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命周期

搜索文档
三大周期决定兴衰,你的企业走到了哪一步|吴晓波激荡讲堂
吴晓波频道· 2025-09-25 00:29
点击上图▲立即报名 你的企业现在处于哪个发展阶段?该激进扩张还是收缩聚焦?是存量升级还是增量开拓?答案全在周期里。 9 月 19 日— 21 日," 2025 ·吴晓波激荡讲堂"秋季课之《周期与中国企业战 略范式》在辽宁大连精彩开讲。 伴随着潮 汐的起伏,吴老师以诸多新鲜企业经营案例为引,推演中国企业发展战略范式,通过对三大周期的逐一拆解,探讨行之 有效的应对法门。 我们特别邀请到张伟俊老师,他是中国大陆首位把提升企业一把手领导力作为全职工作的"总裁教练"。 他以沉浸式案例 演练的方式,带领同学们解析经济底层逻辑和规律,共同探寻企业的发展之路。 这次课程 是 激荡讲堂开办 三年 以 来 听讲同学 人数最多的一 次。除了有连续三年打卡的 "资深同学",邀请亲友、伴 侣共同进步的"团体型同学",我们还迎来了多位热情向学的 95 后,更有同学专程从澳大利亚飞到大连上课。 跨越年龄、跨越地域,同学们在这次美好的相遇中邂逅同频、同价值的同行人,激发出诸多感悟: "我跟着吴老师去了很多地方,他是能让我牢牢坐在位置上耐心听课的老师。这次来到大连,我又收获良多,两个字总 结:真香!" "这次我是从澳洲专程回国来参加激荡讲堂, ...
国泰海通·洞察价值|金工郑雅斌团队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20 00:05
国泰海通证券 点击下方图片 查看电话会回放详细议程 推 荐 阅 读 上线了!国泰海通2025研究框架培训视频版|洞察价值,共创未来 报告来源 | 研究所 711 郑雅斌 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 行业核心洞察 宏观+微观双驱,把握 beta+alpha的双重机遇 价值主张 通过数据洞见价值 《解码个业生命唐期· 略要投资的新范式探索》 . Nel . 扫码关注 星标不迷路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官方公众号 海量研报 | 热门活动 | 视听内容 观点来自国泰海通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 报告名称:解码企业生命周期:股票投资的新范式探索; 报告日期: 20250609;报告作者:郑雅斌S0880525040105;风险提示: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依据公 司现金流、上市时间等数据进行量化划分,仅供参考。量化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构建,可能存在历史统计 规律失效风险、因子失效风险、模型误设风险。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 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 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 ...
A股市场策略分析框架探讨
2025-09-07 16:19
**A股市场策略分析框架与行业研究关键要点** **一 分析框架与模型** * 威尔克模型通过估值 盈利 周期 宏观政策 海外环境和流动性六个维度综合评估市场表现 宏观政策和海外环境主要影响估值和基本面[1] * 宏观流动性关注量 M1 M2 信贷社融 和价 无风险收益率 宽松货币政策和利率下降支持A股市场 M1增速和新增社融增速对股市走势有重要影响[3][20] * 市场预期是影响资产价格的重要因素 通过广泛沟通了解市场一致预期以准确判断后市[4][6] * 中金公司策略组培训框架分为市场研判 行业配置和主题研究三部分 行业配置模型自2013年底建立并运行至今[2] **二 市场趋势与判断** * 2024年9月A股市场见底的主要判断依据是换手率指标达到历史极端位置 日成交量最低降至4700-4800亿 而2025年日成交量在1.7万亿至1.8万亿左右[22] * 2025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强势的原因是指数突破关键成本线 处于赚钱效应较好时期 且市场结束了连续四年的基本面下滑 