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司业绩下滑
icon
搜索文档
实控人父亲去世后,“90后”女生临危接班,冲刺上市!旗下公司3年多挨了9张罚单,还曾因火灾停产,净利润两连跌,仍大方分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5:39
每经记者|陈晴 每经编辑|段炼 魏官红 十年两易控股股东、三换实控人,安徽申兰华色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兰华)北交所上市申请近期获得受理,其执掌者是"90后"女生张骏遥。 2021年10月,张华病逝,其女儿张骏遥成为申兰华实际控制人。但要想真正获得话语权并不容易,其控制的股权和第二大股东方面的差距并不大,公司董 事长也另有其人。 更棘手的是,作为一家重污染行业企业,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申兰华子公司银川百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川百 泓)共受到9项行政处罚,且曾因火灾导致停产,这也直接拖累了公司业绩:2023年和2024年,申兰华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同比下滑。资金面上,申兰华 也不宽裕,今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达到53.66%,明显高于同行平均水平。钱袋吃紧之际,公司却仍"大手笔"分红3000万元。 此次申兰华闯关北交所,能否如愿? 十年两易控股股东、三换实控人 申兰华成立于2003年,初期公司控股股东为亚邦集团,实际控制人为许小初、许旭东,主要发展酞青蓝颜料业务。 这一控股结构维持了多年。2013年,亚邦集团通过增资控股江苏仁欣,以拓展偶氮及杂环类颜料业务。20 ...
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兴解除留置!厦门建发“入主”后频现高管离职潮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07:09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厦门建发股份以62.86亿元现金对价收购美凯龙29.95%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控制权于2023年6月转移至厦门国资委 [5] - 原控股股东红星控股及实控人车建兴以每股4.82元转让股份 转让后建发股份持股23.95% 联发集团持股6% 合计29.95% [5][6] - 红星控股持股比例从23.51%降至19.95% 其中1.55亿股(占总股本3.57%)通过抵债分配予债权人 [6] 管理层变动 - 创始人车建兴2025年5月14日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留置 9月22日解除留置措施 期间由董事长李玉鹏代行总经理职责 [2][3] - 2025年9月出现高管离职潮:副总经理车国兴(9月1日)、非执行董事许迪与宋广斌(9月5日)、董事会秘书邱喆(9月15日)相继辞职 [3][4] - 建发系高管全面接管:李玉鹏2025年3月任董事长 施姚峰2025年7月任总经理 财务负责人杨映武均为建发背景 [6] 财务状况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2.16亿元 2024年亏损29.83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9亿元创上市同期新低 [7]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1亿元 闭店及租金优惠导致经营业绩下滑 [7] - 短期债务压力显著:截至2025年6月30日货币资金39.74亿元 短期借款15.47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57.38亿元 其中50亿元为有息债务本息 [7] 业务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运营76家自营商场 235家委管商场 7家战略合作商场 23个特许经营家居建材项目 [7]
车建兴,解除留置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06:23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厦门建发股份以62.86亿元现金收购公司29.95%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厦门市国资委成为新实控人 [7][8] - 原控股股东红星控股及实控人车建兴以4.82元/股价格转让股权 转让后红星控股持股降至21.53% [8] - 建发股份及其一致行动人联发集团合计持股29.95% 红星控股方合计持股23.51% [8] 管理层变动 - 创始人车建兴2025年7月辞去总经理职务 仍保留董事职位 [4] - 9月出现四位高管集中离职 包括副总经理车国兴、董事会秘书邱喆及阿里系非执行董事许迪宋广斌 [4][5] - 建发系高管全面接管管理层 李玉鹏任董事长 施姚峰任总经理 杨映武任财务负责人 [8] 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9亿元 创上市以来同期新低 [11] - 亏损主因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1亿元及闭店租金优惠影响 [11] - 短期债务压力显著 货币资金39.74亿元 短期借款15.47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57.38亿元 [11] 股权结构变动 - 红星控股因重整计划持股比例由23.51%降至19.95% [9] - 1.55亿股(占总股本3.57%)将直接抵偿给普通债权人 [9] 经营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运营76家自营商场 235家委管商场 7家战略合作商场及23个特许经营项目 [11]
国发股份董事长姜烨增持三千万元 子公司高盛生物由盈转亏
南方都市报· 2025-09-12 11:54
