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理膳食
icon
搜索文档
食话实说|“鱼虾搭配”多样化选择 水产品不妨这么吃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08:50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4日讯(记者朱晓倩)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9月21日—23日在北京举办,大 会期间举办多场学术交流活动,在"海洋食品与烹饪营养"分论坛上,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蔡静 对水产品摄入核心信息进行了解读。 蔡静介绍,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核心信息,增加水产品摄入就是其中 的重要内容,共有十条核心信息。 消费者如何选购、烹调和储存水产品? 蔡静介绍,鲜活的水产品在捕捞后短时间内食用,肉质嫩滑,汁液保留完整,营养素保留较多,水 溶性维生素在短时间运输和储存中流失相对较少,因此更推荐消费者购买鲜活的鱼、虾等水产品。 在烹调时,推荐清蒸、熘炒、焖炖等方式。蔡静解释,蒸食水产品味道鲜美,可避免高温破坏蛋白 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且水溶性维生素流失较少。低温炖煮可使胶原蛋白转化为明胶,同时矿物质和氨 基酸充分溶出,使汤汁更加鲜美。 买回家吃不完的水产品如何储存?蔡静建议,可以冷冻储存降低水产品腐败变质风险。储存时需注 意冷冻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且尽可能密封隔离,避免食品污染。 蔡静介绍,三文鱼、鳗鱼、金枪鱼等鱼类富含EPA和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因此也被叫作"多脂 鱼"。适量增 ...
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卫生健康委主题日活动在京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14 09:07
行业政策导向 - 国家卫生健康委围绕防风险 保健康 促发展依法履职 推进更加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3] - 全面推广食品数字标签 化解消费者食品标签信息找不到 看不清 读不懂等问题[3] - 优化新食品原料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等三新食品管理 促进产业创新升级和传统医药振兴发展[3] 行业发展趋势 - 坚持预防为主持续提升风险监测能力 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3] - 积极落实大食物观和高质量发展理念 在确保安全基础上促进产业创新升级[3] - 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成为行业重点发展方向[1][3] 消费者教育举措 - 开展食品安全五要点 读懂营养标签 多吃蔬菜水果等趣味讲座和互动答疑[4] - 通过厨房环境VR模拟 节俭用餐搭配场景等科普游戏传播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4][6] - 推动合理膳食 营养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培育健康良好生活方式[3][4] 活动组织架构 - 活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主办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共同承办[5] - 中诚公益创投发展促进中心 中国儿童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协办[5] - 政府机构 科研单位 媒体代表及社会公众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食品安全[1][5]
官方:推动老旧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更新,加大再贷款政策力度
搜狐财经· 2025-07-29 08:37
政策方向 - 农业农村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个方面23项具体举措 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 [3] - 政策顺应消费新趋势 注重品质化 个性化 品牌农产品及新式饮品 功能性食品需求快速增长 [3] - 重点推进健康饮食 合理膳食 针对大豆及豆制品 牛奶及乳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不足问题 [3][4] 消费趋势 - 国内居民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 年人均奶类消费量40 5公斤 远低于膳食推荐量110-183公斤及日韩80-90公斤水平 [4] - 大豆及豆制品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59% 显示较大增长空间 [4] -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摄入总量达标但营养不均衡现象普遍 [4] 促消费活动 - 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将开展"百名主播+千个乡村+万种产品"公益助农活动 [3] - 推出特色农事节庆品牌 打造沉浸式丰收主题消费场景 [3] - 组织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开展"地道风物 乐享生活"主题促消费活动 加大时令农产品营销力度 [3] 健康膳食推进 - 重点针对学生群体 优化营养配餐 推动豆制品 优质豆奶进儿童福利机构 [4] - 扩大学生饮用奶推广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 [4] - 开展"减油 增豆 加奶"及"增加蔬菜水果 全谷物 水产品摄入"专题科普宣传 [4] 冷链物流建设 - 研究制定"十五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 重点部署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预冷设施 冷链集配中心建设 [5] - 优化以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为基础 冷链集配中心为平台 区域性骨干冷链物流为枢纽的网络 [5] - 推动老旧冷链设施更新改造 加大设备更新再贷款及贴息政策支持 [5]
