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品集采

搜索文档
福安药业:公司积极参与国家药品集采的同时,努力开拓市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6 09:36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公司将根据行业政策变化情况积极参与国家药品集采 [1] - 公司努力开拓市场并优化产品结构以增强核心竞争力 [1] - 公司致力于提高抗风险能力并力争保持稳定发展 [1]
聚焦国家药品集采:10月21日开标在即,碳酸氢钠注射液市场品牌与区域偏好大揭秘
格隆汇· 2025-09-24 18:38
集采规则与时间安排 - 国家药品联采办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5-1)》,要求参与药品须于2025年9月28日前取得国内有效注册批件并完成信息填报,开标仪式定于2025年10月21日在上海举行 [1] - 集采方案遵循"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 [1] - 规则优化设立三条拟中选资格规则,特设同品种"锚点价格",取有效申报企业"单位可比价"平均值的50%与最低"单位可比价"中的较高值,企业报价低于锚点价格1.8倍即可获拟中选资格,改变往年"最低价1.8倍以下"模式 [3] 参与机构与报量结构 - 全国46,359家医药机构参与报量,其中77%按厂牌、23%按通用名报量 [3] - 达格列净口服常释剂型中,阿斯利康原研产品需求量占比约48%,翰森制药的阿戈美拉汀在国产品牌中需求量占比近60% [3] - 药品目录包含55个品种,标注各品种主流规格及价格,例如倍他米松注射剂最高有效申报价4.3941元至7.4700元,地氯雷他定口服液体剂4.7996元至16.4548元 [4] 碳酸氢钠注射液市场分析 - 全国31个省份对碳酸氢钠注射液总报量7,156.65万单位,其中未指定厂牌报量3,395.45万单位,占比高达47.45% [5][6] - 碳酸氢钠注射液2024年全终端医院销售额超6亿元 [6] - 已指定厂牌报量分布分散,报量超100万单位的厂家有6家,包括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965.42万单位)、河北天成药业有限公司(561.66万单位)、四川科伦药业系(337.78万单位)等 [7] 区域市场与品牌偏好 - 不同省份对厂家表现出明显地域偏好:云南省偏好河北天成药业(报量156.88万单位,占比22.90%),山东省偏好山东齐都药业(报量135.91万单位) [8][9] - 石家庄四药全国总报量965.42万单位,在江苏(占比29.61%)、河南(占比17.08%)等多省覆盖均衡 [8][9] - 河北天成药业总报量561.66万单位,在云南(156.88万单位)、新疆等西南地区优势显著 [9] - 山东齐都药业总报量484.22万单位,在山东及湖北区域优势强劲 [9] - 科伦药业系总报量337.78万单位,在湖南、广西等华南、西南地区认可度较高 [9] - 石药银湖制药总报量331.43万单位,在山西(报量47.94万单位,占比30.25%)、云南等地表现较好 [9][10] 集采影响与市场格局 - 医疗机构报量中的品牌偏好与未指定厂牌流向将共同塑造最终市场份额 [10] - 兼具产能、质量与临床认可度的企业有望成为集采赢家 [10]
第十一批国采文件解读
2025-09-23 02:34
摘要 第十一批国家集采延续了"保临床"的核心目标,通过引入按厂牌报量 与分量机制,减少药品替换,保证医疗机构用药延续性,但未按厂牌报 量的比例仍然较高,实际报量率仅为 50%左右。 集采规则在企业资质方面有所提高,要求至少两年制剂生产经验,并提 供 GMP 符合性检查资料,旨在保证药品质量,但同时也可能限制了部 分新进入者,特别是新型剂型企业的参与。 虽然规则设计上试图"反内卷",但实际效果有限,单品竞争企业数量 平均达到 16 家,竞争依然激烈,企业可能仍需以极限成本价竞标,降 价幅度或将超过第十批集采。 新锚点价格规则(均价 50%与最低价 1.8 倍取高值)对整体价格水平的 改善作用有限,因为多数情况下入围报价仍低于均价 50%,最终参考的 锚点价仍然是最低价。 按厂牌报量的新调整意味着企业需要持续投入营销费用来推动医院报量, 鼓励企业在产品上市初期就积极进行医院推广开发,以争取更大的市场 份额。 Q&A 第十一批国采文件解读 20250922 第十批和第十一批国家集采的四大原则"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 具体应该如何解读和理解?有哪些具体改进措施? 在"稳临床"方面,主要针对去年(2024 年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来了!本次集采有哪些新动向?一文解答→
搜狐财经· 2025-09-20 14:20
