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上市
icon
搜索文档
不同集团 ,成功在香港上市,旗下BeBeBus是中国最畅销的耐用型高端育儿产品品牌
新浪财经· 2025-09-23 05:26
上市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5年9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06090 HK [2] - 全球发售1098 09万股 占发行后总股份的12 10% 每股发行价71 20港元 [2] - 募集资金总额约7 82亿港元 募资净额约7 18亿港元 [2] 市场认购情况 - 公开发售部分获3317 47倍认购 国际发售部分获7 37倍认购 [3] - 引入3名基石投资者 合共认购1500万美元约1 17亿港元股份 占全球发售完成后总股份的1 81% [3] - 基石投资者包括信庭基金认购500万美元 上海通怡华泰掉期认购500万美元 Great Praise认购500万美元 [3]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汪蔚先生通过WANGBOYAN持股46 55% 沈凌女士通过SLING持股5 95%且投票权授予汪蔚 合计控制52 50%股权 [3]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员工持股平台WEILING持股5 74% 天图投资通过Tiantu USD持股9 24% 高榕创投通过Gaorong IV和Gaorong IV-A分别持股8 82%和0 98% 经纬创投通过Tembusu持股7 84% 泰康人寿持股5 15% [3] - 全球发售完成后 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为12 10% [3] 首日交易表现 - 午间收市股价报88 65港元 较发行价上涨24 51% [5] - 总市值达到约80 45亿港元 [5] - 成交额为2 48亿港元 换手率2 78% [6]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专注于设计并销售育儿产品 主打品牌BeBeBus [4] - 产品覆盖婴儿推车 儿童安全座椅 婴儿床 餐椅等核心品类 延伸至亲子出行 睡眠 喂养及卫生护理四大场景 [4] - 按2024年GMV计 BeBeBus是中国耐用型高端育儿产品市场最畅销品牌 市场份额达4 9% [4] 中介团队 -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海通国际 同时担任整体协调人 全球协调人及账簿管理人 [6] - 审计师为毕马威 行业顾问为弗若斯特沙利文 [6] - 法律团队包括通商中国律师 科律香港及美国律师 竞天公诚券商中国律师 亚司特券商香港及美国律师 [6]
不同集团获超购3316.5倍 百惠担任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
财富在线· 2025-09-23 05:02
IPO基本信息 - 公司于9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6090 HK 每股定价71 2港元[1] - IPO公开发售部分获得超额认购约3316 5倍 显示市场高度认可[1] - 全球发行约1098 09万股 招股价区间为62 01至71 20港元 最高净集资额约7 82亿港元[3] 募集资金用途 - 约25 7%资金(约1 7亿港元)用于提升生产能力 重点建设浙江宁波新生产工厂[3] - 约16 6%资金(约1 1亿港元)用于拓展北美 欧洲及东南亚市场 包括设立海外办公室和获取产品安全认证[3] - 约34 1%资金用于品牌活动和销售网络扩张 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5] - 约13 6%资金用于新品研发 包括开发新产品线和提交专利申请[5] - 约10%资金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5] 核心业务优势 - 旗下BeBeBus品牌在国内中高端耐用育儿产品市场占据领导地位[4] - 产品设计获得2021年红点奖和2020年当代优秀设计奖等国际权威奖项[4] - 品牌定位高端市场 成为公司核心增长引擎之一[4] 承销机构角色 - 百惠金控团队担任本次IPO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1][7] - 机构提供全周期上市解决方案 助力公司完成发行[7]
集美新材IPO前高管变动:42岁韦耀兵任董秘及财务负责人,曾为七天酒店财务主管
搜狐财经· 2025-09-22 11:21
瑞财经 吴文婷近日,深圳市集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美新材")启动IPO,拟登陆北交所。 | 辅导对象 | 深圳市集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 成立日期 | 2006年1月17日 | | | | 注册资本 | 5,334 万元 | 法定代表人 | 陈秋鹏 | | 注册地址 | 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金源路 8 - 16号 1 至 4 层 | | | | 控股股东及 持 股 比 例 | 控股股东系陈秋鹏,持有公司 71.0986%股份 | | | | 行业分类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在其他交易场 所(申请)挂牌 | 2016年4月5日在 股转系统挂牌,股票 | | | (C29) | 或上市的情况 | 代码 836312,目前 | | | | | 为创新层企业 | 本次IPO的辅导机构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律师事务所为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 辅导 协 议 签 署 时 间 2025年 9 月 12 日 | | | | --- | --- | --- | | 机 构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IPO上会前夕被告上法庭!雅图高新疑点多 “与众不同”!
