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国债买卖操作

搜索文档
市场对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预期升温
证券日报· 2025-09-21 15:25
近日,债市出现较大波动,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其中,备受关注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重新回到了 1.8%上方。与此同时,市场对于中国人民银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预期再度升温。 向前回溯,在2024年8月份至12月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开展的国债买卖操作累计实现净买入1万亿元, 为债券市场流动性调节和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该轮国债买卖操作较好地配合了9月份开始实施的一系列增量政策,对扩大需求、激发市场活力、增强 信心起到了较好效果。"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 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重提"央行国债买卖操作",也引发了市场关注。 "央行重启买卖国债的概率正在提高,年内央行公告重启买卖国债或值得期待。"浙商证券(601878)研 究所发布研报称,本轮利率若要重新打开下行通道,需要更明确的触发剂,央行重启买卖国债的预期升 温或将引导长端利率下行。在本轮央行买卖国债操作设立之初,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就有常态化的意味。 在债券市场利率从快速下行转向区间震荡的演绎后,理论上当下市场环境对于央行重启买卖国债操作较 为友好。2025年年初,或出于利率下行过快的考量,央 ...
【策略周报】长假临近,震荡分化延续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9-21 13:27
01 重要事件回顾 1、当地时间9月14日至15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 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以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双方以两国 元首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就双方关注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 沟通,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 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2、9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 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文章指出,着力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乱象。"内卷"重灾区,要依法依规有效治理。 3、9月18日,美联储利率决议如期降息25个基点,也是2025年首次降息。点阵图方 面,10名官员预期年内至少还有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 (9.15-9.21) 02 周度行情回顾 债市仍偏震荡 华宝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报告正文共计3112字 链接报告 阅读全文(长按上方二维码) 您也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报告全文,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等你发现! 分析师承诺 本人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本人的 ...
市场对央行重启国债买卖预期升温,四季度或成关键窗口
环球网· 2025-09-12 03:09
国债期货及收益率表现 - 国债期货持续震荡走低 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分别一度失守1.8%和2.1%关口[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升至1.8%附近 较年初明显上行 1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基本持平[2] - 2025年年初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曾跌破1.6%历史低位 央行于1月10日宣布阶段性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1] 央行国债买卖操作预期 - 市场对中国人民银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预期升温 综合市场情绪与国债收益率水平已具备适宜条件但当前紧迫性不强[1] - 更看好四季度重启操作 以此释放中长期资金 调节债市供需关系 改善市场预期[1] - 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工作组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研讨央行国债买卖操作议题 进一步推升市场预期[1] 央行操作历史及效果 - 央行已连续8个月暂停开展国债买卖操作 去年8月至12月累计净买入1万亿元国债[2] -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和流动性管理 通过适时"买短卖长"对冲长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态势[2] - 国债买卖操作相比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宽松效果更显著且操作更加灵活[5] 流动性管理工具比较 - 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国债买卖操作以及MLF操作均为央行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工具[3] - 买断式逆回购 MLF与国债买卖操作存在一定替代效应 当前通过买入国债投放流动性的必要性不高[6] - 央行已于9月6日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预计9月将保持买断式逆回购和MLF加量续作维持流动性充裕[3] 债市影响因素分析 - 政府债券保持较大供给力度 9月有3.5万亿元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 居民存款"搬家"对资金面形成扰动[3] - 近期债市走弱主要来自估值压力 而非基本面 政策面和资金面变化 债券收益率上行后配置价值提升[6] - 利率调整核心因素在于股债性价比和"股债跷跷板" 央行重启买入国债不会根本决定利率趋势但可能阶段性缓和市场谨慎情绪[6] 市场机构观点 - 国有大行5月至7月在二级市场买入大量短期国债 被部分市场观点解读为提前布局央行重启操作的头寸需求[6] -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将稳定债券价格 防范理财资金大规模赎回引发的负反馈循环 为"股强债弱"格局提供缓冲[6] - 四季度可能从保持流动性充裕 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 释放稳增长政策信号等角度恢复国债买卖操作[5]
