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icon
搜索文档
“要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9-19 01:47
高质量发展核心内涵 - 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 体现新发展理念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协调成为内生特点 绿色成为普遍形态 开放成为必由之路 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1] 高质量发展实践成果 - 创新指数排名全球第十位 成为全球改善空气质量速度最快的国家[2] - 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95749元[2] - 广东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薄弱村基本消除 102个建制镇入围2025镇域经济500强[6] 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 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重要方向 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路径[2] - 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 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堵点问题 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热点问题 民生难点问题[4] - 实施强县促镇带村策略 推进城乡联动发展 变短板为潜力板[6] 高质量发展根本目标 - 中国式现代化以民生为大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让人民过上更好日子[3]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必然要求[5] - 着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促进城乡共同富裕[4][6]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 “要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9-19 00:07
高质量发展核心内涵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体现新发展理念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2] -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协调成为内生特点 绿色成为普遍形态 开放成为必由之路 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2] - 创新指数排名全球第十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95749元 [3] 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 - 科技创新方向需聚焦惠民利民富民和改善民生 绿色发展需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路径 [3] - 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5] - 城市更新需因地制宜 与社区建设结合 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 特别关注一老一小群体 [5]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需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6][7] - 广东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强县促镇带村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薄弱村基本消除 102个建制镇入围2025镇域经济500强 [7][8] - 珠三角与粤北粤东粤西需联动发展 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7]
“要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人民日报· 2025-09-18 22: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 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为了什么?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村入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习近平 总书记最深的牵挂。 在甘肃,指出"国家建设不仅要有大科学、大工程,更要让人民过上好生活";在湖北,嘱咐"夯实基 础,完善服务,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在辽宁,强调"党和政府永远是人民群众的强大依靠"…… "我们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十八大后,我提出坚持人民至 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将其落实到全面深化改革的 全过程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新征程上,怎样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 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 高质量发展之路怎么走? 一场场重要会议、一次次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对高 ...
踏遍山海,解码中国发展新图景
中国青年报· 2025-09-06 23:18
高校实践活动组织 - 广西大学组织102支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边疆口岸、乡村田野、革命老区、科研一线开展红色文化传承、科技助力发展、乡村振兴及民族团结促进等活动 [5] - 中央民族大学实践团重点调研福建省生态保护、企业创新、文旅融合及产业协作等领域 [6] - 同济大学前往井冈山革命老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贵州村超赛场、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红色基因传承、乡村振兴调研、非遗保护等实践 [7] 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保护 - 平陆运河青年枢纽打造国内首创赶潮河段鱼道解决钦江流域赤眼鳟、鲮、鳗鲡、合浦绒螯蟹等生物洄游需求 [5] - 建设动物通道桥为斑林狸、豹猫、赤腹松鼠等野生动物提供安全迁徙路径 [5] - 技术发展强调生态保护,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5] 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 -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从单纯种植荷花发展到莲藕产业连片规模化种植,村民普遍建起新房 [6] - 宁德时代等制造企业展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历程 [7]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实现高铁从时速80公里到350公里的跨越,体现自主创新突破 [11] 东西部协作与资源联动 - 东部企业发展需要西部资源和能源支持,西部振兴可借鉴东部技术经验 [10] - 云南学生指出家乡清洁能源是电池产业的根基 [10] - 新疆学生计划将福建发展经验和"敢拼才会赢"精神带回西部建设 [12] 青年参与与能力建设 - 计算机专业学生为边疆村民绘制需求热力图、开发壮语录音翻译系统、设计助农发货算法 [12] - 学生通过实践调整人生规划,选择投身基层治理、科研攻关或文化传承方向 [11] - 实践活动中学生与村民同吃同住,通过劳动体悟新发展理念 [8]
大有大的担当,经济大省如何挑大梁
人民日报· 2025-08-26 02:35
经济大省的战略定位与使命 - 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比超60%,承担稳定全国经济基本盘的核心责任 [2]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需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展现更大担当,肩负"不可替代"的使命 [2] - 经济大省需通过稳存量和拓增量双向发力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发挥"压舱石"作用 [3] 区域发展举措与产业创新 - 北京发布59条措施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技改数转 [3][7] - 广东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7家,数量全国第一 [7] - 江苏研发投入连续3年增长,占全国总量12%,2024年省级基础研究专项资金增至26.8亿元 [7] - 四川布局100个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组建35家省级中试研发平台 [8] 跨区域协同与产业联动 - 以上海为圆心的国产大飞机"制造圈"形成,南京参与燃油/液压系统、杭州提供机身装配、合肥主攻氧气系统 [10] - 江苏在青海戈壁投资光伏项目,福建在宁夏投资1.8亿元建设闽宁智算中心项目 [11] - 东西部协作中经济大省通过技术和管理经验传递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 [11] 民生保障与社会发展 - 山东培育20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多元托育模式 [12] - 湖南推行医保惠民28项举措,福建开展"总校制"改革试点带动优质学校成长 [12] - 浙江推出"文化特派员"制度,通过文化赋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12]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8-06 00:19
