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尼龙66
icon
搜索文档
新和成百亿尼龙新材料项目落地 产业格局或将重塑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14:18
项目概况 - 新和成在天津南港工业区启动尼龙新材料项目 总投资约100亿元 总占地约38万平方米 计划分两期实施 [2][3] - 一期项目投资约30亿元 占地约20万平方米 建设10万吨/年"己二腈—己二胺"项目 [3] - 二期项目拟投资约70亿元 规划建设40万吨/年"己二腈—己二胺"项目并延伸至40万吨/年尼龙66项目 [3] 技术突破 - 采用自主开发的丁二烯氢氰化法技术 打破外企对己二腈生产的技术垄断 [2][5] - 借助蛋氨酸项目积累的工业级氰化工艺经验 突破催化剂体系、反应器材质和循环净化等技术封锁点 [5] - 建成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己二腈装置 实现从己二腈到尼龙66的全链条质量控制 [5] 行业影响 - 项目投产后预计将国内尼龙66自给率从40%提升至70% 成本下降幅度达千元/吨 [7] - 自主技术有望拉低全产业链成本超10% 推动原料供应从"进口+内地采购"转向"园区自给直供"模式 [2] - 未来3至5年国内或形成"南港—宁波—大亚湾"三极并立的产业新格局 [2] 市场格局变化 - 中国企业进入将打破英威达、巴斯夫、索尔维等海外巨头对全球己二腈产能的垄断 [3][6] - 行业竞争维度将从"抢进口配额"转向"拼一体化利润" 缺乏技术差异化的企业将被锁定在低端纤维领域 [7] - 预计"十五五"期间尼龙66表观消费量年增速从8%抬升至12% 加速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 [6] 价格与供需 - 国内己二腈市场价格从2017年峰值8万元/吨下降75%至目前2万元/吨左右的低位 [4][5] - 2023年中国己二腈市场规模达37.37亿元 预计2025年将达44.15亿元 [6] - 2026年起国内产能释放将快速降低对外采己二腈的依存度 削弱进口货源议价能力 [6] 应用领域拓展 - 规模化国产供应将刺激下游汽车、电子、纤维等行业扩大尼龙66替代应用 [6] - 具备改性、阻燃、纺丝等差异化能力的厂商可开发高铁、光伏、锂电膜等新应用场景 [7] - 项目将推动我国高端新材料从"进口依赖"向"自主可控"转变 [2]
隆华新材子公司获3.76亿元增资 董事长配偶认缴2.06亿元成最大出资方
长江商报· 2025-09-23 09:08
子公司增资扩股 - 隆华新材全资子公司隆华高材拟以每注册资本1.20元价格新增注册资本3.13亿元 总增资款3.76亿元 引进42名投资者包括员工持股平台淄博隆福和淄博隆致 [1] - 增资后隆华新材对隆华高材持股比例降至65.69% 仍保持合并报表范围内控股子公司地位且控制权不受影响 [1] - 增资最大认购方为董事长韩志刚配偶薛玉霞 认缴金额2.06亿元 多名公司高管及员工参与认购 [2] 子公司业务进展 - 隆华高材为隆华新材IPO募投项目"108万吨/年PA66项目研发中心"实施主体 负责尼龙66一期项目建设 [1] - 年产4万吨尼龙66生产装置已建成并进入调试试生产阶段 年产8万吨装置仍在建设中 [1] - 聚酰胺树脂产品涵盖尼龙66及特种尼龙 正处于产品验证及市场推广阶段 已形成部分销售 [1] 子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隆华高材营业收入168.26万元 净利润亏损1119.63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3.68万元 净利润亏损855.2万元 [2] - 截至2025年6月末 资产总额7.47亿元 净资产2.67亿元 [2] 母公司经营情况 - 隆华新材现有聚醚系列产品总产能97万吨/年 在建产能33万吨/年 产能规模居国内行业前列 [2] - 2025年上半年聚醚系列产品销售量35.96万吨 同比增长18.02% [3] - 同期实现营业收入28.32亿元 同比增长2% 净利润7610.14万元 同比下降15.94% [3] 资本运作动态 - 增资目的包括推进尼龙66项目建设 提高员工积极性 分散投资风险并实现风险共担 [2] - 一个月前公司推出9.6亿元可转债发行计划 募资拟用于端氨基聚醚技改及新建项目 [3]
新和成,100亿项目开工
DT新材料· 2025-09-22 16:05
公司战略布局 - 天津新和成新材料产业链项目正式启动桩基施工 一期投资30亿元建设10万吨/年己二腈-己二胺项目 采用自有丁二烯法制备己二腈专利技术[2] - 二期规划投资70亿元建设40万吨/年己二腈-己二胺及40万吨/年尼龙66项目 总项目投资额达100亿元 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2] - 公司通过山东精化科技布局20万吨PA66及10万吨己二腈/己二胺产能 浙江尼龙材料公司投资51.9亿元建设25万吨己二胺及48万吨高端尼龙项目[3] 业务发展现状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0亿元同比增长12.8% 归母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增长63.5% 经营现金流净额32.43亿元同比增长51.65%[3] - 新材料业务收入10.38亿元占比9.35% 同比增长43.75% PPS产品实现量价齐升 规划推进剩余8000吨PPS扩建项目[3] - 已拥有PA6T共聚产物NHU-PPA高温尼龙树脂产品线 未来投资重点聚焦新材料板块包括天津尼龙项目/HA项目/PPS扩产[3] 组织架构 - 天津新和成材料科技为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2024年6月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 定位为高性能新材料战略布局核心[2] - 公司依托南港工业区建设尼龙66产业链关键中间体及高端材料研发生产基地[2]