公司董事长增持情况 - 董事长姜烨累计增持公司股份480.49万股 增持金额3001.66万元人民币 持股比例达到0.92% [2][5][6] - 增持计划原定期限为2024年12月25日起6个月内 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不超过6000万元 后因窗口期和假期等因素延期2个月至2025年8月24日 [5][6] - 增持后持股数量超过第十大股东456万股(持股比例0.87%) 可能已跻身前十大股东行列 [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亿元 同比下降13.02% 归母净利亏损584.17万元 同比收窄 [7] - 全资子公司高盛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4362.12万元 同比下降23.15% 净利润亏损201.72万元(去年同期盈利) [7] - 高盛生物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44.54万元 同比增加70.36% 主要因应收账款账期延长 [7] 重要子公司经营状况 - 高盛生物(2020年3.56亿元收购)主营DNA鉴定设备研发销售及技术服务 [7][8] - 2023年营收1.17亿元同比下降40.66% 归母净利润722.86万元同比下降81.14% [8] - 2024年归母净利润降至450万元 同比下降37.7% 导致公司2023-2024年合计计提商誉减值1.15亿元 [8]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控股股东朱蓉娟夫妇持股比例10.72% 其中77.15%被司法冻结 60.22%被质押 [9] - 控股股东涉及多起诉讼执行案件 存在股份被司法处置风险 可能导致实际控制权变更 [9] - 近一年控股股东提名的董事候选人多次落选 包括1月董事会投票未通过及7月股东大会仅获35.65%同意票 [10]
002421,上周“充满信心”,本周高管拟减持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17:00
核心管理层减持计划 - 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刘磅计划减持不超过3041.42万股(占总股本1.43%)[1] - 新任总经理苏俊锋计划减持不超过196.47万股(占总股本0.09%)[1]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使用需求[2][5] - 两位高管均拟顶格减持(不超过持股总数25%)[3] 股东持股与质押情况 - 刘磅直接持股5.74%并通过昌都达实控制12.78%股份,合计控制18.52%股权[2] - 昌都达实质押持股比例达28.44%,刘磅个人质押比例达45.79%[5][6] - 两者合计质押股份13278万股,占总股本6.26%[6]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股价从2025年1月27日3.21元/股最高涨至3月12日4.38元/股,随后持续下滑[4] - 9月11日股价报收3.48元/股(单日下跌0.57%)[4] - 投资者质疑股价长期低迷,管理层称技术投入终将体现于市值[4] 经营业绩严重恶化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6.8%[1] - 扣非净利润同比暴跌7900.70%,亏损超8800万元[1][7] - 管理层称业绩波动为短期现象,对转型成功充满信心[1] 重大资产处置影响 - 终止洪泽区人民医院PPP项目,转让医养公司69.77%股权获1.65亿元[8] - 通过债务重组回收4788万元债权(原值2.05亿元)[8] - 该交易预计造成3.09亿元利润损失,将于三季报确认[9][10] - 增加现金2.13亿元,减少负债10.55亿元,解除银行担保8.17亿元[9] 2025年经营前景 - 公司承认实现年度盈利压力较大[10] - 上半年签约数据表明收入增长面临重大挑战[10] - 2025年为三年"健康成长期"规划首年,但上半年业绩亏损对规划造成冲击[7]
002421 上周“充满信心” 本周高管拟减持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16:57
核心管理层减持计划 - 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刘磅计划减持不超过3041.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43% [2] - 新任总经理苏俊锋计划减持不超过196.4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09% [2] - 减持原因均为个人资金使用需求 [3][6] 持股结构与质押情况 - 刘磅直接持股5.74%,通过昌都达实控制12.78%股份,合计控制18.52%股份 [3] - 刘磅与苏俊锋合计持股129,515,929股,占总股本6.11% [4] - 昌都达实质押股份占其持股28.44%,刘磅个人质押股份占其持股45.79% [7][8] - 合计质押股份13,278万股,占双方总持股的33.82% [8]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股价从2025年1月27日3.21元/股最高涨至3月12日4.38元/股,随后整体下滑 [6] - 9月11日股价报3.48元/股,当日下跌0.57% [6] - 投资者质疑股价长期低迷,管理层称技术投入终将体现于市值 [6] - 本次为年内第二次高管减持计划,2月曾拟集体减持后终止 [6] 经营业绩显著恶化 -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6.8% [2] - 扣非净利润同比暴跌7900.70% [2] - 净利润亏损超8800万元 [9] - 管理层称业绩波动为短期现象,对转型成功充满信心 [2] 重大资产处置影响 - 终止洪泽区人民医院PPP项目,转让69.7673%股权获1.65亿元 [9] - 债务重组收回4788万元,减少债权2.05亿元 [9] - 该交易预计导致利润总额减少3.09亿元 [9] - 增加现金2.13亿元,减少负债10.55亿元,解除银行担保8.17亿元 [9] - 3亿元亏损未计入中报,预计在三季报体现 [9] 年度业绩展望 - 2025年实现盈利压力较大 [10] - 收入增长面临重大挑战 [10] - 2025年为公司三年"健康成长期"规划首年 [9]