国际金融报· 2025-09-12 06:28
核心观点 - 雅图高新面临专利侵权诉讼 竞争对手东来技术索赔2500万元 但公司评估败诉风险较小 [1][12][13] - 公司研发投入力度为可比公司中最低 2024年研发费用率仅3.30% 但毛利率增长表现突出 2022-2024年从35.39%提升至44.00% [5][7][8][9] - 冯氏兄弟持股比例达96.50% 2024年完成3368万元现金分红 大部分进入实际控制人口袋 同时计划IPO募资4.31亿元中含3500万元补流 [2][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2022年5.57亿元 2023年6.36亿元 2024年7.42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15.43%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显著提升 2022年7546万元 2023年1.16亿元 2024年1.45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38.42% [2] - 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上升 2022年35.39% 2023年43.50% 2024年44.00% 增幅24.14%领先同业 [9][10]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支出2445.51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3.30% 为可比公司中最低 [6][8] - 东来技术研发费用率持续高于公司 2022-2024年分别为6.08%/5.68%/5.42% [6][8] - 已授权专利数量123项 仅低于松井股份的195项 高于其他可比公司 [6][8] 境外销售 - 境外销售占比持续超过50% 2022年50.28% 2023年55.10% 2024年54.66% [13] - 境外销售增速显著 2023年同比增长25.48% 2024年同比增长15.72% [13] - 主要境外市场包括美洲 欧洲 亚洲 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13] 应收账款风险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持续上升 2024年一季度末达1.62亿元 占流动资产29.06% [14] - 信用期外应收账款占比逐年升高 从2021年36.01%升至2024年一季度42.04% [14] - 前五大应收账款客户中存在多家实缴资本为0 参保人数为0的空壳公司 [15] 公司治理 - 股权高度集中 实际控制人冯兆均和冯兆华兄弟合计持股96.50% [3][4] - 冯氏家族深度参与经营管理 董事长 总经理 董事 副总经理 核心技术人员等关键职位均由家族成员担任 [4] - 2024年6月完成现金分红3368.42万元 按持股比例大部分分配至冯氏兄弟 [4]
557.2倍认购+ 23.47%基石持股,奥克斯电气收涨超3%
格隆汇· 2025-09-04 10:21
股票表现 - 9月2日上市首日收盘价16.19港元 单日涨幅3.12% [1] 发行概况 - 全球发售股份总数238,235,200股 其中香港发售83,382,400股 国际发售154,852,800股 [1] - IPO募集资金净额39.94亿港元 [1] - 香港公开认购倍数达557.2倍 国际发售认购倍数8.3倍 [1] - 基石投资者获配55,921,400股 占总发行股份23.47% [1] 市场反馈 - 高超额认购倍数反映市场对公司长期发展价值的认可 [1] 公司定位 - 全球领先的专业空调提供商 市场地位稳固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与净利润保持稳步提升趋势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投入全球研发 智能制造体系升级 供应链管理优化及销售渠道拓展 [1]
毛巾架子卖给外国人 台州老板年入10个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2:42
IPO发行概况 - 江西艾芬达创业板上市确定发行2167万股 发行价为27.69元/股 预计总募资约6亿元[1] - 网上最终发行数量868.25万股 有效申购倍数超6570倍 中签率仅0.0152%[2] 公司控制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吴剑斌直接持股7.08% 通过润丰电子持股36.92% 合计拥有44%表决权[3] - 润丰电子由吴剑斌与妻子包旖云分别持股99%和1% 包旖云担任公司董事[3] - 上市后表决权占比将缩减至33%[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0.44亿元 其中卫浴毛巾架收入5.92亿元[4] - 2024年净利润1.28亿元 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6] - 吴剑斌夫妇持有约2860万股 按发行价计算估值约7.92亿元[3]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暖通设备产品 包括智能电热毛巾架/温控阀/暖通阀门/磁滤器等[4] - 智能电热毛巾架具备烘干/智能联网/精准控温/语音控制等功能[4] - 境外收入占比达95.53% 其中英国地区收入占比超60%[7][8] 客户与渠道 - 主要客户包括欧洲知名建材渠道Kingfisher/TravisPerkins/OBI Group等 合作时长均超5年[9] - 成功开发北美Costco/HomeDepot/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渠道[9] - 国内业务收入仅4664.45万元 占比4.47% 主要客户为松下等品牌厂商[10] 研发与产能 - 拥有境内外专利700余项 主编国内首个电热毛巾架团体标准[10] - 募投资金主要用于年产230万套毛巾架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及技改升级[10] - 天猫旗舰店销量最高产品售价399元 总销售量4000+[11] 战略规划 - 计划扩大自主品牌内涵 提高国内知名度 快速抢占国内市场[12] - 公司成立至今已有20年历史 实际控制人吴剑斌1969年出生于浙江台州[1][3]
