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链

搜索文档
食材讲究、鲜味破圈 新疆大盘鸡美味密码藏不住了
央视网· 2025-09-22 23:15
寻味沙湾 大盘鸡带来烟火气 提起新疆特色美食,一定少不了一道菜——大盘鸡,这道融合了多民族饮食智慧的非遗美食,早已成为新疆的文化符号。 鲜味破圈 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在新疆沙湾市的"大盘鸡一条街",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大盘鸡,此时整条街都弥漫着香味。很多人知道新疆大盘鸡,但可能并 不知道,它的发源地就在这里。 桌桌必点的大盘鸡,到底有什么美味密码呢?这盘刚出锅的大盘鸡,香味扑鼻,看着就很有食欲。鸡肉鲜嫩、土豆软糯、汤汁浓郁。而最关键的是这红色的 辣椒,当地人叫它"辣皮子",有了它,大盘鸡的香味和色泽都增加不少。 食材讲究 大盘鸡也有"身份证" 其实,大盘鸡里的每一种原料,都是新疆农业发展的缩影。先说这最主要的鸡肉,是来自当地标准化散养的土鸡,这可不是一般的鸡,它让大盘鸡有了"电 子身份证",我们来扫码看看。 可以看到这只鸡的养殖天数、饲养方式、疫苗数据等信息,从出生到端上餐桌,全链条都能溯源,甚至还记录了运动量,看这步数,是名副其实的走地鸡, 肯定好吃。 撑起千店集群万人生计 如今,沙湾已构建起从养殖、加工到电商的大盘鸡全产业链,年产值超千万元。还形成了标准化的烹饪技术规范和餐饮服务 ...
枣庄加快打造“1+5+15”乡村特色产业矩阵 产业链串起丰收果
大众日报· 2025-09-19 04:16
9月的鲁南大地,秋色如画,枣庄冠世榴园里,沉甸甸的石榴果压弯枝头。前不久,一场特殊的"丰 收故事会"——"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枣庄市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专场记者见面会,在吉美大健康产 业园举行。枣庄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与4位企业家围坐一堂,畅谈"一颗石榴""一只肉鸡""一块豆 干""一座大棚"如何通过产业链延伸变成农民的"致富果""金疙瘩"。 产业生态的聚变 "6000万羽年产能,300余家养殖户,从鸡苗到餐桌全链条可控!"枣庄华宝牧业开发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华宝牧业)总经理王敏一席话道出智慧养殖的成效,不仅降低能耗20%,还提升产出效率30%。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华宝牧业构建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养殖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棚能养殖5万只白羽肉鸡,8个棚仅需要3个技术员。"华宝牧业养殖场场长单传 朝说。这是枣庄农业产业链"链式效应"的缩影。 品牌价值的跃升 "深度打造'枣味榴传'农产品市域整体品牌,加快枣庄石榴、枣庄辣子鸡、枣庄黑盖猪、枣庄孙枝 鸡等优势资源品牌建设。"见面会上,枣庄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希荣展示的品牌矩阵图令 人振奋,力争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农产品区域 ...
枣庄|枣庄加快打造“1+5+15”乡村特色产业矩阵 产业链串起丰收果
大众日报· 2025-09-19 01:02
"6000万羽年产能,300余家养殖户,从鸡苗到餐桌全链条可控!"枣庄华宝牧业开发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华宝牧业)总经理王敏一席话道出智慧养殖的成效,不仅降低能耗20%,还提升产出效率30%。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华宝牧业构建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养殖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棚能养殖5万只白羽肉鸡,8个棚仅需要3个技术员。"华宝牧业养殖场场长单传 朝说。这是枣庄农业产业链"链式效应"的缩影。 枣庄将高质高效农业纳入"6+3"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培育食品精深加工、蔬菜果品等7条子产业链, 形成"1+3+N"产业体系,即1个百亿级马铃薯产业集群、3个50亿级产业(石榴、豆制品、辣子鸡)、14 个10亿级特色产业,去年涉农项目总投资达77.7亿元。 9月的鲁南大地,秋色如画,枣庄冠世榴园里,沉甸甸的石榴果压弯枝头。前不久,一场特殊的"丰 收故事会"——"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枣庄市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专场记者见面会,在吉美大健康产 业园举行。枣庄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与4位企业家围坐一堂,畅谈"一颗石榴""一只肉鸡""一块豆 干""一座大棚"如何通过产业链延伸变成农民的"致富果""金疙瘩"。 ...
【链接】百亿基金聚焦农业全产业链
搜狐财经· 2025-09-17 05:31
9月4日,武汉经开区现代种业示范基地内,宏臻牛肝菌工厂建设正酣。这座总投资10亿元的项目,将打 造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牛肝菌生产基地,预计2027年投产后,可填补湖北高端食用菌工厂化的空白。 这是湖北首设农业产业基金精准赋能农业产业链的生动实践。 食用菌产业是全省重点农业产业链,去年湖北农发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发创投") 精准对接,成功引进贵州宏臻菌业。据悉,该企业在黑牛肝菌人工培育及产业化方面世界领先。项目落 地武汉经开区后,在武汉率先引入菌种培育、仿生栽培、品牌营销等全产业链运作模式。 用真金白银为农业产业链"强筋健骨"。2023年8月,湖北农发集团注册成立农发创投,并于2024年4月1 日通过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去年11月,湖北农发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注册成立,基 金规划总规模100亿元,首期注册规模5亿元,标志着湖北首支省级农业产业母基金正式启航。 "相较于河南、安徽、湖南等周边省份,湖北涉农上市公司数量偏少,农业产业化程度仍有差距。"农发 创投相关负责人坦言,设立省级农业产业基金,正是以市场化、资本化思维重塑农业产业链,推动湖北 农业从"产什么卖什么"的传统模式,向"要 ...
