录片等多类型视频内容[4] 科研激励与人才发展 - 2025年科学探索奖评选50位青年科学家 信息电子领域6位学者获奖 包括复旦大学姜育刚、清华大学吴嘉敏等[7] - 获奖者中包含13位年轻科学家(男性35岁及以下 女性38岁及以下) 含6位90后 每人5年内获300万元人民币奖金[7] - 评审机制强调原创性 重点关注"为什么能做出前人做不出的工作" 由14位科学家与马化腾共同发起[7] 开发者工具生态 - 前特斯拉AI总监Karpathy分享四层AI编程工具链 75%时间使用Cursor编辑器自动补全代码[8] - 第二层通过大模型修改代码段 第三层使用Claude Code实现功能模块 最难问题交由GPT-5 Pro在10分钟内解决隐蔽bug[8] 数字永生与知识传承 - Delphi公司开发数字思维(digital minds)产品 通过AI构建专家和创作者的个性化思维模型供他人交互学习[9] - 公司认为连接、能量和信任将成为AI时代最稀缺资源 预计2026年用户难以区分与真人或其数字思维的交流[9] - 采用自适应时间性知识图谱技术 已应用于教育学习、CEO思维规模化和个人流量入口等场景[9]
喝点VC|红杉专访“数字永生”概念创企Delphi CEO:下一波AI可能不是把人替代掉,而是放大我们最独特的人类特质
Z Potentials· 2025-08-25 05:53
数字化心智概念与价值主张 - AI推动从信息流式内容消费转向对话式媒体 捕捉人类思考方式和新情境推理能力而非仅复制语言或声音[5] - 真正稀缺的是人的能量与真实连接 这将成为AI充裕时代最有价值的体验[5][8] - 数字心智作为顶端过滤器 筛选谁能见到本人并走进内心 提升连接质量而非替代人类互动[8][10] - 技术革新历史表明新媒介最终增强真实连接 读邮件或听播客后更想见本人 数字心智提供新接入方式并符合用户时间便利性[9] 公司创立背景与技术架构 - 创始人受Ray Kurzweil《How to Create a Mind》启发 2014年萌生重建人类思维想法并进入AI领域[11] - 2021年首次创业尝试LLM产品 孤独缺乏导师时受祖父故事激励构建数字版祖父进行对话[12] - 技术核心基于分层模式识别理论 构建自适应时间性知识图谱 存储关系/置信权重/时间演化 支持预测新情境回答[20] - 成本下降是关键拐点 早期构建祖父数字心智成本比后期Tony Fadell数字心智贵一万倍[16] 产品功能与应用场景 - 教育领域改变学习方式 提供个性化自适应导师体验 课程完成率低时替代传统阅读[23] - 企业场景实现7×24小时可用性 CEO和顶尖销售思维内部规模化 同时出现在多个会议室训练新人[24] - 用户沟通界面替代传统客服 嵌入产品提升NPS 个人流量入口替代网站或LinkedIn主页[25] - 支持多语言交互 匈牙利语用户连续对话一小时 打破地域限制建立新连接方式[32] 商业模式与增长策略 - 用户付费创建数字心智 类似Wix建站或Beehive写博客的自我规模化 已有用户赚取数百万美元[38] - 数字心智授权模式 品牌购买关键词授权或租用身份 基于个体的SEO和身份规模化新方式[39] - 高级人才搜索模拟即服务 数字心智模拟数百万次对话反馈最合适人选 新一代SaaS模式[40] - 避免付费可见度操控 坚持真实性匹配 关键是被授权人同意维护信任资本[41] 行业竞争与差异化 - 与Character AI差异化定位 聚焦真实人类可信度与身份表达而非二次元虚拟形象[17] - 坚持基于真实人物且获得授权 早期收到三封停止侵权通知后转向主动参与认可模式[18] - 构建品牌身份地位感 使创作者愿意承受上传数据和身份托付的摩擦成本[18] 技术实现与用户体验 - 用户上传社交媒体/音视频/网站内容或直接回答问题 系统生成动态信息流更新知识图谱[20] - 设计三种回答模式:仅基于训练数据直接回应 引入互联网数据生成结论 预测新情境可能回答[20] - 语音交互留存率和回访率比文本高约5倍 语音建立信任感优势 未来结合文本与语音[43] - 用户与数字心智对话时长取决于人物特征 Matthew Hussey达六小时 Keith为一两小时[52] 发展前景与行业趋势 - 2026年预计达到无法分辨数字心智与本人的临界点 母亲测试场景已出现类似反馈[65] - 互联网经济模式演变 数字心智成为课程或书籍新形式 实现内容变现[38] - 消费者习惯从博客文章转向对话式媒介 未来依赖了解用户的智能体而非信息流[37] - C端与B2B界限融合 每个人作为个体经济单元 B2P(Business to People)成为核心[61] 平台治理与伦理边界 - 禁止政治人物使用 避免卷入选举相关话题 禁止成人行业应用 防止AI女友负面方向[45] - 设置内容护栏 限制涉黄涉暴工作不适内容 防止hallucination假扮他人[45] - 数据隔离与上下文感知 对外暴露信息可控 约会场景展示人的一面而非讨论专业话题[31]
