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降解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最新获奖!9款海外医疗器械
思宇MedTech· 2025-09-28 03:51
2025年9月26日,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医疗器械加速器项目之一,MedTech Innovator(MTI)公布了 2025 年度大奖入围企业。最终入围的五家早期初创公 司,将于 10 月 5–8 日在美国圣迭戈的 The MedTech Conference 大会上角逐 35 万美元无股权奖励。每家企业已获得 2.5 万美元奖金,并将在现场进行路演 和答辩,由专家与现场观众投票选出年度总冠军。 除了大奖总决赛外,MTI 还将颁发"执行力大奖",奖励那些在创新落地和团队执行方面表现突出的初创团队。 自 2013 年设立以来,MTI 每年都会从数千家报名企业中,遴选出最具潜力的初创公司,在世界级医疗器械大会上展示他们的产品与理念。项目 将得到奖 金,以及来自全球领先厂商、投资机构、医院与支付方的指导和网络资源。过去十余年间,不少在 MTI 平台上脱颖而出的企业,已经成长为被收购或上市的 明星公司,这些创新项目成为业内的风向标。 # 大奖总决赛五 强 1. Armor Medical(美国亚特兰大) Maternal aRMOR:产科出血早期监测 2. Luminoah(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 便携式闭环 ...
中金:政策推动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 PBAT产能利用率低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8:49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自2020年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 染治理的意见》以来,各省/地区或行业陆续发布关于塑料污染治理的相关实施意见、方案或办法,若 相关政策落地执行,有望推动相关可降解材料如可降解塑料需求的迅速增长。截至2025年9月21日, PBAT的市场均价为9850元/吨,处于历史底部。原材料BDO、PTA、AA8月平均开工率分别为 45%/74%/53%,预计短期PBAT价格仍然维持以成本支撑为主的底部小幅震荡。 政策推动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 自2020年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来,各省/地区或行 业陆续发布关于塑料污染治理的相关实施意见、方案或办法,若相关政策落地执行,有望推动相关可降 解材料如可降解塑料需求的迅速增长。中金认为,可降解地膜和快递包装未来或成为可降解塑料应用的 主要拓展方向。 PBAT产能利用率低,价格处于历史底部 标的方面 可降解塑料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PBAT:金发科技(600143.SH)、长鸿高科(605008.SH)、恒力石化 (600346.SH);PLA:海正生材(6882 ...
恒鑫生活(301501):纸塑餐饮具龙头 新消费客户共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9-22 10:3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15.9亿元 同比增长11.86% 归母净利润2.2亿元 同比增长2.82% [1] - 2019-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24%和25.6% 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71亿元 同比增长18.81% 归母净利润1.25亿元 同比增长19.7% [1] 市场结构变化 - 内销收入占比从2019年20.6%提升至2024年61.9% 国内市场贡献持续增加 [1] - 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41.27% 客户包括瑞幸咖啡、星巴克、Manner咖啡等知名品牌 [2] 核心竞争力 - 具备全流程加工生产能力 形成丰富产品线 可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 [2] - 拥有年90亿只纸制与塑料餐饮具的生产能力 建立多个生产基地覆盖主要消费市场 [2] - 与全球连锁快餐品牌(麦当劳、汉堡王)和茶饮品牌(喜茶、蜜雪冰城、Coco都可茶饮)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2] 技术研发突破 - 掌握PLA等塑料粒子改性技术、淋膜技术、塑型技术等核心技术 [1] - 获得全球首张PHA淋膜纸制品DIN证书 在PHA材料应用上取得突破 [3] - 携手微构工场深耕PHA生物材料领域 推动相关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 [3] 全球化布局 - 2024年2月成立泰国子公司 开启全球化产能布局 [3] - 泰国工厂逐步承接原有美国客户订单 满产后可接更多海外客户和增量订单 [3] 未来发展前景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78亿元、21.25亿元、23.15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6亿元、2.80亿元、3.17亿元 [3] - 对应EPS分别为1.67元、1.89元、2.14元 在全球"禁塑"浪潮下享受行业渗透率提升红利 [3]
恒鑫生活(301501):纸塑餐饮具龙头,新消费客户共成长