盈利层面对市场有支撑作用[23] * 2025年市场盈利预期从1%上调至3.5% 需结合政策环境和工业生产数据进行模型分析[1][15] * 外资流入规模相对较低 但北向资金每年均为净流入 外资在中国资本市场仍有很大成长空间[17] **三 行业与企业研究** * 企业生命周期分为萌芽期 扩张期 高成长期 成熟期和衰退期 各阶段适用不同估值方法 PS PEG PE和PB[1][10] * 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多处于扩张或高成长期 建议使用PS或PEG指标进行估值 而不是统一用PE指标[11] * 行业配置框架基于GICS四级行业分类 每月从宏观 盈利 行业估值 技术等维度打分形成超配或低配建议 自2013年以来超配行业明显跑赢沪深300[3][27] *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包括传统企业整合以及自动化 智能化 数字化等新兴产业发展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显著增强[18] **四 宏观与政策影响** * 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增速和CPI修复程度影响市场及行业配置 若预期下半年物价修复 可能需调整泛消费领域配置[1][12] * 当前货币政策宽松的边际影响减弱 财政政策受到更多关注 若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将对资产价格产生正向支持[14] * 人口周期作为长期维度对中国经济有显著影响 人口增长放缓对收入端带来压力 间接导致A股市场表现平淡[7] * 房地产虽然与经济关联性下降 但仍是影响后续经济及市场盈利的重要变量 需单独跟踪[13] **五 资金与流动性** * A股资金供给可分为三类 大股东及产业资本 高净值个人投资者以及金融机构 通过跟踪这些领域可有效评估资金面变化[21] * 2024年9月A股见底时 M1同比增长也在同期见底 新增加社融增速从负转正 表明宏观流动性变化对股市具有重要影响[20] * 上市公司利润率出现拐点 ROE在连续14个季度下降后于2023年四季度转平 对市场有一定支撑作用[24] **六 其他重要因素** * 居民资产配置在人均收入达到1万美元后 非金融资产新增占比可能下降 金融资产占比上升 固收和储蓄占比增加 此趋势为中长期影响因素[1][8] * 供给出清通常在物价较低环境下讨论 若行业供给出清情况良好 其未来跑赢大盘概率较大[25] * 大小盘股票研究中 小盘股相对占优与宏观经济预期有关 大盘股与经济关联性较强 小盘科技创新企业与经济关联性相对较弱[26] * 主题研究关注当前热点 如反内卷问题 通过模式分析这些主题是否值得深入探讨[28]
低增长时代,企业该如何驾驭三大周期
吴晓波频道· 2025-08-19 00:29
经济周期与敏感性 - 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GDP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用几十年完成发达国家两百年的发展历程 [4] - 当前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增长速度换挡期 结构调整阵痛期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增速明显放缓 [4] - 长期上行周期导致对周期规律选择性忽视 下行周期凸显钟摆效应 全球动荡时代带来心理冲击 引发短视和焦虑行为 [4][5] 周期规律与历史参照 - 霍华德·马克思提出周期波动基本模式具有相似性 当前经济困境与1929-1945年历史阶段高度相似 [8][10] - 20世纪20年代债务推高生产率导致泡沫 零利率引发印钞 经济萧条演变为世界大战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相同特征(债务泡沫 负利率 多国印钞 内外部冲突) [10] - 美国针对中国是国力增长见顶国家对最大挑战者的必然反应 需通过周期思维判断趋势变化 [10][11] 企业三大周期战略 - 企业存活于三大周期:宏观波动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 企业生命周期 战略需围绕三者展开 [13][15] - **宏观周期**:中国经济能否在回落中完成转型升级 景气长线持续时间存疑 [15] - **产业周期**:不同行业因技术创新差异呈现不同规律(芯片摩尔定律 手机十年一G) 产业变化导致企业边缘化 [15] - **企业周期**:经历创业期 盛年期 老化期 当前环境呈现宏观低速 产业整合 消费K型分化 科技突破等特征 [15] - 未来商业竞争核心是驾驭周期艺术 需建立极限生存模式 结合战略定力应对 [16] 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聚焦三大问题:宏观波动周期困境 产业生命周期五个战略角度 企业生命周期六个中国式陷阱 [18] - 提出"宏观不乐观 微观不悲观"观点 企业仍可实现高韧性成长 [19] - 课程案例解析包括:陌生政经图景应对 产业周期战略转折点预兆 速与度辩证关系等 [19] 课程结构与特色 - 四堂季度课(含《周期与中国企业战略范式》)+六次专题课 两年学制16 8万元/人 [29][35] - 课程日包含宏观周期 产业周期 企业陷阱等模块 结合案例演练和导师互动 [27][28] - 特色社群文化日融入自然人文体验 形成"永续陪伴"学习社群 [32]
【尝鲜】《公司的秘密》+智解财经 | 解码12家大公司的跌落与重生
第一财经· 2025-07-23 10:20
核心观点 - 商业世界正在经历巨头坠落与重生的过程,12家标杆企业被深度剖析以揭示其巅峰与困境 [1][2] - 研报聚焦企业生命周期,涵盖不同行业的代表公司,如拼多多、lululemon、星巴克、英特尔等,探讨它们的战略调整与市场挑战 [2] - 研报内容兼具深度与实用性,帮助用户快速掌握关键数据点和行业趋势 [4][5][6] 12家标杆企业分析 - **拼多多 & lululemon**:分别以极致性价比和极致溢价为核心,正在重新思考用户定位 [2] - **星巴克 & 永辉**:快节奏市场中的慢生意模式面临挑战 [2] - **海底捞 & 美团**:在“吃喝”成本上升的时代探索战略调整 [2] - **蜜雪冰城**:聚焦下沉市场的“过冬生意”模式 [2] - **英特尔**:面临台积电和英伟达的竞争压力,时间紧迫 [2] - **丰田**:在电动化时代起步较晚,需加速转型 [2] - **Alphabet**:AI技术是否真正提升了其竞争力 [2] - **恒隆**:能否重现昔日辉煌 [2] - **迪士尼**:IP之王是否仍能延续魔法 [2] 研报价值 - 基于一年深度调研,涵盖财报数据、市场趋势、战略方向等核心内容 [4] - 帮助用户节省80%的时间,快速掌握关键数据点 [5] - 可用于判断行业未来走向和公司战略的可行性 [6] 智解财经工具 - 基于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识别相关概念板块与行业龙头 [10] - 功能包括智能挖掘财经资讯关键信息、延展解读上市公司基础信息及行业竞争力 [10][11] - 体验周卡限时售价9.9元,可与研报组合购买 [14] 目标受众 - 希望穿透财报迷雾的公司人 [15] - 寻找产业破局点的创业者 [15] - 需避开“价值陷阱”的长期投资者 [15]
国泰海通 · 深度|金工:解码企业生命周期:股票投资的新范式探索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16 14:53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与特征 - 将A股上市公司划分为初创、成长、成熟、整合四个生命周期阶段,基于现金流结构和上市时间等指标进行划分 [1][6] - 初创期企业通常市值较小、盈利能力不稳定、股息率低但研发投入较多 [2][18] - 成长期企业盈利能力开始改善,各因子暴露较均匀 [2][18] - 成熟期企业市值大、盈利稳定、股息率高、负债率低 [2][18] - 整合期企业规模减小、盈利差、股息率低、杠杆率高 [2][18]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市场表现 - 成熟期企业组合表现最稳定,2016年以来年化收益5.6%,相对沪深300年化超额5.5% [19][20] - 初创期和整合期组合波动大、收益低 [2][19] - 成长期组合表现与市场指数接近 [2][19] - 成熟期企业数量增长最快,占比从2012年16%增至26%,初创期占比从25%降至20% [8] 因子表现差异 - 低波、低换手率因子在初创和整合期表现最优 [2][23] - 