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企红利
icon
搜索文档
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投资价值分析:红利投资新选择
中泰证券· 2025-09-10 13: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红利投资因持续稳定分红与抗风险能力成市场热门,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表现突出,跟踪该指数的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是布局红利资产新选择,有战略配置、战术投资和组合防御功能,且管理费和托管费低 [4] - 红利投资有长线配置价值和“攻守兼备”属性,“红利+固收”组合是低利率环境下性价比较高的配置策略 [7][9][13] - 市场红利指数在成分股、加权方式和调整方法上有区别,投资者需按需选择,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有高收益、高夏普比、低回撤特征 [15][28] - 政策驱动央国企红利估值修复,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有采用预期股息率、成分以中大盘高股息周期股为主、暂未配置银行、分红水平突出且估值水平较低等优势 [31][36] - 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适合多种投资策略和投资者类型,有成本优势,在低利率和市场震荡环境下配置价值凸显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红利投资——跨越A股风格轮动的长胜率投资 - 红利投资核心是筛选持续分红、现金流稳定、盈利能力强的上市公司构建组合,享受盈利分红现金流和潜在资本增值,在全球是重要战略配置资源,国内低利率和风格轮动环境下配置优势凸显,2025年10年期国债利率低至1.6%,目前在1.75%上下波动,同期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高于4.3% [7] - 红利投资资本利得稳健,高股息资产在经济下行和顺风期表现好,历史上红利策略是熊市防护盾、震荡市稳定器,2005 - 2024年20年间,上证50、中证红利等高股息、红利指数有9年领涨,2015年至今中证红利指数累计上涨61.8%,超同期上证指数52.6个百分点 [9] - “红利+固收”组合是低利率环境下性价比较高的配置策略,能通过固收提供底层收益,红利增强收益弹性,提高收益风险比,二者相关性低可降低波动率,红利资产可与负债端现金流匹配 [13] 如何选择何种红利指数 - 市场红利指数主要区别在成分股、加权方式和调整方法,带来风险收益差异 [15] - 红利指数编制有样本选择和指数计算两步,传统红利指数多采用历史股息率,存在局限性,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是A股首次采用“预期股息率”加权和选股的指数 [16] - 各类红利指数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表现有特色,2017 - 2025年7月,红利质量、红利成长和红利低波指数涨幅领先,过去两年红利成长低波全收益和红利低波指数表现好,红利质量全收益和诚通央企红利指数估值偏高,除红利质量全收益与红利成长指数外,其余指数股息率接近4.3% [19][20] - 诚通央企红利指数长期业绩出色,2017年以来累计增长56.02%,年化收益率5.41%,大幅跑赢沪深300等指数,考虑股息收益的全收益指数累计收益达113.16%,年化收益9.4%,与央企综指对比,波动率低、夏普比高、最大回撤小 [28][29] 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红利投资新选择 - 央企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经营稳定性高,近年来基本面和盈利能力改善,但整体估值长期处于低位,有较大修复空间,政策驱动其估值提升 [31][33][35] - 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首次采用预期股息率方法,成分以中大盘高股息周期股为主,暂未配置银行,分红水平突出且估值水平较低,截至2025年8月,股息收益率4.38%,高于央企和A股平均 [36][40] - 诚通央企红利指数自2017年以来累计收益56.02%,年化收益5.41%,考虑股息率收益累计收益高达113.16%,与红利和宽基指数对比,有高收益、高夏普比、低回撤特征,不含银行股长期收益前景更佳 [43] - 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成立于2025年1月22日,2月12日上市,为完全被动式指数基金,采用完全复制法,风险控制目标是日均跟踪偏离度不超过0.2%,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2% [45] - 该基金适合多种投资策略和投资者类型,有长期配置价值、战术配置机会,可作组合防御工具,管理费和托管费率分别为0.3%和0.05%,低于全市场高股息、红利基金平均值和约3/4的同类型基金 [46][47]
【港股红利周报】港股前期相对滞涨,后续资金面有望迎来宽松
新浪财经· 2025-09-02 11:19
港股市场表现 - 上周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下跌1.72%,恒生指数下跌1.00%,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50%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原材料业领涨,医疗保健业领跌 [1] - 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222亿港元,8月全月流入超1200亿港元,全年累计流入近万亿港元 [1][2] 流动性状况 - 香港Hibor利率从0.9%快速上升至3.3%,导致港股流动性阶段性收紧 [1] - 香港金管局回收流动性是对前期大幅释放港币的修正,该调整更偏向短期影响 [1] - 随着港币兑美元升值,金管局不必继续回笼资金维持联系汇率,Hibor短期内或不再剧烈变化 [2] 资金流向 - 截至周三EPFR口径下,主动型外资流出港股0.03亿美元,被动型外资流入5.8亿美元 [1]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保持高额净流入态势 [1] - 9月美联储大概率重启降息,美元美债或维持震荡,美国资金有望外溢至新兴市场,港股可能承接外资回流 [2] 港股央企红利指数特征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5.98%,显著高于中证红利的4.46% [2] - 该指数PB为0.60倍,PE为6.79倍,估值水平较低 [2] - 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129%,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达120% [2] 投资前景 - 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和经济弱复苏背景利好红利策略 [2] - 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央国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均较强 [2] - 港股通央企红利的股息率优势显著,配置价值较高 [2] 指数成分股表现 - 中国有色矿业周涨幅23.3%领涨,东万净外国际周跌幅7.5%领跌 [24] - 涨幅前五还包括中国海洋石油涨4.2%、光大环境涨2.6%、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涨2.2%、环球医疗涨2.0% [24] - 跌幅前五还包括中远海控跌6.6%、中国联通跌4.8%、中国中铁跌4.6%、农业银行跌4.5% [24] 产品信息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且第一大股东为内地央企的香港上市高股息证券表现 [22] - 该产品为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的ETF,代码513920 [22] - 场外相关产品包括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联接A(020866)和联接C(020867) [22]
红利指数上涨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还能持续吗?|第386期精品课程
银行螺丝钉· 2025-06-04 08:56
红利指数长期表现分析 - 红利指数在2018年处于低估状态,市盈率约7-8倍,2019-2021年成长风格牛市期间跑输大盘(中证全指涨80%,红利指数仅小幅上涨),但2022-2024年表现强势,部分红利基金净值上涨50%-80% [5][6][7][8] - 中证红利指数自2004年底以来年化收益率8.73%,考虑分红后达12.52%,长期增长率为8%-9%叠加3%-4%股息率 [13][14] 红利指数基金四大收益来源 1 低估买入与估值提升 - 2018至2025年5月,中证红利市盈率从7-8倍升至9-10倍,估值提升贡献收益 [17][18][19] - 政策推动(如国企提高分红比例)及指数调仓规则(调入低市盈率成分股)是估值提升主因,例如2024年12月调出成分股平均市盈率36.83倍,调入仅9.69倍 [22][23][24] 2 盈利增长 - 2022-2024年红利指数净利润增长稳定,支撑近期表现,但2020年曾出现下滑,未来盈利增速可能放缓至5%-6% [27][37][38] 3 股息率提升 - 当前红利指数股息率达5%-6%,显著高于2012-2014年的4%-5%,政策推动下A股分红比例从30%-40%提升至40%-50%,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 [30][33][34] 4 规则优化 - 演化后红利指数(如沪港深红利成长低波动)增加盈利成长性、市值波动等筛选条件,长期回报优于初代指数(中证红利) [40][43][44] 政策影响 - 2023-2024年多项政策(如新国九条)强制提高分红,对低分红公司限制减持并实施风险警示,推动股息率结构性上升 [33]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南方(520660)三日连阳,收涨1.22%! 港股当前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金融界· 2025-05-12 07:26
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高开后维持震荡 中资券商股、航空股、家电股、内险股齐涨 [1] -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南方(520660)涨1.22% 实现三日连阳 [1] - 中航科工涨超10% 招商银行、中远海发、中国有色矿业等涨超3% 中国移动、中国石油股份、中国海洋石油跟涨 [1] 指数特征 -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紧密跟踪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 选取港股通范围内国资委央企名录中分红稳定且股息率较高的上市公司 [1] - 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2024年年度分红总额超过5675亿元 分红公司家数49家 累计分红76次 [1] - 当前指数股息率为6.26% 显著高于市场主流宽基指数分红水平 [1] 政策动向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 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1] - 央行优化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 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合并 总额度达8000亿元 [1] 机构观点 - 光大证券认为港股估值具有较高投资性价比 在国内政策发力和海外扰动减弱支撑下有望延续震荡回升格局 [2] - 投资者可通过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南方发起联接基金(A:021971 C:021972)布局板块投资机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