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提升

搜索文档
兴蓉环境(000598):量价齐升驱动业绩稳增 分红能力持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8-31 00:3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92亿元,同比增长5% [1] - 归母净利润达9.75亿元,同比增长5% [1]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56亿元,同比增长5% [2] 业务板块分析 - 污水处理业务收入18.71亿元,同比增长9.82% [2] - 成都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服务费价格提升至2.74元/吨(2024年为2.44元/吨) [2] - 自来水供应业务收入14.27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4.25个百分点至48.02% [2] 产能与项目进展 - 成都市洗瓦堰再生水厂等项目报告期内投运贡献处理量增量 [2] - 自来水七厂(三期)工程剩余40万吨/日产能进入试运行阶段 [2] 分红与股东回报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每10股派现1.87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5.58亿元 [3] - 公司计划提升分红水平并探索一年多次分红机制 [3] 未来增长前景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8.78/108.08/118.51亿元,同比增长9.17%/9.41%/9.65% [3]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7/25.04/27.81亿元,同比增长13.06%/10.97%/11.06% [3] - 资本开支预计迎来显著下降拐点,自由现金流有望大幅改善 [3]
光大环境(00257.HK):运营收入占比超70% 中期派息比例提升7PCT
格隆汇· 2025-08-25 04:04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04亿港元,同比下滑8% [1] - 归母净利润2.07亿港元,同比下滑10% [1] - 销售毛利率44.26%,同比提升5.53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19.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1] 收入结构 - 运营收入99.43亿港元,同比增长5%,占总收入70% [1] - 建造收入18.44亿港元,同比下滑49%,占总收入13% [1] - 财务收入占比17% [1] - 环保能源运营收入51.42亿港元,同比增长5.8% [2] - 绿色环保运营收入31.89亿港元,同比增长1% [2] - 环保水务运营收入14.77亿港元,同比增长13.5% [2] 成本费用 - 管理费用率11.7%,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主要受汇兑损失扩大影响 [1] - 财务费用率8.7%,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1] - 人民币升值导致外币负债折算损失增加 [1] 建造业务 - 环保能源建造收入5.39亿港元,同比下降69.9% [2] - 绿色环保建造收入0.46亿港元,同比下降74.3% [2] - 环保水务建造收入12.38亿港元,同比下降16.7% [2] 股东回报 - 中期每股派息15港仙,派息率由35%提升至42% [2] - 派息总额由8.6亿港元提升至9.2亿港元 [2] - 运营收入占比提升增强分红能力 [2] 业务板块表现 - 环保能源板块建造收入大幅下降69.9% [2] - 绿色环保板块建造收入下降74.3% [2] - 环保水务板块建造收入下降16.7% [2] - 各板块运营收入均保持正增长 [2]
上海实业控股(00363.HK):高速&水务基本盘稳固 静待地产&烟草边际改善
格隆汇· 2025-08-06 19:14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上海实业集团核心上市平台,1996年分拆核心资产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首批在港上市的红筹公司之一 [1] - 经过逾三十年发展,公司已成为以基建环保、大健康、房地产和消费品四大核心业务为主的综合性企业 [1] 基建环保业务 - 高速业务:拥有京沪、沪昆、沪渝三条高速公路上海段特许经营权,连接上海市往西北、西南、正西方向及浙江省沿海城市,车流量及通行费平稳增长,提供稳定收益和现金流 [1] - 水务业务:拥有新加坡和香港上市的上实环境及未上市的中环水务两个平台,合计日处理产能超过2000万吨/日,居于全国前列 [1] 房地产业务 - 旗下资产包括上实城开(0563 HK)和上实发展(600748 SH),在上海与长三角等区域拥有优质土地资源,截至2024年末总土地储备共420万平方米 [1] - 2024年房地产业务亏损2 36亿港元,主要系物业项目确认若干减值亏损所致 [1] 大消费业务 - 包括南洋烟草和永发印务两家行业龙头企业,业务范围涵盖烟草、印刷及纸品 [2] - 受疫情和香港两次增加烟税影响,烟草业务2019年后陷入困境,但随着马来西亚工厂投产,海外收入占比提升,2024年南洋烟草净利润同比增长86%至5 6亿港元 [2] 投资亮点 - 出售粤丰环保19 5%股权回笼现金23 3亿港币,叠加自由现金流转正,分红有望提升 [2] - 低估值高股息性价比凸显,对比港股同行业公司,从分红率、股息率、估值角度均具备优势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 43/30 84/31 97亿港元,同比+4 8%/4 8%/3 7%,对应PE=5 0/4 7/4 6x [2] - 通过多角度估值,股票价值在17 62-18 35港元/股之间,较当前股价有22 5%-27 6%溢价 [2]
光大环境(00257.HK):垃圾焚烧龙头迎现金流拐点 分红提升可期