华福证券· 2025-09-22 05:3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恒鑫生活"持有"评级 [5] 核心观点 - 公司为纸制与塑料餐饮具龙头企业 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2019-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24%和25.6% [3]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丰富产品线 绑定优质客户和规模优势三大方面 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41.27% 包括瑞幸咖啡 星巴克 喜茶等知名品牌 [4] - 全球化布局加速 泰国子公司已于2024年2月成立 可承接更多海外订单 [4] - PHA技术取得突破 获得全球首张PHA淋膜纸制品DIN证书 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 [4] 公司概况与业务 - 公司成立于1997年 专注于以原纸 PLA粒子和传统塑料粒子研发 生产和销售纸制与塑料餐饮具 [12] - 2024年实现营收15.9亿元 同比增长11.86% 归母净利润2.2亿元 同比增长2.82% [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71亿元 同比增长18.81% 归母净利润1.25亿元 同比增长19.7% [3] - 产品分为可生物降解和不可生物降解两大类 2024年可降解产品收入8.72亿元 毛利率31.06% 不可降解产品收入6.90亿元 毛利率18.04% [28] - 内销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从2019年20.6%升至2024年61.9%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65.8% [3][2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19-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4%和25.6%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78亿元 21.25亿元和23.15亿元 同比增长17.8% 13.2%和8.9% [5][5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6亿元 2.80亿元和3.17亿元 同比增长12.0% 13.7%和13.2% [5][58]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67元 1.89元和2.14元 [5][58] - 2024年销售毛利率26.3% 净利率14.2% 期间费用率从2021年12.28%下降至2024年9.78% [35] 核心竞争力 - 产业链和产品线优势 具备全流程加工生产能力 可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定制产品 [4][40] - 品牌及客户优势 与瑞幸咖啡 星巴克 喜茶 蜜雪冰城 麦当劳等头部品牌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4][44] - 生产规模优势 形成年90亿只纸制与塑料餐饮具生产能力 具备规模化定制和快速交货能力 [4][47] 发展战略与增长动力 - 全球化产能布局 泰国工厂投产后可有效对冲贸易摩擦风险 承接更多海外订单 [4][48] - PHA技术突破 相较于其他可降解材料在降解性和应用面上更优 已获得全球首张PHA淋膜纸制品DIN证书 [4][53] - 携手微构工场深耕PHA生物材料领域 持续推动相关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 [4][53] - 募投项目包括年产3万吨PLA可堆肥绿色环保生物制品项目 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和研发技术中心项目 [47]
调研速递|恒鑫生活接受投资者调研,聚焦业绩、产能及产品竞争力等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15 11:5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半年报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但第二季度营收净利大幅低于市场预期[2] - 后期无需计提上市费用[2] - 第三季度销售预估、收入和净利增长情况等具体财务数据将后续披露[3] 产品与技术布局 - PHA制品已具备量产能力 但尚未大规模生产 量产时间和目标取决于行业发展及客户需求[4] - PHA产品可实现家庭堆肥和海洋降解 竞争优势将随环保理念深入而强化[4] - 持续关注和开展其他新型环保材料的研发和生产[4] - PLA、PHA等产品符合上海9月1日新规要求 具备灵活调整产品生产结构的能力[7] 产能与生产基地 - 泰国工厂于2025年投产 4月起陆续出货 目前经营正常且正积极提升产能[8] - 泰国工厂已通过相关资质认证 具备持续接单能力[8] - 海南封关政策实施将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8] 发展战略与规划 - 发展战略涵盖深化全球化布局、持续加码研发、落实募投项目建设、完善人才体系、强化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5] - 将持续加大可降解产品研发投入并深化客户合作[7] - 将与PHA原料供应商深化合作助力产业发展[4] 市场环境与股价表现 - 在全球禁限塑政策推进背景下可降解产品有望快速增长[5] - 股价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6] - 公司将通过提升业绩、优化治理、加强信息披露等方式增强投资者信心[6]