奥克斯电气,来自浙江宁波鄞州区,成功在香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9-02 05:40
上市概况 - 奥克斯电气于2025年9月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2580 HK [5] - 全球发售2 382亿股H股,占发行后总股份15%,发行价每股17 42港元,募集资金总额41 50亿港元,净额39 94亿港元 [5] - 公开发售部分获557 2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部分获8 3倍超额认购 [5] 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为奥克斯控股(持股81 91%),由郑坚江、郑江、何锡万通过China Prosper间接持有85%、10%、5%股权 [6][7] - 其他股东包括宁波合笛(1 51%)、宁波合途(0 69%)、宁波合畅(0 58%)、宁波合耀(0 31%)等员工持股平台,公众股东持股15% [7] 基石投资者 - 引入5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1 243亿美元(约9 74亿港元),占全球发售完成后总股份3 52% [5] - 包括中邮保险认购5000万美元、中邮理财认购1500万美元、华菱香港认购2650万美元、源乐晟认购2000万美元、深圳永信认购1280万美元 [5] 市场地位 - 公司为全球第五大空调提供商,2024年按销量计市场份额7 1% [7] - 在中国大众市场家用空调市场排名第一,2024年市场份额25 7% [7] - 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主品牌"奥克斯AUX"及多品牌战略(华蒜、AUFIT、ShinFlow) [7][8] 财务表现 - 上市首日午盘股价报16 20港元,较发行价下跌7 0%,总市值252 26亿港元 [9] - 动态市盈率6 36倍,静态市盈率8 15倍,每股收益2 10港元,每股净资产6 07港元 [10] - 当日成交额5 50亿港元,成交量3326 34万股 [10] 中介团队 - 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联席整体协调人、全球协调人及账簿管理人 [10] - 审计师为安永,中国律师为竞天公诚,行业顾问为弗若斯特沙利文 [10][11] - 其他中介包括东方证券、农银国际、工银国际、富途证券等机构 [10]
知名企业,即将上市!此前被董明珠呛声“偷技术”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14:57
全球发售详情 - 公司拟全球发售约2.07亿股股份 其中香港发售1035.82万股 国际发售约1.97亿股 另设15%超额配股权 [1][3] - 最高发售价定为每股17.42港元 包含1.0%经纪佣金及各类交易徵费 预期2025年9月2日在港交所开始买卖 [1][3] - 假设发售价为16.71港元且未行使超额配股权 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32.87亿港元 [1] 资金用途分配 - 募集资金50%用于升级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 20%用于全球研发 20%加强销售渠道 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3] 财务表现分析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95.28亿元、248.32亿元、297.59亿元 经调整净利分别为14.49亿元、25.11亿元、29.35亿元 [5]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73.6亿元 同比增长27% 盈利9.2亿元 同比增长23% [5] - 毛利率持续偏低 2022-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为21.3%、21.8%、21.5% 显著低于格力(34.91%)和美的(29.97%) [6] 市场竞争地位 - 按2024年销量计算 公司为全球第五大空调提供商 市场份额达7.1% [5] - 线上市场份额从2018年28.57%第一 下滑至2025年5.02%第六 线下份额跌出前十 [6] - 家用空调销售占比持续超87% 2025年第一季度低端挂机占比达75.7% [7] 负债结构与风险 - 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2022-2025年一季度分别为88.3%、78.8%、84.1%、82.5% [7] - 流动负债达172.84亿元 现金储备仅28.96亿元 应付票据及账款高达97.5亿元 占负债总额50% [7] 历史诉讼背景 - 与格力电器存在长达10年的专利纠纷 2015年被判赔偿230万元 2020年因侵犯8项专利被判赔偿4000万元 [8]
两名保代被罚!两次更换审计!还有安全事故!大鹏工业IPO能否过会?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12:24
公司IPO进程与监管问题 - 两名保荐代表人李方舟和吕晓斌被北交所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涉及大鹏工业IPO项目[1][3] - 大鹏工业IPO进程曲折,2020年12月首次申报创业板后主动撤回,2023年6月改道北交所上市[3] - 2024年因审计机构问题两次中止IPO,先后更换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和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6]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7亿元、2.60亿元和2.