初创期注重盈利改善和净利润增长 [2][24] - 成长期注重分析师预期净利润调整 [2][24] - 成熟期注重增长二阶矩因子 [2][24] - 研发投入对初创和成长期企业影响较大 [23][24] 优选组合构建与表现 - 成熟优选组合2016年以来年化收益16.9%,除2018年外每年正收益 [3][42] - 初创优选组合年化收益10.7%,相对基础池年化超额13.4% [26][28] - 成长优选组合年化收益13.7%,相对基础池年化超额13.5% [33][38] - 整合优选组合年化收益11.1%,相对基础池年化超额15.0% [46][49] - 四个组合两两相关性低,时序互补性强 [51][53] 宽基指数超额策略 - 成熟优选组合相对沪深300、中证800、中证1000每年超额均为正 [55][60] - 按指数权重配置的复合组合年化超额:沪深300 14.0%、中证800 15.0%、中证1000 19.5% [3][61] - 复合组合跟踪误差和回撤更可控 [56][61]
做价值投资者不难,难的是选出投资价值
雪球· 2025-06-14 05:00
核心观点 - 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动态变化的 投资需要持续跟踪这种变化 [2] - 任何对公司的看好或质疑都需要考虑时间背景因素 例如2015年看好恒大和融创没有问题 但2020年后基本面已完全不同 [3] - 2020-2022年提醒白酒和医药板块估值泡沫风险 2022-2023年提醒半导体和新能源板块产能过剩风险 [3] - 2024年2700点时认为向下空间仅10% 向上空间无限大 因此满仓操作 [3][4][5] - 所谓好公司有时间限制 例如万科、恒大、融创曾是白马股 但10年后结局完全不同 [7] - 茅台、招行、平安等公司未来10年是否保持现状存在不确定性 [9] - 新能源增长速度对能源格局影响程度需要持续观察 [9] - 有色金属和集运等强周期行业需要密切关注趋势变化 [10] 行业分析 - 新能源产业链在2023年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需对供应链公司保持谨慎 [3] - 半导体行业在2022-2023年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3] - 白酒和医药板块在2020-2022年存在估值泡沫风险 [3] - 能源行业中海油、神华等公司受新能源发展速度影响 [9] - 有色金属和集运行业具有强周期性特征 [10] 投资方法论 - 价值投资需要选择正确的投资周期 任何企业都有黄金投资周期 [11] - 提前发现价值的能力等同于赚钱能力 [12][13] - 投资价值是事后验证的 关键在于提前发现价值的能力 [12] - 经济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决定了投资时机的选择 [11]
国泰海通研究|一周研选0607-0613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13 13:40
宏观分析 - 全球产业链、货币体系及资产分析框架面临重构,黄金因去美元化及央行购金需求或呈长期牛市,美元美债定价需关注美元信用因素 [3] - 国内经济需求端仍待提振,政策将延续渐进积极基调 [3] - 通胀低位徘徊,私人部门风险偏好回落,资产负债表修复进展有限,下半年政策发力有望更积极 [5] - 5月出口增速回落因关税预期见顶,后续出口中枢回落但仍有韧性 [9] - 美元信用处于脆弱边界的紧平衡,高利率环境抑制私人信贷扩张,政策需平衡长期贸易回流与短期债务风险 [11] 策略与市场动态 - 中国资产交投活跃,融资资金回流,偏股基金新发行规模超百亿,南下资金流入边际下降 [13] - 欧洲央行连续八次降息,上调港股和黄金配置至超配,下调国债至标配 [15] - 港股跑赢A股,稀缺资产(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吸引力强,恒生科技结构更优 [16] 固收与金融工程 - 稳定币新增需求缓解美债短期压力,但需警惕其"影子银行"风险 [18] - ETF扩容利好信用债,沪市ETF规模增长更显著,久期是关键差异变量 [20] - TS合约空单集中反映正套资金入场,后续基差或先走阔后收敛 [22] - 企业生命周期投资策略(初创/成长/成熟/整合)年化超额收益达14%-19.5% [24] - 6月风格日历效应不明显,建议均衡配置大小盘及价值成长 [25] 行业研究 - 人形机器人轴承市场潜力大,国产替代加速带动相关企业机遇 [27] - 618大促周期拉长,单件直降为主流,国补政策提振企业盈利能力 [29] - 低轨星座加速组网,信关站需求释放,硬件与测控服务受益 [31] 重点专题与会议 - 中东局势、周期逻辑梳理、企业级AI Agent应用进展为近期会议焦点 [33]