核心规则变化 - 采购规则优化为允许医疗机构按通用名或厂牌名报量 完全尊重临床选择 [3] - 不再采用最低报价 要求异常报价企业提交报价合理性声明 [1][11] - 所有投标企业需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同品种报价低于锚点价格的中选企业需解释具体成本构成 [11] 质量与合规要求 - 对投标企业质量控制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优先考虑临床认可质量稳定的企业 [5] - 完善防围标措施 对围标串标企业按最严格规定顶格处置 列入违规名单并禁止进入集采市场6个月至5年 [7][9] 政策导向 - 保障临床用药需求稳定是国家集采基本目标 [1] - 秉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市场化竞争机制 反对过度内卷 [11]
疫苗ETF(159643)涨超1.2%,政策优化与创新突破成行业焦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7:19
江海证券指出,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规则优化,避免企业过度低价竞争,保障产品质量与企业合理利 润空间,有利于具有成本优势的仿制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同时推动行业向创新转型。创新药企业研发 成果频出,东阳光药成功上市为其创新研发与国际化拓展提供资金支持,恒瑞医药、迪哲医药等企业获 得FDA相关认定,加速产品海外注册与商业化进程。从行业整体来看,创新驱动与国际化成为发展主基 调,政策对创新药支持力度加大,国内药企研发实力提升,创新药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增强。集采常态 化下,行业加速洗牌,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疫苗ETF(159643)跟踪的是疫苗生科指数(980015),该指数从市场中选取涉及生物制品、疫苗研发 及相关产业链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生物科学领域内特别是疫苗板块相关上市公司证券 的整体表现。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发起联接A(017185),国泰国证疫苗与生 物科技ETF发起联接C(017186)。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 ...
新“药王”暴涨30%上位!高血压用药TOP10榜单出炉
格隆汇· 2025-08-15 03:16
市场整体规模变化 - 全国医院终端高血压用药销售规模从2019年峰值609.32亿元下滑至2024年477.26亿元,同比下降4.16% [1][2] - 市场规模在2020年大幅下跌11.12%,2021年短暂回升后持续下滑趋势 [2] - 2018年前市场增速常年保持10%以上,2019年增速降至7.15% [2] 药品分类格局 - 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药物占据41.22%市场份额,钙通道阻滞剂占比37.57% [4] - 专用于抗高血压药销售额2023年突破40亿元 [4] - 口服给药途径占据超过90%市场份额,静脉注射占8.42% [4] TOP10药品表现 - 2024年仅2款药品实现正增长: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大涨30.96%至42.26亿元,阿利沙坦酯片增长20.89%至10.36亿元 [7][9] - 8款药品销售额下滑:非洛地平缓释片(-21.41%)、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9.91%)、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15.9%)、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15.47%)等 [7][9] - 硝苯地平控释片从首位跌落,2024年销售额34.47亿元(-0.83%),较2021年近70亿元峰值接近腰斩 [7][9][10] 重点药品动态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成为新"药王",原研企业为诺华,是全球首个ARNI类创新药物 [12] - 硝苯地平控释片原研厂家拜耳公司仍占据53.15%市场份额,已有27家企业28个批准文号通过一致性评价 [10][12] - 沙库巴曲缬沙坦过评企业达26家,但因专利原因未进入第十一批国家集采 [14] 企业竞争格局 - TOP10企业中跨国药企诺华、拜耳、阿斯利康位居前三 [15] - 6家本土企业上榜:华海药业、信立泰药业、齐鲁制药、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正大天晴和华润赛科药业 [15] - 华润医药、华海药业、扬子江药业等本土品牌在集团/公司排名中居于前列 [1] 政策影响 - 国家集采持续影响市场,每批集采均涉及降压药品种 [2] - 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重磅品种纳入集采后直接导致市场规模下滑 [2] - 集采实施显著重塑市场格局,推动本土药企竞争力提升 [18]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报量有看点