科技与青春的跨时空交响——水木年华“时空诗旅”数字人演唱会圆满落幕
央视网· 2025-07-21 05:28
技术突破 - 运用高精度AI动作捕捉技术实时记录舞台表演特征,将四位音乐人的艺术灵魂凝铸为永不褪色的数字化身 [4] - 数字化身完整保留声线特质与演唱风格,并能自主学习新的互动模式,包括微表情肌肉颤动和即兴表演 [4] - MarsX独创"时空折叠"引擎打破物理界限,搭建360°赛博岛屿舞台,观众可在火山熔岩、深海极光等超现实场景中自由切换 [6] - 观众通过手势操控虚拟界面与舞台互动,调整视角全景并收集"水木年华"气泡解锁隐藏特效 [6] 用户体验 - 系统支持实时聊天、手势互动等功能,实现自由社交和情感联结 [6] - 15首时代金曲构筑青春记忆图腾,彩虹气球、纸飞机等元素唤起观众情感共鸣 [9] - 演唱会持续1小时,以《一生有你》作为终曲,数万观众数字分身见证星光升入元宇宙天际 [13] 行业影响 - 演唱会标志音乐产业从物理空间向数字生态的范式跃迁,从"线下替代方案"向"独立数字文化产品"质变 [11] - 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践"虚实共生"理念,成为科技赋能文化的示范案例 [11] - 通过经典IP数字重生完成70后至00后的代际情感联结,探索"科技+文化"产业融合新路径 [13] - 验证元宇宙娱乐商业可行性,揭示科技人文主义光辉,拓展情感联结的栖息地 [15]
马斯克出手砸饭碗:教育成重灾区,人类或永生
搜狐财经· 2025-06-30 10:39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Neuralink已进入临床试验关键阶段 全球7名受试者成功植入设备 包括4名脊髓损伤患者和3名ALS患者 患者可通过意念控制电脑 机械臂 玩游戏和设计3D模型 [4] - 第二代手术机器人植入电极速度达1.5秒/根 比第一代提速11倍 电极可植入大脑皮层下50毫米以上区域 实现与99%人类兼容 [22] - Neuralink公布三年计划 2025年实现言语皮层植入解码语音 2026年增加电极至3000个使盲视参与者重获视觉 2027年通道数量增至10000个 2028年每个植入物超25000个通道 [21][22] 医疗行业影响 - 瘫痪患者可通过意念控制机械臂 轮椅和外骨骼行走 落后医疗设备厂家将被淘汰出局 [6] - 盲视技术使失明者恢复视觉并拥有超越常人的感知能力 未来人类或能通过脑机接口看到红外线 紫外线等波段 眼镜行业营业额将大幅下降 眼科医生需求减少 [7][8] - 神经调节技术可治疗抑郁症 焦虑症等精神疾病 对心理医生群体形成巨大冲击 [9] 教育行业变革 - 学生未来可通过脑机接口直接下载知识库 学渣秒变学霸 初中生知识量可瞬间达到博士水平 对传统教育体系形成巨大冲击 [12][14] - 学校只需保留有创新思维和启发作用的老师 复读知识的陈旧认知框架老师将下岗 [15] - 教育行业年轻教师在一二十年后技术成熟时可能直接面临失业风险 [14] 艺术与娱乐产业 - 艺术家可通过大脑信号生成音乐 绘画 突破传统创作边界 但普通艺术家和设计师将失去竞争力 [17] - 玩家可用意念操控游戏角色 残疾人也能无障碍玩游戏 游戏公司用户群体扩大 [17] - 编辑等创意工作岗位已被AI取代三分之二工作量 收入相应减少 [17] 中国市场发展 - 中国脑机接口产业2024年规模28亿元 同比增长20.1% 占全球15% 主要集中在非侵入式领域 [25] - 国家十四五规划将脑机接口列为前沿科技重点 预计2025-2029年市场规模达76.3亿美元 [23] - 浙大与天坛医院完成国内首例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华为公开相关专利瞄准消费级市场 [23] - 湖北医保局定价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6552元/次 非侵入式适配费966元/次 [27]