两大化工龙头,尼龙材料大项目公示
DT新材料· 2025-09-14 16:05
华峰化学特种尼龙项目 - 新增年产3000吨特种尼龙数字化车间技改项目通过备案 采用自主研发聚合工艺和国产设备 涵盖聚合系统及造粒系统等核心环节 [2] - 项目预计2025年9月开工 2027年9月建成 形成年产3000吨高耐磨、高强度、耐溶剂特种尼龙生产能力 [2] - 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掌握己二酸法和丁二烯法两种己二腈生产技术的企业 打通苯-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全产业链 [2] - 重庆基地年产138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主体结构已完工 实现从页岩气到尼龙66全链条自给 [2] - 与河南中维合作的汽车安全气囊丝及帘子布项目占据国内市场60%份额 [2] - 计划2050年实现碳中和 FREEMOUNT®品牌推动石油基材料向生物基和可降解材料转型 [2] 旭阳化工尼龙新材料项目 - 年产23万吨尼龙新材料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位于沧州市渤海新区 [3] - 建设4条尼龙新材料生产线 购置反应器、萃取塔、干燥塔、储罐等22台(套)主要设备 [3] - 建成后形成年产23万吨尼龙新材料生产能力 包括7万吨全消光高速纺切片、7万吨半消光高速纺切片、7万吨膜级切片及2万吨差异化尼龙切片 [3] - 公司现有工程包括一期15万吨/年己内酰胺、二期30万吨/年己内酰胺、一期13.5万吨/年环己酮、二期27万吨/年环己酮、2000吨/年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等项目 [3] - 截至2025年己内酰胺总产能达75万吨/年 位居全球第二 仅次于中国石化集团 [4]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3.11亿元 净利润2.38亿元 [4] - 滨海能源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沧州旭阳化工100%股权 交易完成后沧州旭阳将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4] 行业布局与企业定位 - 沧州旭阳定位为以尼龙新材料生产为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是旭阳集团(1907.HK)旗下核心企业 [4] - 华峰化学通过一体化项目实现尼龙66全链条自给 强化产业链控制力 [2] - 两家公司均聚焦高端尼龙材料领域 涉及特种尼龙、高速纺切片及差异化切片等高附加值产品 [2][3]
【前瞻分析】2025年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区域、企业竞争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9-03 10:15
行业上游材料结构 - 2022年行业上游细分材料结构中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占比相对较高[1] - 2024年复合材料份额因3D打印等技术应用而上升 生物衍生材料份额因医美需求激增而上升[1] - 2024年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医用陶瓷份额受替代效应或市场竞争影响微降[1] 企业竞争梯队 - 第一梯队企业生物医用材料业务收入高于20亿元 包括乐普医疗、昊海生科和大博医疗等代表企业[3] - 第二梯队企业生物医用材料业务收入介于10-20亿元 包括威高骨科、心脉医疗和蓝帆医疗等代表企业[3] - 第三梯队企业生物医用材料业务收入低于10亿元 包括国瓷材料、佰仁医疗、赛诺医疗、正海生物和三友医疗等代表企业[3] 企业业务布局 - 奥精医疗、威高骨科、昊海生科、正海生物、赛诺医疗、心脉医疗和佰仁医疗的医用材料相关业务收入占比接近或等于100%[5] - 国瓷材料生物医疗材料板块收入9.11-11.6亿元 占总营收22.5%[6] - 昊海生科软组织材料收入26.93亿元 占总营收100%[6] - 乐普医疗心血管系统材料收入33.27亿元 占总营收54.51%[6] - 威高骨科骨骼-肌肉系统修复材料收入14.51亿元 占总营收100%[6] - 大博医疗骨骼-肌肉系统修复材料收入21.36亿元 占总营收100%[6] - 心脉医疗心血管系统材料收入12.03亿元 占总营收100%[6] - 蓝帆医疗心脑血管产品收入11.12亿元 占总营收17.79%[6] 企业业务规划 - 行业业务规划呈现多元化特点 聚焦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业链整合[7] - 头部企业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国际化布局巩固优势[7] - 中小企业通过差异化技术如再生医学和3D打印寻求突破[7] - 未来可降解材料、智能化器械及精准医疗将成为竞争核心[7] - 国瓷材料在生物医疗领域纳米氧化铝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 产品进入20余国市场[9] - 奥精医疗产品临床使用超百万例 BonGold™等产品获FDA注册证[9] - 威高骨科2024年净利润翻倍 推进3D打印和再生康复新技术布局[9] - 大博医疗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深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和创新化战略[9] - 三友医疗应用3D打印技术提升产品性能 2024年新增多项专利授权[9] - 昊海生科构建真皮填充剂+肉毒素+光电设备产品组合 贯通医疗美容、生活美容及家用场景[9] - 