新华网· 2025-08-07 11:27
集采报量规则优化 - 新增按药品厂牌报量选项 满足群众多元化用药需求并尊重临床用药选择 [2] - 若报量厂牌中选则直接成为供应企业 未中选则由主供企业供应 [2] - 涉及55个品种 覆盖抗感染 抗肿瘤 抗过敏 糖尿病用药 心血管用药等治疗领域 [2] - 480家企业提交资料 平均每个品种15家企业参与 [2] 医疗机构报量标准调整 - 原则上要求年需求量不低于2023-2024年度平均使用量的80% [3] - 允许因临床需求减少 业务调整等因素书面说明后按实际需求报量 [3] - 对临时采购品种可在近两年平均采购量80%基础上适当减少报量 [3] 参与主体范围扩大 - 鼓励医保定点民营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参加集采报量 [4] 优先使用政策明确 - 优先使用中选药品不等于只使用中选药品 [5] - 集采协议量一般为医疗机构报量的60%至80% [5] - 剩余用量可选择采购中选或非中选药品 [5] - 对重点监控药品和需求重大变化药品采取优化措施 未完成协议量时达到地区使用比例要求即可 [5] 集采政策成效 - 10批国家集采累计采购435种药品 [5] - 7轮医保目录调整累计纳入530种新药 [5]
55个品种、可按厂牌报量,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报量启动
北京商报· 2025-08-07 04:07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启动 - 本次集采共涉及55个品种 [1] - 报量规则优化 医疗机构可不区分厂牌按通用名填报需求量 也可细化到具体厂牌 [1] - 要求每家医疗机构每个品种年需求量不低于2023-2024年度平均使用量的80% [1] - 临床需求明显减少或业务调整导致用量显著减少的医疗机构可书面说明后按实际需求报量 [1] 集采规则细化安排 - 基本药物规格在报量系统中专门标注 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规格医疗机构可自行确定折算比例并在报量时说明 [1] - 儿童适宜品规未通过一致性评价且难以替代的 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报量并作出说明 [1]
恒生指数早盘跌1.11% CRO板块延续强势
智通财经· 2025-07-25 04:1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 11%至25383点 下跌284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 69% 早盘成交额达1510亿港元 [1] 医疗器械行业 -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明确反内卷 机构看好行业拐点机会 爱康医疗上涨7 93% 威高股份上涨4 37% [1] - 永胜医疗盈喜后涨幅超27% 销售订单增加带动收入上升 预计中期纯利同比增加超50% [2] - 归创通桥上涨2 6% 预计中期纯利同比增长66 9% 公司积极拥抱集采并布局海外市场 [6] CRO及创新药行业 - CRO概念股延续涨势 创新药政策有望持续发力 康龙化成上涨8 4% 昭衍新药上涨5 7% 药明生物上涨4 5% [2] 消费品行业 - 农夫山泉上涨3 56% 创三年半新高 机构预计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长高于市场预期 [3] 物流及港口行业 - 中远海运港口上涨超4% 中远海运集团拟加入收购长和港口资产 [5] 锂矿行业 - 锂矿供给端扰动消息频出 天齐锂业上涨3 6% [7] 免税行业 - 中国中免回落逾6% 海南免税细则待公布 机构称封关运作对离岛免税业务影响呈两面性 [7] 科技行业 - 千循科技再跌超3% 较前高回撤23% 余伟文近期提及避免稳定币过度炒作 [8] 包装印刷行业 - 吉宏股份上涨16% 两大主要业务表现亮眼 预计上半年纯利增长最多65% [4]
科源制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上市公告书
2023-04-02 12:36