乡村振兴战略部署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要求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2] - 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中央持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2] - 2024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2.38亿人次 住房保障政策解决180万套(间)住房问题覆盖新市民青年人和农民工群体 [4] 区域协调发展举措 - 党中央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 促进各地区经济紧密融合 [2] -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强调边疆地区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都不能少 将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作为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对象 [2] - 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 1997年闽宁协作成为对口帮扶成功案例 [3] 民生保障政策落实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民生保障工作 重点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并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4] - 要求在收入就业教育社保医保住房等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通过勤劳致富方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 - 防止返贫监测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2][4]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8-05 13:32
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 -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14亿多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3]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并将缩小城乡、地区、收入差距作为主攻方向 [3][4] - 实现共同富裕被定位为检验政党性质的关键试金石,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3] 乡村振兴战略 - 农村地区被确定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需要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4] - 具体措施包括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化发展,以及以县城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4] - 党中央持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并建立防止返贫监测机制 [4] 区域协调发展 - 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被列为共同富裕的重点攻坚区域,确保这些地区共享发展成果是底线任务 [5] - 通过东西部协作(如闽宁协作)和定点帮扶等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5] -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的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使各地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4][5] 民生保障措施 - 2024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已覆盖2.38亿人次,住房保障政策解决180万套(间)新市民、青年人和农民工住房问题 [6] - 重点保障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5][6] - 要求在收入、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持续取得实质性成果 [5] 政策实施路径 - 强调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解决三大差距问题,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6] - 通过城乡融合发展(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和县域经济带动实现系统性突破 [4][6] - 将民生具体事项纳入国家顶层设计,转化为老百姓可感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6]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8-04 00:17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 习近平总书记时隔23年再次考察福建东山县澳角村,对乡村振兴成果表示欣慰,并勉励继续推进共同富裕[1] -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定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特征[2] - 缩小城乡差距被确定为乡村振兴主攻方向,重点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3] - 2024年国家开工建设180万套保障性住房,有效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和农民工住房问题[5]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党中央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24年强调边疆地区现代化"一个都不能少"[4] - 闽宁协作成为东西部协作典范,通过定点帮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4]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24年覆盖2.38亿人次,提升民生福祉[5] 民生保障体系 -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4年7月会议要求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和防返贫监测[5] - 国家部署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防止规模性返贫[5] - 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双轨并进,体现共同富裕政策落地实效[5]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人民日报· 2025-08-03 22:04
共同富裕战略部署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 -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任务在农村 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2] - 党中央持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2] - 2024年开工建设和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180万套(间)解决新市民等群体住房问题[4] 区域协调发展 -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各地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2]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2] - 闽宁协作是党中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决策[3] 民生保障措施 - 2024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2.38亿人次[4]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和健全社会救助体系[4] -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教育、社保、住房等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成果[3]
中共扬中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举行 锚定目标创新实干 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镇江日报· 2025-07-05 01:47
会议核心内容 - 总结上半年工作并部署下半年任务 动员全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为镇江和全省发展作贡献 [1] - 提出四个"重大要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 - 强调收官"十四五"和谋划"十五五" 推进"五个岛城"建设 保持进取心态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提出稳定经济增长的四大着力点:深化项目攻坚 生态保护提升 城乡融合优势 统筹发展和安全 [1] 重点工作部署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1] - 用改革"关键一招"破题赋能 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 [1] - 全方位融入区域协同发展 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落实上走在前 [1] - 打造城乡融合县域样板 在促进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1] 党的建设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深化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 [2] -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坚决打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 -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抓实基层党建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