格隆汇· 2025-06-11 02:48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垃圾焚烧行业龙头,同时布局水务及生物质等协同业务,旗下环保能源及绿色环保板块合计垃圾发电产能达15.04万吨/天,位列行业第一 [1] - 大股东光大集团持股43.07%,公司控股光大水务(72.87%)及光大绿色环保(69.70%)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3.77亿港元,其中环保能源/绿色环保/水务板块分别贡献29.24/-2.90/7.43亿港元,占比87%/-9%/22% [1] 运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运营及财务收入占比达79%,垃圾焚烧吨上网电量328度,产能利用率103% [2] - 融资成本下降50个bp至3.2%,有息负债降至917亿港元,财务费用节省5.21亿港元,资产负债率降至64% [2] - 危废业务逐步见底,应收款回款力度加大,国补加速下发,减值压力有望降低 [2] 现金流与分红潜力 - 调整后Capex从2021年228亿港元大幅降至2024年51亿港元,应收账款增速放缓至211亿港元 [3] - 年度国补约38亿元人民币/年,环保能源与绿色环保板块各占19亿元人民币/年,累计拖欠超100亿元人民币 [3] - 2024年调整后经营现金流95.2亿港元,FCF首次转正至44.16亿港元 [3] - 2024年分红率提升至42%,股息率6.04%,DPS 0.23港元/股,未来分红提升空间显著 [3] 投资分析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5.89/38.10/40.55亿港元,给予8x PE,合理市值287.10亿港元,上涨空间23% [4]
央国企动态系列报告之39:多家央企制定并购重组规划,通信等央企带动分红提升
招商证券· 2025-05-19 13:33
资本运作 - 2024年多家央企上市公司围绕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制定资本运作规划,涵盖医药生物、新材料等领域[3][7] - 2025年5月16日,证监会修改发布相关办法对并购重组政策松绑,为央企资本运作提供支持[3][7] 分红情况 - 2024年A股央企整体分红率达50.7%,同比增长2.9pct,通信、交运领域央企带动作用显著[3][9] - 通信行业中,中国移动2024年分红1008亿元居首,承诺分红率逐步提至75%;交运行业中远海控分红251亿元排第7,分红率从2021年15.6%提至2022年50.0%后稳定高位[9] - 农林牧渔、基础化工等行业超40%上市央企未分红,分红积极性待提升[3][10] 市场表现 - A股上市央企总市值30.0万亿元占比31%,国资委体系下19.0万亿元占比20%;港股上市国资央企总市值13.0万亿元占比19%,A+H国资央企8.0万亿元占比12%[52][68] - 近两周,国新央企小盘指数上升5.0%,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上升5.9%;近一年,央企科技引领涨幅8.8%,[HK]国企指数上涨17.8%[52][69] 估值表现 - A股国资央企估值相对偏低,大部分央企指数PE(TTM)和PB(LF)处于历史高位,国新央企小盘和央企现代能源处于较低历史分位[82] 成交活跃度 - 近两周,招商银行等10家A股国资央企净主动买入额居前,航天长峰等10家净主动卖出额居前;招商银行等10家港股国资央企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居前,华润啤酒等10家净卖出额居前[107] 股东回报 - A股国资央企股息率市值加权均值3.1%高于A股整体及其他类型企业;港股国资央企股息率算术均值4.0%、市值加权均值5.9%、中位数4.2%均高于港股整体[114][119]
同仁堂(600085):蜕变进行中 静待毛利率东风
新浪财经· 2025-04-06 06:33
文章核心观点 同仁堂2024年年报显示全年业绩略有承压,但主业收入增长明显,毛利率短期承压中期有望修复,分红提升彰显信心,维持“买入”评级 [1][2][3] 分组1: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185.97亿元(同比+4.12%),归母净利润15.26亿元(同比-8.54%),扣非归母净利润14.82亿元(同比-10.55%);单Q4实现营收47.78亿元(同比+15.41%),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36.65%),扣非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42.13%) [1] 分组2:主业表现 - 2024年心脑血管产品实现营收51.46亿元,同比增长17.26%;补益类产品实现营收21.27亿元,同比增长22.98% [1] - 自营药店数量净增加250家,达到1251家,相比2020 - 2023年每年净增加60家以内有明显提升 [1] - 2024年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为27.76天,同比下降3.08天,经营效率持续提升 [1] - 预计核心产品收入未来三年维持较好双位数增长 [1] 分组3:毛利率情况 - 2024年心脑血管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8.31pct,仅为49.31%,首次跌破50%,主要因原材料天然牛黄涨价 [2] - 2024年12月底天然牛黄市场价格为170万元/公斤,相比2023年初提升198.25% [2] - 预计2025年毛利率压力改善,一是进口牛黄加持,二是产品有调整价格可能性 [2] 分组4:分红情况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13.71亿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89.86%,分红比例相比2020年以来明显提升 [3] 分组5:评级情况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18.15/21.02/24.29亿元,同比增长18.90%/15.84%/15.55%,对应PE27.87/24.06/20.82x,维持“买入”评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