上市信息 - 公司股票于2023年4月4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证券简称“科源制药”,代码“301281”[4][37] - 本次发行后总股本为7735万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1935万股[39] - 无流通限制及锁定安排的股票数量为1835.0829万股,有流通限制或锁定安排的股票数量为5899.9171万股[39] 财务数据 - 2019 - 2022年1 - 6月,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5.39%、49.94%、41.96%和40.57%[16] - 2019 - 2022年1 - 6月,子公司力诺制药净利润分别为 - 2895.92万元、 - 1615.13万元、 - 784.51万元、50.30万元[22] - 2020 - 2021年公司盐酸氟西汀分散片销售收入由1700.30万元降至515.89万元[24] - 2022年1 - 6月公司盐酸氟西汀分散片销售收入为301.23万元[24] - 公司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集采中标约定年度采购金额为5598.62万元[26] - 其他化学药品制剂合计收入分别为1506.33万元、889.37万元、1214.82万元和653.96万元[28] 产品数据 - 2019 - 2022年1 - 6月,格列齐特毛利率分别为29.45%、35.97%、34.22%和25.14%[16] - 2019 - 2022年1 - 6月,盐酸二甲双胍毛利率分别为15.91%、43.22%、32.78%和19.99%[16] - 2019 - 2022年1 - 6月,单硝酸异山梨酯毛利率分别为58.89%、59.37%、65.15%和73.77%[16] - 格列齐特2019 - 2020年单价由706.07元/kg涨至792.10元/kg,2021年及2022年1 - 6月降至775.55元/kg和757.11元/kg[18] - 盐酸二甲双胍2019 - 2021年单价由46.83元/kg涨至66.02元/kg,2022年1 - 6月降至58.96元/kg[18] - 单硝酸异山梨酯报告期内单价分别为1525.64元/kg、1442.40元/kg、2181.56元/kg、2542.20元/kg[18] - 2020 - 2021年公司盐酸氟西汀分散片销量由695.64万片降至542.02万片,单价由2.44元/片降至0.95元/片[24] - 2022年1 - 6月公司盐酸氟西汀分散片销量为235.47万片,单价为1.28元/片[24] - 2020 - 2021年公司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销售单价由0.58元/片降至0.54元/片,销量由2241.36万片降至1808.57万片[25] - 2022年1 - 6月公司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销量为535.26万片[25] 发行数据 - 本次发行价44.18元/股对应的2021年扣非前后孰低归母净利润摊薄后市盈率为43.72倍,高于同行业最近一月静态平均市盈率64.55%[10] - 发行市盈率分别为32.11倍、32.78倍、42.83倍、43.72倍[71] - 发行市净率为2.74倍[72] - 网上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为0.0202666681%,申购倍数为4934.21019倍[75] - 发行募集资金总额854883000.00元,净额为764921774.32元[77][79] 股东与股权 - 本次发行前公司控股股东为力诺投资,持有2660万股,占总股本45.86%[45]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高元坤,直接及间接控制发行人45.98%股权[48] - 力诺投资发行后持股2660万股,占比34.3891%,可上市交易日期为2026年4月4日[41] - 问泽鸿、济南安富、财金科技(SS)发行后持股分别为600万股、450万股、365万股,占比分别为7.7569%、5.8177%、4.7188%,可上市交易日期为2024年4月4日[41] 未来展望与策略 - 公司拟加强内控、壮大人才队伍等降低发行摊薄即期回报风险[131]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将监督资金使用并加快项目建设[132] - 公司将实施积极利润分配政策,完善股利分配和回报机制[132] - 公司将完善治理结构,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133] - 上市后三年内,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将启动稳定股价措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