你以为增肥,其实易瘦!国家官方饮食秘籍发布,跟着吃准没错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7 07:53
体重管理行业趋势 -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已达51.2% 若不控制2030年可能超70% [9] - 全民营养周主题聚焦"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 [9] - 《柳叶刀》指出全球近9亿人肥胖 发布4类减重方式和5大管理要点 [17] 官方饮食指南核心建议 - 每日蔬菜摄入≥300克(深色蔬菜占50%+) 水果200-350克 每周种类超10种 [6] - 全谷物每日建议50-100克 三餐中至少一餐需包含 [6] - 水产品每周300-500克 建议选择三文鱼/鳗鱼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 [8] 科学减重方法论 - 需保持能量负平衡 但强调科学饮食与美味不冲突 避免极端忌口 [9] - 每日食物种类≥12种 每周≥25种 需调整碳水类型(增加全谷物/粗粮) [11] - 梅奥诊所案例显示2周可实现减重9斤 强调饮食结构调整 [18] 营养补充剂市场现状 - 维生素/膳食纤维补充剂受减肥人群追捧 出现"胶囊一族"现象 [12] - 专家指出食物营养素吸收率更高 均衡饮食优于单一补充剂 [12] - 健康成年人不建议随意补充 特殊人群需针对性摄入 [14] 食品消费升级方向 - 深色蔬菜/海藻类(海带/紫菜)/贝类(牡蛎/蛤蜊)被列为高价值食材 [8] - 饮食结构向"蔬菜水果+全谷物+水产品"组合转型 [4] - 需避免蔬菜水果相互替代 保持独立摄入 [6]
居民食物消费有哪些问题?官方“指南”来了!倡导增加三类食品摄入→
搜狐财经· 2025-05-22 06:48
健康饮食核心信息 - 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发布"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核心信息 倡导增加蔬菜水果 全谷物和水产品三类食品摄入 [1] 蔬菜水果摄入建议 - 餐餐有蔬菜 天天有水果 每天摄入新鲜蔬菜至少300克 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4] - 每天摄入新鲜水果200-350克 推荐每天摄入蔬菜3-5种 水果1-2种 每周蔬菜水果种类达10种以上 [4] - 蔬菜和水果不建议相互替代 [4] 全谷物摄入建议 - 全谷物是膳食纤维 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包括糙米 燕麦 藜麦 全麦等 [6] - 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全谷物50-100克 一日三餐至少一餐有全谷物 [6] 水产品摄入建议 - 脂肪丰富的鱼类如三文鱼 鳗鱼 鲭鱼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 DHA EPA 维生素D和维生素A [8] - 海藻类食物如海带 裙带菜 紫菜富含碘 维生素K 叶酸等微量营养素 [8] - 贝类食物如蛤蜊 牡蛎是铁 锌 碘等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8] - 建议每周摄入鱼虾贝类等水产品1-2次 成年人约300-500克 儿童 孕妇 乳母 老年人群可适当增加摄入 [8]
全民营养周:豆制品、奶制品怎么吃更健康?
央视网· 2025-05-22 04:21
营养与健康饮食 脂肪摄入平衡 - 成年人每日推荐烹调油摄入量为25-30克,相当于2-3汤匙,四口之家每月消耗约2/3至3/4桶5L装食用油 [4] - 动物油脂如猪油、牛油饱和脂肪含量高应少吃,植物油不饱和脂肪含量更高,建议以植物油为主烹饪 [4] - 不同植物油脂肪酸比例不同,建议轮换使用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橄榄油等实现科学配比 [5] 控油技巧 - 家庭烹饪可使用带刻度控油壶,选择蒸、煮、炖、拌等少油烹饪方式替代煎炸 [6] - 外食或点外卖优先选择清蒸、白灼、凉拌菜品,备注"少油少盐",避免汤汁拌饭 [7] - 预包装食品需查看营养成分表,选择脂肪含量低或标注"低脂""脱脂"的产品 [7] 大豆及豆制品营养 - 大豆蛋白质含量与动物性食物接近,属优质蛋白,素食人群应每日摄入发酵豆制品补充维生素B12 [9] - 大豆异黄酮有益心脏和骨骼健康,每周摄入150克以上豆腐可降低冠心病风险12% [10] - 我国仅30%人群大豆摄入达标,建议用大豆制品替代部分畜肉以减少饱和脂肪摄入 [11][12] 奶制品摄入建议 - 成人每日推荐摄入300-500克奶制品,儿童可通过奶酪、酸奶补充钙和蛋白质 [15] - 老年人适合睡前饮用牛奶或配方奶,超重人群可选脱脂/低脂奶 [16][17] - 调制乳蛋白质含量≥2.3克/100克,乳饮料≥1.0克/100克,需通过标签和配料表区分 [18][19] 特殊人群奶制品选择 - 高血糖人群应选择无添加糖的纯牛奶,避免高碳水化合物调制乳 [22] - 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低乳糖(≤2克/100ml)或无乳糖(≤0.5克/100ml)产品,或改用酸奶 [23]
全民营养周|体重管理就要少吃吗?这三类食品可以增加摄入
央视网· 2025-05-21 15:31
健康饮食核心建议 - 倡导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每天新鲜蔬菜至少300克且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每天新鲜水果200~350克 每周蔬菜水果种类需达10种以上 [2] - 全谷物摄入建议 成年人每天50~100克 需保留完整籽粒结构如糙米燕麦等 一日三餐至少一餐含全谷物 [3] - 水产品摄入建议 每周鱼虾贝类1~2次约300~500克 鼓励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适当增量 [5] 体重管理关键措施 - 需保持能量负平衡 摄入量需低于消耗量 但不可极端节食 需维持食物多样化 [8] - 每日食物种类需达12种以上 每周25种以上 需调整碳水化合物结构 增加全谷物减少精制糖类 [10] 营养补充剂使用指引 - 不提倡用营养补充剂替代膳食 食物中微量营养物质吸收更高效且副作用较少 [11][12] - 特殊人群如孕产妇需在专业指导下补充 需确保剂量持续性和连贯性才能见效 [14] 全民营养周背景数据 - 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达51.2% 若不干预2030年将突破70% [6] - 今年主题聚焦"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强调合理膳食与体重管理不冲突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