隆华新材:聚醚产能由36万吨提升至97万吨
搜狐财经· 2025-09-17 08:36
产能扩张与项目进展 - 聚醚系列产能从2021年底的36万吨提升至当前的97万吨,增幅达170% [1] - 年产33万吨聚醚多元醇扩建项目按计划建设中 [1] - 上市后实施16万吨聚醚项目、36万吨聚醚项目、31万吨聚醚改扩建项目、端氨基聚醚项目、尼龙66项目及自动化改造 [1] 财务分配与股东回报 - 2021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元(含税) [1] - 2022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0元(含税) [1] - 2023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0元(含税) [1] - 2024年前三季度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70元(含税) [1] - 2024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0元(含税) [1]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依法依规开展信息披露工作,遵循《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及深交所创业板规则 [1] - 强调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 - 产销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1]
台华新材:尼龙66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已应用于瑜伽、户外运动、内衣、商务服饰等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4:09
业务发展 - 公司PA66差别化民用丝业务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2] - 尼龙66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 [2] - 公司拥有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优势和规模化产业集群优势 [2] 客户合作 - 公司与众多国内外知名运动户外休闲品牌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2] - 尼龙66产品已应用于瑜伽、户外运动、内衣、商务服饰、羽绒服及箱包等领域 [2] 产品应用 - 尼龙66产品覆盖体育服装和户外运动用高性能纤维市场 [2] - 产品应用范围包括瑜伽服装、户外运动装备、内衣、商务服饰、羽绒服及箱包等多个领域 [2]
两大化工龙头,尼龙材料大项目公示
DT新材料· 2025-09-14 16:05
华峰化学特种尼龙项目 - 新增年产3000吨特种尼龙数字化车间技改项目通过备案 采用自主研发聚合工艺和国产设备 涵盖聚合系统及造粒系统等核心环节 [2] - 项目预计2025年9月开工 2027年9月建成 形成年产3000吨高耐磨、高强度、耐溶剂特种尼龙生产能力 [2] - 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掌握己二酸法和丁二烯法两种己二腈生产技术的企业 打通苯-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全产业链 [2] - 重庆基地年产138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主体结构已完工 实现从页岩气到尼龙66全链条自给 [2] - 与河南中维合作的汽车安全气囊丝及帘子布项目占据国内市场60%份额 [2] - 计划2050年实现碳中和 FREEMOUNT®品牌推动石油基材料向生物基和可降解材料转型 [2] 旭阳化工尼龙新材料项目 - 年产23万吨尼龙新材料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位于沧州市渤海新区 [3] - 建设4条尼龙新材料生产线 购置反应器、萃取塔、干燥塔、储罐等22台(套)主要设备 [3] - 建成后形成年产23万吨尼龙新材料生产能力 包括7万吨全消光高速纺切片、7万吨半消光高速纺切片、7万吨膜级切片及2万吨差异化尼龙切片 [3] - 