正海生物应用3D打印技术开发人工硬脑膜补片 具有仿生多孔结构[9] - 冠昊生物布局细胞治疗领域 开展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前研究[9] - 乐普医疗推出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 完成5年临床随访 产品通过FDA和CE认证[10] - 赛诺医疗自主研发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 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10] - 蓝帆医疗构建中国创新+全球交付模式 服务欧洲及东南亚市场[10] - 心脉医疗Castor®分支型支架全球应用超25000例 获欧盟定制证书[10] - 佰仁医疗采用羟基铬化学改性技术提升材料抗钙化性能 临床应用超17年[10]
2025年中国环保胶黏剂行业发展政策、发展现状、企业布局及未来趋势研判:水性生物智能突破,环保胶黏剂行业迈向千亿规模[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3 01:59
环保胶黏剂行业概述 - 环保胶黏剂采用天然、可再生或低毒原料制成,具有低VOC、无甲醛、可生物降解等特性,涵盖天然胶黏剂(如淀粉胶、大豆胶)和合成环保胶黏剂(如水性胶、UV固化胶)等类型 [1][2] - 按应用分为包装、家具、电子等行业专用胶,按固化方式分为物理固化、化学固化和光固化等 [2] - 随着环保法规趋严和市场需求增长,环保胶黏剂正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 [2] 政策背景 - 中国密集出台政策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到2025年溶剂型胶粘剂使用量下降20% [5][7] - 配套出台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专项规范,构建覆盖生产、应用、排放全流程的环保监管体系 [5][7] - 政策倒逼产业升级,推动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胶粘剂产品 [7]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以有机硅、合成树脂、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等基础化工原料制造商为核心,生物基原料(如淀粉、大豆蛋白)崛起提供替代选择 [8] - 中游生产环节通过自动化升级(如机器人涂胶系统)和环保技术(如RTO焚烧炉)提升效率与合规性 [8] -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建筑、包装、汽车、电子等行业需求占比超80%,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对高性能环保胶黏剂需求爆发式增长 [8] 行业发展现状 - 胶黏剂作为关键基础材料,"十四五"期间保持产量年均4.2%、销售额年均4.3%的稳健增长,2024年产量约855万吨,消费量约756.2万吨 [10] - 进出口呈现"进口收缩、出口扩张"态势,2024年出口量117.01万吨(同比增长23.93%),2025年1-6月出口量63.78万吨(同比增长18.46%) [12] - 行业销售额承压下行,2023年销售额1140.9亿元(同比下降0.91%),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1097亿元(同比下降3.85%) [14] 环保胶黏剂发展现状 - 行业沿高性能突破、低碳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路径加速迈进,技术创新聚焦生物基材料合成、水性化技术迭代及可降解体系构建 [16] - 水基型胶粘剂成为市场支柱,2023年市场规模480亿元,预计2025年攀升至650亿元,2023-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16.3% [16] - 热熔胶作为重要品类,2024年销售量突破180万吨达180.10万吨(同比增长11.45%),销售额319.81亿元(同比增长5.06%) [18] 竞争格局 - 国际化工巨头(如汉高、3M)凭借技术专利壁垒占据汽车、电子等高端市场,维持40%以上毛利率 [20] - 本土龙头企业(如回天新材、硅宝科技)在新能源、光伏等中端市场实现50%-60%国产化替代,加速布局生物基材料与智能化产线 [20] - 中小型企业深陷低端建筑、包装胶领域价格竞争,面临环保政策倒逼的产能出清压力 [20] 企业布局 - 回天新材重点发展新能源车用胶黏剂,计划2025年扩建5万吨产能 [22][23] - 硅宝科技光伏密封胶市占率超25%,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22][23] - 万华化学推进8万吨CO₂聚醚项目(2026年投产) [22][23] - 永冠新材投建30万吨可降解胶项目应对欧盟禁塑令 [22][23] - 汉高在华布局生物基结构胶生产(60%生物基),烟台"鲲鹏工厂"2025年投产 [22][23] 发展趋势 - 技术端聚焦水性化、生物基化与智能化突破,预计2030年水性胶市场份额突破50%,生物基聚氨酯固化时间缩短30%,成本降低15% [24] - 市场端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新能源汽车领域结构胶单车用量从2020年2.5公斤增至2025年4.2公斤,2030年高性能水性热熔胶需求量预计达35万吨 [24][25] -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行业集中度提升,预计2030年行业CR10超65%,海外产能占比达25%,形成"国内研发+海外生产"全球化布局 [26]