2024年湖北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09万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0:00
产业链产值规模 - 湖北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2024年综合产值达1.09万亿元 [1] - 优质稻米、生猪、淡水产品、蔬菜4条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 [1] 企业规模与资本化进展 - 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81家 总数达5922家 [1] - 新增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6家 总数达98家 [1] - 推动3家农业企业上市 农业上市公司总数达14家 [1] 产业集群建设 - 建成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9个 [1] - 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 [1] - 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86个 [1]
通威股份股价跌至20.43元 上半年预亏超49亿元
金融界· 2025-07-31 20:08
股价表现 - 2025年7月31日收盘价20.4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6.50% [1] - 盘中最低触及20.01元 单日振幅达6.27% [1] - 当日成交额31.52亿元 显示较高市场关注度 [1]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49亿元至52亿元 [1] - 亏损规模在已披露业绩预告上市公司中位列前三 仅次于万科A和华夏幸福 [1] - 当前市盈率为-8.87 反映亏损状态 市净率2.07 [1] 资金流向 - 7月3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72亿元 [1] - 净流出金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达0.3% [1] 公司概况 - 总市值919.76亿元 [1] - 主营业务覆盖光伏新能源与农业两大领域 [1] - 光伏产业链布局完整 从上游多晶硅延伸至下游电站建设 [1] - 农业领域拥有完整产业链布局 水产饲料行业地位突出 [1]
央行等部门提出19条举措 提升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质效
金融时报· 2025-07-28 02:27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7方面19条具体举措以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 [1] - 文件覆盖粮食安全金融保障、巩固金融帮扶成果、富民产业金融服务、乡村建设金融服务、乡村治理金融赋能、农村改革体制机制完善等全方位支持 [1] 金融支持三农数据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农村贷款余额达38.95万亿元(同比+7.4%),上半年新增2.15万亿元 [2] - 农户贷款余额18.59万亿元(同比+3.7%),农业贷款余额6.9万亿元(同比+8.1%),上半年分别新增3934亿元和5451亿元 [2] 乡村富民产业金融措施 - 要求金融机构围绕特色农产品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创新"土特产"融资模式和专属金融产品 [2] - 强调拓宽抵押担保方式,针对性解决种养环节融资需求 [2] 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支持 - 强化种业振兴金融服务,对"南繁硅谷"等科研平台提供长周期、低成本研发贷款,建立差异化授信评估体系 [3] - 推动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加大对冷链物流、仓储等产业链基础设施的金融支持 [3] 数字乡村建设 - 推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整合涉农数据资源,加速金融产品和服务数智化转型 [4] - 打造融合智慧政务、便民服务、助农金融的乡村全场景综合服务平台 [4] - 银行通过"惠农版"APP等渠道融入卫生、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 [5] 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 - 推动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试点,探索农业设施/畜禽活体确权抵押登记制度 [7] - 深化集体林权改革金融服务,加大林权抵押贷款投放,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财产股权质押 [7] - 要求开发性银行加强中长期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倾斜县域资源,农信机构坚持支农支小定位 [7] 金融体系协同建议 - 需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与金融科技企业协同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8] - 建议综合运用债券、股权、融资租赁等工具,加强农业跨境电商等业态的跨境金融服务 [8]
中原粮仓“链”接世界餐桌——“打赢这一战 底气从何来”系列观察之七
河南日报· 2025-06-07 00:43
粮食产量与产业链 - 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以上,是全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1] - 依托"大粮仓"优势,河南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4/5的酸辣粉 [1] - 基本建成以小麦、玉米等为重点的产业链健全、价值链高效、供应链完善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1] 小麦产业链发展 - 延津县小麦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50万亩,有机小麦5万亩,良种繁育基地25万亩 [3] - 延津县小麦年加工能力达70万吨以上,年产挂面40万吨、速冻食品25万吨,白酒年生产灌装10万吨 [4] - 延津面食制品已覆盖大型商超1000余家,2024年线上线下收入54.7亿元,2025年1月至4月线上线下收入13.39亿元 [4]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河南着力做强品牌矩阵,打造豫农优品公共品牌,双汇、牧原、三全、思念等食品品牌成为行业旗舰 [6] - 永城市培育出绿色食品认证企业29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企业4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 [7] - 河南认定绿色食品254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63个、有机农产品24个,打造国家级农业品牌46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1279个 [8] 产业升级与增值 - 河南推动粮食就地转化增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 - 延津县初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下游关联的小麦产业化集群 [3] - 预计到2027年,河南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小麦产业链规模达到2500亿元 [5] 农民增收与合作社模式 - 新乡市联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近3万亩地,带动农民1300余户,累计带动社员及农民增收1150余万元 [11] - 通过实施土地托管及入股合作,合作社实现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 [11] - 农民通过土地托管每年每亩增收200元到300元,同时还能务工增加收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