公司现有工程包括一期15万吨/年己内酰胺、二期30万吨/年己内酰胺、一期13.5万吨/年环己酮、二期27万吨/年环己酮、2000吨/年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等项目 [3] - 截至2025年己内酰胺总产能达75万吨/年 位居全球第二 仅次于中国石化集团 [4]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3.11亿元 净利润2.38亿元 [4] - 滨海能源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沧州旭阳化工100%股权 交易完成后沧州旭阳将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4] 行业布局与企业定位 - 沧州旭阳定位为以尼龙新材料生产为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是旭阳集团(1907.HK)旗下核心企业 [4] - 华峰化学通过一体化项目实现尼龙66全链条自给 强化产业链控制力 [2] - 两家公司均聚焦高端尼龙材料领域 涉及特种尼龙、高速纺切片及差异化切片等高附加值产品 [2][3]
中航证券:给予南山智尚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9-02 23:3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1亿元同比下降5.80% 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下降8.66% 扣非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降2.77% [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69亿元同比下降11.4%环比增长2.0% 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下降16.4%环比增长1.5% 扣非净利润0.38亿元同比下降14.0%环比增长5.6% [2] - 精纺板块收入3.42亿元同比下降16.15% 服装板块收入2.18亿元同比下降20.88% 超高纤维板块收入0.88亿元同比增长2.61% 锦纶业务收入0.73亿元 [2] 业务板块分析 - 精纺业务毛利率38.34%提升0.53个百分点 服装业务毛利率37.41%提升4.47个百分点 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0%以上水平 [2] - 超高纤维毛利率大幅提升27.15个百分点 增长12.98% 主要受益于军品民品结构优化和产能利用率达97%的规模效应 [2] - 锦纶业务毛利率7.91% 目前处于以价换量阶段 [2] 行业环境 - 纺织业利润同比下降8.1% 纺织服装服饰业下降12.9% 毛纺织行业进入以价换量白热化阶段 [2]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民用需求稳定 军用需求逐步恢复 高性能差别化锦纶产能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2]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PA66材料在机器人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2] 重点项目进展 - 年产8万吨高性能差别化锦纶长丝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 受资金支付节奏 新产品验证延迟 设备调试等因素影响 [2] - 公司通过复合工艺和仿生润滑涂层技术解决超高纤维蠕变问题 形成技术壁垒 [2] - 财务费用大幅降低 主要因可转债转股利息支出减少和汇兑损益影响 [2] 发展前景 - 公司PE纤维在拉伸强度 耐磨性 弯曲度 密度及绝缘性方面具有优势 有望应用于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2] - PA66材料具有耐冲击 质量轻 成本低优势 挪威机器人公司产品已采用尼龙66外壳 [2]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6.37亿元 20.90亿元 28.32亿元 同比增长1.30% 27.66% 35.53% [2]
惠通科技2025年上半年业绩:订单储备充足 技术升级稳步推进
全景网· 2025-09-01 06: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7亿元 同比下降37.5% [1] - 归母净利润1637万元 同比下降80.2% [1] - 业绩波动主要受大项目交付节奏影响 去年同期印尼项目集中确认收入抬高了基数 [1] 业务构成 - 设备制造业务收入1.90亿元 占比近七成 毛利率维持在30%以上 [1] - EPC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6006万元 同比增长22.7% [1] - 工程业务持续扩张 [1] 订单储备 - 在手合同履约义务金额达13.68亿元 [1] - 订单储备充足 为未来增长提供保障 [1] 发展展望 - 下半年将聚焦尼龙66、生物降解材料、双氧水等核心赛道 [1] - 强化技术营销与客户协同 推动订单转化 [1] - 力争实现业绩回升 [1]