数字文明的文化重构 从生命认知到信任经济的范式转型
金融时报· 2025-06-20 06:12
数字技术对文明形态的重塑 - 数字技术引发对生命价值坐标的重新思考,虚实共生时代需要建立新的生存哲学[1] - 文明演进从物质永恒(如兵马俑、木乃伊)转向精神传承(生态安葬),再到数据永生的新纪元[1] - 敦煌、故宫等文博机构运用区块链确权和AI算法重构文化遗产叙事,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历史人物跨时空复现[2] 数字永生技术发展 - 脑机接口存储感官记忆,NFT技术可能推动博物馆演变为"数字生命体档案馆"[2] - 元宇宙或成为文明体验新场景,生命以代码形式实现"云端永生"将重构人类存在认知[2] 数字时代信息管理策略 - 信息过载问题需采取"断舍离"策略:构建信息防火墙、聚焦高维价值领域、精简数字生活[3] - 建议将80%认知资源投入专业前沿研究,20%用于高质量关系网络,符合数据永生技术逻辑[3] - 定期清理无效数字信息:压缩5%无效社交连接,用OKR法将人生目标精简至3个核心项[3] 数字信任经济构建 - 数据泄露和算法歧视可能引发金融市场信任危机,需建立数字诚信体系[4] - 区块链不可篡改特性可用于存证溯源,零知识证明技术保障隐私安全[5] -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为信任经济划定伦理边界[5] 数字时代企业竞争力 - 透明协作与算法可解释性构成企业"信任资产负债表",诚信是核心竞争力源泉[4] - 数据主权和跨境信任机制依赖加密技术与《数据安全法》等制度性基础设施[4]
没有手机和食物,7个人只靠AI生存的72小时
36氪· 2025-06-12 13:31
核心观点 - 五源资本发起"72小时AI生存挑战"旨在探索AI工具在极限环境下的应用潜力 并观察AI对社会可能产生的价值 [8][9] - 挑战结果显示当前互联网系统对固定终端(智能手机/浏览器)的强依赖成为AI普及的主要障碍 [28][29] - AI在创意内容生成领域展现出突破性能力 如剧本创作/视频制作/音乐生成等 [62][69][70] - 参与者通过AI工具开发出虚拟直播间/功能型AI助手/自动化工作插件等创新应用 [45][52][39] - 挑战过程中人类协作产生的连接价值超越技术本身 预示AI更可能成为基础设施而非统治工具 [81] 参与者背景 - 7名挑战者涵盖AI博士/算法工程师/导演/创业者等多元背景 平均年龄28岁 [11][12][13][14][15][16] - 技术背景差异显著 包括科班出身的MBZUAI博士生与零基础的文科转码者 [59][45] 挑战规则 - 封闭环境仅配备预装AI工具的电脑 禁用所有传统互联网产品 [18][19] - 提供三类AI工具:大语言模型/编程开发工具/多模态生成工具 [18] - 设置100元生存资金 需完成基础生存与个人主线任务 [8][26] 技术突破 - 算法工程师Ming在30分钟内完成首单外卖 采用自动化抢单脚本技术 [21][23] - 大学生组合开发出13款经典游戏复刻版 包括俄罗斯方块/扫雷等 [65] - 独立开发者实现全AI虚拟直播间 实时生成观众互动评论 [45][48] 商业验证 - 电商/外卖平台的身份验证机制导致85%的AI自动化尝试失败 [23][28] - AI内容创作成本显著 10分钟视频生成费用超400元 [70][71] - 二手平台"代买"服务成为解决支付壁垒的替代方案 [30][31] 产品创新 - "虚拟男友"AI Agent具备订餐/打车等10项生活服务功能 [39] - "牛马时薪计时器"实时计算职场行为对薪酬的影响 [52] - AI人生回忆录项目实现个人历史数据的结构化存储 [73][76] 行业启示 - 现有互联网产品需重构交互路径以适应AI原生环境 [28][29] - 多模态生成工具在影视创作领域达到商用水平 [69][70] - 情感陪伴类AI产品存在明确市场需求 [45][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