国泰海通|金工:解码企业生命周期:股票投资的新范式探索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09 14:26
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与投资策略 - 将A股上市公司按现金流划分为初创、成长、成熟、整合四个阶段,并构建相应优选组合 [1] - 四个优选组合两两相关性较低,时序互补性较强 [1] - 2016年以来复合组合相对沪深300、中证800、中证1000年化超额收益率分别为14.0%、15.0%和19.5% [1][3] 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特征 - 初创期企业:市值较小、盈利能力不稳定、股息率低但研发投入多 [1] - 成长期企业:盈利能力改善,各因子暴露均匀 [1] - 成熟期企业:市值大、盈利稳定、股息率高、负债率低 [1] - 整合期企业:规模减小、盈利差、股息率低、杠杆率高 [1] 不同阶段组合表现差异 - 成熟期组合防御性强且累计收益最高 [2] - 成长期组合表现与市场指数接近 [2] - 初创期和整合期组合波动大且收益低 [2] 因子表现差异 - 初创期和整合期:低波、低换手率因子表现最优 [2] - 初创期:注重盈利改善和净利润增长 [2] - 成长期:分析师预期净利润调整因子突出 [2] - 成熟期:增长二阶矩因子表现最优 [2] 优选组合表现 - 成熟优选组合2016年以来年化收益率16.9% [2] - 除2018年下跌12%外,其余年份均有明显正收益 [2] - 每年相对中证全指、沪深300、中证800超额收益均为正 [2]
CEO职责不是找钱,是赚钱:易点云CEO纪鹏程创业10年后的感慨
搜狐财经· 2025-05-19 12:31
公司发展三阶段 - 2015-2021年为第一阶段 经济上行期年均增长率达70% 业务自然增长为主 融资需求强烈但坚持"稳定快速增长"战略 累计亏损控制在2-3亿元[5][6][8] - 2021-2023年为第二阶段 经济下行期叠加内部转型 营收增长放缓但坚持组织变革 高管团队调整并由CEO兼任销售负责人[10][11] - 2024年进入第三阶段 服务企业数及设备数恢复高速增长 净利润同比增长4倍 组织变革成效显现[1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3年营收13.57亿元 同比增长6.8% 经调整净利润8016.9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427%[2] - 活跃客户数同比增长9.1% 在服务设备数量同比增长14.1% 实现逆周期增长[2] - 目标客户为中国150万家中型企业 当前仅覆盖3万家 市场渗透率约2%[10] 组织管理战略 - CEO核心职责定义为"育人、挣钱、找方向" 强调培养具有使命感的长期主义团队[11][13] - 中高管外招比例仅10%-20% 80%-90%高管源于内部培养 2020年以来新晋高管中80%-90%为内部年轻人[20][21] - 建立"高韧性组织"应对周期波动 核心团队不受资本市场回报影响 专注能力提升与长期目标[11][13][14] 业务模式特性 - 办公IT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涵盖设备采购、再制造、IT服务、风控及融资全链条[18] - 拥有两小时达服务体系 深度再制造工厂 中小企业通用风控体系等多领域壁垒[18] - 2023年推出AH21、AI01等爆款主机产品 主动引领行业性价比升级[24] 行业竞争定位 - 中国最大办公IT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港股上市企业[2] - 创造"随用随还"办公设备租赁新模式 早期需向市场解释业务模式差异[6] - 业务无直接竞争对手 通过多领域复合壁垒构建护城河[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