【最全】2025年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8-07 04:09
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国瓷材料(300285 SZ)、威高骨科(688161 SH)、昊海生科(688366 SH)、乐普医疗(300003 SZ)、蓝帆医疗(002382 SZ)、心脉医疗(688016 SH)等 [1] - 上市公司按产业链环节可分为上游(原材料)、中游(应用产品)两大类,覆盖生物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齿科材料、骨骼修复材料、软组织材料、心血管材料等细分领域 [2][3] 上市公司业务布局与业绩 - 奥精医疗、威高骨科、昊海生科、正海生物、赛诺医疗、心脉医疗、佰仁医疗等公司医用材料业务收入占比接近或达到100%,其他公司占比在17 79%-76 13%不等 [9][10] - 2024年相关业务收入:宝丰能源(329 8亿元)、华熙生物(53 71亿元)、巨子生物(55 39亿元)、乐普医疗(61 03亿元),而奥精医疗(2 06亿元)、正海生物(3 63亿元)等规模较小 [4][5] - 行业产销率普遍低于100%,奥精医疗(79 82%)、威高骨科(85 22%)、三友医疗(80 17%)较低,毛利率维持在60%-80%高位,正海生物达87 64% [11][12] 企业区域分布与业务规划 - 企业区域集中分布在山东、北京、上海等地,其中山东省企业数量最多 [6] - 头部企业战略聚焦:国瓷材料通过水热法技术布局四大业务板块,纳米氧化铝市占率70% [14] - 技术创新方向:奥精医疗推广矿化胶原仿生骨材料,威高骨科发展3D打印技术,乐普医疗推动生物可吸收支架国产替代 [14][15] - 国际化布局:国瓷材料产品进入20余国市场,奥精医疗BonGold™获FDA认证,心脉医疗Castor®分支型支架覆盖欧洲市场 [14][15]
恒鑫生活(301501):可降解餐饮具领军企业,全球化供应优势显现
天风证券· 2025-07-19 12: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轻工制造/家居用品 6 个月评级为增持(首次评级) [6] - 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 给予公司目标价区间 63.2 - 67.5 元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评级 [4][6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恒鑫生活是国内领先的可降解餐饮具制造商 业绩稳健增长 2020 - 2024 年营收/归母净利 CAGR 分别为 39.2%/70.6% [1] - 餐饮行业需求增长具备较强韧性 可降解材料在餐饮具市场渗透率低 禁限塑政策推进将带来发展机遇 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2] - 恒鑫生活可降解技术优势领先 下游优质客户众多 产能扩张强化规模优势 泰国建厂优化全球布局 有望受益于可降解产业发展方向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领先的可降解餐饮具制造商 - 专注餐饮具制造主业 发力可降解产品 具备全流程生产能力 产品线丰富 业务发展历经三个阶段 [12][14] - 股权结构集中 实控人持股比例 61.26% 管理层经验丰富 为公司持续领先奠定基础 [20] - 营收/业绩增长稳健 2020 - 2024 年营收/归母净利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39.2%/70.6% 可生物降解产品占比逐年增加 国内外市场均衡布局 规模效应提升增强费用管控能力 [22][24][35] 可降解生产实力完备 全球供应能力持续升级 - 可降解技术优势领先 具备全产业链能力 掌握核心技术及生产工艺 产品线齐全 增强了公司竞争力 [37] - 下游优质客户众多 合作持续深化 与瑞幸咖啡、星巴克等知名品牌合作 有利于口碑宣传和品牌形象提升 [39] - 产能扩张强化规模优势 泰国建厂优化全球布局 形成年 90 亿只的纸制与塑料餐饮具的生产能力 2025 年 4 月泰国工厂首次发货 全球化布局初现成效 [43] 行业:餐饮用具需求放量 可降解材料份额持续提升 - 禁塑政策稳步推进 可生物降解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陆续推出治理塑料污染的政策法规 可生物降解的纸制与塑料餐饮具将迎来发展机遇 [44] - 餐饮行业需求放量 茶饮/咖啡等细分行业贡献增长 2024 年我国餐饮行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5.57 万亿元 同比增长 5.3% 新式茶饮、咖啡等细分行业增长明显 [2][48] - 餐饮具行业格局分散 政策有望助推集中度提升 当前行业呈现分散化竞争格局 未来市场份额将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竞争格局有望向集约化、高附加值方向演进 [5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及假设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可降解产品收入分别为 11.06、13.89、16.62 亿元 不可降解产品收入分别为 7.58、8.32、8.90 亿元 整体毛利率水平为 25.9%、28.7%以及 29.0% [58] - 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 选取家联科技、南王科技作为可比上市公司 给予公司 PE 区间 30 - 32x 对应目标价区间 63.2 - 67.5 元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评级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