拉芳家化上半年净利下滑超八成,65岁董事长吴桂谦去年薪酬7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10 07: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亿元 同比下降4.27%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6.13万元 同比下降82.89%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66.24万元 同比下降79.83%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9.93万元 同比下降93.53% [2] 品牌与渠道收入结构 - "拉芳"品牌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80.41% 同比增长10.74% [2] - 经销渠道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65.74% 同比下降13.17% [2] - 电商渠道及其他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33.97% 同比增长18.33% [2] 管理层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桂谦2020年至2024年薪酬分别为56.54万元、56.54万元、74.30万元、74.38万元、74.20万元 [3][4] - 行业平均薪酬2020年至2024年分别为94.55万元、116.7万元、141.6万元、134.1万元、138.6万元 [4]
中深建业放量跳水 一度跌超74%创历史新低 上半年盈转亏至1181万元
智通财经· 2025-09-05 02:38
股价表现 - 中深建业早盘放量跳水 盘中一度跌超74%创历史新低[1] - 该股此前六个交易日接连走高 累计涨幅高达七成[1] - 截至发稿跌71.36% 报0.57港元 成交额1.17亿港元[1] 公司业务 - 公司作为总承包商或分包商 负责建设项目的整体协调及管理[1] - 主要从事建筑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 地基基础工程及专业承包工程[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益2.01亿元 同比减少46.9%[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181万元 去年同期则取得溢利33.5万元[1] - 收益减少主要由于本期内工程施工项目减少[1]
小崧股份半年报:利润大跌核心业务双降,实控人蔡小如成失信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02: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64亿元 同比下滑29.0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492.64万元 同比暴跌984.3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上年同期净流入1.59亿元转为净流出2894万元 [2] 业务板块分析 - 家电业务收入4.47亿元 同比下降13.02% [1] - 可充电照明灯具收入减少11.21% 风扇收入减少10.73% [1] - 电子烟业务收入腰斩54.57% [1] - 工程施工业务收入1.17亿元 下降58.36% [1] - 工程施工业务毛利率缩水16.33个百分点至2.67% [1] 负债结构 - 有息负债总额4.96亿元 其中短期借款3.39亿元占比68.3% [2] - 长期借款1.07亿元 一年内到期债务0.50亿元 [2] - 子公司国海建设负债4.37亿元 占总负债88.1% [2] - 88.4%的债务集中在一年内到期 [2] - 上半年利息支出达2398万元 [2] 控股股东情况 - 控股股东深圳华欣创力持股9.67% 其中96.9%已被质押 [2] - 另有0.96%股份遭司法冻结 [2] - 实控人蔡小如因1522万元合同纠纷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2] 业绩变动原因 - 家电业务受海外市场竞争加剧及客户所在国经济政治因素影响订单减少 [1] - 工程业务因行业下行持续收缩规模 但固定费用未能同步降低 [1]
营收腰斩净利转亏!华谊兄弟上半年再亏7444万元
深圳商报· 2025-08-30 14: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53亿元 同比下降50.3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7443.68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降幅达401.15%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1.12亿元 同比下降697.75% [1] 业务板块分析 - 影视娱乐业务收入15179.66万元 同比下降50.29% 占总营收比重99.31% [1] - 影视娱乐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18.61个百分点 [1] - 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业务收入0元 同比下降100% 主因无新增授权项目 [1] 投资收益与境外收入 - 投资收益4624.40万元 同比上升94.37% 主因处置金融资产收益增加 [1] - 境外收入240.55万元 较上年同期4.47万元大幅增长5284.31% [1] 历史亏损与资产负债 - 2018-2024年累计亏损82.46亿元 其中2024年亏损2.85亿元 [2] - 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末48.22%持续攀升至2024年末86.01% [2] - 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进一步升至86.6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