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591.47万元、4030.93万元和3810.98万元,存在波动[8] - 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比例较高,2022-2024年分别为16.41%、28.16%和28.86%,金额分别为752.75万元、1574.65万元和1428.97万元[8] - 研发投入持续低于销售费用,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926.24万元、1055.20万元和1045.86万元,销售费用分别为1190.57万元、1294.59万元和1394.45万元[9] 研发与同业比较 - 研发费用率持续低于同业均值,2022-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74%、4.06%和3.95%,同业均值分别为5.52%、6.16%和5.62%[8][9] -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2年2.97次下降至2024年2.12次,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1][12] - 存货周转率从2022年1.42次下降至2024年0.88次,低于同业均值1.66次、1.58次和1.48次[12] 客户结构与业务变化 - 第一大客户比亚迪收入从2022年1.24亿元下降至2024年7329.35万元,减少约5000万元,占比从49.95%降至27.69%[12] - 境外业务收入从2022年2091.28万元降至2023年和2024年0元,主要因与经销商岛田化成终止合作[13] - 公司未直接进入境外汽车厂商供应商目录,依赖经销商资质开展境外销售[13][14] 公司治理与控制权 - 实际控制人李鹏堂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控制公司94.13%表决权,持股高度集中[16] - 李鹏堂曾任三菱商事业务经理,2014年收购日资股份后成为公司董事长[14][15] - 公司存在实控人不当控制风险,可能对重大决策和利益分配产生不利影响[16] 安全生产与突发事件 - 2024年6月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一名工人死亡,被应急管理局罚款[6][7] - 事故原因为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反映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存在漏洞[7]
国产“伟哥”递表港股,核心技术依赖外部授权,旺山旺水IPO前夕折价转让存疑云
搜狐财经· 2025-08-06 14:59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于2025年1月首次递表港股 7月上市申请失效后4天内再次递表 拟通过第18A章在主板上市 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2] - 公司冲刺IPO与C轮融资签署的回购协议相关 若IPO失败将触发高达5124.5万元金融负债的偿付义务 [5]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2亿元 2024年暴跌94%至1183.2万元 2025年前四个月收入1295.8万元 [4] - 2023年利润642.7万元 2024年亏损2.18亿元 2025年前四个月亏损1.12亿元 报告期合计亏损近3.3亿元 [4] - 研发开支2023年1.31亿元 2024年1.35亿元 2025年前四个月0.64亿元 [4] - 截至2025年4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283.3万元 较2024年末减少4900万元 仅够支撑约一个季度运营支出 [5] - 流动负债包含借款2亿元和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1.06亿元 非流动负债存在2.57亿元借款 [5] - 2025年前四月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4372.9万元 面临严峻流动资金压力 [5] 产品管线 - 拥有九个创新资产管线 两项处于商业化或接近商业化阶段 四项处于临床阶段 三项处于临床前阶段 [2] - 核心产品VV116已在中乌两国获批治疗COVID-19 但疫情消退后营收急剧萎缩 [3] - 核心产品TPN171(昂伟达)于2025年7月在中国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 [3] 收入结构 - 收入来源包括对外授权抗新冠药VV116、提供CRO服务及销售药品 [4] - 2024年营收暴跌94%主因VV116研发里程碑付款终止导致对外授权收入大幅减少 [4] - CRO服务收入2024年增长86%至525万元 药品销售收入不足150万元 [4] - 存在大客户依赖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9.3%/86.6%/91.2%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1.1%/65.1%/77.2% [4] 市场竞争 - 中国ED药物市场为红海市场 已批准辉瑞西地那非、拜耳伐地那非、礼他达拉非、Metuchen阿伐那非及悦康爱地那非 [3] - 2024年西地那非及他达拉非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传统龙头白云山"金戈"销量下滑逾1300万片 [3] - ED药物因集采陷入深度价格战 公司需投入大量资源保持竞争地位 [3] 融资与估值 - 获得多轮融资涉及中财奇虎、君实生物、苏州产投等机构 2024年完成最后一笔融资后估值44.5亿元 [5] - 2025年1月首次递表前以6元/股向高管转让股权 较2024年12月最后一轮融资价格29.67元折价近80% [8] 研发与技术 - 核心产品均来自外部技术引进 尚无自主研发上市产品 [6] - 2017年通过山东特琺曼获得TPN171全球授权 2021-2023年获得上海特化LV232全球授权 [7] - 2023年关联技术采购占研发成本31% 2025年前四个月向第四大供应商山东特琺曼采购109.4万元(占比1.3%) [7] 公司治理 - 创始人沈敬山直接持股54.97% 其配偶金洁持股1.52% 合计控制56.49%股权 董事长田广辉持股9.54% [7] - 报告期董监高薪酬总额分别为1730万元/1750万元/1390万元 其中田广辉薪酬分别为1550万元/1550万元/824万元 [8] - 截至2025年末应付董事及监事薪酬总额预计约3680万元 同比大幅增加约110% [8]