稳增长扩内需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性将继续增强
中国证券报· 2025-09-07 20:51
央行国债买卖操作预期 - 市场对央行年底前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预期升温 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工作组第二次组长会议深入研讨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和央行国债买卖操作等议题 [1][2] - 央行2024年8月至12月累计净买入国债面值10000亿元 其中8月1000亿元 9月2000亿元 10月2000亿元 11月2000亿元 12月3000亿元 [1] - 央行2025年1月起暂停国债买入操作 原因为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 后续将视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3] 政策协调机制 - 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工作组于去年建立 旨在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央行国债买卖操作是政策协调的重要体现 [1][2] - 第二次组长会议讨论范围较首次会议更广泛 涵盖金融市场运行 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及离岸人民币国债发行机制等议题 [4][5] - 央行通过降息降准 MLF和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做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为政府债券发行提供有利货币金融环境 [2] 市场环境与操作影响 - 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8%附近 较6月末上行了约20个基点 期限利差走阔 为重启国债买卖提供适宜市场环境 [3][4] - 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对收益率的影响因市场格局而异 在收益率上行环境中对债券收益率的下行压力弱于牛市环境 [4] - 政府债券供给规模预计在未来若干年进一步提高 国债买卖工具有助于流动性管理并与财政部门协调发行规模 结构和节奏 [4] 政策目标与效果 - 政策协调旨在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稳定金融市场运行 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并推动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3] - 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定位为基础货币投放和流动性管理手段 可与其他工具灵活搭配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2] - 政策协同有助于扩大内需 提振信心 强化逆周期调节力度 并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以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3]
【策略周报】颠簸初现,成长风格人气仍高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9-07 12:20
重要事件回顾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 [2] - 证监会修订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 明确公募基金认购费 申购费 销售服务费率调降标准 优化赎回安排 标志公募改革第三阶段销售费率改革落地 以近三年平均数据测算 每年整体降费约300亿元 [2] - 美国8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录得2.2万人 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人 失业率录得4.3% 符合预期 连续第四个月抬升 劳动力市场出现连续降温信号 强化美联储本月降息预期 [2] 周度行情回顾 - 债市仍偏震荡 近期股市波动加剧 债市有所好转 但仍偏震荡 [4] - 央行与财政部联合工作组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 提及"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 带来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乐观预期 债市回暖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回落至1.75%下方 [5] - 债市进一步做多动能不强 短期仍偏震荡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尚未有效突破1.75% [5]
央行国债买卖操作“重启”预期升温
证券日报· 2025-09-05 16:05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机制 - 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工作组召开第二次会议 充分肯定部行协同配合成效并深入研讨金融市场运行、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及离岸人民币国债发行机制 [1] - 会议释放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信号 宏观调控从单一工具发力转向多政策协同 未来政策在节奏、方向和力度上更加一致以提升落地效率 [2] - 联合工作组机制推动政策协同从初期问题导向转向长效机制构建 深化合作加强协同以保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更好落地见效 [2] 央行国债买卖操作 - 央行2024年8月至12月通过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累计净买入1万亿元 2025年1月起阶段性暂停买入操作并将视市场供求择机恢复 [3] - 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定位为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 重启操作可灵活调节市场流动性并促进债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3] - 附息国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2025年8月较7月上行5bp至1.7% 较1月上行约18bp 接近2024年年底发行成本水平 [3] 政府债券发行安排 - 后续剩余约1.8万亿元一般国债净融资和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净融资 需关注国债发行成本以保障财政政策落地见效 [3] - 政府债发行逐步进入收官阶段 为降低发行成本央行可能重启国债买卖操作 [3] - 财通证券研报认为在2024年底央行买入国债逐步到期背景下 年内央行买卖国债概率提升 [3] 政策实施预期 - 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年内重启概率较高 预计四季度落地 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并缓解银行体系资金紧张 [4] - 首次联合工作组会议聚焦央行国债买卖操作 本次会议更广泛探讨财政货币政策协同配合以应对复杂市场环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