厚土新枝
辽宁日报· 2025-09-01 00:55
项目投资与产业布局 - 辽宁省兰麒精细化工材料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亿元在锦州市太和区汤河子经济开发区建设年产10万吨己二腈项目 [1] - 己二腈是尼龙66的核心原料 尼龙66是我国新材料领域的高景气赛道 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 [1] - 企业采用丙烯腈法制己二腈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产品质量分数达99.94%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 产业集群与产能优势 - 太和区特种合金产业集群汇聚73家企业 形成从金属材料生产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5] - 产业集群重点覆盖铬 锰 钛 锆 铪 钼等金属新材料 其中氯化法钛白粉产能12万吨 军工级海绵钛产能2.5万吨 [5] - 金属铬产能占全国41.9% 钛铁和核级锆产能占全国超50% 核级铪产能占全国超80% 金属钼加工企业数及产量全国集中度最高 [5]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辽宁宏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推动传统钼业转型升级 钼粉纯度达4N级(99.99%)以上 正冲击5N级(99.999%)[3][4] - 智能化管理系统使物料运输时间缩短30% 通过先立智能化生产体系再逐步淘汰传统生产模式的策略实现产业升级 [3] - 锦州市以中信钛业 宝钛华神 辽宁宏拓等企业为龙头 向半导体级高纯金属和航空航天用高端合金等高端产业链迈进 [4] 循环经济与配套服务 - 开发区内形成"隔墙配套"循环经济模式 中信钛业含盐废水经处理后可循环利用 原每吨处理成本300元现每吨产生500-600元产值 [7][8] - 12万吨盐酸原处理方式需支出约3600万元 现循环利用方式可产生约6000万元产值 [8] - 开发区为锦州集信实业有限公司铺设用电专线 汤钛集团下设7家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 产业投资 污水处理等配套服务 [8][9] 体制机制改革与效率提升 - 开发区管委会整合为6个大部室 人员精简至25人 同时成立汤钛集团平台公司提供全方位企业服务 [9] - "小汤团队"提供一站式企业服务 项目平均审批时限压缩近57% 豪润达润滑油添加剂项目实现21天内"拿地即开工" [10] - 开发区通过"高位推动 高频调度"机制加速项目落地 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得到快速响应 [2]
聚合顺(605166):25Q2利润短期承压 中长期核心主线奠基长期价值
新浪财经· 2025-08-28 12: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30.30亿元同比下降13.87%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降低27.60% 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降低26.01% [1] - 2025Q2营收14.67亿元同比降低21.93%环比降低6.11% 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降低63.87%环比降低63.07% 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降低61.33%环比降低58.41% [1] 业绩变动原因 - 原料己内酰胺2025Q2均价9193元/吨环比Q1下降12.65% 受纯苯价格上涨及下游采购意愿减弱影响 [2] - PA6切片2025Q2均价10270元/吨环比下降12.65% 因贸易壁垒导致需求不确定性增加及行业高库存压力 [2] - 下游客户采购意愿下降造成产能利用率降低 5月贸易壁垒阶段性缓和仅维持一周 [2] 行业供需状况 - 尼龙切片行业2025年底预计产能达850万吨 产量700万吨 表观需求量640万吨 [2] - 2025-2027年行业在建产能接近150万吨 产能消化成为当务之急 [2] 公司战略布局 - 拥有杭州本部 山东枣庄 湖南常德 山东淄博四个生产基地 专注高端尼龙切片细分领域 [2] - 调整杭州本部原募投项目为"年产5.08万吨尼龙新材料建设项目" 常德聚合顺二期将于年内投料试生产 [2] - 新产品尼龙66布局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具备多品类多牌号差异化产品竞争力 [2][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0亿元 4.56亿元 5.53亿元 [3] - 对应8月28日收盘价PE分别为11倍 9倍 7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